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之坝--一部关于三峡工程纪实文学-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他先后亲自设计和主持设计过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荆江分洪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等著名的水利工程。对许多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功勋卓著。

        1986年,曹先生以长委会技术顾问身份参与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经过深入研究,使他愈加深深地热爱三峡工程,企盼着国家作出重大决策时刻的到来。

        曹先生对自已的身体,一向“感觉良好”。但当他正在为三峡工程前期设计工作拚搏与奔波时,却突然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1991年3月,曹先生进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他满怀激情地提交了《关于积极兴建三峡工程》、《要求加强长江的水灾仍是中华民族心腹之患的宣传,以增强全国人民对长江的治理,除害兴利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的提案。

        3月26日,他持续发烧,仍坚持写发言稿,准备在政协小组会上发言。只是被会务组医务人员“强逼”,他才去了医院……

        呜乎,一代设计大师,在与三峡的苦恋中逝去了,多么令人婉异和遗憾啊!

        我看见,长江翻滚着悲怆的泪;

        我听见,三峡呼唤着设计大师的名字……

        ●魂归三峡:李先念王任重在大坝永生

        一代贤君良臣,李先念与王任重均与世长辞了。

        但是,对湖北人民而言,他俩并没有死。李先念作为道地“湖北佬”,对于家乡的奉献有口皆碑。王任重先生虽非“湖北佬”,但他在湖北主持工作多年,对长江的感情尤深。自1954年夏,他领导三镇人民与洪水搏斗百日取得胜利后,对于三峡工程尽早兴建的呼唤,从未间断……

        湖北人民说:没有先念的关怀和支持,就没有丹江口枢纽的建设,更没有葛洲坝的成功!丹江口建设时期,李先念常去工地;葛洲坝工程从开工、停工到复工乃至全部建成投产,李先念先后亲到现场视察达五次之多;有一次在泄水闸观看“雷浪飞虹”美景,久

        久舍不得离去……

        王任重先生到葛洲坝视察时,曾雄心勃勃地说过:“三峡工程如果上马,我要求去当那儿的施工局长!”

        可惜,两位长者生前没能听见人大会堂的掌声……

        早在50年代,两位老人就曾先后多次陪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长江和三峡,对宏伟的三峡大坝充满眷恋,积极为其动工兴建出谋献计、引火助燃,促其升温……

        如今他们走了,虽步履艰难,却在生命的终点,急切地朝三峡走来、走来——

        1992年9月23日9时45分,在中堡岛中轴线一测的江面上,伴随着低沉的哀乐,王任重先生的骨灰由夫人肖慧纳亲手撒在了此地。夫人噙泪低语:“任重同志,按照你生前的遗愿,经中共中央批准,我们将你的骨灰安撒在你日夜企盼兴建的三峡大坝坝址中堡岛,这下你该满意了……”

        随后不久,李先念主席的骨灰亦由夫人林佳娟等亲人护送,撒在了他魂牵梦萦的三峡坝址……

        呵,李先念王任重回来了——回到了曾经工作,战斗着的土地。若非哀歌低回,湖北人民谁不由衷地感到高兴呢?

        呵,魂归三峡,李先念王任重将在宏伟的三峡大坝安然入睡,在大坝永生、永生……




  欢迎您访问流行小说网popbook
        2002年11月5日,我约伴来到了凤凰的栖息地——秭归新县城。

        漫步宽广的街市,满眼一片新奇:大都市意味十足的大厦高楼鳞次栉比,且风格迥异,以党政、商贸、文教卫分片规划的各类小区,让人觉得新城的布局颇具匠心。

        这座新城建在凤凰山上,便有了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纵横左右,处处皆呈现出比降高度,置身其间,宛若人在重庆。

        华灯初上,整个县城的轮廓凹进山峦,竟凸现出一只金璧辉煌的凤凰形象,真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明日截流。

        这条1997年开凿的施工导流通道的封堵,即意味着三峡工程正式转入第三阶段施工。它从三峡交响史诗舞台退出时,黄金水道上行驶的各类船舶暂时无法过坝,而凤凰山下的码头——茅坪港,便要承担昼夜翻坝转运的艰巨任务了。

        驱车沿进港公路蜿蜒前行,未到码头,早望见数十艘豪华游轮的美丽倩影了。车抵转运站台,只见数十辆崭新的大客车整齐列队,上下船的旅客正井然有序地登车或下车进港,说话间,便有五辆客车启动着远去。

        执勤的警卫告诉我:从现在起至明年6月30日,茅坪港每天都将有万名旅客出入,港口上游水域,船舶停泊距离已延绵十余公里,俨然一个客运大哥大了。

        放眼四周,荒丘或坡地上亦灯火一片,走近方知是精明的秭归人正在充分利用翻坝转运的商机,竞赛似地突击搭建临时商铺、餐饮点或其它服务性场所。友人戏称:月头始转运,一夜之间,站台周边便耸起了72个“河棚子”,甚是了得!他还透露:重庆轮船公司已在秭归新城增设办事处,尔后的上游轮船调度业务将在这里办公哩。

