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23-疡医大全-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燥其燥乎!况各经纷纷来逼,火烈金刑,肺间生痈,必至之势也。治法化毒之中,益 
以养肝降火之内,济之补肾,庶有成者可痊,未成者可散也。扶桑清肺丹∶桑叶五 
钱,紫苑二钱,贝母、生甘草、百合、阿胶、人参各三钱,犀角屑五分,款冬花一 
钱,杏仁七粒,金银花、熟地各一两,水煎调犀末,服数剂可收功也。(此方肺肾同治,全 
不降火,盖五脏之火,因饮食而旺,乃虚火也。故补水而金气坚,虚火息,况补中带散,则非呆补,火毒又易解也。) 
朱丹溪曰∶痈疽发于内者,肺痈、肝痈、肾痈、肠痈、囊内痈、附骨痈。惟肺痈须先解表,今特表而出之。 
陈实功曰∶夫肺痈者,金受火刑之证也。盖肺为五脏华盖,其位至高,其气至 
清,内主乎气,中主声音,外司皮毛,故肺金独旺于秋者,应其清轻之候也。倘有 
所克,其病自生。先因感受风寒,未经发越,停留肺中,初出其候毛耸恶风,咳嗽 
声重,胸膈隐痛,项强不能转侧者,是其真候也。久则鼻流清涕,咳吐脓痰,黄色 
腥秽,其则胸胁胀满,呼吸不利,饮食减少,脉洪自汗,法当清金甘桔汤主之,麦 
冬清肺饮调之。亦有七情饥饱劳役,损伤脾肺者;亦有劳力内伤,迎风喊叫,外寒 
侵入,未经解散,致生肺痈者。脉必浮而微数,胸热气粗,寒热往来,咳嗽痰生,通 
用金鲤汤、蜡矾丸、太乙膏,相间服之,亦效。(《正宗》) 
又曰∶如手掌皮粗,六脉洪数,气急颧红,污脓白血,呕哕溺水,鼻塌不飧饮食者,俱为不治。 
又曰∶如身凉脉细,脓血交流,痰色鲜明,饮食知味,脓血渐止者无妨,反此则死。 
又曰∶如久嗽劳伤,咳吐痰血,寒热往来,形体消削,咯吐瘀脓,声哑咽痛,其 
候传为肺痿,百死一生之候。治宜知母茯苓汤主之,人参五味汤调之。 
岐伯曰∶凡人有病气喘呕咳者,乃肺病也。肺乃金脏,又娇脏也,居于心之上, 
瓣如莲花,色红蒂紫,咽管之下,即是肺经司气之出入,不容食物。咽之上有胃厌, 
即小舌头也,胃厌遮住咽门,饮食之类始能直入食管,而下通于胃。倘人饮食之时 
多言,胃厌不及遍蔽咽门,设有米食之类入于气管,则必咳不已,可见气管不容一 
物,可知药亦不能直入也。治肺之法,正治甚难,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 
金,喘咳自已。故五脏这中,除肺一经之外,俱可正治,独肺经不可正治。然则肺 
经生痈疡,何以治之耶?清金消毒汤主之。(《秘录》) 
又曰∶盖痈生胸腹之内,无不生于火与邪,若外用末药调敷,则相隔甚遥,必 
须内消为得。然痈势甚大甚急,一杯水何能救车薪之火,故必大剂救肺消毒至圣丹 
煎饮,而火邪自散,而痈疡自消。倘日以敷药调治于皮肤之外,或以小剂而求散于 
汤饵之中,吾见其必死而已矣。 
张仲景曰∶疮疡之疾,发于火邪之盛,其由来非一日矣。欲消其火邪,岂是寻常 
细小之药所能去乎?故必多用重药以劫治之。然而散邪之药,俱耗真阴,多用重用, 
皆能取败,惟金银花败毒而又不伤气,去火而又能补阴,故必须此品为君,第此品 
