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我的合伙人,说是抽头的零花钱,看着每场越来越往上翻番的投注数目,也足够那些奉牌跑腿传递声息的内官们,脸上都荡漾着笑逐言开的喜色,所谓人有赌性,这满场几乎都是身尊贵家丰厚的大肥羊,不宰白不宰,这算给那些公公们开个大盘子,合伙赚点零花钱的勾当。这也是让因为战乱和变故,断绝个各种特权带来的进项已久的宦官,日子好过一些,只要不搞出重大的丑闻,就算皇帝知道了,也不会太在意。

“总府门下,俱是性情中人啊”看座包厢的帘子掀起,一个殷切的声音,从四五十岁光景,岁月和资历把沧桑直接写在脸上的老派官员口中说出来,虽然此人似乎永远脸上都挂着淡淡的谦卑和无奈,但我知道他内心对功名权位,那种踊跃的热切和**。

他就是现任剑南道的营田使范允谦,管理军屯和官田事务,也是新蜀党里的得力人物。一个混迹官场二十多年的老官油子和同年,却早早就让岁月和经历磨平了性子和抱负,据说他最善逢迎上意能够把上官侍侯的祖宗似得满意。

但因为相比山东七大氏族荣阳郑氏支系背景的郑元和,他出身不怎么好。在世族大姓势力深厚的剑南之地,一直难以出头,不但为同僚所排斥。朝中下来的大员,也不大看的上没有立场可言的他,既有用之,却也不看重之。因此都换了好几位节度使,他在这一级上迁来调去。就是没法再进一步。但也因为如此。对各司衙门不算陌生。熟知了

虽然不比历任的鲜于仲通、李、崔圆那般的强势。毕竟混了多年。心腹手下也不少的。看到了杨党、鲜于氏案件背后的契机。主动投上门来的。要说一道正四品上的差遣大员。当初对我这从四品下阶的龙武将军低声下气的上门投靠。甚至放下脸皮,对一个小姑娘宣效献诚。说出去也没有什么人信。但他的确就做出来。

特别是,当别人都以为龙武军再怎么强势也是暂时客居,作为禁军将来总是是要随圣回归京畿的,为此得罪地方上的传统,颇为不值,因此在多数人,对与我相关的事物,保持足够的距离,只有他

改变现状的机遇,主动贴附上来,坚决站在了我们这的一边,成为最早上门拜望,被小丫头直接选中品阶最高的门人,当然小东西选他的理由是,观察这老家伙虽心思不纯,但看起来很听话的样子。

不过墙头草有墙头草的好处,同样他是个聪明人,知道在什么位置该做什么事情,象郑元和、魏方进为我做事,多少也有能够一展抱负或是其他建功立业的因素,他则完全是投上所好,只要是上位者喜欢和希望的东西,就会尽心做好每一样。特别是他所处地位与四大长史不同,于我没有什么直接辖下关系下,却依旧把事情尽量做好的态度。

当然,按照薛景仙、温哲的说法,他之所以愿意投在门下理由很简单,作为鲜于事件的余波也让相当部分人看到了我家的能量,因此,别人的都在思谋如何抱住自己的权位的时候,他的眼光已经不在这区区一个剑南道,而是伴随龙武军还京的未来和前景上了,既然志在朝堂中枢的一席之地,蜀中地方的那点得失,却也就不在乎了。

蜀中大豪鲜于家族的倒台。象这类在官场上人脉深厚的大家族。多少会掌握一些官员往来的把柄和事物。互为联保制蘅之道。基本上谁都不干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而剑南道上下大小官员成千上万。属员胥吏更不计其数。作为君王的权衡之道。不可能将大多数都撤换掉。不过借助这些案件关系,在抱成一团地方势力,上层打开突破口。对其他人也是一种警示和宣威。所差别的各自派别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和瓜分的利益和价值。所谓皇帝陛下既要治他们,又要用他们,所以这选择开刀的对象,就大有讲究了。

在各色谣言到处乱飞的紧张气氛中,也很快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他不但将已成过去掌握的那些东西,给卖个干净,还暗中串联拉拢,隐稳住了一大批人,在门庭若市的韦大中丞那里,保持难得的沉静。后来老皇帝为了为了重新平衡行朝的势力,因为某些背景和筹码,在新蜀党中果然没少不了他的位置和彩头,毕竟他虽然热中功利,但从资历上说好歹算个能员。

当然,我也需要这样的人,将来还京就都后小丫头的公主府,也需要一些有分量的代言人,有唐一代的传统与后世大不相同的,还残留了草原母系氏族色彩的胡族遗风,并没有严禁公主驸马之流的宗戚参政,不过碍于制度,除非礼祭国事,或者皇帝的特诏,公主平时是不列席朝班的,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就需要有人在朝堂上为之张目,因此本朝历代公主多有自己的门人和党羽,越是受宠的越是如此。

