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世纪以来形成的全球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漫长重要而伟大的历史历程。这一发展历程经过三个阶段:
1、15…18世纪,重商主义即民族主义的资本主义
2、19…20世纪,工业主义即世界性的资本主义
3、21世纪,金融支配即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我们现在正处于资本主义这一阶段的开端。当代资本主义正处在深刻的变动中。关于它的前途,80年代法国历史学家布罗德尔说:
〃虽然西方资本主义今天正经历种种危机和曲折,但我并不认为它是明天就会断气的〃病夫〃。资本主义今天肯定已不再象当年那样,甚至连马克思本人也不能不对当年的资本主义表示钦佩。
除非我从头到尾全部都搞错,我确实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由于〃内在的〃衰败而自动垮台;为使资本主义垮台,必须有极大的外力冲击和可靠的替代办法。而信心今天已经开始动摇。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今的这场危机威胁着资本主义的存在。它比1929年的危机更要严重得多。
危机在前工业时期的欧洲通常起到什么作用。那就是消灭小企业(与资本主义大企业相对而言的小企业)、弱企业(在经济发展顺利时期所建立)或者衰老的企业,减轻(不是加强)竞争,把主要经济活动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
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货膨胀、失业等(今天)都有助于资本的集中和资本主义集中化。这是一个崭新发展阶段的开端,但这决不是资本主义的最终危机。百年趋势(已经说过,我认为目前的危机便是一次百年趋势)。雅克·阿塔利认为据此可以断言(1979年),〃世界中心正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面对新兴的第三世界,我们敢于断言,资本主义将在一段时期内还能改变其统治形式,或选择其他的统治形式。例如,它可以再次利用令人望而生畏的旧势力,利用既得阵地的力量。
但在现今的世界里,没有一个社会放弃了传统以及使用特权。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推翻各种社会等级制,不仅是金钱、国家、社会特权,而且是历史和文化的各种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实例证明,单是消灭经济等级制就导致了成堆的困难,而且这样做不足以实现平等、自由乃至物质充裕。能不能头脑清醒地搞一场革命?且不说有没有头脑清醒的革命,起码的自由,独立的文化,诚实无欺的市场经济,外加一点诚挚友爱。这个要求未免太高。而一场广泛的结构改革总是困难重重,并难免会造成创伤,必须物质充裕乃至极大丰富才能实现。目前的人口数量正以几何级数增长,这也不利于对剩余财富的公平分配。社会未来的前景依然是迷茫的。〃费尔南·布罗德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版,第729…732页。
上述分析我认为基本是客观的。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实质是社会财产和公共资源的非私有化。也是社会产品的公正分配。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空前地扩张和发展了社会与自然资源公共资源的私人占有。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经济不平等。从人性发展的角度考虑,我深信这种不平等占有是不公正的,总有一天会被消灭。
记者:您是在什么时候研究《资本论》的?
何新:第一次是在70年代初,在北京流浪的时候。但那时读不懂。马克思在写作此书时,使用黑格尔的思辩表述方式,特别是关于价值论的一章,极其罗嗦而且晦涩。
此书我早年读过许多遍。对书中的道理,我是逐步地得到领悟的。特别是最近20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以及资本、货币运动在中国社会中深化性地持续发展,使我对《资本论》所论述的经济原理的理解和认识也日渐加深。我发现这部伟大著作中所揭示的那些原理和规律,基本没有过时。马克思的确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也许是唯一一位真正理解和洞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秘密的经济学家。
在经济学上,我真正的教父是马克思。
我对社会经济现象,特别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的根本性理论理解,基本上是受教益于马克思的《资本论》。
在经济学上的基本理论方面,我极其蔑视当代的主流经济学。我主张回过头来重新研究和认识马克思。我认为,正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能够使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现实。能够引导中国走出当前的经济困局,面对全球化的新资本主义,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国家对策。
六、我的经济研究之路
1、中国至今未形成自己的经济学体系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经济学的?
何新:七十年代,1974年前后。
记者:那么,当时您用的教科书仍然是苏联体系的〃政治经济学〃。
何新:是的。起初,我读国内一些学者编写的《政治经济学》。后来又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但是,我发现那一套东西究竟在讲什么我无论如何也搞不懂。远远脱离经济现实。
可以说,这类书我从来没有读得懂。就象我后来也读不懂马歇尔、萨缪尔森的那套玩意儿一样。
记者:怎么会读不懂?
