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经济上,由于政策存在某些失误,经济严重衰退,大批国企面临破产。展望前景,有可能发生以下的四部曲:

  1、大批国企破产;

  2、大量员工失业下岗,生计无着,形成社会动乱形势;

  3、由民粹派领导人推出蛊惑人心的〃民主化〃政纲;

  4、中央分裂,政权以类似1990年叶利钦夺权模式转轨到非共产党化及总统制,政治全盘西方目标实现。

  由此,中国将失去社会稳定,陷入长期社会变乱和国家走向解体。

  (三)

  面对新的历史形势和内外潜伏危机,需要形成新的对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事求是即根据当前新的国情、新的国际现实,以及新的实践经验,对国家内外战略及政策基本方针进行新的寻求、探索,包括改变和调整那些不再适应于新情况的既定方针和政策,已经提上日程。实事求是这一科学认识的基本原则不应当变。正是本着这种〃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以下的思考。

  (四)

  20年前,中国经济是短缺经济。当时各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严重供给不足并处于隐性通货膨胀的状态下。

  这种供给不足是由于当时国家资本不足、资源不足以及劳动力过剩,同时国家对社会及经济活动给予过多的、不恰当的行政束缚和约束管制而造成的。

  在80年代,实施〃改革、开放〃的新方针后,这些不适当的约束和管制即行政命令经济逐步被打破,随着外部资本、资源和技术的流入以及劳动力资源的解放,中国的经济发生了令举世瞩目的飞跃发展。

  (五)

  1990年11月我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与日本S教授谈话记录中,在中国经济学界第一次指出中国经济正在由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经济生活已被生产过剩所困扰。这个论点当时是破天荒之论,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广泛嘲笑(当时官方的口径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现在,我国经济中存在严重生产过剩重复建设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严重的重复建设、不良投资以致产成品销售不掉的严重过剩局面?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由于国民经济向自由市场机制转轨不够,是由于市场发育不良等等。但我的看法相反。我认为这正是由于国家经济体制在向自由市场体制的转轨中,经济活动严重失序,特别是中央对各地、各部门的投资失去约束能力,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全局宏观调控不良,甚至日益失去控制,以致国民经济日益严重地陷于无政府的非理性状态而导致的。其错误政策的根源,是由于指导改革的意识形态理念中深受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的误导。

  (六)

  自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已陷入多年停滞和持续衰退(所发布的多项宏观经济指标许多不是实事求是和误导决策的)。国民经济的呆滞和危机有目共睹。银行存款的节节上升反映了资本从投资领域的退出,即资本过剩,这正是经济大衰退的重要标志。与俄罗斯黑钱流出案相似,中国也存在着极其严重的资本外逃。其外逃总额可能并不少于资本流入的总额。当前,随着国企日益陷入瘫疾性的休克状态。我国国民经济随时有面临崩溃之势。

  在金融及外贸领域,形势尤为严重!

  (七)

  多年以来,计划经济被作为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不良体制而受到批判。以至计划经济成为一个坏名词,但实际上,行政管制型经济即统制型经济不应当与计划经济混为一谈。

  计划经济是对国民经济实施统筹安排、实施宏观调控的理性主义经济原则。(邓小平说:计划中有市场,市场中有计划,他并不否定国民经济的计划体制)。它不应当是贬义的。它的对立面是纯粹自由主义的,听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以及听任国际资本摆布,即实施无政府主义的放任自由的非理性的经济原则。这一原则在亚当·斯密及萨伊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中提出,但在西方发达国家从来没有被认真实施过。因为它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联储及财政部对美国金融资本市场及宏观经济实施着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与约束(利率是调控手段之一)。美国商业部对进出口贸易实施着具有明显市场保护主义倾向的有力管制。在欧盟和日本,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功能更加细密和强大。发达国家本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搞无约束、无计划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无阻隔的全面对外开放的自由市场体制。

  (八)

  对西方来说,自由主义经济原则乃是一剂用来误导它国政策的迷魂药。在70~80年代自由主义被西方作为改革方略推荐于拉美以及前苏联阵营国家。拉美和前苏联国家实施新自由主义的改革方案所陷入的严重经济政治困境,表明这种改革方案是走不通的。

  市场经济不等于非理性的、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放任。理性计划安排以及实施宏观调控的原则,与适当宽松的自由市场体制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合理的经济体制。陈云同志的经济著作中,对此有深刻的论述,对我国经济的统筹安排和体制改革方案有大量至今仍有意义的设想和规划。但长期以来,陈云同志实事求是的经济改革思想未得到应有的估价、研究和认识。

  我认为,为了解决中国的经济困难,我们不应向世界银行、向IMF以及美国哈佛、英国剑桥大这那些外国策士手中找答案,而应当认真研究立足于中国国情,从长期成功经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陈云同志的思想和著作。

  (九)

  许多人已意识到,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而结构问题的原因何在?在于部门、资源及人力的配置失衡。结构失衡问题如何解决,可以依靠股市和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吗?

