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之坝--一部关于三峡工程纪实文学-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俯视直立墙内,排架重叠,锚杆林立,战士们正紧张有序地劳作。行家告诉我,为确保直立墙唇整洁和岩体稳固,双线五级船闸两厢将布置10多万根高强度锚杆,4000多根锚索,每束张拉力100300吨级,根根锚索均要经钻孔、穿索、浇筑端头、张拉、注灌浆、端头保护等工程措施。从闸顶窥视墙面密密麻麻嵌入岩体的锚杆,宛如一排巨型钢刷,由此我痴想,它将来的糙面模样,一定恰似农村大妈手工纳制的鞋底。

        在直立墙和中隔墩岩体内嵌入锚杆和穿索,是为了确保其稳定。13万根锚杆是怎么一点点钻入岩体的?4200多束锚索又是如何一寸寸穿进岩体内的呢?

        锚固,是一场既苦又累且技术含量很高的绝活儿,落在了突击队长段伟和百十号官兵身上。

        长度为2960米的锚索实施穿岩喷锚锁固,锚水平误差不得超过1%。段伟与战友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偿试打了一个深度对穿锚孔,一查,水平系数超标,报废;连打了3个深度对穿锚孔,都报废了。

        面对眼前窘境,业主和施工者都心急如焚。锚孔报废既有经济损失,更严重的问题是,耽误工期。

        段伟日夜扑在工地,琢磨岩石的生成特性,研究钻机的振导原理,分解钻杆的特殊结构。经反复试验后,他发现水平锚孔误差过高的问题出在钻机上。于是,他对洋机器和排架搭设工艺进行了大胆改进,钻孔的误差很快降到了0。8%。当第一个深度水平锚孔在60米宽的中隔墩上一次打穿时,多次累倒在钻台上的硬汉段伟,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曾在炎炎烈日下去船闸工地采访,偿试戴帽子站在酷热的闸室内,体验自身不干活能抗多久。凹槽如蒸笼,四面不通风,温度高达45摄式度以上。站着站着我就浑身湿透了,接着感到头晕眼花,才刻把钟便要倒了……面对正忙禄着的战士我好生奇怪:他们咋不流汗呢?

        扯住一位满面通红的小战士问,他笑答:刚开始也像你一样,汗流不止,可后来就不流了……流干了,没汗了。

        小战士的话语平淡,我听得直抹眼泪。这群小战士没日没夜地干活,倘未当兵,或许还在父母面前撒骄哩。同样是人,在不同的环境里,锻炼成长的经历大不相同。

        肉体非凡,缘自使命崇高啊!

        记得当年5。1节,湖南卫视在三峡做了一台现场直播节目,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杨清作为特邀嘉宾接受采访时,曾感慨地讲述过武警水电官兵顶严寒战酷暑的故事。三伏天,他曾亲眼目睹肩扛锚索排着长队在闸室里艰难施工的场面,还看见因过度疲劳倒下打鼾或因中暑顺序栽倒的一排排战士……

        一根60多米长的对穿锚索,需要80多名战士从5里之外的车间扛到工地,再一步步抬上离地面50米高的排架,然后在12平米的作业台上用手一寸一寸地推进岩石孔洞。战士们记不清磨破了几多双手套,穿破了几多双军鞋,磨破了几多件军衣,划破过几多回皮肉……每穿一根锚索,快则两小时,多则大半天,若碰上特殊地质岩体,往往要返工好几次,耗时一两天。许多官兵干着干着,就倒在了平台上……5个春秋,2000多个日夜,4200束锚索和13万根锚杆,连同武警官兵的热血和汗水熔入高边坡,嵌入中隔墩。锚索和锚杆钻孔的总长度,相当于穿透整个地球!

        官兵们干得这么辛苦,质量如何?

        1500多台监控仪检测300万个数据显示: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山体位移,小于6厘米!

        千万别小看这6厘米。它的设计要术,难倒过一批国内外一流专家啊!

        众所周知,在整座完整相对稳团的山体开凿凹状深槽,势必造成山体稳定性的破坏,渗漏是不可避免的,压变形也是必然的。要确保永久船闸长期稳定,必须采取当代高科技手段和工程措施,这便是要在高边坡直立墙和中隔墩岩体内穿锚锁固的缘由。

        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的背后,是山体上下炮不断、车不停、人不歇,全线开挖以月均120万方掘进的军人速度,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吞山河的大决战壮举。

        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的验收鉴定,显印出一张张沾满尘土的脸庞,一个个披星戴月的背影,一串串真切感人的故事——

        年近花甲的寥多祚,最先挺进三峡就和战士们住帐篷,担任现场总指挥,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地。他的家就在宜昌,90多岁的老母几次病重,他都顾不得在床前侍侯;

        副指挥长张积仓,舍弃厦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请战三峡担任开路先锋,风里来雨里往,多年来安全帽和对讲机从不离身,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他就肯定会出现在哪里;