何新:读不懂,不是说我读不懂那种书上的文字。
问题在于你尽管读了那种书,你会发现你仍然搞不懂社会现实中的经济现象。你会发现书上的理论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现实是两张皮,贴不到一起。
当然,起初我不敢认为书上的那些理论是扯淡,而只怪自己水平低。因此就想更多地读些书,弄懂现实中的经济究竟是怎样运行的。这样就愈读愈多。
有比较而后有鉴别,头脑就渐渐清晰起来。
记者:有人认为,您的批评没有对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和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相区分。有人认为,您对中国一派鼓吹新自由主义者的批评可能有某些道理。但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则还是具有某些客观性和科学价值的。
何新:问题就在这里。我的批评所针对的,从根本上说正是针对当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至于中国,中国目前流行的经济学,只是新自由主义的一个浅薄的衍生品,而且其理论内容是颇为混杂的。我认为中国还从来未形成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性经济学体系。
2、经济学理论具有多元类型
记者:我们继续前几次的访谈。
何新:好。
记者:根据您的观点,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并非属于同一类型。
何新:类型,你这个用语很好。经济学确实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类型,而绝不是只有一种类型。
L.Reynolds曾指出:
〃现代经济学主要是在西欧和美国培育出来的,尽管它渴望具有普遍性,它却带有这些地区所特有的制度及问题的印记。〃(雷诺斯《经济学的三个世界·前言》)
因此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由此,人们便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学的内容和适用性产生了怀疑。西方所讲授的那些经济原理是否真的可以普遍适用?这些原理是否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是否主要适用于资本主义工业国?是否有可能创立一种普遍适用的经济学?〃
我个人对此的回答是:
与哲学和艺术一样,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不是一元的,也不是单线的,不是递进的。不只是有一种类型的经济学。也并非后继的〃新〃理论肯定会比先行者更高明、更进步。在数学中,并不由于有非欧几何,而使欧氏几何的原理过时。也并不因为有了微积分,而使算术的原理过时。经济学中也很难说什么是过时的东西。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萨伊在19世纪初叶制订的,比马克思的原理早几十年。真正愚蠢的有时倒是后人。但后人总是有一种优越性,他们可以肆意批评或攻击前人。尽管他们对前辈充满误解甚或根本不去理解。
由于经济学理论存在着多种类型,由于存在着极其矛盾的体系和至今未见最后分晓的复杂辩论,正因为如此,使用经济理论来设计经济政策应当十分谨慎。
也正因为如此,一种普遍适用的〃形式经济学〃目前还没有建立也难以建立。
为支配经济逻辑(包括周期性主涨落)的基本动力和原理还远不能被确定。现在一切经济学家(无论是否经过诺贝尔奖)所说过的一切都是可疑的、可争论并且事实上也存在争论的。因此经济学还远远不是一门真正的社会科学。国家对经济理论应当慎重地根据现实情况和国家利益进行选择。
如果决策者相信世界上只有一种经济学类型可以存在,甚或以为已存在着的唯一一种〃科学经济学〃,并据其制订国家政策,那就很可能会被一种糟糕的经济意识形态所误导。
如果只死抱着一种经济模式不变(不管是左派的计划经济模式还是右派的自由市场模式),而不顾国家现实情况和社会现实利益的需要,那都是一种政策和政治上的愚蠢。其结果最终都会把国家引导到空想主义的灾难之路上。
记者:那么您是否认为,需要左的经济政策时就要选择左,需要右的经济政策时就要选择右?这是一种实用主义。
何新:不,这是一种现实主义。你刚才所讲的,倒使我想起刘少奇过去讲过的话。他说掌握政策要象驾驶汽车,需要向左时就左,需要向右时就向右。这样才能沿着曲折的路走向最终的目标。(其实这是列宁的观点。)可参阅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
意识形态与科学不同的一种特征就是宣称只有自我才是唯一的绝对真理。要求人们不变地迷信它〃跟随我,必将走向天国〃。一定要谨防这种人,往往就是他们会把你引向真正的地狱。
记者:那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