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史通义作者章学诚-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矣。其自云:“名臣言行,如乐毅、曹彬,章章於正史者,止存其略。”维云
则谓“三代以上圣贤,事已见经籍者,史迁仍入《史记》,史迁所叙孝武前事,
班固仍入《汉书》;不以他见而遂略。前人史传文集,荒僻小县,人罕尽见,艺
文中如乐毅《报燕王书》、韩维《僖祖庙议》,不当刊削。”其说是也。陆氏乃
云:“春秋人物,莫大於孔子,文章亦莫过於孔子。《左传》於孔子之事,不如
叔向、子产之详,於孔子之文,不如叔向、子产之多;相鲁适楚,删书正乐,事
之章章於万世者,曾不一见;《孝经》、《论语》,《文言》、《系辞》,昭昭
於万世者,曾不一见。以孔子万世圣人,不必沾沾称述於一书,所以尊孔子也。”
此则非陆氏之本意,因穷於措辞,故为大言,以气盖人,而不顾其理之安,依然
诋毁阳明习气矣。《左传》乃裁取国史为之,所记皆事之关国家者,义与《春秋》
相为经纬。子产、叔向,贤而有文,又当国最久,故晋郑之事,多涉二人言行,
非故详也,关一国之政也。孔子不遇於时,惟相定公为郏谷之会,齐人来归汶阳
之田,是与国事相关,何尝不详载乎?其奔走四方,与设教洙泗,事与国政无关,
左氏编年附经,其体径直,非如后史纪传之体,可以特著道学、儒林、文苑等传,
曲折而书,因人加重者也。虽欲独详孔子,其道无由,岂曰以是尊孔子哉?至谓
《孝经》、《论语》、《文言》、《系辞》不入《左传》,亦为左氏之尊孔子,
其曲谬与前说略同,毋庸更辨。第如其所说,以不载为尊,则帝典之载尧舜,谟
贡之载大禹,是史臣不尊尧、舜、禹也;二南正雅之歌咏文武,是诗人不尊周先
王也;孔子删述《诗》、《书》,是孔子不尊二帝三王也,其说尚可通乎?且动
以孔子为拟,尤学究压人故习。试问陆氏修志初心,其视乐毅、曹彬、韩维诸人,
岂谓足以当孔子邪?
又引太史公《管晏传赞》有云:“吾读《管子》、《牧民》、《山高》、
《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
可见世所有者,不必详也。此说稍近理矣。然亦不知司马氏之微意,盖重在轶事,
故为是言。且诸子著书,亦不能尽裁入传,韩非载其《说难》,又岂因其书为世
所有而不载耶?文入史传,与入方志艺文,其事又异。史传本记事之文,故裁取
须严;而方志艺文,虽为俗例滥入诗文,然其法既宽,自可裁优而入选也。必欲
两全而无遗憾,余别有义例,此不复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