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道教3-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ス渤谱瞎梦奚瘛
  紫姑之记载,亦首见于刘敬叔《异苑》卷五,曰:〃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祝曰:'子胥不在,是其婿名也,曹姑亦归,曹即其大妇也,小姑可出戏。'捉者觉重,便是神来。奠设酒果,亦觉貌辉辉有色,即跳躞不住。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
  又善射钩,好则大舞,恶便仰眠。〃⑤继《异苑》之后,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隋杜台卿《玉烛宝典》等,皆有关于紫姑的记述。《齐谐记》云:〃正月半,……其夕则迎紫姑以卜。〃⑥《荆楚岁时记》云:〃其夕(正月十五日)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⑦《玉烛宝典》卷一云:〃其夜迎紫姑以卜。〃⑧他们除引录《异苑》所记紫姑事外,又皆引录《洞览》《杂五行书》等所记后帝(帝嚳女)事,似将紫姑与厕神后帝合二为一。《荆楚岁时记》仅作疑是之辞,云:〃将后帝之灵,凭紫姑而言乎?〃⑨《玉烛宝典》则作肯定之语,云:〃将后帝之灵,凭紫姑见女言也。〃AB可见从南朝初至隋代,在迎紫姑习俗的传播过程中,已渐将紫姑与厕神后帝合二而一,紫姑也就成为厕神了。
  大约至唐代,又出现了有关紫姑身世的描述。《茶香室续钞》、卷十九引《东坡集》叙述一则紫姑降神与苏东坡之问答,曰:〃《东坡集》有仙姑问答一则云:'仆尝问三姑(即紫姑之别称引者注),是神耶仙耶,三姑曰:曼卿之徒也。欲求其事为作传,三姑曰:妾本寿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卿,父为廛民,教妾曰:汝生而有异,他日必贵于人。遂送妾于州人李志处修学,不月余,博通九经。父卒,母遂嫁妾与一伶人,亦不旬日,洞晓五音。时刺史诬执良人,置之囹圄,遂强娶妾为侍妾。不岁余,夫人侧目,遂令左右擒妾,投于厕中。幸遇天符使者过,见此事,奏之上帝,敕送冥司理直其事,遂令妾于人间,主管人局。余问云:甚时人?三姑云:唐时人。又问名甚,不敢言其名。又问刺史后为甚官,三姑云:
  后入相。又问甚帝代时人,姑云,则天时。〃AC《茶香室续钞》作者俞樾曰:〃按此即世所谓坑三姑也,俗以正月望日迎紫姑,即其神也。〃AD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引《显异录》记有夫婿之名,曰:〃唐紫姑神,莱阳人也。姓何氏,名媚,字器卿(他书皆作丽卿),自幼读书辨利。唐垂拱三年(687年),寿阳刺史李景纳为妾,妻妬杀之于厕,时正月十五日也。后遂显灵云。〃AE在南朝宋时即已出现的紫姑(据《异苑》云〃古来相传〃看,此故事的出现可能还在此前),到了唐后却有一个在唐代作刺史的夫婿,并有了籍贯、姓名等,无疑为后人所增益。不仅如此,又改《异苑》所云〃感激而死〃为被其〃妻妬杀之于厕〃,似更能引起人们的同情而益加敬仰。清俞正燮《癸巳存稿》亦引《显异录》上段文字,但又加了〃上帝悯之,命为厕神〃的结语。于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采用以上记载为紫姑作传,《搜神记》在其基础上添写紫姑灵异事迹。云:〃其(指李景)妻妬之,遂阴杀之,置其尸于厕中。魂绕不散,如厕,每闻啼哭声,时隐隐出现,且有兵刀呵喝声。自是大著灵异。〃AF旧时民间对紫姑神的信仰很普遍,许多地方都有〃迎紫姑〃的活动。不过迎请的方式各不相同。《异苑》《齐谐记》皆称:于正月十五日夜,作其形,衣以败衣,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稽神录》云:〃正月望夜,江左风俗,取饭箕,衣之衣服,插著为嘴,使画粉盘以卜。〃AG《游宦纪闻》云:〃请紫姑,以著插筲箕,布灰桌上画之。〃AH明刘侗等《帝城景物略》云:〃望前后夜,妇女束草人,纸粉面,首帕衫裙,号称姑娘(即紫姑),两童女掖之,祀以马粪,打鼓歌马粪芗歌。〃AI迎请的地点各地也不尽一致,但大都在厕间,故皆以〃厕〃命名。
  如山东邹县曰〃邀厕姑〃,广东曰〃请厕坑姑〃,杭州曰〃召厕姑〃,苏州、绍兴称〃坑三姑娘〃。绍兴有的是在灰仓里迎请,故称〃灰接姑娘〃,苏州有些是在门角边迎请,故叫〃门角姑娘〃。有的则因取象之物不同,而给以不同名称,如江西用瓜瓢象征紫姑,故称之为〃瓜瓢姑娘〃,同样道理,浙江宁波称〃筲箕姑娘〃,浙江海宁称〃箩头姑娘〃,还有称〃笤帚姑〃、〃针姑〃、〃苇姑〃者。湖北监利、陕西凤翔等地则直称〃紫姑〃。AJ总之,因迎请紫姑的方式、地点不同,紫姑厕神有种种不同的名称。
  各地迎请紫姑的内容和目的不外两点。一是占卜蚕桑及众事。刘侗等《帝城景物略》谓〃三祝〃后,〃神则跃跃,拜不已者,休(吉);倒不起,乃咎也。〃AK福建有些地区,从占卜吉凶之义又形成另一习俗。清施鸿宝《闽杂记》云:〃闽俗,妇女多善扶紫姑神。上诸府则在七月七日,称为姑姑,下诸府则在上元夜,称为东施娘。又下(诸)府未字少女,多于是日潜揭门前所贴春联,于紫姑前焚之,以为他日必得读书佳婿。〃LB二是作〃射钩〃之戏。具体作法已不详。据《酉阳杂俎》《梦溪笔谈》等载,还有请紫姑作诗、写字、下棋等游戏。
