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亦觉凉甚。将干姜改用一两,又服二十余剂,病遂除根。
一妇人,年四十许。上焦满闷烦躁,思食凉物,而偶食之,则满闷益甚。且又黎明泄泻,日久不愈,满闷
益甚,将成臌胀。屡次延医服药,多投以半补半破之剂,或佐以清凉,或佐以收涩,皆分毫无效。后愚诊视,脉
象弦细而迟。知系寒饮结胸,阻塞气化。欲投以理饮汤,病家闻而迟疑,似不敢服。亦俾先煎干姜数钱服之,胸中
烦躁顿除。为其黎明泄泻,遂将理饮汤去浓朴、白芍,加生鸡内金钱半,补骨脂三钱,连服十余剂,诸病皆愈。
一妇人,年近五旬,常觉短气,饮食减少。屡次延医服药,或投以宣通,或投以升散,或投以健补脾胃,
兼理气之品,皆分毫无效。浸至饮食日减,羸弱不起,奄奄一息,病家亦以为不治之证矣。后闻愚在其邻村,
屡救危险之证,复延愚诊视。其脉弦细欲无,频吐稀涎。询其心中,言觉有物杜塞胃口,气不上达,知其为寒
饮凝结也。遂投以理饮汤,方中干姜改用七钱,连服三剂,胃口开通。又觉呼吸无力,遂于方中加生黄 三钱,
连服十余剂,病全愈。方书谓,饮为水之所结,痰为火之所凝,是谓饮凉而痰热也。究之饮证亦自分凉热,其
热者,多由于忧思过度,
甚则或至癫狂,虽有饮而恒不外吐。其凉者,则由于心肺阳虚,如方名下所言种种诸情状。且其证,时吐稀涎,
常觉短气,饮食廉少,是其明征也(后世谓痰之稀者为饮,稠者为痰,与《金匮》所载四饮名义不同)。
邑,韩××医学传家,年四十有四,偶得奇疾。卧则常常发搐,旋发旋止,如发寒战之状,一呼吸之间即愈。
即不发搐时,人偶以手抚之,又辄应手而发。自治不效,广求他医治疗皆不效。留连半载,病势浸增。后愚诊
视,脉甚弦细。询其饮食甚少,知系心肺脾胃阳分虚惫,不能运化精微,以生气血。血虚不能荣筋,气虚不能
充体,故发搐也。必发于卧时者,卧则气不顺也。人抚之而辄发者,气虚则畏人按也。授以理饮汤方,数剂,
饮食加多,搐亦见愈。二十剂后,病不再发。
一、医方(五)治痰饮方
2.理痰汤
属性: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渍于肺中为喘促咳逆。停于心下为惊悸不寐。滞于胃口为胀满哕呃。溢于
经络为肢体麻木或偏枯。留于关节,着于筋骨,为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为眩晕不能坐立。
生芡实(一两) 清半夏(四钱) 黑芝麻(三钱,炒捣) 柏子仁(二钱,炒捣) 生杭芍(二钱)
陈皮(二钱) 茯苓片(二钱)
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何者?痰
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闭藏,以膀胱为腑者也。其闭藏之力,有时不固,必注其气于膀胱。膀胱膨
胀,不能空虚若谷,即不能吸引胃中水饮,速于下行而为小便,此痰之所由来也。又肾之上为血海,奇经之冲
脉也。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为其下连少阴也,故肾中气化不摄,则冲气易于上干。为其上隶阳明也,冲
气上干,胃
气亦多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运化水饮,此又痰之所由来也。此方以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即重用芡实,
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浓其闭藏之力。肾之气化治,膀胱与冲之气化,自无不治,痰之本原清矣。用
芝麻、柏实者,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也。用芍药、茯苓者,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也。用
陈皮者,非借其化痰之力,实借其行气之力,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芝麻、柏实之滞腻也。
友人毛××,曾治一妇人,年四十余。上盛下虚,痰涎壅滞,饮食减少,动则作喘。他医用二陈汤加减治之,
三年,病转增剧。后延毛××诊视,投以此汤,数剂病愈强半。又将芡实减去四钱,加生山药五钱,连服二十余
剂,痰尽消,诸病皆愈。至今数年,未尝反复。
毛××又尝治一少妇,患痫风。初两三月一发,浸至两三日一发。脉滑、体丰,知系痰涎为恙。亦治以此
汤,加赭石三钱,数剂竟能拔除病根。后与愚觌面述之。愚喜曰∶向拟此汤时,原不知能治痫风,经兄加赭石
一味,即建此奇功,大为此方生色矣。
x按∶x此方若治痫风,或加朱砂,或加生铁落,或用磨刀水煎药,皆可。
一、医方(五)治痰饮方
