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之坝--一部关于三峡工程纪实文学-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抵武汉,著名水利专家陶述曾来探望老同学,孙越崎叫他不要谈三峡问题,说:“你的观点我知道,我不听。我就是要不受干扰地进行调查,不受你们这些主上派的影响。长办为了影响我,派了几位高级专家到重庆,要向我们说情况,我们拒绝了。我们就是要独立地、科学地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如何呢?

        孙越崎等人回到北京,于7月30日郑重地向中央提出了一个长篇报告——《三峡工程近期不能上》。

        题目就是结论。

        该报告就三峡工程的投资、防洪、泥沙淤积、航运、发电、

        移民、安全等七个方面作了论述,作了否定性的判断,惟恐份量不足,还附上了如下几个材料:

        1。三峡工程200亿打不住,可能要突破600亿;

        2。关于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3。三峡工程对航运利少弊多;

        4。关于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

        5。三峡水库会不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驼背长江”;

        6。重庆市为什么提出180方案?

        ●李锐及其《论三峡工程》

        我拜读李锐先生交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专著——《论三峡工程》较早。80年代中期,李先生在北京为三峡工程而争论不休的时候出版这本书,无论其本意如何,《论三峡工程》问世在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论三峡工程》里,既有答记者问,也有“三峡工程简述”,还有按中央领导要求撰写的意见书,个别篇章与三峡问题有些不搭界,但李锐先生自己承认并将它收到一个集子里了,比如当年曾在《人民日报》发表过的短稿——《大鱼网主义》。

        这《大鱼网主义》,讲的广东某县一位长官,强迫渔民取消所有的小鱼网,做了个3万多斤重的大鱼网,想籍此把过海的鱼群一网捕尽。结果非常可笑,鱼网大则大矣,可惜打不到鱼。这个故事是用来讽喻林一山积极主张上马的三峡工程的,难怪李锐先生将它收入《论三峡工程》。

        1979年,李锐先生刚恢复工作。中央领导同志知道他是过去的三峡工程反对派,请他就重新考虑的方案提出个人意见。

        李锐先生于1979年7月12日写了一份《再谈三峡工程》的意见书,表示:“我个人的看法仍跟20多年前基本一样,不能单纯依靠三峡来解决长江的防洪问题,它力不胜任,且不经济,更不能等待”。

        在这份意见书里,李锐先生对林一山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林一山认为,如果不抓紧上三峡工程,长江一旦发生特大洪水,荆江大坝如若决堤,“将会突然发生百万或数十万人的生命死亡事故”。李锐对此指责说,“这无疑是一种危言耸听”。

        ●库区人民在呼唤

        在三峡工程处于“性命攸关”的时刻,林一山、潘家铮、李伯宁、张光斗、魏廷铮、陈赓仪等人,从来都是与反对派针锋相对,据理方争,详谈三峡工程的利害得失,强调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巨大作用。

        众所周知,葛洲坝工程乃三峡工程的“实战演习”,为兴建三峡工程提供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项工程在许多技术方面堪称世界第一,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中国首屈一指。

        这样一座既有航运效益,又有巨大的发电效益的伟大工程,长期以来倍受三峡工程反对派的责难。有人睁着眼睛说瞎话:“长江的泥沙比黄河还多”:“葛洲坝连年因泥沙问题影响,被迫更换水轮机。”

        鉴于此,葛洲坝电厂厂长候广忠趁这位反对派人物考察来厂之机,专门更正:“我们这儿从来没有更换过水轮机!”

        面对反对派的责难和阻挠,三峡库区的人民在想些什么呢?宜昌市政府领导人明确表态:“”三峡工程在宜昌,我为宜昌作贡献“。这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声。三峡工程上马,可以促进本市经济发展,葛洲坝工程给宜昌带来的是兴旺繁荣,这是铁的事实。因此我们希望三峡工程早上、快上!”

        涪陵市的负责同志讲:“由于三峡工程久拖不决,30多年来,我区经济建设已遭到严重影响。一市九县中,有9个县属于贫困县,其中5个属于国家确定的贫困县。为什么,因为1978年以前,我区固定资产投资总共才只3。8亿元。”这位负责同志不说,国家不在淹没区投资,自已又拿不出钱来投资,你再想富,再想拚命一搏,又能咋个办呢?越等越恼火,越恼火越没有办法,越没有办法就越想有个好办法……可归根到底,我们要想有救,还得靠三峡工程,借三峡工程上马这个时机,努力发展自已的地方经济……

        万县地区行署专员唐锦章则从移民角度,谈了自已的看法:“三峡工程移民任务艰巨,但经过努力可以完成。问题的关键在

        一个早字,即三峡工程早定早上,库区早准备、早规划、早投入、早开发,把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移民有机的结合起来,库区环境容量扩大,移民问题就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他介绍说,万县地区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至今还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

        他分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困难后说,三峡工程反对派与我们库区人民“同床异梦”。他代表万县地区的广大群众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重振“川东门户”雄风!

