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5)最近你是不是可以拒绝任何毫无益处的例行工作或例行活动呢?
(26)你是不是在口袋中或书包中,携带一些文件材料,如在排队时,在等候室中、在火车上,或在飞机上的空闲时间里拿出来进行处理呢?
(27)当你面对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你是不是应用〃80/20原则〃来对付呢?
(28)你是不是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时间?你的行动是不是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取决于环境,或按照他人的优先次序来进行呢?
(29)你是不是努力一次就把一件事情做好呢?
(30)你是不是积极地设法避免常见的干扰(如访客、会议、电话等),好不让它们经常妨碍你每天的工作呢?
(31)你是不是能总是面对现实,思考现在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总怀念过去的得失成败,或者担心未来的变化莫测呢?
(32)你是不是能总是牢记〃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呢?
(33)你是不是能腾出一些时间对自己进行培训?
(34)你是不是尽量将该打的电话集中在一起进行呢?在打电话之前是不是先准备好有关的资料,而不是想起什么说什么,却常常忘记了最重要的事呢?
(35)你是不是能熟练掌握对处理文件很有帮助的计算机系统呢?
(36)你是不是有时把自己的工作环境封闭起来,以避免工作受到他人之干扰?
这36个问题,或许太过细致琐碎,但是如果你真的能对每一个问题都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的话,相信你一定已经把自己的计划做得非常完善了,这个计划一定会帮你向着你的终极目标作飞跃性前进。
第59节:找出〃正确的事〃
【习惯训练】养成要事第一、紧张有序的工作习惯
◆首先,找出〃正确的事〃
麦肯锡的工作原则是: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而首先找出〃正确的问题〃,则是做正确的事的第一步。
工作实际上就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一个问题摆到你的办公桌上等待你去解决,看起来问题本身已经相当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清楚。但是,不管你要冲向哪个方向,想先从那个地方下手,正确的工作方法只能是:在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之前,请你花点时间思考一下,确保自己正在解决的是正确的问题很有可能,它对你来说是个没有多少价值却会耗费你一整天精力的伪问题。
在麦肯锡咨询公司工作的许建平坦言,让工作高效卓越的方法是有机而复杂的,就跟医学问题一样。病人到医生的办公室说,自己有一点发烧,他会告诉医生自己的症状:嗓子痛、头疼、鼻子堵塞。然而,医生并不会马上就相信病人的结论。他会翻开病历查看你以前的身体状况,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然后再做出自己的诊断。病人也许是发烧,也许是感冒了,还可能得了什么更严重的病,但医生不会依靠病人自己的判断进行诊断。
搞清楚交给你的问题是不是真正的问题,惟一的办法就是更深入地挖掘和收集事实。一般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搞清楚自己走的方向到底对不对。
当你确信自己是在为一个错误的问题伤脑筋时,你会做些什么?当医生认为病人的轻微症状掩盖了某些更为严重的问题时,他会告诉自己的病人:〃我可以治疗你的头疼,不过我认为这是某种更为严重的病情的症状,我会做进一步的检查。〃按照同样的方法,你应该去找你的客户或者是你的老板只要是最开始要求你进行投入的人就行告诉他:〃你让我去了解X问题,但真正对我们的业绩有影响的是来自于对Y问题的解决。只要你真想的话,我现在就可以解决X问题,不过我认为把精力放在Y上面更符合我们的利益。〃
如果你有支持自己的资料,客户既可以接受你的建议,也可以让你继续处理原来的问题,但是你已经尽到了根据客户的最佳利益行事的责任。
◆编排行事优先次序
一个人在工作中常常难以避免被各种琐事、杂事所纠缠。很多人由于没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容易被这些事弄得筋疲力尽,心烦意乱;他们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去做最该做的事,或者是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应该做的事,结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致使工作效率不高,效能不显著。
大量研究表明,在工作中,人们总是依据下列各种准则决定事情的优先次序:
●先做喜欢做的事,然后再做不喜欢做的事。
●先做熟悉的事,然后再做不熟悉的事。
●先做容易做的事,然后再做难做的事。
●先做只需花费少量时间即可做好的事,然后再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做好的事。
●先处理资料齐全的事,再处理资料不齐全的事。
●先做已排定时间的事,再做未经排定时间的事。
●先做经过筹划的事,然后再做未经筹划的事。
●先做别人的事,然后再做自己的事。
●先做紧迫的事,然后再做不紧迫的事。
●先做有趣的事,然后再做枯燥的事。
●先做易于完成的事或易于告一段落的事,然后再做难以完成的整件事或难以告一段落的事。
●先做自己所尊敬的人或与自己有密切的利害关系的人所拜托的事,然后再做自己所不尊敬的人或与自己没有密切的利害关系的人所拜托的事。
●先做已发生的事,然后做未发生的事。
实际上,上述各种准则,虽然已成为很多人的工作习惯,但都不符合高效工作方法的要求。
工作是以目标的实现为导向的,在一系列以实现目标为依据的待办事项之中,到底哪些事项应先着手处理?哪些事项应延后处理,甚至不予处理?
