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之坝--一部关于三峡工程纪实文学-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退休的老书记毛国祥,不听家人劝阻,坚持要到火热的现场去感受火热的气氛……

        不用排队,无须点名,四辆大客挤得满满当当;

        自备干粮,自带饮料,四辆大客载着“管好葛洲坝,进军大三峡”的长久渴望,汇入三峡工程开工庆典的车海人潮……

        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长达40多年的运筹,三峡工程终于在雄鸡型版图,在祖国母亲的腹中发育、生长、成熟……今天,伴随李鹏总理声震环宇的开工令,伴随第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历史将把这个伟大而庄严的时刻镶嵌在三峡之巅,贮藏在开工纪念的奠基石里,铭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一路上,我沉默不语,却在心底祝福。我曾因没能赶上葛洲坝开工时“万炮齐呜、万人下河、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庆典而懊悔,却为能有幸亲眼目睹三峡工程开工的盛况而自豪。

        我为三峡工程祝福:因为她坝高180米,坝长2546米,库容393

        亿立方米,能从根本上防治长江水患,使中下游亿万人民解除恶梦困扰,从此安居乐业;

        我为三峡工程祝福:因为她能使“黄金水道”名副其实,可让万吨级船队自武汉直抵重庆,成为西南经济腾飞的桥梁和纽带;

        我为三峡工程祝福:因为她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具有非凡的创造力,未来的三峡电网将形成千公里半径的巨型国家级输电网络,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注入极大的生机和活力;

        我为三峡工程祝福:因为她有党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支持,资金筹借无忧,百万移民无虑。1997年大江截流,首批机组2003年投产发电,2009年整个工程全部完工……

        上午9时许,车队顺利按时抵达坝区,有条不紊地从左岸渡江,沿黄陵庙向三斗坪上游前进。

        目的地到了。已消失的中堡岛原址——一期土石围堰内已是人山车海,旌旗招展。南岸山坡上“建设三峡,开发长江”八个火红的大字宛若火炬,燃点着人们心底的渴望。

        一期围堰的堤埂上,临时搭设的主席布置得庄重典雅,白色的沙袋层层密布,阶梯型垒成一个硕大的“π”字,主席台与堰内场地形成十来米高度的视差,背向长江的主席台上方高耸着“长江三峡工程开工典礼”十个大字,格外惹人眼热动情。

        台下,8000三峡建设者整齐地排成方阵,迎风肃立,静候着庄严时刻的到来……

        ●惊天动地一嗓子:“开工——!”

        9时45分,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邹家华,兴高彩烈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嗣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长黄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及中共各部委、长江沿线有关省市的主要领导共100余人,从停靠在主席台后江边的“公主”号客轮登岸,依次陆续在主席台就座和侧立在观礼台左右。

        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三斗坪坝区。

        10时整,邹家华副总理主持开工仪式,军乐队高奏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会场冉冉升起,在建设者心中冉冉升起!

        陆佑楣总经理代表三峡工程业主,郑重表示:一定不辱使命,把宏伟的工程建设好,管理好,让党和人民放心;

        湖北省省长贾志杰,四川省省长肖秧分别代表两省人民表态:一定做好坝、库区百万移民安置工作,绝不因移民问题拖三峡工程后腿;

        长委会主任黎安田、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乔生祥,分别代表设计单位和三峡建设者表达心愿:一定以一流的设计、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文明施工管理,按期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李鹏总理以“功在当代利千秋”为题,发表了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讲话。

        10时45分,满面红光的李鹏总理的讲话停顿,只见他拿开讲稿,心潮起伏着提高嗓声:“现在我宣布,三峡工程开工——!”

        刹时,会场鼓乐震天,人声鼎沸:山坡上黄烟弥漫,21响礼炮连续轰呜:“公主”号客轮与峡江停泊或过往的船只一齐呜笛欢庆;一串串五彩的气球腾空而起;一群群放飞的鸽子回旋在工地上空……啊,8000双巴掌拍红了,8000双手臂挥酸了,8000双眼睛簇拥着李鹏总理健步走下主席台为三峡工程奠基纪念碑揭幕,护送他亲眼看着第一方混凝土浇筑……

        此时此刻,我发现三峡工程论证期间技术总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和原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主任陈赓仪,一个劲地用手绢擦着止不住的泪水。

        此情此景,电视机前所有关心三峡工程建设的炎黄子孙,谁不为之动情?!

