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9人的调查资料显示: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的现象,62%的人经常喊腰背酸痛,57%的人诉说记忆力明显减退,48%的人脾气因焦虑而变得暴躁。另一项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因过劳而引起的慢性疲劳综合症,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已达到10%…20%,在办公族中高达50%,如科技、新闻、广告、公务人员、演艺人员等。
由此看来,〃过劳伤害〃绝非〃不足为虑〃的〃疥癣之疾〃,乃是人类健康的〃达摩克利斯剑〃,应该引起办公族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置于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癌症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予以预防。下面就是预防医学专家告诉你应该采取的若干对策:
招式一:按生物钟规律作息
所谓生物钟,是指人体内各个器官所固有的生理节律。人体内的生物钟约有100多种,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协调各器官的功能,并规范着人的活动,如睡眠与觉醒、记忆与思维的涨落、体力与精力的兴衰等。一个人需要按照自身的生理节律来安排作息,绝对不能违反、干扰这种节律。例如,晚上10点准时上床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7点进早餐;9…11点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是你工作或学习的大好时机;12点进午餐;而下午1…3点体温下降,荷尔蒙水平趋弱,人需要放松,最好午睡半小时;3…5点乃是继上午9…11点之后的又一个精力与体力的高峰期;6点左右进晚餐;7…9点的记忆力最佳,是一天中第三个学习或工作的黄金时间段;而10点又到该入睡的时候了。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觉,三餐不定时,则你将整天昏昏沉沉,疲惫不堪。总之,你务必要记住科学家的名言:顺生物钟者昌。
招式二:强化三餐营养
足量且平衡的营养是办公族保持旺盛精力抵抗疲劳的又一〃秘密武器〃。人体对养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元素五大类。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一日三餐时,一要品种多样化,二要各品种之间的比例均衡,偏废不得。当然,也不排除在保持〃平衡〃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对营养物质作出某些调整,以便更好地为健康服务。如20…30岁期间增加铁、镁等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C的摄入量;30…40岁期间增加叶酸与钙的摄入量;40岁以上除继续增加钙、镁以及维生素的摄入外,尚应注意补足硒、硼等微量元素和优质蛋白。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硒的药物制剂,或者精氨酸、鸟氨酸等氨基酸制品。但铁元素例外,应当适度限制摄入,以免铁质过多危害血管与心脏。至于具体食品,营养学家建议你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不要忘记鸡肉、豆类、菠菜、鱼类、草莓、香蕉、燕麦片、海带、脱脂酸奶等几种,因为它们富含能量,能帮助你避免过劳伤害,保证机体这台发动机高效率运转。
第65节:情绪乐观天地宽
招式三:主动寻求快乐
过劳不仅是体力不济的表现,失望、焦虑、恐惧、神情沮丧等也可使人精力衰竭,心理性过劳就是如此。南斯拉夫医学博士波卡斯为此所奉献的〃锦囊〃是多笑。他认为笑是最佳的〃精神松弛剂〃,10分钟大笑能使人全身放松45分钟,男子每天应笑14…17次,女子应笑13…16次。当然,这种笑应是发自内心,自然而坦诚。因此,应多与有幽默感的人接触,多看相声、小品、富有喜剧色彩的影视节目,主动求乐。
招式四:坚持合理运动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经常运动,以增加体能储存,每周散步4…5次,每次30…45分钟,或一星期进行3…4次温和的户外活动,每次30分钟,都是必要的。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感到运动后更为疲劳,这正说明你的机体需要调整,坚持一段时间后便会慢慢适应,体能会逐渐增加,抵抗疲劳的能力会得到强化。
招式五:学会主动休息
列宁有一句名言: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休息与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现代人拒〃过劳伤害〃于体外的〃灵丹妙药〃。
什么叫〃会休息〃呢?现代科学赋予的含义是主动休息,即在身体尚未出现疲惫感时就休息。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比起累了才休息的被动休息法有着质的进步。科学实验证明,人体持续工作愈久或强度愈大,疲劳的程度就愈重,产生的〃疲劳素〃就愈快、愈多,消除的时间也就愈长,这正是〃累了才休息〃的传统休息方式效果差的奥妙所在。主动休息则不同,不仅可保护身体少受或不受〃疲劳素〃之害,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其一,重要活动之前抓紧时间先休息一会儿。如参加考试、竞赛、表演、主持重要会议、长途旅行等之前,应先休息一段时间。
其二,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星期天应进行一次〃整休〃,轻松、愉快地玩玩,为下一周紧张、繁忙的工作打好基础。
