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之坝--一部关于三峡工程纪实文学-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镁光灯照耀下,洞内如同白昼。巨大的挖掘车正“一把把”往运渣车上“放”石块,钻孔工人手持风钻钻孔,好一派沸腾景象。

        吕邦华称,主厂房长311。3米,高87。24米,跨度为32。6米,其高度和跨度均居国内地下水电站之最。

        越往里走,空间高度逐步变高。主厂房分9层开挖,与地上建房不同的是,它从“天花板”开始,一层一层往下开凿,每层高约10米。第一层已挖完,目前进入第二层开挖,最高空间约20米。

        按施工进度,挖完9层大约要3年时间。全部开挖完后,厂房有29层楼高,一个足球场大。

        抬头仰望“天花板”,上面布满了“星星”。原来,这个“天花板”虽然由厚达80米的花岗岩、风化层和泥土组成,但是和巨大的主体厂房相比,仍显得单薄。为了加固,专家们设计在岩石上施行锚索和锚杆工艺。就象穿针引线纳鞋底一样,先在整个“天花板”岩石上穿洞,然后将锚索锚杆穿进去,再灌入混凝土压实。整个“天花板”上有数百根锚索头,这满天“星星”就是纳鞋底的针眼。

        此外,整个山体里还开挖了4层共2500余个小孔,为地下电站排水“减负”。

        沿山体继续上行,来到了3号施工支洞前,这是前往引水洞中部的入口。洞口挂着标牌:“上班不是逛公园,劳保用品穿戴全。”

        施工人员说,地下电站施工现场的特点是洞连洞,在里面穿行如同走迷宫,每入施工现场,看到这温馨的警示语,安全意识就增强一次。因此,自地下电站开工以来,一直保持着“零安全事故”的纪录。

        继续向里走,6个引水隧洞一字排开,各洞开挖进度不一,有的已向地下深层开挖了,有的还在水平推进。

        吕邦华说,在地下电站的开挖中,属引水洞开挖的精细程度最高,因为其横截面是圆形,要掌控好精确的弧度。为此,其炮孔的开钻采取“短进尺”。记者在现场看到,横断面为圆形的洞室开凿得非常精细圆滑,就象用圆规一层层钻掘出来的。

        三峡地下电站施工着实称得上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里大洞藏小洞,小洞布小孔,平整光滑的岩面,弧线优美的顶拱,爆破痕迹整齐划一。

        在地面上可以利用模具浇铸成或圆或方、或直线或曲线体型不一的建筑物,而地下电站的模型在每个建设者的心里,需要一种“情感体验”。心领神会了,一双双巧手便能在山体内创造奇迹。

        从美学角度说,三峡地下电站的建设者,不单是劳动者,而是现代工艺美学意义上的“雕刻艺术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