  从以上各地迎紫姑的活动看,紫姑的职责主要不是司人家之厕,而是代卜人事的吉凶和与人一起游乐了。
  注:
  ①此书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五行类》有辑本,此从《太平御览》卷886转引
  ②此书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五行类》有辑本,此从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迎紫姑〃条转引。
  ③⑤AE《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2册521页,522页,第965册175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④《说郛》卷一百十七,宛委山堂本
  ⑥⑦⑨《笔记小说大观》第19编1册197页,第4编2册1132页,1132页,台北市新兴书局,1985年
  ⑧ABAGAH《丛书集成初编》第1338册57页,58页,第0364册417页,417页,中华书局,1985年
  ACAD《笔记小说大观》第34册232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
  AF《道藏》第36册293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AIAK《说郛续》卷二十八,宛委山堂本
  AJ参见《民俗学集镌》之《紫姑的姓名》一文。又,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三谓:〃今苏州有田三姑娘,嘉兴有灰七姑娘,皆紫姑类。〃疑上引《紫姑的姓名》文中之〃灰接姑娘〃当为〃灰七姑娘〃。
  LB《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九帙

妈祖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圣母。中国旧时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东南沿海及台湾、琉球等地所奉的航海保护神。
  妈祖的奉祀起于北宋。记其事最早的有宋人李俊甫《AE*田比事》、绍兴间进士黄公度《题顺济庙》诗、黄岩孙《仙溪志》卷九、丁伯桂《顺济圣妃庙记》、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七十三等。诸书皆只云妈祖为湄洲林氏女,死而为神,未言其名及生卒、身世等。①如丁伯桂《顺济圣妃庙记》:〃神AE*阳湄州林氏女,少能言人祸福,殁,庙祀之,号通贤神女,或曰龙女也。〃②后世诸书对其生卒年,记载分歧,生年有六说,卒年有四说。近人经过分析比较,多数学者认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死于太宗雍熙四年(984),死时二十八岁,此说较为可信。③其名字称〃默〃或〃默娘〃,是明清以后才出现的,明末僧昭乘《天妃显圣录》云:妈祖〃自始生至弥月,不闻啼声,因命名曰默。〃④清《台湾县志》云:妈祖〃以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方诞,红光满室,异气氤氲。生弥月,不闻啼声,故名默娘。〃⑤其父母之名,母王氏,记载一致,父名则多分歧,或云都巡检林愿(如明黄仲昭《八闽通志》等);或云都巡检林孚(如元倪中《天妃庙记》等);或云都巡检林惟懿(如明《天妃显圣录》、清《天上圣母源流因果》等)。据一些学者研究,妈祖本为湄洲屿一女巫,因为后来被人信奉为神,为了提高人们对神灵的尊崇和增加林氏宗族的荣耀,人们才称其为官宦之女。
  《台湾县志》又记其生平事迹云:〃八岁就塾读书,辄解奥义。喜焚香礼佛。十三岁,得道典秘法。年十六,观井得符,能布席海上济人。雍熙四年丁亥(987)九月九日升化(或云二月十九日),年二十有八。是后常衣朱衣,乘云游岛屿间。里人祠之,有祷辄应。宣和间赐顺济庙号,自是屡征灵迹。〃⑥此《志》虽较晚出,但所记妈祖的神异事迹尚不突出,而较其先出的《三教搜神大全》,所述则多神异。该书卷四《天妃娘娘》条将妈祖生年大大提前,称唐天宝元年(742)三月二十三日诞,但未记其卒年。其中记述一段她瞑目出神救助其兄弟于千里之外的海难异迹,曰:妈祖〃兄弟四人业商,往来海岛间。忽一日,(天)妃手足若有所失,瞑目移时,父母以为暴风疾,急呼之。妃醒而悔曰:'何不使我保全兄弟无恙乎!'父母不解其意,亦不之问。及兄弟赢胜而归,哭言前三日,飓风大作,巨浪接天,弟兄各异船,其长兄船飘没水中耳。且各言当风作之时,见一女子牵五两(舡蓬桅索也)而行,渡波涛若平地。父母始知妃向之瞑目乃出元神救弟也。其长兄不得救者,以其呼之疾而神不及护也。懊恨无已。〃⑦妈祖之所以受东南沿海及台湾人民的敬祀,视之为航海保护神,就是因为传说她能救助航海者于危难。⑧这种传说,在北宋中后叶即开始了。《咸淳临安志》卷七十三《顺济圣妃庙》条引丁伯桂所作《庙记》曰:〃神莆阳湄州林氏女,少能言人祸福,殁,庙祀之,号通贤神女,或曰龙女也。莆海有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