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或者说,当资本循环不是循环一次就停下来,而是一次接一次地反复进行时,就是资本周转。资本循环反映资本运动经历的阶段、采取的形式及其行使的职能;资本周转则反映资本运动的时间、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通常用一年中资本周转的次数来表示。资本周转速度受生产资本的构成和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

3、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社会资本是指一个社会中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众多个别资本的总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4、资本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社会再生产通过经济危机来维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性表现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的反复。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六)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⑴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本来是可变资本带来的,但资本家却将其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样,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由于全部预付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故利润率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⑵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影响利润率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不可能按同样的程序发生作用,因此,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是不同的。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各部门间的自由转移,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逐渐趋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其源泉仍然是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不同生产部门投入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这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资本是利润的源泉。这就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⑶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商品就不是按价值出售,而是按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就是商品的成本加平均利润,它是价格的转化形成。随着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了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

生产价格和价值的背离,以及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按照价值出售,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①从各个生产部门看,资本家获得剩余利润可以高于或低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等于价格总额。②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值总额也必然和生产价格总额相等。③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结底取决于价格的变动。同理,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也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只是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较高阶段上的作用形式的发展。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利润的实质和来源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共同剥削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指明了方向。二是理解剩余价值分割问题的关键,为研究商品利润、借贷利息、资本主义地租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是对于我国价格体系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中专业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转化形式,因而它所执行的职能,仍然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资本主义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资本家投入资本进行商品买卖活动,其目的是追求利润,至少获得平均利润才肯经营商业。产业资本家所以会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商业资本家,是因为商业资本家承担了产业资本家原先执行的商品资本的职能。

3、借贷资本和利息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独立资本形态,除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以外,还有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指为获取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所谓职能资本,是指在资本运动过程中执行生产剩余价值或实现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借贷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变成的。借贷资本也是一种独立的资本形态。

借贷资本的出现产生了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使用这个资本所获得的市场利润必然要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利息的形式;另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了企业利润的形式。因此,利息是市场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的来源是剩余价值,反映的仍然是资产阶级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利息的高低是由利息率来表示的。利息率受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而上下波动。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总是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波动。

4、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从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得的一种剥削收入,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在于它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体现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可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它们是由于不同的原因和条件引起的。

(七)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1、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与发展

在自由竞争中,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形成了大企业。而势均力敌的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竞争中出现两败俱伤,于是就谋求妥协,达成协议,这样便形成垄断。资本主义垄断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对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的独占。

所谓垄断利润是指垄断价格与成本价格之间的差额。所谓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地位,为了保证垄断利润而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垄断价格仍然受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制约。垄断价格的高低并不反映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的增加或减少。从全社会看,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是一致的。垄断价格只是使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与作用

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产阶级国家拥有国有垄断资本及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垄断统治的形成,从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限度内适应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因而,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本主义已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

3、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已经与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发生极其尖锐的矛盾,使生产关系进一步的和根本性的变革成为不可避免,而且垄断和国家垄断还为向新的社会制度过渡准备了物质基础,从而使整个社会制度的革命变革不但必要,同时也有了可能。

三、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并提出解决办法的产物。从社会主义演变和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一词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指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二是指社会运动,即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进行的社会实践;三是指思想理论,即指导这个伟大实践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新的社会制度做论证的思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只是就思想理论而言的。作为思想理论的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指整个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即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而言的第三个组成部分。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一)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根本缺陷

空想社会主义以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问世为标志,到19世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期间从简单协作发展到手工工场、机器大生产,空想社会主义大体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⑴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⑵中期空想社会主义

⑶晚期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19世纪初期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这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起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他们的历史作用和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①一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②二是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预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上,他们主张财产公有;他们主张未来社会要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在未来社会的分配原则上,他们克服了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平均主义倾向,主张按照每个社会成员的贡献从社会领取福利;或者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