其三,做好全天的安排,除了工作、进餐和睡眠以外,还应明确规定一天之内的休息次数、时间与方式,除非不得已,不要随意改变或取消。
最后,重视并认真做好工间休息,充分利用这段短短的时间到室外活动,或做深呼吸,或欣赏音乐,使身心得以放松。
→克服〃亚健康〃的良策
持续而高强度的快节奏生活难免令人不堪承受,疲劳、头痛、失眠等不适症接踵而至,这些信号提醒你机体已经超负荷运转,该进行调整与休息了。
◆减压秘籍:情绪乐观天地宽
目前看到一则趣闻,说是有一个人,进入冷藏室后被无意地关在了里头,顿时他极度紧张,越想越怕,越怕越冷,最后被〃冷〃得缩成一团,竟在惊恐中死去,可是,当时冷冻机压根儿就没有打开,冷藏室的温度并没有冷到冻死人的程度。那么这个人是怎么被〃冻〃死的呢?这就是〃心理暗示〃精神作用的结果。他老想着〃我快要死了〃,一遍一遍地进行〃自我暗示〃,结果导致死亡。
所谓〃自我暗示〃,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种自我暗示,常常会于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以至生理状态产生影响。对于病人来说,积极的自我暗示,会使人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心境,从而有益于病情的稳定和症状的消除。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破坏和干扰人的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以致体内各种器官功能紊乱,抗病力降低。
有一位朋友,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吓得要死,怕得要命,整天愁眉苦脸,焦躁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举一动都像个〃癌症〃患者,不到10天功夫,体重减了10多斤。后来经多家医院检查,完全排除了患癌症的可能,他才慢慢恢复了健康。相反,有一位老同志被医院确诊为结肠癌,他并没有把这太当回事,觉得人活百岁总有一死,能多活一天就算胜利,他把癌症视为敌人,坚信〃两军相遇勇者胜〃,于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只要自己精神不垮,就能战胜癌症这个敌人,一天天好起来。〃吃药时他念叨:〃这药很好,吃了一定有效果〃,走路时想着:〃生命在于运动……〃这样长期坚持自我心理暗示,渐渐地这种暗示对身心产生了良好的作用,10多年来不但病情稳定,而且症状消失,自己对身体的康复越来越充满信心。
自我暗示〃疗法〃是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年首创的,他有一句名言:〃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他让病人不断重复这句话,许多病人得到康复。其实,暗示疗法实际上就是病人要有一个好的心情,要有乐观的情绪,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就能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古人说:〃情极百病增,情舒百病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美国新奥尔良的奥施德纳诊所做过统计,发现在连续求诊而入院的病人中,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6%。这就告诉我们:情主健康沉浮,凡事往好的方面想,自然能战胜疾病。
第66节:全面而合理的膳食
◆增强生理机能
生活节奏的加快需要人们迎接各种机遇和挑战。然而,如何持久地、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和工作绝非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很多人曾有过精力不济、情绪低迷、失眠多虑的生活经历,有些人甚至是经常性地反复发生这种现象。这就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日益关注的医学界提出的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那么,对于〃亚健康〃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为此,医学专家提出了简便而行之有效的应对良策。
1。全面而合理的膳食
最科学的食谱是保证营养均衡。日常生活中,每天的膳食必须保证糖、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人体所能必需的营养物质一样也不少。同时,还应当注意克服两种不良的膳食倾向:一是食物营养和热量过剩;二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节食,以致食物中某些营养素和热量不足。这两种错误都足以导致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具体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卡路里的能量,工作量大者则需要2000卡路里的热量,不断补充营养是保持精力充沛的前提。
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脂肪类食物不可多食,也不可不食。
因为脂类是大脑活动所必需的,缺乏脂类会影响大脑的正常思维;但若食用过多,则会使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而且长期累积就形成多余脂肪。
②维生素作用巨大,不可缺乏。
从事文字工作或经常操作电脑者容易眼肌疲劳,视力下降,维生素A对预防视力减弱有一定效果,可通过多吃鱼肉、猪肝、韭菜、鳗鱼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来补充;经常在办公室的人,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