3.龙理痰汤
属性:治因思虑生痰,因痰生热,神志不宁。
清半夏(四钱) 生龙骨(六钱,捣细) 生牡蛎(六钱,捣细) 生赭石(三钱,轧细) 朴硝(二钱)
黑芝麻(三钱,炒捣) 柏子仁(三钱,炒捣) 生杭芍(三钱) 陈皮(二钱) 茯苓(二钱)
此方,即理痰汤,以龙骨、牡蛎代芡实,又加赭石、朴硝也。其所以如此加减者,因此方所主之痰,乃虚
而兼实之痰。实
痰宜开,礞石滚痰丸之用硝黄者是也;虚痰宜补,肾虚泛作痰,当用肾气丸以逐之者是也。至虚而兼实之痰,
则必一药之中,能开痰亦能补虚,其药乃为对证,若此方之龙骨、牡蛎是也。盖人之心肾,原相助为理。肾虚
则水精不能上输以镇心,而心易生热,是由肾而病及心也;心因思虑过度生热,必暗吸肾之真阴以自救,则肾
易亏耗,是由心而病及肾也。于是心肾交病,思虑愈多,热炽液凝,痰涎壅滞矣。惟龙骨、牡蛎能宁心固肾,
安神清热,而二药并用,陈修园又称为治痰之神品,诚为见道之言。故方中用之以代芡实,而犹恐痰涎过盛,
消之不能尽消,故又加赭石、朴硝以引之下行也。
一人,年三十余。常觉胆怯,有时心口或少腹 动后,须臾觉有气起自下焦,上冲胸臆,郁而不伸,连作
呃逆,脖项发热,即癫狂唱呼。其夹咽两旁内,突起若瘰 ,而不若瘰 之硬。且精气不固,不寐而遗,上焦
觉热,下焦觉凉。其脉左部平和,微嫌无力,右部直上直下(李士材脉诀云直上直下冲脉昭昭),仿佛有力,
而按之非真有力。从前屡次医治皆无效。此肾虚,致冲气挟痰上冲,乱其心之神明也。投以此汤,减浓朴之半,
加山萸肉(去净核)五钱,数剂诸病皆愈,惟觉短气。知系胸中大气下陷(理详升陷汤下),投以拙拟升陷汤,
去升麻、柴胡,加桂枝尖二钱,两剂而愈。盖此证,从前原有逆气上干,升麻、柴胡能升大气,恐兼升逆气。
桂枝则升大气,兼降逆气,故以之代升、柴也。
一媪,年六十二,资禀素羸弱。偶当外感之余,忽然妄言妄见,惊惧异常,手足扰动,饥渴不敢饮食,少
腹塌陷,胸膈突起。脉大于平时一倍,重按无力。知系肝肾大虚,冲气上逆,痰火上并,心神扰乱也。投以此
汤,去朴硝,倍赭石,加生山药、山萸肉(去净核)、生地黄各六钱。又磨取铁锈水煎药(理详一味铁养汤下),
一剂即愈。又服一剂,以善其后。
一、医方(五)治痰饮方
4.健脾化痰丸
属性: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饮食,以至生痰。
生白术(二两) 生鸡内金(二两,去净瓦石糟粕)
上药二味,各自轧细过罗,各自用慢火焙熟(不可焙过),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钱,开水送下。白
术为健补脾胃之主药,然土性壅滞,故白术多服久服,亦有壅滞之弊;有鸡内金之善消瘀积者以佐之,则补益
与宣通并用。俾中焦气化,壮旺流通,精液四布,清升浊降,痰之根柢蠲除矣。又此方不但治痰甚效,凡廉于
饮食者,服之莫不饮食增多。且久服之,并可消融腹中一切积聚。
初拟此方时,原和水为丸。而久服者间有咽干及大便燥结之时。后改用蜜丸,遂无斯弊。
一、医方(五)治痰饮方
5.期颐饼
属性:治老人气虚,不能行痰,致痰气郁结,胸次满闷,胁下作疼。凡气虚痰盛之人,服之皆效,兼治疝气。
生芡实(六两) 生鸡内金(三两) 白面(半斤) 白沙糖(不拘多少)
先将芡实用水淘去浮皮,晒干,轧细,过罗。再将鸡内金(中有瓦石糟粕去净分量还足)轧细,过罗,
置盆内浸以滚水,半日许。再入芡实、白糖、白面,用所浸原水,和作极薄小饼,烙成焦黄色,随意食之。
鸡内金,以补助脾胃,大能运化饮食,消磨瘀积。食化积消,痰涎自除。再者,老人痰涎壅盛,多是下焦
虚惫,气化不摄,痰涎随冲气上泛。芡实大能敛冲固气,统摄下焦气化。且与麦面同用,一补心,一补肾,使
心肾相济,水火调和,而痰气自平矣。
或问∶老人之痰,既由于气虚不行,何不加以补助气分之品?答曰∶凡补气之药,久服转有他弊。此方所
用药品,二谷食,一肉食,复以沙糖调之,可作寻常服食之物,与他药饵不同。且食之,能令人饮食增多,
则气虚者自实也。
此方去芡实,治小儿疳积痞胀,大人 瘕积聚。
一、医方(五)治痰饮方
6.治痰点天突穴法
属性:(附∶捏结喉法、明矾汤、麝香香油灌法)
点天突穴以治痰厥,善针灸者,大抵知之。而愚临证体验,尤曲尽点法之妙。穴在结喉(颈间高骨)下宛
宛中。点时屈手大指(指甲长须剪之)以指甲贴喉,指端着穴,直向下用力(勿斜向里),其气即通。指端,
当一起一点,令痰活动,兼频频挠动其指端,令喉痒作嗽,其痰即出。
一妇人,年二十许。数日之前,觉胸中不舒,一日忽然昏昏似睡,半日不醒。适愚自他处归,过其村。
病家见愚喜甚,急求延医。其脉沉迟,兼有闭塞之象。唇 动。凡唇动者,为有痰之征。脉象,当系寒痰壅滞
上焦过甚。遂令人扶之坐,以大指点其天突穴,俾其喉痒作嗽。约点半点钟,咳嗽十余次,吐出凉痰一碗,始
能言语。又用干姜六钱,煎汤饮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