就如前代中宗、睿宗两朝权势熏天的那位太平公主,政事堂七宰相,有四个就出自其门下,凡有大事大臣往往先过府咨意,再上书省台。而其他安乐等七公主,同样也开府建幕在朝中也各有自己班底和附庸。乃至小丫头的那位老姑婆玉真大长公主,虽然号称据说好修道而喜欢清净无为的,但曾经也是门人宾客幕士如云,象贺之章、王维、储光彝等当代名士重臣,都曾拜在其门下过,那位李白同志更是她一手举荐入宫的。(所谓的入幕之宾说,亦源自此)

因此愿意做小丫头门人的趋者若骛也就不奇怪了,就连刘长卿那些名士才骏也不能免俗,特别是对许多既没有背景承荫、也没有资格被保举的人来说,相比穷经白首,苦读十数年,才考一个出身,然后还要排队按照资历和背景等放官,拜在公主府上做门人,也算是一种捷径,俗话说宰相门口七品官,公主门下至少也有五品到九品,而且是有编制有待遇还有继续转正空间的职事官,不是那种荣誉会长、荣誉主席式只有资格没有职权的散官。比起那些就算放了官,也就领个校书郎或者是县下丞、令、尉之类小官,再从底层重新打拼苦熬上来的同窗,更接近朝廷中枢,机会也更大。

我虽然不喜欢政治,以及与政治相关纠缠不清的,随便沾点边就被复杂化的人和事,但是却相当享受权利地位带来的便利与成果。

就象某些都市小说写的一样,大家一样平头百姓的时候,痛恨一切特权和强势,什么太子党啊,什么官商勾结啊,整天被迫害的,血泪斑斑的仿佛天下黑暗到,恨不得推翻一切,但一旦真正自己有机会到了相应位置后,比如认大官的干爹,救了超级富豪老头等等,却比别人更变本加厉的享受自己曾经痛恨的阶级和特权带来的好处,恨不得靠施以别人身上更大更多的强权来,显示自己比曾经唾弃太子党、官商等存在,更有权更有势力,更高人一等的存在。

我没那么虚伪,但为了确保我的好日子长治久安不动摇,准备足够利于不败之地的筹码和底气是必要的。

我心道什么性情中人,应该是怪人一堆把,为了表示入乡随俗,个个起的名字都是什么西斯啊、高森啊、莫非啊、邓肯啊,陈保罗什么的,兼具了汉姓与西方的奇怪色彩。

当然,到他这个年纪,逢迎拍马的火候已经超脱出需要形容词的境

道我不喜欢繁文缛节和华丽辞藻,很快转到正题,谦

“大人交代的事物,已经有些结果了”

所谓民以食为天,在这个以农业为根本的时代,在时不时的粮荒威胁下,我也不是没有想做一些努力,将一些农业增产的可行性,利用范允谦的职权范围进行一些秘密推广实验,交给他的好处是,不会问理由,只会尽力做好,当然大部分结果是让人沮丧的。

比如,一般马按照用途分为六类。即种马(繁殖用)、戎马(军用)、齐(仪仗用)、道马(驿用)、田马(狩猎用)、驽马(杂役用))地马,大部分不适合做骑乘用的战马,但是用做拖拉驮载的挽马,却是再好不过,成为我交通计划重要支柱。这退担骸祅蟾纾回好,畜力持久,而且对崎岖的山地适应性好,吃的要求也不高,我曾经请教过用这些马耕田的可行性。

结果发现,古代的劳动人民不是傻瓜,养马和养牛的成本怎么同日而计,用马耕田,哪怕是最差的马,吃的也不一样。就好比简单便宜又省事的拖拉机不用,非用吉普车去犁地,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光要把普通的食用牛驯养成适应耕作的田牛,起码也要十几代自然选育,更别说驮马了。想想那些小说里动不动马多的可以装个钉掌,就拉去犁地的同志们,原来他们生活在火星上啊。

至于号称高原之舟的牦牛也一样,这东西虽然强健耐寒耐缺氧,据说吃的是虫草,饮的是雪水,肉质那是没话的说,但生长周期漫长,往往要六七年才能长成,因此当地牧民们一般不把牦牛作为食物,而是当作生活中重要的生产工具来用的,牦牛的粪便,更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上好燃料,吐蕃缺水,没有洗碗之说,用天然洁净绿色无污染的干牛粪来给客人刷碗,算是一种较高的礼遇了。

但如果大规模拿到平原上来养,就会因为水土不服,不知道要暑热瘟死多少了。所以我只能在属于高地气候的,松州建立加工厂,直接从部族手里大量剩余牲畜,加工成熏肠罐口等耐久长存的肉制品。

显然大多数YY小说,都把发展农业生产当作儿戏,却不知道这个漫长的研发周期,一旦环境气候发生大变化后,其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等数据也会发生变化甚至绝产。而农业生产又没有多少捷径可以投机取巧的,多少投入多少产出,象历史上岭南被称做“百日熟”的三季稻的,成熟周期缩短的代价是品质和产量也随之缩减。

农业科研不是简单的把这个物种移植到那个地方的问题,1+1未必等于二,而是气候地理乃至水文环境都有莫大的干系,许多物种有自身的气候和自然环境适应性,岭南的三季稻到了四川可能就种不活,吐蕃耐高寒的高原马到了南方也可能水土不服。没有经过长期的选种和适应性的培育,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