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 1998年第二期-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人民的最忠实的朋友,快干掉这杯神圣的酒,在杯底——就是自由!”诗人去世一百二十年了。但他和他那些同时代人——“锁链的不调和的敌人,人民的最忠实的朋友”们的神圣理想,在世界的诸多地方,也还远远没有实现。
  在为人民的自由和富裕而奋斗的行列里,涅克拉索夫与我们同行。
  他的诗,他的悲欢和憧憬,都是属于俄罗斯人民的,也是属于我们的,永不陈旧,永不褪色。
  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关于梁漱溟

  
  ? 孙 郁
  书屋品茗
  一
  读早期梁漱溟的文章,觉得他像是一位悲观主义者。那时他是喜欢佛经的,连认知范畴也受到了佛学的规范。那篇著名的《究元决疑论》,在概念和方法上,都带有很强的“唯识宗”的色彩。他认为“生活的根本在意欲”,有了意欲,便免不了苦痛,所以人一生下来,就和需求的苦痛纠缠在一起。他早年两次自杀未遂,足可以想见他的忧郁的个性。因为太敏感,似乎带有与生俱来的自审意识,他对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反省,就较为强烈。但我觉得他对此类问题的认识,大多还凭着直觉的方式,在逻辑上,并不讲究。他从“生命的意欲”出发,来解释人生,解释文化,其哲学视角是主观的。在他的思想里,很少看到对人的认知形式的反省,亦无逻辑上的反诘。梁氏的理论,还停留在朴素的直觉上,在方法论上,他几乎没有给后人提供多少新鲜的东西。翻阅他的大量文章,与其说是哲学的,不如说是伦理学的。从生命直觉出发去感知对象世界,大概便不免走向传统儒学的老路上去,在精神的视野上,也超不出佛学与儒学的境界。梁氏思想只可以启示后人,但不能从人格层面深刻地影响后人,其原因,恐怕就在这里。
  梁氏早期著作中经常出现“现量”、“比量”、“非量”之类的述语。这在根本点上,是佛学范畴的。而又大谈“生活”、“生命”,从二者出发去解释人生,便又不免有孔子式的现实感。从他的文字中,常可发现心里深层的孤寂,他因为太苦恼,才去思考这类生存的问题。与冯友兰、贺麟这一类职业哲学家不同,他是因人生而思考哲学,又以哲学去反观人生。这里,经院的色彩是稀薄的,在他的苦恼意识下的自语里,我们还是多少可以感受到一种亲切的人间意味。
  因为“意欲”是一种苦,对待它的不同的态度,便产生了不同形态的文化。“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执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在这样的角度上来解释人类文化的发生,不失一种有趣的思路,由此引伸出来的观念,也并非均虚妄之谈。但把“意欲”看成是文化发生学中的支撑点,正如同弗洛伊德一样,在解释人类文化运行的重要规律方面,便有了缺陷。这个思路一方面给他带来了文化解释中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直觉主义的偏颇。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解释,常常带有主观的色彩,他把复杂的文化之网,有时简单化了。总觉得他是以一种情绪,一种理性的直觉在把握实在,他既较为深刻地洞悉了生命欲求与社会形态的联系,同时,又陷入了唯我论的泥潭。例如,谈到对宇宙的认识时,他认为“宇宙本来在‘我’——每一生命为中心,环之宇宙皆其所得而为宰制”,“一切问题原都出自人类生命本身而不在外面。”梁氏眼中的文化,都被归结到人的生命意志之中,这使他的哲学,不免带上了唯心的色泽。唯心好不好呢?其所长是知己身的感觉,其所弊则是忽略客体自身的运动。这本身就决定了他一生只能在佛学与儒学之间盘旋,而不可能上升到实证逻辑与科学哲学的层面。由焦虑的情感,最后走向伦理学,走向“新儒学”,这其中,是有其逻辑上的联系的。
  从生命的苦出发,去寻找治苦的疗药,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他不仅遇到了域外文明的挑战,也遇到了旧儒学自身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他倒十分像堂吉诃德,以无畏的精神,向周围林立的新学发出战叫。但他非但没有走出一条通达的哲学之路,反而倒走向了传统儒学,用新的方式,解释了古老的文化遗产。他说:
  对于人生苦乐的留心观察,是我出世思想的开窍由来。从而奠定了此后一生归宿于佛法。盖认定“人生是苦”实为古印度社会的一种风气,是即其所以产生佛法者;而我从少年时思想上便倾心佛家者亦正在此。
  然而从来为中国社会文化之正脉的主流的儒家孔门思想理趣,恰恰与此相反。试看往时人人必读的《论语》一书,即以“子曰不亦乐乎”开头而且全部《论语》都贯穿着一种和乐的人生观——一种谨慎地乐观态度……正是由于我怀人生是苦的印度式思想,一朝发现先儒这般人生意趣,对照起来顿有新鲜之感……
  由摆脱苦楚,而最终归于儒学,梁漱溟的思想之旅,便与胡适、鲁迅等人,有了截然不同的区别。他绕过了苦难,以一种伦理的与“尚情无我”的中庸道德,来消解人类心灵之苦。这一条路,与五四传统,已大相径庭了。