对于这个问题,麦肯锡公司给出的答案是:应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的优先次序。所谓〃重要程度〃,指的是对实现最终目标的贡献大小。对实现目标越有贡献的事越是重要,它们越应获得优先处理;对实现目标越无意义的事情,愈不重要,它们愈应延后处理。简单地说,就是根据〃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这一原则来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
在麦肯锡,每个人都养成了〃依据事物的重要程度来行事〃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在开始每一项工作之前,人们总是习惯于先弄清楚哪些是重要的事,哪些是次要的事,哪些是无足轻重的,而不管它们紧急与否。每一项工作都如此,每一天的工作都如此,甚至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工作计划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在工作的繁杂和枯燥中不迷失方向。
在上述十三种决定优先次序的准则中,对人们最具支配力的恐怕是第九种〃先做紧迫的事,再做不紧迫的事〃。大凡低效能的员工,他们每天把80%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应付〃紧迫的事〃上。也就是说,人们惯常的做法是按照事情的〃缓急程度〃来判断行事的优先次序,而不是首先衡量事情的〃重要程度〃。按照这种思维,他们经常把每日待处理的事区分为如下的三个层次:
〃必须〃今天(上午)做的事(即最为紧迫的事)。
〃应该〃今天(上午)做的事(即有点紧迫的事)。
〃可以〃今天(上午)做的事(即不紧迫的事)。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多数情况下,愈是重要的事偏偏愈不紧迫。比如向上级提出改进营运方式的建议、长远目标的规划,甚至个人的身体检查等,往往因其不紧迫而被那些〃必须〃做的事(诸如不停的电话、需要马上完成的报表)无限期地延迟了。
第60节:克服杂乱无章的坏习惯
工作无序,没有条理,在乱糟糟的工作环境中东翻西找,是不是将你的精力和时间都毫无价值地浪费了。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的书包、书桌,甚至一些高级职员的公文包和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书稿、废报纸、喝剩下的半杯咖啡、折了半页角的旧书籍等等。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和秩序下工作,你的工作效率有可能高效吗?
美国管理学者蓝斯登说:
〃我赞美彻底和有条理的工作方式。……看看彻底和有条理经理人的工作方式。他桌上的公文已减到最少,因为他知道一次只能处理一件公文。当你问他目前某件事时,他立刻可从公文柜中找出。当你问起某件已完成的事时,他一眨眼就能想到放在何处。当交给他一份备忘录或计划方案时,他会插入适当的卷宗内,或放入某一档案柜。
〃再看看他的手提箱。箱中并不是一周旅行所用的东西,而是归类分明、随时要用的公文。其中也许有小说和文具,但绝不是一个废物箱。我认识一位装模作样的经理,他每天都一本正经地提了一大箱公文回家。有一天他把手提箱遗留在办公室内,让我偶然看到其中的东西:橡皮擦、两块啃了一半的棒棒糖、一份老爷杂志,以及一本乱涂的书。这种装模作样的经理人,每个公司都有……高效的经理人同样也以有条理给上司留下深刻印象。上司会对他产生信任感,认为他言而有信。这种信任为这种经理人开启了更大和更佳的工作任务之门。〃
也许你要说,办公桌面是否整洁只是个人的工作风格,跟办事效能没有多少关系。然而,你错了,办公室不是你的家,在家里你可以散漫随意,甚至把换下的袜子扔在餐桌上。在工作场合,办公桌面是否整洁可是工作条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可以说,杂乱无章的工作方式是一种恶习。有些人却把杂乱看做了一种工作方式,他们也许认为在这种随意的工作环境中,他们的心情会更放松,那些重要的东西总会在大堆的文件中浮现出来的。某位高明人士对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东西提出了精辟的解释:〃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