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籍由 TXT+学习008论坛 008。topzj/ 热心网友编辑整理
编导手记
进入个新环境,遇上个陌生人的时候,总免不了这样的对话。
“小老弟做什么工作的呀?”
“我是个编导。”
“电视台的那种编导?”(好像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种编导?……然后是……‘啧,啧,啧’ ……再然后……‘*&&^%^&*%Y*^#%^!!!’)
再然后,往往我就听不下去了。首先,三百六十五行里,编导可真不能算是上好的行业;其次,既便大家都叫做编导,也好歹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最后,偏偏在编导中,我恰恰是第九等的那种。
通常人所说的“编导”,大概是那种前呼后拥,紧盯监视器,用喊话筒发号施令,吃助理编导泡好的面气质还恹恹然的那种。但是实不相瞒,那种编导可不是普通的编导,他们的战斗力至少已经在三等以上,第九等的编导是从来不会那样工作的。
通常第九等的编导是在拍摄前一天开始进入主要工作流程的,那一天非常的忙,如果你还不是一位编导,并且要白手起家从一位第九等的编导开始干起,我建议你在拍摄的前一天五点半起床。
为什么要这么早起床呢?你看一遍我的工作时间安排就会明白。(当然,这种安排正是因为我本人还是一位不称职的第九等的编导,还要向熟练的第九等编导学习的缘故。)
7:00 赶到科影,打一百个电话,把头几天所有联系过的人及联系过的事再确定一遍(此时,尚有许多人还在梦中,但‘*&&^%^&*%Y*^#%^!!,管不了那么多了)。
8:30 开车到北影,直奔演员中介所。
“刘大姐,我是科影的那个,记得吧?……刚才还通过电话……。”
(悄悄拉到一边)“不是说,多找几个看的过去的么?是演清朝的大官,不是地痞流氓难民伪军。”
(微笑)“我就知道,你刘姐办事儿你放心,这不给你多备了几个。”
招呼响罢,小院门口闪出二三十条精状汉子,五六十道目光齐刷刷聚于一身,眼神全是带光的那种,没见过这种阵仗的人能被当场吓背过气去。
“都站好,都站好,让段导审审。”
“您这长发……?”
“这是清朝吧,清朝我熟! 《还珠》………,(顿顿),………《还珠》里我尽上戏了,下午我剃了它,您还有什么吩咐吧您?”
“那边那位,您这胡子……,有点长了?”
“可不是吗!………艺谋的戏之后就没来的及剪,得得,听好吧您哪。”
(左后背传来)“你们看看这位导演,多年轻,多有涵养。”(音率突然增大)“您甭客气,有啥您就直说,大家都是为了艺术!”
9:30 躲到墙的一角。开始打一百个电话。
“就明天一天!我还能骗你吗?真是主角……,有劳务,有劳务,……那能三十一天呀!五十起步,……。”
“帮哥们儿一个忙,帮忙帮忙……。”
“大姨父,我就是请您玩个票,……什么!单位领导还管这事儿?您说什么?要集体宣传…………!”
(结局:一个都不来,只能从群众演员里选。)
9:45 带上十几个挑好的群众演员左拐右拐的找到一家服装租赁公司。
“强哥,我是科影的那个,……早上我们通过电话。”
…………
(诧异加惶恐)“怎么还没租呢,就先押五百?”
(蔑视)“规矩就这么定的,你就痛快点,租不租吧?”
那一边,“导演,您这试衣费好歹也给我们算个半天吧!”
10:40 躲到墙的一角。开始打一百个电话。
“这些衣装的确太脏了,也都糟了,还有没有别的租服装的地儿?”
“找谁?老张?那个老张?……快,给我电话,……有手机没有?”
“哎呦,张哥,张哥,我下午准到。”
11:20 在美国巨片《干掉比尔》的片厂门口。
“强哥,我的亲哥,真叫我一通好找。”
“……这才过了一个小时押金就一分不退,哥哥,我怎么交差啊!”
“我说白了吧,你这是明抢啊!你还别瞪眼,你就是把我打死了我也要把钱拿回来。”
《干掉比尔》门口一阵波动,围观众人忙不迭让出一条道来,一个人五人六的家伙匆匆冲出来怒吼道:“这儿他妈干什么呢?没看里面开着机的吗!摄影棚门口保持安静。”
“安静不了,………”我声嘶力竭的提醒在场的每一位同志,“他要是不还钱我就安静不了!”
结果,我披着被拉扯开了线的衣服,手里攒着退回的二百五十块钱屈辱的离开。
12:30 家属区塔楼地下室二层。
“张哥,看您这衣服,这才叫衣服!”
