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妨碍了我们致富 作者:茅于轼-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缘材料代替能源。甚至通过宣传教育手段节能,看来似乎不消耗别的资源,事实上宣传教育也是有成本的,因此也是一种资源的替代。如果仅仅是突出了节能,就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当另外一批专家制定节约其他资源的政策时,就会出现两种政策的冲突。最典型的例子是用法律手段节能,把节能当成了法律,也就是要不顾一切地达到节能目的,结果很可能是浪费其他资源。如果同时又制定节约钢材法,则两种法律必然互相打架。

  再生能源的开发必定需要耗用其他资源,因此它未必永远是一种正确的政策。

  那么如何正确评价节能和节约其他资源的不同要求呢?仍旧是那个答案:看哪一个方案的成本更低。因为用货币表示的成本是资源消耗的度量,更低的成本表示消耗的资源更少。在一个交换充分自由的社会内,当一切商品的价格都达到供需均衡时,节省一元钱的某种资源可以购买一元钱的另一种资源。所以最省钱的方案也是最节约一切资源的方案。

  非洲国家和我国一样,存在着物价扭曲的情况。换言之,光有钱未必能买到东西。因此钱就失去了度量资源消耗的能力。一个补救的办法是用“影子价格”,即假想供需均衡时各种商品的均衡价格,黑市价格是影子价格的一种参考,但仍偏离真正的均衡价格。所以纠正价格扭曲,提供真正的价值信息,是提高整个社会经济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

  4.为了突出节能,能源政策中往往加进了干预消费者选择权利的条款

  例如博茨瓦纳为了节约小汽车用油,要求减少车主不必要的驾车出行。这使我想起了过去我国为了节约粮食,曾提出减少啤酒生产的计划。其实,什么是最佳选择,消费者本人最清楚。他是愿意多吃一口馒头还是多喝一口啤酒,他本人会作出决定。制定政策的人决没有理由在他愿意喝啤酒的时候,强制用馒头来代替。什么是必要的驾车出行,也只有车主最清楚。如果政府当局要对每次驾车出行是否必要进行检查,可以想象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它必将引起大量纠纷,大大提高社会运转的成本。尊重消费者在市场上选择的权力,是任何政策所不可忽视的原则,然而这恰恰容易为制定政策的人所违反。

  5.关于产品定价

  非洲流行的观点是按成本加利润定价,这本来似乎并不错。但是当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几种产品,而企业只有总成本时,如何将总成本分摊到每一种产品上去,就成了难题。津巴布韦露天煤矿同时生产炼焦煤、动力煤、洗精煤和洗中煤。这些煤都是剥离地表之后才能生产,它们埋藏的深度不同,要正确地分摊成本非常困难。尤其是洗精煤和洗中煤是同一道工序得到的两种产品,要分摊成本根本不可能,用户和煤矿定价问题的纠纷闹到政府当局,政府的经济学家们对此各执一词,无法仲裁。

  事实上,普遍的定价原则是供需均衡。成本定价是指满足(该定价下的)需求的价格,只是供需均衡定价的另一种说法。如果产量是100万吨,成本定价是每吨100元,而在这样的价格下正好有100万吨的需求,那么成本定价是行得通的。如果每吨100元的价格大家嫌贵,需求只有80万吨,则价格将降到只生产80万吨的成本水平。可见所谓成本定价仍离不开需求。

  按供需定价,如何对各种煤定价的问题自然便解决了,只要将各种煤拿到市场上去让市场决定价格。如果此时煤矿的总收入不足以补偿成本,则煤矿应减少产量,只在地质条件好的地段生产,使成本降低。反之,则增加生产,哪怕提高了煤矿的单位成本。

  不仅煤矿有这个问题,石化工厂也有类似的问题。同一个工艺流程同时生产出几种不同的产品。它们如何定价,不是分摊成本,而是让市场去决定。有了供需定价的原则,对工厂三废利用是否该收费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例如有些电厂的灰碴用于制砖,只要灰碴供过于求,即使灰碴制砖能获高利,也不应收费。相反,废碴供不应求就应收费,而不在乎废碴利用赚了多少钱。我国三废利用条例规定利用废碴一律不得收费,这一条例有时行不通。所以应该改为供需均衡定价。这种定价能保证资源的最佳利用。

  对比非洲国家和我国能源政策制定中的问题,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知识。这就是比较研究提供给我们的信息。

