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教知识-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这可能跟中国的儒家思想有关系。密宗的加持、神力、咒力等观念,在中国儒家思想的
角度看来,是很特异的现象,所以在汉语文化圈的中国不能盛行。
    西元第七世纪,后期的大乘佛教自印度向北传的另一个系统,便首先传到西藏,后来传
到蒙古,这是属于蒙藏文化圈的佛教。当时的印度佛教,已是密教盛行期,进入西藏之后,
渐渐地适应当地人的需求,跟原住民的宗教信仰结合,而变成我们现在所讲的西藏密宗。密
宗在印度本身是属于唯心系统的一支佛教。
    丙、佛教自印度向南方传
    西元前二百四十年时,佛教从印度开始向南方传至锡兰,成为另外一系。然后传到缅
甸,再传到泰国及现在东南亚地区的寮国、柬埔寨和高棉等地。这是属于上座部的佛教。因
为当地原来没有高级的宗教,也没有哲学思想的文化背景,所以佛教传过去之后并没有多大
的改变。故我们要了解比较朴素的佛教,可以在南传地区找到若干痕迹。
    丁、佛教传向欧美及全世界
    佛教传到欧美,最早的是属于南方上座部系的,特别是欧洲基督教的传教士们,随著殖
民主义的政治势力到了东南亚及西南亚地区,接触到当地的佛教,并将佛典译成欧美语文。
例如有名的《世界佛教圣典》的翻译,即是以南传的巴利文三藏为主。诸位可以看一看,那
是部好书。
    其次,是传到欧美来的日本系的禅。日本系的佛教也有许多宗派,其中的净土真宗和日
莲宗,已是日本本土文化的宗教。唯有日本的禅宗,还比较保持著由中国传去的风格。因
此,欧美人士愿意接受的是日本的禅。早期传到美国的日本禅,其贡献最大的是铃木大拙。
他首先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禅,然后他的禅思想风靡全美、风靡欧洲。渐渐的,日本有许多
禅师首先登陆三藩市,然后到东部,现在已传至中西部。目前,日本的禅也到了欧洲。
    第三个传到欧美的佛教,是属于西藏系的密教。一九五三至一九五八年间西藏达赖喇嘛
带着几万人从西藏逃出到印度做了难民。年轻的喇嘛们非常努力地学习英语,并且移民到世
界各地。因此,欧美的很多地方都有西藏难民的踪迹。伴著这些移民出来的喇嘛们,多是经
过长时间修学训练的优秀份子。他们从七、八岁做小喇嘛开始,就接受规律层次的佛教教
育。到了二十多岁的喇嘛已经能够说法利生了。有的是出来之后就参加当地的语文学会,我
刚来美国,见到那些移民的年轻喇嘛就感到惭愧。因为他们用英语跟我谈话,我不及他们。
    西藏的喇嘛适应力非常强。他们出来以后传教的主要对象是当地人。七○年代之后,西
藏佛教,渐渐成为世界舞台上极受瞩目的一派,到处都可以看到西藏中心。达赖喇嘛的旅游
世界各地,处处造成轰动。有一位曾在英国留学后到美国的喇嘛,叫 Trungpa,他在科罗拉
多州的丹佛市创立了一个西藏中心叫做NaropaInstitute, 四、五年之间,已在美国成立
了一百三十几个分支中心。虽然他于前一年(一九八八)过世之后,这些中心渐渐地一个一
个的萎缩,但他的著作,还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我们汉语系的佛教,非常惭愧,到现在为止,移民来美的佛教徒,都还仅在华侨社会活
动,欧洲则尚无人去。其原因是我们中国佛教没有系统和计划的教育!没有基础教育,没有
层次教育,更没有高等教育。中国的佛教,不是说我们出家人无能,实在是没有受到好的教
育!