(老张胸有成竹的微笑状)“看见这坎儿没有,这是专门给国立做的,才上过一次身。那边那袍子,给王刚备的,都没穿过,就是新的。”
“得得,您可别吓唬我啊!再说下去这价码还下的来么!”
接着,长达一小时十五分的砍价大战。结果,还是没逃得了晚清命运的写照,一样是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2:00 道具车间。
“郭老师,我科影的,……”。
大概十分钟左右,……“这您都门儿清楚!像咱们这样的老电影厂,没一个日子好过的!(电影厂的诸位老师一定能够原谅我的冒昧,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对了,郭老师,我差点都忘了为什么来的了,我挑点道具。”
3:30 道具车间门口,装车。
“哥们儿,这儿是北三环,科影在北二环,撑死了也就四公里,二百太多了吧!搬家公司也就二百,………。”
“得得,我搬上车,您歇着成么?您就负责开开车,您就可怜可怜我………”。
4:30 运至拍摄地。
打一个电话,“你说的场工呢!不是说好在这里等着么!”
……“你管等多久呢!反正我付的是全天包的钱,歇着不干事还不好!你怎么就不能给我介绍个把这样的活呢?快把人给我找回来,……。”
5:30 卸完车。
6:30 布置完毕。
7:00 到家。
从车后厢内背上十几套清装上楼回家,爬上六楼这喘!从来也没想过清装怎么就这么沉。等一件件手洗过后(千万别机洗,我第一件机洗之后就破了),已经十点半。
然后再一件件用烫斗运平,这活干完后,时间已在凌晨两点开外(这也是心得,洗完一定要运,不然全是折儿,上电视看就根叫花子没两样)。
此时虽然已经很累了,但是还是不能睡觉,一定要再看一遍拍摄稿,确定不会在拍摄的时候丢镜头。从头至尾的把稿看过一遍之后,彻底耗尽灯油,然后就可以洗脸出发了。(通常,这种拍摄的前后几天是打通的,如果想干好,还是少睡觉为妙)。
这就是一位第九等编导的份内工作。有的人一定会问,为什么非要把这么多事放在拍摄的头一天来做呢?那么我请你从头到尾的把这篇文章再看一遍,因为你的确还不具备(最起码是目前)一个好编导的能力。如果你看了第二遍依然不明白,那么只能说明你此时还不具备一个第九等编导的能力。如果我说到这里你还是不明白,那么就请你就永远也不要去想这件奇怪的事了。
《神谕之骨》
每当人类想要纪录历史,总需要“书写”,但无论古代的东方或西方,主持历史纪录的人都是“王”。
——乔治·杰尼
第一章 失落的文字
世界上有个伟大的国家,他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诗、一幅画,他的名字就叫中国。
——尼赫鲁
古文字的断链
这绝不是巧合。最初的人类文明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图画,从信手涂鸦到约定俗成,便是文字的发展轨迹。许多早期的象形文字,如埃及的纸草文字、巴比伦的锲形文字和印度的哈拉伯文字,都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今天的学者只能借助偶然的机遇,才能一窥其中的奥秘。
地球上有四个古老的文明,它们分别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恒河河畔的古印度,当黄河沿亚洲东部大地顺流而下时,在其下游冲积出肥沃的土地,于是,这里诞生了华夏文明。
二十世纪初,另中国学者尴尬的是,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字的历史却比另外三个文明古国晚的多。然而,这是真实的情况么?
早在6、7千年前,中国似乎有过一些文字的踪迹,在已经出土的泥盆瓦罐上,专家们发现了许多神秘的图形和符号,但是,这些图案究竟是无心之作,还是有特定的被广泛认可的含义,我们已经无从稽考。
中国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记录在青铜器上,这些文字存在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时间里,因为文字的载体是青铜器,所以后人称这种文字为金文,意指流传于金属器物上的文字。
在今天中国的博物馆中,这些带文字的青铜器作为国宝展示给喜爱历史的人们,我们仍能从中读出古人对青铜器的崇敬之情,以及铸造者强烈的自豪感。金文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象形文字比较起来要高级的多,它不但能够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容,而且有了会意、转注、形声等功能,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文字。但是,公元前11世纪,据今天只有3000多年的历史。再向前,历史便没有了文字的踪迹。
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再到周秦,中间2、3千年文明的断链,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是古人在梦中得到灵感,凭空创造了金文?还是有外星人降落华夏大地,传授了充满智慧、沿用至今的文字?
无迹可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