性纯而正,乃正人君子也。譬如正人君子,必同郡攻击于群小之中,始不致偾事而召 
祸,所以多至十两或一斤,始可取胜于眉睫。然徒借此一味,又觉势单力薄,当以 
他药相助成功,各有妙理,非泛然而用之者也。或加麦冬以滋肺,或加归芍以润肝, 
或加地榆以凉大肠,或加甘草以泻火,或加栀子以清热,或加薏苡仁以去湿,惟在用者审之。 
冯鲁瞻曰∶肺痈者,劳伤气血,内有积热,外受风寒,胸中满急,隐隐作痛,咽 
干口燥,时出浊唾腥臭,若吐脓如米粥者死。脉滑数或实大,凡患者右胁按之必痛, 
须用肺痈神汤,未成即消,已成即溃,已溃即愈,屡用屡验者也。(《锦囊》) 
又曰∶夫人一身之气全关于肺,肺清则气行,肺浊则气壅,肺热则津不行而肌 
肉甲错,(甲错者,肌不润泽也。)多生肺痈。痈者,壅也,肺气郁热久壅而成也。盖咳久伤肺, 
元气渐虚,其人有寒热往来,自汗 ,口中有浊唾涎沫,或咳嗽唾中有红线脓血,或 
多唾涎沫而无脓,寸口脉数而虚涩,或虚洪者,名曰肺痿,热在上焦故也。如口中 
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咽燥喘渴,四肢微肿,先吐血而后吐脓,胸中甲错,或 
遍热烙手,喜偏侧于右睡而不能左卧,左卧则喘急不安,其痰似脓血腥臭,以水验 
之,则沉而不浮,其脉数而有力者,名曰肺痈。因劳伤血气,腠理开而受邪,寒搏 
于血,蕴结成痈,积热不散,败血为脓,咳伤肺叶而成,按其右胁必痛者是也。若已 
破入风者不治。吐脓如米粥者难治。然痿为正气虚,痈为邪气实,其肺痿治法,在 
乎养血养气,养神清金;而治肺痈,在于补养气血而兼排脓也。然肺痿亦有寒者,必 
头眩吐涎沫而不咳,不渴而遗尿,此为肺中冷而心中有湿液也。古人用炙甘草、干姜治之,以补虚劳也。 
又曰∶古一妇人二十余岁,胸膺间一窍,口中所咳脓血与窍相应而出,以人参、归、 补气血之剂加退热排脓等药 
而愈。 
娄金善曰∶肺痿属热,如咳久肺伤,声哑声嘶咯血,此属阴虚火热甚,是本论治。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 
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干姜此属寒也。肺痿吐涎多,心中温液者,用炙甘草汤以补 
虚劳也。亦与补阴虚火热不同,是皆宜厘清之,故肺痿又有寒热之异也。 
周文采曰∶其候应乳上下隐隐而痛者,肺疽也。若肉微起者,肺痈也。初起俱可 
救,若日久唾脓臭败者,不可治也。但诊其脉微紧而数者,未有脓也。若紧甚而数 
者,已有脓也。若脓如粳米粥及呕脓不止,其脉浮大而面色赤者,俱为难治。若脓自 
止,其脉短而涩,面色黄白者,皆可治。何以言之?盖脉浮大面赤,此心火克肺金也, 
故难治;若脉短涩及面白者,此肺气未损也,故可治。治法当补肺泻火,止嗽定喘 
为主。(《集验》) 
《圣惠》曰∶中府(穴名,在云门下一寸六分,乳肋间动脉应手陷中者是也。)隐隐而微痛者,肺疽 
也。上肉微起者,肺痈也。是以候始萌则可救,脓成则多死。若欲知有脓者,但诊 
其脉,若微紧而数者,未有脓也∶紧甚而数者,已有脓也。 
申斗垣曰∶其证现于秋冬可救者,何也?肺旺于秋是也。冬寒水旺,子能救母, 