        这一战略设想基于三峡工程上马这个前提,提出了令人鼓舞的三步走方案:第一步,在2000年内根本摆脱贫困;第二步,2020年前实现由小康向富裕型的转变;第三步,下世纪中叶,重新成为四川省比较发达的地区!

        有人也许会问:你上边讲的全是官方语言,库区的老百姓,也这么认识吗?

        ——那么好吧,随便从我的采访本上摘几段:

        (地点:湖北秭归县城。1987年秋)

        问:建三峡,水库把县城和田地淹了,你们认为好不好?

        一卖菜老头:“好呀,淹了田上山种柑子,水田坝搞试点,国家掏钱修梯田,搞得蛮好,我看淹了田是好事,光种粮食种菜,发不了财。”

        一买菜中年妇女:“县城淹了,国家盖新的,不愁。听说新设计的县城,蛮漂亮呐。新房子,比现在的宽敞,哪个不乐意搬?”

        一卖肉的插话:“光讲空话顶屁用。我在这儿卖肉卖柑子,听说上三峡上四峡的,几百回了,耳朵都听起茧了。前些天不是又吹风吗,有好多大官反对修三峡,你们高兴啥子?”

        众人一阵议论、叹息,各自散了。

        (地点:奉节县城,依斗门下老工人俱乐部。1992年夏)

        问:“老师(这儿人们问路喊人均如此),听说三峡要上了,您这儿要搬吧?”

        一老者:“搬,啷个不搬?全县都得搬!”

        问:“老房子住了几代人,要拆迁,要忙着折腾,您心里舍得?”

        另一老者甩牌:“啷个舍不得?国家为了发展,为了老百姓不再受穷,下决心干世界一流的大工程,还舍得花钱给老百姓盖新房子,我们自家的一些破烂,有啥子舍不得?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问:“要是国家一时拿不出钱来盖房子呢?”

        又一老者:“你这人干什么的,管闲事呀?远点去,莫耽误我们打牌。要建设,哪那么容易?钱,能从天上掉下来,我们都上街去捡不成?搬县城能不给钱,再困难也会给点吧?活人能叫尿憋死吗?如今不是到处在集资吗?万一不够,我把退休金赔上,烟不抽酒不喝了,上街再做点小买卖,总可以了吧?哼,上工程还会死人哩,会死人就不干工程啦?”

        我听了这番话,嘴上赔礼心里却高兴得要命,逃出俱乐部,我美美地吸了一支烟……

        以上两处实地采访,足见百姓心态。

        这几年,我陆续到过巫山、云阳、巫溪、奉节、万县市、忠县、巴东、兴山、秭归、涪陵、重庆等地,也新到三峡坝址三斗坪走访过不少农户和小镇居民,绝大多数人对三峡工程持赞成态度。主要原因是他们感觉到了本地与外界的差距,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尽快走上富裕之路。

        库区的政府官员,是站在本地区经济发展停滞落后状态下谈困难与希望,呼唤三峡早开工;

        库区的平头百姓,则往往是从自家利益出发,抱怨三峡工程久拖不上给自身带来的后果。“要想富,先种桔”——这是经过的几年移民试点的实践,告诉他们的信息。他们捕捉到了希望,这个希望就是三峡工程。

        长江在呼唤三峡,库区人民殷切地期待着三峡工程开工的礼炮!




  欢迎您访问流行小说网popbook
        ●移民,意味着什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这是古老的概念。统治者想要得到某个地方,往往只需“跑马圈地”就够了。老百姓只有被奴役被驱逐的命运,情愿不情愿迁移永别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地,统治者无须考虑。

        移民,是什么概念?

        移者,迁徙也;民者,老百姓矣。

        移民二字,汉语词典上的两条解释是:“迁移居民到外地或外国去落户”;和“迁移到外地或外国去落户的人”。

        遗憾的是,中国人尤其是农民,对移民二字的理解十分简单。因为到外国去落户这种幸运压根儿不存在,即使有此荣幸,他们也未必乐意:“金窝银窝,不如狗窝”。农民对于故土情份,非农民者绝难体会。要移民,就意味着自已的生存权利被剥夺,“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这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