        ●李鹏的三峡情结

        说起李鹏总理与三峡的缘份,要追朔了80年代初期。

        1981年元月,葛洲坝工程实施大江截流,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壮举就要在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演绎。1月2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亲临葛洲坝视察,与万名建设者一道承受腰斩长江的风险,分享胜利的喜悦。

        此时的葛洲坝,一期工程三江冲沙闸,二、三号两座船闸、二江泄水闸已经建成,二江电厂将于7月份投入试运行。大江截流后,大江工程大规模施工将全面展开。如此庞大的水利枢纽如何运行调度和管理,不同方案摆在了赵紫阳的案头。

        1981年1月9日,李鹏以电力部副部长身份来到宜昌,首次参与三部两委(即电力部、水利部、交通部和国家计委、经委)三峡问题讨论和葛洲坝枢纽运行管理体制协商,会议以三部名义向国务院打报告,正式确定了《葛洲坝水利枢纽运行管理体制》。

        1980年7月12日,邓小平副主席重新恢复工作后续做“三峡梦”,

        亲临葛洲坝和中堡岛视察后到武汉即召集赵紫阳和胡耀邦等人商讨三峡工程问题,建议中央早下决心。

        1982年10月7日,李鹏以副部长身份再次南下,陪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候补书记郝建秀视察葛洲坝和三峡坝址。这一次,李鹏驻足中堡岛,抚摸当年“老大哥”帮忙钻出的硕大花岗岩岩芯,站在竖井旁眺望三斗坪宽阔的江湾,禁不住想起毛主席的豪歌和周总理的夙愿,心潮滚滚……

        1984年11月13日,遵照邓小平“我赞成搞低坝方案。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的指示,已是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第三次来到三峡。此时,国务院已原准批批准“长办”提出的“150方案”,三峡开发总公司的筹备工作已经展开,李鹏此行目的明确心情特别好,他向陪同的省市领导人透露:“三峡工程是肯定要上的,问题是怎样做好些、省些、快些。”

        1985年,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正着手前期准备工作,已成立的三峡省筹备组也已开展筹组工作,眼看着进军三峡的梦想就要变成现实。可就在梦与现实只差“一步之遥”的关键时刻,重庆市提出“180方案”且直接捅到了中央,交通部又以“150

        方案“碍航为由,赞成重庆市的意见,加之反对派一哄而上,使刚刚起步的三峡”战车“又退了回来。

        为了充分听取意见,进一步认真搞好三峡工程各方面的科研,中央决定放慢三峡工程进程,重新展开大规模论证。

        1996年4月19日,李鹏随赵紫阳、王任重携中央各部委领导人考察了鄂西、鄂北和川东10多个山区省市,并重点察看了三峡坝址、长办宜昌三峡科研设计基地、葛洲坝枢纽以及荆江大堤郝穴段大堤加固和防洪情况。临行前,他拉着三峡总公司筹建处和三峡省筹备组负责人陈赓仪、李伯宁的手,脸上露出了苦涩的微笑……

        1992年11月12日,李鹏第5次视察三峡时,全国人大通过三峡工程议案已半年多,三峡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业已全面展开。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李鹏以圆梦者的情怀高兴地对陆佑楣许诺:“三峡,我每年都争取来一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自1992年至今,日理万机的李鹏总理,每年年未都亲临三峡工地,向建设者带来党的温暖,并以一个电力专家身份,认真听取工程形象进度汇报,督促解决重大技术难题。

        站在坝址向全世界宣布三峡工程开工的当天,李鹏总理心潮澎湃,在“公主”号客轮上挥毫泼墨,填了一首沁园春词,亲手交给陆佑楣,对万名建设者寄予厚望。

        大江曲

        巍巍昆仑,却异无情风雨,

        滚滚长江,滔滔洪水万姓悲愁。

        不尽东流。众志绘宏图,

        望巴山蜀水,截断波涛,

        沃野千里,高峡平湖驯服龙虬。

        人杰地灵,巨轮飞转,

        满天星斗。威力无穷,

        夔门天险,功在当代利千秋。

        巫峡奇峰,展宏图,

        山川壮丽冠九州。恰逢新时代,

        出西陵,万丈潮头。

        看大江南北,

        繁荣锦绣。

        ●陈赓仪“八年抗战”

        自1984年12月至1992年12月,三峡工程经历了“上与下、下而上”的风风雨雨洗理,走过了整整八个年头。这八年,对于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职工来说,可谓“度日如年”。

        这里,有一位献身江河的“老水电”。他呕心沥血,苦撑危局,满头青丝被岁月的风霜染成一片银色,仍矢志不移,雄心不改:

        顺境里,他从难从严,周密部署科研、设计和各项试验;

        困难中,他循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