        转道茅坪港下游侧的文物古迹复建区,登上已完建的江渎庙,建设中的三峡大坝及导流明渠截流现场尽收眼底。我们来时,庙前简易公路房早已站满了热心的县城居民。他们都晓得明日截流的信息,乘着月色,乘着空闲,或老俩口相互搀扶,或小俩口带孩子上路,专门来此欣赏工地美丽的夜景,感受激战前夕的气氛。

        作为一名三峡建设者和专职新闻工作者,我伫立凤凰山江渎庙前,凝眸熟识的坝影、纵向围堰和宁静的导流明渠截流进占戗堤,自有一番特别的感受。

        位于大坝右侧与右岸进占戗堤相对的纵向围堰,是三峡工程二、三阶段施工相互衔接的“桥头堡”。第一阶段施工时,位于中堡岛原址位置,率先建筑的便是这座承担脊梁任务的舟型混凝土纵向围堰,然后以此为依托,在其右侧构筑土石围堰,在堰内建造“人工长江”——导流明渠。

        导流明渠,是为实现1997年大江截流目标服务的过渡性工程,它的完建,即标志着大江截流的主要准备工作就绪。1997年11月8日清晨,我约伴从纵向围堰尾部攀爬至185米高程的堰顶,十分荣幸地目击了雄奇壮观的截流全过程!

        当年我左顾右盼,眼帘的景象深深地印入脑海,竟如电影胶片叠入今夜的同一位置,让我好一阵激动!

        1997年11月8日,纵向围堰上下游与左岸上下游预进占形成的双向戗堤遥相呼应,数百台巨型机械组成的装卸集团军,以矩阵排列方式,紧锣密鼓从两地向龙口演绎大江驯龙的交响乐章。而纵向围堰之右侧的明渠,则正以其宽润的胸怀欣然引领着绝大部分滚滚江涛从体内穿过,为龙口顺利合龙立下了汗马功劳。

        明天呢?

        坚固的纵向围堰依旧巍然屹立,左侧的大坝溢流段和机组厂房坝段已全体浇筑到185米高程,与左岸浑然一体了。1997年截流导流的主要通道是明渠,明天的截流其导流主通道,便要凭借位于溢流坝段下端均匀分布的22个导流底孔了。

        哦,截流。三峡明天再截流!

        尚未堵住的仅剩18米宽的“龙口”,如何描述呢?客观地讲,导流明渠的综合截流施工难度,乃世界之最。

        截流水深:60多米;坝址流量:8600立方米/秒;龙口流量120立方米/秒;龙口流速:3。1米/秒;戗堤进占及截流总方量326万立方米;截流施工工期30天。

        猛想起这一串数字,虽不担忧却也心头一震。

        1981年元月初,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实施大江截流。葛洲坝工程局动用千余台大型机械鏖战长江,尝试中国人民改地换天的英勇行为,为慎重起见,预计截流合龙工期为12天。当年截流恰逢长江枯水期,流量不到5000立方米/秒,且有二江导流,小城宜昌十万人空巷,蜂拥着清早赶至坝区,占据有利位置观看“腰斩长江,为民造福”的壮举。虽然那一次截流最终取得了成功,合龙时间比预计的时间提早了八分之七,但36小时23分的历史记录里,并不都写着荣耀。

        作为目击者,将身心置于现场,亲自感受着祈盼、焦虑、揪心、彷徨乃至振臂狂欢的滋味,是颇有回味价值的人生体验。1981年的葛洲坝截流,中央政府谁来视察并到现场“监战”老百姓都记得,但未必知道谁是截流总指挥。而我,却永远记住了一个在截流处于停滞状态、关键时刻献计献策并亲自攀向龙口作“葡萄串”实战预演的普通工程师——钱金奎!那一年初冬的龙口,所有围观者和参战者的目光都曾瞪得溜圆,重达25吨的特制混凝土“四面体”投入龙口,竟然无法在激流里扎根!当时,施工指挥者和截流方案设计者的尴尬和钱金奎的举止,叠成水利史上的另一奇观。

        好在葛洲坝乃三峡工程之“实战演习”,无论是业主、设计者或施工者,均记取了当年教训。三峡工程1997年大江截流,设计方案里重要一环是“预平抛垫底”,将截流水深的难题化解了。明天的导流明渠截流,其施工方案里,亦有“预平抛垫底”,虽然在施工方式上因纵向围堰右端条件限制而无法采用双戗堤双向进占,但由于新采用类似于“葡萄串”的骨料——“网状石笼”在明渠底部起加糙增阻作用,想必明日的截流定会是无惊无险景象!

        夜深了,月色消褪着,大坝的轮廓竟清晰起来。灯火明亮的截流现场,一片空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