        “挖掘王”廉政江,5年里3推婚期,独自挖掉了80万方土石,创单机挖掘时间最高记录,被誉为“三峡愚公”;

        “风枪手”钟森华,每天在钻台上工作10多个小时,6年钻孔深度,相当于打穿150公里花岗岩;

        “运输大王”王世武患有胃溃疡疾病,经常在工地就着菜汤吃药,却从未休过一天病假,创下了年运输土石方9万多方的最高记录;

        “大校夫妻”王青屏和徐佑玲,夫乃副指挥长,妻系总经济师,是一对醉心三峡模范伉丽。一间10来平米的宿舍就是“家”。案头床边除了书就是施工图纸,最珍贵的藏品,就是供爆破研究捡回的五花八门的石头;

        战士王观河的父亲患脑血栓偏瘫在床,家里几次发电报催他回去,可当时工地“大会战”。他每次收到电报却悄悄揣进口袋,独自抹把眼泪就上了工地,驾驶40多吨的自卸车在山谷里穿梭。半年后父亲病故的噩耗传来,他才请假到邮局给家里打电话,在工地朝着家乡的方位为父亲下跪磕头……

        “坛子岭上风餐宿露流血流汗奉献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

        永久船闸金戈铁马开山劈石价值何在,在百年好梦成真“!

        这是心灵独白,更是精神写照。我曾采访过武警三峡指挥部多任正副指挥长,政治部负责人和战士,对他们的志向和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作风钦佩不已。对于工地施工环境,我曾自撰过一副对联与校官们调侃:

        “冬季冷,大男人脸上生疮;夏天热,小伙子胯下流脓”。

        不谈干,说起来也不容易。

        岩石开挖作业面上的官兵每天要忍受高达120分贝的噪音,吸进弥漫在作业区内的风化砂粉尘,一个班10来个小时下来,浑身自茫茫一片,个个都是“白毛男”,嘴里吐出的全是泥痰,几米之内听不风任何声音;

        混凝土浇筑作业面上的官兵,整天泡在泥水里,衣服湿了焐干,干了又湿,双脚经常沤烂红肿,痛得穿不进雨靴。在18座高达47米的靠船墩无缝浇筑中,工程要求24小时连续灌浆,一分钟也不能停。负责振捣的战士们,双手提着44斤重的振捣棒,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

        爆破作业面上的官兵,为现场安全考虑,只能起早贪黑。每天凌晨,他们肩扛炸药手拿电筒,用隆隆炮声迎接朝阳;每天傍晚,他们再次爬山钻孔填药,用隆隆炮声欢送晚霞。看上去,他们的工作挺浪漫,颇有诗情画意。实际上,整个作业点属雷区,他们每天都在与死神打交道……

        唯有艰辛付出,才有丰厚回报。6年以来,英雄的“橄榄绿”方阵奋力拼搏,在永久船闸这条雄性峡谷高边坡、直立墙体,耸成中国军人铁骨铮铮的群体塑像——

        176米高边坡开挖支护稳定;

        1637米双线五级船闸连续开挖成功;

        土石方开挖总量突破4200万方;

        单项工程月均开挖强度153万方;

        单项工程建基面54万平米光面爆破成功;

        闸室内68。5米高直立墙开挖平整;

        4200多束高精度对穿锚索;

        13万根高强度锚杆嵌入岩体;

        闸窒1。5米厚薄壁衬砌墙混凝土浇筑成功………

        2000年11月,在主体工程开挖完工祝捷大会上,国务院三峡建委会副主任、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代表业主,向武警官兵赠送了三峡开工以来的首面锦旗:

        “金奖之师威镇四海山川,橄榄绿装风采千秋伟业”!

        输水网印证“地下铁军”风采

        三峡永久船闸地面施工场面壮观,而其地下,同样是立体交叉作业,鏖战正酣。

        您乘船游过葛洲坝船闸么?船行闸内,水涨水落速度很快,人在船上毫无感觉。缘由是:无论轮船上行下行,闸窒内注水泄水都是在其底部匀速进行,船在闸内只作上下浮动,绝无左右摇摆振动之惑。

        三峡永久船闸是葛洲坝船闸的大哥,葛洲坝只一级,三峡是五级。葛洲坝是单线,三峡为双线(即双向)。葛洲坝船闸的地下输水系统纵横交错,本来就够复杂了,三峡则更复杂,地下网络规模更大,施工难度更高。

        三峡船闸地下输水网络的构造,说起来很简单,就—句话,三个数据:

        4条平行布置的输水廊道,12条斜井,36条竖井。

        但,城门洞型输水廊道总长度有些吓人,为5456米,接近11华里。竖井开挖总高度为2173米,混凝土衬砌后总高为2441米,开挖总量73万方,混凝土浇筑总量为53万方。

        要从复杂里说,它就是个“烫手山药”了:

        首先,它的体型结构,古怪多变:平洞有6种不同断面;倾角为57度的斜井16条;洞室群中包含19种类型的渐变段72个;竖向弯度80个;T型管20个隧底部与边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