子母相生,故云可救为顺。是春夏木旺火胜之时,肺金病再遇火旺之时,烁石流金, 
金受火克,此为逆,故难治也。(《启玄》) 
李东垣曰∶夫肺者五脏之华盖,处于胸中,主于气,候于皮毛,劳伤血气,腠 
理虚而风邪乘之,内感于肺也,则汗出恶风,咳嗽短气,鼻塞项强,胸胁胀满,久 
久不瘥,已成肺痿也。肺痿之候,久嗽不已,汗出过度,重亡津液,便如烂瓜,下 
如豕脂,小便数而不渴,渴者自愈,欲饮者将瘥,此由肺多唾涎沫而无脓者,肺痿 
也。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至于荣,则吸而不出。所以风感皮毛,热伤血脉,风 
热相搏,气血稽留,蕴结于肺,变为肺疽。诊其脉候寸口脉数而虚者,肺痿也;数而 
实者,肺疽也。其肺疮之候,口干喘满咽燥而渴,甚则四肢微肿,咳嗽脓血,或腥 
臭浊沫,胸中隐隐微痛者,肺疽也。 
龚居中曰∶经曰,肺伤善痿,痿则火郁邪壅,致金燥烈,肺虚气不能升降,以 
充百脉,痈则金体受伤,肺叶焦枯,息亦不利,则火邪无以泄,郁遏熏蒸,致咯咳 
嗽血,血渗妄行,必中府、云门隐痛,咳则喉腥,脉洪数而虚,久则腐化而出,遂 
成肺痈不治之证。若脓血自止,脉来短涩者,不治自愈。以脉经本部之脉在也。 
冯鲁瞻曰∶咳而膺乳痛,即看痰色如何。若浓浊如脓,或黄或赤,口中臭,即 
从肺痿、肺痈治。以脉数而虚者为肺痿;脉数而实者为肺痈。 
又曰∶肺痿咳吐,咽燥欲饮水者自愈, 
张口短气者死。 

卷二十一内痈部
肺痈门主方
属性:x金鲤汤x(《正宗》)肺痈已成未成,胸中隐痛咯吐脓血者。 
金色活鲤鱼(一尾约四两重) 川贝母(一钱,去心) 
先将活鲤鱼连鳞剖去肚肠,勿经水气,以贝母末掺在鱼肚内,线扎之。用上白童 
子小便半大碗,将鱼浸童便内,重汤顿煮,鱼眼突出为度。少顷取起,去鳞骨,取净 
鱼肉浸入童便内顿热,鱼与童便作二三次,一日食尽,其功效甚捷。 
x排脓散x 肺痈口吐脓血之后,宜服此药,排脓秽,补肺气。 
人参 黄 白芷 五味子(等分) 
上研细末,每服三钱,食后蜜汤调服。 
又方 
金银花(八两) 当归 麦门冬(各二两) 白芍 山栀(各三钱) 生甘草 玄参(各一两) 
水八碗煎一碗服。渣用水四碗煎半碗服。 
又方 
蒲公英 当归 生甘草(各一两) 金银花(二两) 乳香(去油研细) 黄芩(各一钱) 
水五碗煎一碗,再入乳香细末调和服下。 
x清金消毒汤x(《秘录》) 
金银花(八两) 当归(二两) 玄参 麦门冬 生甘草(各一两) 水煎服。 
(岐天师曰∶此方数品中,唯麦冬乃清肺火之品,余俱入脾、入肝、入心之药,而用之者何也?盖入肝则平 
木,而不必肺金用力而制之,则肺金得养矣。入心经则心火不凌肺金,而肺金又得养矣。入脾则脾土能生肺金, 
而肺金又得养矣。虽乃治脾、治心、治肝之药,似乎隔一隔二隔三治法,其实乃正治肺金也。 
雷公曰∶我意方中加白芍三钱平肝火,使心火弱不来克肺也。 
孙真君曰∶隔一隔二隔三之治,其实原正治肺经,此等议论大开聋聩,凡肺病皆宜如此治之,勿谓天师专治 
肺痈立论,而不通于凡治肺病也。 
x救肺败毒至圣丹x(岐天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