                                   1993年

外汇的自由交换保证外贸的最大经济效益

  以前我提到过,汇率并不是两种货币购买力的比,因为这一比例取决于买什么东西。尤其是对于不能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的商品。如地铁车票、房地产,它们的价格与汇率无关。能够影响汇率的只有能贸易的商品,如石油、黄金、衣服。但他们的价格又如何决定汇率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出现了不少似是而非的汇率理论。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平均换汇成本说。此说认为汇率由出口商品的平均换汇成本决定。举例说,某年出口了几千种商品创汇美元100亿,这些商品在国内花了800亿人民币购买,因此平均换汇成本是8元人民币换得一美元,这也应该是美元对人民币的汇价。此说在计划经济时代深入人心,因为管外贸的官员就是用这样的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的。

  可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出现了外贸工作的巨大混乱。一些换汇成本很高的商品也在大量出口,甚至发生了同一种商品既出口又进口的怪现象。价格,包括外国货币的价格,本来是引导资源流向的基础信号。根据上述“平均换汇成本说”,事情颠倒过来了,不是汇率决定什么该进口什么该出口;而是先决定了出口什么东西,然后再依据出口商品的成本计算出汇率。而今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变为市场经济,这个理论更行不通了。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外汇市场上形成一个汇率,这个汇率必定是保证外汇的供应和需求是均衡的,否则汇率就会上下波动。当外汇市场上存在着均衡汇率的情况下,进出口商都会以这个汇率未检验进出口交易是否能获利。对于出口商品而言,换汇成本高于汇率的商品都不会出口;对于进口商,用汇效益(使用每一美元购买进口货在同内出售所得的人民币数)低于汇率的商品都不会进口。因此在以均衡汇率指导进出口业务时,一个国家所挣的每一块美元其换汇成本全部低于汇率;而他所用掉的每一块美元所创的经济效益全部大于汇率。从而均衡汇率从整体上保证了外贸的最大经济效益。以均衡汇率为指导,决不可能发生同一种商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笑话。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要逐步过渡到自由交换,外贸体制则要过渡到取消补贴和高关税的道理。市场经济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原因也正在此。

  我国的外汇体制朝自由交换的方面已经在政策上作了许多修改,经济效益也大大地提高了。但恢复外汇管制,用官价取代调剂价的意图始终没有休息。我们不难设想,如果用一法定价格取代由自由交换形成的市场价格会造成什么结果。当进出口商都以这个法定价格指导自己的业务时,出口商会产生一定量的外汇供应,而进口商则会产生相应的外汇需求,而此供应和需求未必一定相等,结果不是供不应求就是供过于求。多半情况是法定价低了市场价,因此结果是供不应求,政府不得不对“稀缺”的外汇进行分配,主管分配的官员手中握有巨大的经济权力,此权力可以与金钱交换,腐化的机会就这样发生了。今年一季度曾对外汇调剂市场设置最高限价,结果因供不应求,有价无汇。各用汇企业叫苦不迭,只好求助于场外交易,实际上就是黑市外汇。企业承担非法经营的风险,外汇倒爷扩大买卖价差,赚取大量不义之财。计划经济的弊端再次死灰复燃。对这些教训我们切不要患了健忘症。

                             1993年12月30日

投机能否创造价值?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表示。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最终产品的价值相加,也就是用于消费、基建、出口的产品(其中也包括服务)的总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二是将要素所得的价值相加,也就是将工资(以及各种资金、补贴)、利息、利润、租金相加。附带说一句,用钱表示的价值如果存在着价格扭曲,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也跟着可能被扭曲。可见价格的重要性。按此计算方法,只要投机活动赚了钱,它就创造出了价值,因为这属于利润的一种。我们常认为只有生产活动,或顶多再加上服务活动可以创造出价值,为什么投机活动也能创造价值?要问答这个问题,先要对投机活动下一个定义。可以认为,不因为从事生产和消费,只是为了赚钱而进行买卖的活动,都属于投机。这包括贩运、屯积、买卖期货商品、房地产和股票外汇贵金属等。可以肯定,仅当存在着价格差别时,投机买卖才有时能赚钱。例如商贩从价格低的地方贩运商品到价格高的地方;股票投机商在价格低时买进价格高时卖出。同样一种商品,由于地点不同和时间不同而有不同的评价,具有不同的价格,这是投机赚钱存在的前提。否则作为一个集团而言,投机商是不可能赚钱的。如果市场的条件没有变化,价格是稳定的。仅仅由于投机集团制造出价格的波动,那么投机集团内部赚的钱将等于赔的钱。他们不可能赚到集团之外的人的钱。但如果由于投机造成价格混乱而且集团之外的人受价格混乱的影响而在高价时参与抢购,则投机分干将能赚到集团之外的人的钱。然而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