  二
  梁漱溟最引人注意的地方,是对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认识。在他之前,还很少有人系统地把这个问题抽象到一种哲学的层面审视之。《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比较系统地阐释了对人类不同形态文化的看法。晚清以后,国门大开,洋人的意识一步步逼迫中国人后退,并渐渐被其思想所规范。突出的例子,是五四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终于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西化”似乎已成了不可逆转的进程。当各种主义,各种党派开始致力于新型社会模式塑造的时候,梁漱溟对中国固有的文明的衰落,发出了深切的叹息。在诸种“被近代”和“被现代”的社会运动中,他发现了不和谐的社会图景。一方面是轰轰烈烈的革命,另一方面是中国人固有的精神长恒的形态。他开始怀疑起“西化”在中国的可能性。在他看来,西方的文化是物欲的文化,这一文化形态发展到一定程度,便暴露出自身的弊病,物欲横流,过于利己,导致社会危机是必然的。而欲救此病,中国儒学,倒不失一剂良药。他说:“古时的中国人心思之开明远过于西洋,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里,梁氏叹道:
  我又看着西洋人可怜,他当此物质的疲敝,要想得精神的恢复,而他们所谓精神又不过是希伯来那点东西,左冲右突,不出此圈,真是所谓未闻大道,我不应当导他们于孔子这一条路来吗!我又看见中国人蹈袭西方的浅薄,或乱七八糟,弄那不对的佛学,粗恶的同善社,以及到处流行种种怪秘的东西,东觅西求,都可见其人生的无着落,我不应当导他们于至好至美的孔子路上来吗!无论西洋人从来生活的猥琐狭劣,东方人的荒谬糊涂,都一言以蔽之,可以说他们都未曾尝过人生的真味,我不应当把我看到的孔子人生贡献给他们吗!然而西洋人无从寻孔子,是不必论的;乃至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也是一样无从为人晓得。孔子之真若非我出头倡导,可有那个出头?这是迫得我自己来做孔家生活的缘故。
  这个结论并非是凭空杜撰出来的。梁氏在较为详尽的叙述推理中,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优点。这个优点,在他那里并不是盲目自大的自诩,其实在深层中,他也看到了东方文明自身的负面因素,但较之西方的物质文明,科学与民主等内容,中国文化固然有其弊端,但在更高的层面,即人的道德、伦理和人生境界上,比西洋人要高出一筹。梁漱溟在中国的先哲孔子那里,看到了这一高明的设计。在物质上、民主上,中国人确实不及西洋人,但中国人与自然融合游乐的态度,比西洋人过于紧张的生命冲动,要潇洒得多。他从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几个层面,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承认中国人在经济上的落后,科技上的贫弱,也看到了中国人的自私自利,知足自得,马虎,坚忍及残忍,圆熟老到等。但在根柢上,他却认为中国文化的毛病出现在“用”上,而“体”并没有多少问题。他认为西洋文化恰好相反,是在文化的根基上有问题,故欲救西方之弊,必求诸孔子。“强未必良”是他在论述西洋文化中核心的思想。这样,他便从东方文明中,看到了一种拯救的力量。在他看来,中国文化过于早熟,倘若补上西洋文化的某些课,立足于东方文明本体,是有远大的前途的。
  我在阅读他这些观点时,仿佛看到了阿Q式的自娱,他以乐观的态度,将中国的黑暗、残酷、无聊,一笔抹掉了。他在文章中,时常冒出一些文化的自欺心态。如,他说“中国人的自私,正因其太公正,正因其没有较大范围的团体,所以绝培养不出他的公正观念。而西洋人的公共观念,就是他大范围的私”。这样说,并非全错,但由此而导出中国文化优越论,是犯逻辑上的错误的。观看一部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没有“人的个性”、“人的尊严”的历史。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奴性的文化,是统治者治人的文化。由于把主要精力放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便忽略了自然,忽略了人的心灵。“物我为一”在审美上是很好的境界,但用在认识论上,就并不高明。中国缺乏科学,缺乏民主,便是这种主体客体不分的混沌所致。梁漱溟未能看到伦理为本位的中国古文化对人性的戕害。它窒息了人的创造性,扼杀了人的自由意志,中国近代以来的落伍,应当说是这一文化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解决人的心灵的问题,不从“立人”的角度出发建立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