    所以,我们要办佛教的教育,来培养弘法利生的人才。在我们的中华佛学研究所里,日
语和英语是必修的科目,希望毕业后的佛教人才,不做国际语文的文盲。就世界性的弘传来
讲,中国佛教尚在起步的阶段。
    从历史看佛教,曾经历过分宗分派,一分再分的情形,现在,各宗各派的佛教徒,大家
都试著要走出自己的地域,走向共同的世界,所以渐渐地又要会合成为一家了。过去小乘骂
大乘,大乘骂小乘。小乘佛教说大乘不是佛教,大乘说小乘是自私鬼。藏传的佛教骂我们显
教不懂修行,没有修行的方法;汉地的显教则骂藏传的佛教都在弄鬼弄神。这样互相对骂的
现象,已在改善之中,正在趋向彼此谅解、互相学习。西藏佛教有很多我们所没有的东西,
我们的研究所也在训练专门的藏文人才。计划将一部一部的藏文佛典翻成汉文。台湾的妙林
佛学研究所,则已在从事南传巴利文三藏的汉译工作。
    (三)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甲、佛教以三宝为中心
    所谓三宝,即是佛、法、僧。佛教即是因「佛」得名,释迦牟尼佛经过无量世的修持,
最后成佛。他将成佛的过程、修行的方法、修行的道理说出来,就是「法」宝。如果没有佛
也就没有法。可是佛只有一人,无法度脱广大的众生。而且佛涅盘后,凡夫不知道佛在那
里,所以要学佛法就得跟「僧」学。僧有圣僧及凡夫僧。初地以上的菩萨及初果以上的出家
人为圣僧,一般的出家人为凡夫僧,住持佛法,则以凡夫僧为主。圣僧在凡夫群中出现,也
当以凡夫身、凡夫相来接触凡夫,化导凡夫。所以佛教史上的人物,凡被称为菩萨、被称为
佛、被称为圣僧的,都不是他们本人所说,而是他的弟子所说或是后人所说。像印度的马
鸣、龙树、无著、世亲都被后人称为菩萨,他们没有自称圣者、菩萨。中国天台宗的智者大
师,后来有人称他为东土小释迦,但他自己说仍是未得六根清净的凡夫。永明延寿禅师,后
来有人称他为阿弥陀佛再来。故将他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当作阿弥陀佛的诞辰。可是
永明延寿并未自称是阿弥陀佛。事实上如果有人自称圣人,自称是佛,那就有问题了。
    乙、佛教以四圣谛为基本教理
    所谓四圣谛,一是苦的事实,二是苦的原因,三是灭苦的方法,四是灭苦以后所得的结
果。
    人生在世,从生到死,有苦有乐。不过,乐是苦的代价,也是苦的开始,所谓苦尽甘
来,所谓良宵苦短,都说明了乐的本身,是用苦换来,乐的情况不能持久,佛法称为坏苦。
其他的生老病死等,叫做苦苦。人生的事实,本身就是苦果。苦的种类很多,苦苦一共有八
种: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五蕴炽盛是指身心互
相交迫而有生死的连续。
    苦的原因称为「集」,是因为自己不了解世间一切都是假的而厌苦欣乐,求到了乐,还
得求安全,永远不觉安全,那就贪得而无厌。迷信有钱能使鬼推磨,那就拼命地赚钱。有了
钱的不肯用,没有钱的拚命追。这都是苦的原因。今生为了厌苦而求乐,所以造作杀、盗、
邪淫、妄语种种业。造种种业,在因缘会合时便受种种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苦的
原因。下面我们要讲灭苦的方法。
    灭苦的基本方法是八正道。我们要离苦应修正道,修正道必须具备正知正见:深信世间
一切现象均不离因果的定则:思惟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能相信因果就不会贪
便宜或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也相信真正的要离苦成佛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能体验到世
间一切现象都是缘起的、无常的,就能胜不骄、败不馁,成功是大家的帮忙,众缘所成,而
所成就的事,也是常常在变。比如我们现在是烦恼凡夫,将来可能成佛,佛以大慈悲、大智
慧,启发一切众生自己本身的善因缘、善福德而去度众生。信因果、明因缘,就是正知正见
和正思惟。
    有了正知正见之后,要有正确的修行。第一要有正当的职业,凡是跟杀、盗、淫、妄、
酒五事有关的职业,都应该尽量避免。第二要有正当的生活方式,不沈迷于吃、喝、嫖、赌
等靡烂的生活。第三要有正当的言语行为,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除此之外还得努力持戒,努力修定,努力求智慧。凡是有损于人的事绝对不做;凡是有
利于人的事非做不可,算是菩萨戒的精神。持戒清净,并以禅定的方法,使得身心经常处在
平衡的状态,才能使信心坚固,努力读诵经典,听闻佛法,如法修行,便能开发智慧,有了
智慧,方能灭苦。
    灭苦以后所得的结果,以小乘来讲是解脱生死,从我们这凡夫世界生死之中出离。大乘
的解脱,则是仍在凡夫的世界度众生而不为凡夫的烦恼所困扰,这叫做大涅盘。
    《四》佛教的特色
    佛教的特色在于涵容而有层次、正信而不迷信、神圣而非神秘。
    甲、涵容而有层次
    佛教是以「法」为救济,不是以人或神为救济。佛法对世间的一切法没有偏执,所以是
无我、慈悲、智慧的。因此世间的一切善法,都是佛法,任何对社会人心和生活有帮助的宗
教、哲学、知识、技能,都不排斥。所以佛教是涵容世间所有善法的。
    佛教把善法,分为五个层次:人、天、声闻、缘觉、菩萨。
    人,是指具足完美的人格。尽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最基层的条件,若加上修行利他的
布施,当然更好。行善的定义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独善是人的善法,兼善是天
的善法。具备人天标准,再加上禅定及智慧等的修行,最后得到解脱而进入涅盘的,是声闻
及缘觉二乘的层次。以人天善法做基础,发大菩提心,永无止境地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不
求回馈地为众生服务、贡献,这是自觉觉他,大乘菩萨行的层次,菩萨的最高便是佛,是以
以上的四个层次为基础而达到空、无相、无愿的境界。
    乙、正信而不迷信
    「迷信」有四项特徵:盲目崇拜、不合情理、似是而非、邪正不分。
    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