  实践证明不能。这只能导致(事实上已经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泡沫化。被炒家称为〃发大奖〃的1999年5·19股市大井喷。实际是令遭不景气的国民经济雪上加霜的一次内伤性出血。

  当前中国整体经济形势极其严峻。几乎在所有的实业、实体生产领域中,利润率均下降到接近负数。出口外贸行业在市场外受美欧新保护主义政策的种种打压,在市场上则由于高汇率政策而减弱竞争力。国内众多生产型企业被模仿西方的税制改革而带来的复杂高税率压得抬不起头来。

  甚至泡沫经济领域的房产及股市,也呆气沉沉。最近市场上流行的民谚中有几个〃没想到〃:

  想炒股票,没想到成了股东;

  想炒房产,没想到成为房东;

  想泡小蜜,没想到当了老公;

  想免费治病,没想到入了邪功(法轮功)。

  似乎除了寅吃卯粮,实施赤字财政和高额国债政策(实际是将巨额债务留给将来),即拿不出其他任何激活经济的办法。

  (十)

  手边的两份材料引人深思。

  这两份材料都发生在1999年8月份的《参考资料》上。一份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这个联合国的报告指出:

  〃以西方国家为首提出的通过大规模私有化改变前苏联阵营国家经济模式的努力,已使这些国家一亿多人陷入赤贫,并使数以百万的人完全失去了经济保障。而实行大规模私有化正是西方大学、国际机构和政府的职业经济学家提出的正式建议。〃

  这个报告又指出: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类是天生的资本家。他们认为,尽快破坏东欧和前苏联存在的妨碍资本主义的计划桎梏将促使人们自动作出反应,创造资本主义繁荣。但事实证明这只是幻想。现在格林斯潘自己也承认,他曾认为共产党统治的崩溃'将自然而然地萌生出一个自由市场的积极向上的制度'。他本来认为实行资本主义是'人类的天性'。但结果发现决定因素不是天性,而是文化,而文化不是经济学家精通的领域。〃

  西方评论家针对此报告指出:

  〃在过去十年一直阅读报纸的人,以及关注西方国家争论对俄罗斯和前苏联阵营国家政策的人,都不会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报告中的这种发现感到惊讶。然而,这个灾难的规模之大,甚至会让那些对这个政策提出批评的人也感到震惊。〃

  评论指出,〃这个报告可以使对意识形态的肆力有怀疑的人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政策建议的威力是巨大的,尤其当它们是馊主意时。〃载自《大参考》,1999年8月31日,第48页。

  (十一)

  同一天《参考资料》上还刊有《远东经济评论》8月26日刊载的一位美国教授鲁迪先生的文章。这位教授强烈反对传闻中的对人民币适度贬值的传闻。尽管他承认这对中国经济可能有短期好的效果,但是,他坚决反对!

  他鼓励中国人民币在当前如此严重的通货收缩形势下,继续维持高币值。他赞扬中国的一这政策为亚洲周边国家带来好处(据说这是中国的国际义务?尽管亚洲所有国家都将自己的货币贬值以减少损失,包括日本。为什么其他国家不承担这种国际义务,而只有中国来承担?),他说中国的政策减少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灾难后果(而这一危机正是美国金融力量一手策划和发动的),并且帮助美国抑制了美元升值的压力(美国应该给中国银行领导发大奖)。那么解决中国当前经济问题的办法何在呢?这位美国教授的建议是快速全面私有化:

  〃中国必须对它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改变。现在正是采取这种强有力的解决办法的适当时机。〃

  这位教授建议:

  〃中国向大型合资企业和外国直接投资实行开放,并鼓励大力发展私有化将促进出现繁荣的局。不需要多长时间,金钱和对自身有利的主动精神就会在就业和生产活动方面创造出一个繁荣的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