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2007.4-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老老实实地睡了一会,起来后简单吃了点东西,带着依然还很兴奋的心情,早早的就来到会议中心的办公室。


  4、无巧不成书

  说来真巧。
  我用了一上午时间,基本上把新构思的《北京亚运会迎送工作网络流程图》画了出来。刚准备去吃午饭,伍绍祖同志的秘书谢亚龙来通知我:下午组委会领导要听我汇报网络图编制的进展情况。
  下午汇报时,我把样图挂在墙上,照着图,详细地讲解了一遍。出乎所有与会议领导和人员的预料,大家都拍手叫好。
  听完我汇报后,伍绍祖高兴得拍了一下桌子说:“我要的就是它!”

  这个事我一直很难忘。我想起了一句话叫“坚持就是胜利”;文革时经常看的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里,新四军排长郭建光有一句话,意思是:“有利的形势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他把“努力”两个字音拉得很长,把“之中”两个字音抬得很高。现在我似乎明白了导演为什么这样处理这句道白。“最后的一次努力”,就是要“坚持”,坚持需要时间,需要毅力,需要克服诸多困难,需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
  为了《北京亚运会迎送工作网络流程图》,我煞费了苦心,使尽了全身解数,苦熬了几十个日日夜夜,并一度想打退堂鼓,最后才“熬”了出来。结果没有白“熬”,中央领导非常满意,在伍绍祖同志向中央常委汇报时,还得到了***主席的表扬。后来几年,伍绍祖同志多次在重要会议上表扬此图,并推荐给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等国内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组委会参用,还派我去给世妇会组委会讲课并帮助工作。
  攻克了这个难关,使我在工作上有了突破性的提高。
  常言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觉得,坚持是成功之父。


  5、一张白纸开始申奥工作

  虽然有了以上的经验,但申办奥运会毕竟不同于举办亚运会,申办奥运会的开始,使我又面临了新的、更难的挑战。
  要提出未来两年半申办工作的详细的计划,并要具体到每项工作的具体时间要求,这对于我们从未有过申奥经验的中国人来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没有前车之鉴,没有老师,没有资料,我们是在一张白纸上开始申奥工作的。
  在编制申奥总体工作计划之初,我手里拿到的,真的只有一张白纸,只是这张纸上写有几十个字,这是外联部能够提供给我的唯一正式资料。这张纸上写着国际奥委会规定的五个时间:1991年3月1日前,各申办城市递交申请书;1992年8月,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1993年2月1日前,各申办城市递交《申奥报告》;1993年3月,国际奥委会考察团对申办城市进行考察;1993年9月23日在摩纳哥召开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会,各申办城市进行陈述,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投票确定200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
  接任务之前,就知道这是一项困难较大的工作,但困难程度如此大,是事先没有想到的。申办奥运会是实实在在的硬碰硬的工作,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计划。目前国内一些机关和单位多年形成的空对空、虚的、抽象的、笼统的、口号式工作计划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实际的工作内容才行。
  看着手里这张纸,我有点傻眼了,这对我又是一个重量级的挑战。如果说北京亚运会迎送工作网络流程图,我可以克服困难,甚至不吃、不睡去踩点,去“熬”,最终还能“熬”出来的话,这次要编制北京申办奥运会总体工作计划和网络图,单靠去跑、去“熬”是“熬”不出来的。
  没有退路。
  又是好几个不眠之夜,又是经常梦里醒来,但想不出答案。


  6、俯瞰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和找有关专家咨询、调查、出谋划策,我决定,先制定一个起草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工作总体计划和网络图的工作方案。
  我总结了1990年在北京亚运会组委会时,编制各种工作计划和计划网络图的经验:超越时空概念,跳到空中去看世界、看地球、看北京、看现在、看未来;计划是对未来而言的,所以很多时候,还需要闭上眼睛“看”。
  我归纳了制定申奥总体工作计划的四看、四分、四结合方法:
  四看俯瞰、纵看、横看、闭上眼睛看;
  四分横向分任务,纵向分阶段,斜向分配合,管理分层次;
  四结合IOC(国际奥委会)规定与中国国情结合,工作定性与定量结合,工作计划的动态管理与定期检查结合,微观管理与宏观指挥结合。
  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了解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在1993年9月前,有哪些重要的会议或活动,比如: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全会,国际体育记者协会年会,各州奥林匹克协会会议,每年6。23的“国际奥林匹克日”等;了解1993年9月前有哪些重要比赛,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世界杯赛等;了解每年世界上的重要节日;预测未来两年半国际上将发生的大事;预测未来两年半国内将发生的大事;了解未来几年国内将要举办的重要体育赛事,如:1993年全运会、1994年的北京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等。
  根据申办奥运会的特点,我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网络图唯一工作主线的编制原则和常规性思维方式,确定了两条工作主线:即对外联络和对外宣传。
  在大量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策划出我们围绕和利用这些将要发生的事件,特别是与国际奥委会委员有关的事件,可以开展哪些工作,再找出其中的重要工作。这样,共规划出在未来两年半的申奥工作中我们要做的365项工作。
  后来的工作实践证明,这365项工作的规划完全符合申奥工作的要求,涵盖了申奥所需要做的所有大事。
  这个网络图把365项工作全部列出来并挂在墙上,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全局;便于高层领导指挥和组织管理,所有工作都在计划之中,就像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工作重点突出,对外联络和对外宣传两条工作主线明确;便于掌握工作进程,心中有数,对已完成的工作、正在进行的工作和即将开始进行的工作都能看到,头脑清清楚楚地去工作;矩阵结构清晰,便于各个方面协同作战、协调配合;动态管理,可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发展,随时调整有关工作。
  申办工作总体计划和计划网络图遵循了申奥规律,也使北京申奥工作一开始就避免了盲目,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无申办经验的弱势,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申办工作纳入了科学规范管理,形成了良性的运转。
  申奥工作总体计划和计划网络图的编制,也使我从一开始就掌握了申奥工作总体情况和进程,成为奥申委主要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编制“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工作总体计划”和《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工作计划网络图》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一次挑战,我从中学习和体验到许多东西。从1991年3月到6月,我的体重减了十几斤。
  一天,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我爱人突然看着我的头说:“你有白头发了。”
  “好啊,这样我可以变得老成一些,省得别人总看我太年轻,不成熟。”我开玩笑地说。
  “别累着,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她心疼地说。
  “放心吧,”我说,“只要心情好,工作是累不死人的。”


  7、土洋结合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工作总体计划”完成了,并且编制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工作计划网络图》,但是,又遇到了一个小难题:如何将网络图制成大图挂在墙上。
  因为这个图比较大,我们跑遍了北京市各制图公司,都解决不了。后来听说建筑部门可以晒大图,我们又跑到北京建筑设计院,还是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一是我们的网络图需要用斜线标出各种工作的关系,而他们的机器只能画直线,不能画斜线;二是他们的机器最大只能晒一张标准图纸那么大的图。而我们的网络图太大,他们的机器制不了。(到第二次申奥时,他们有了大机器,我们第二次申奥的网络图就是北京建筑设计院帮助印制的。)后来我们只好自己动手,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用电脑制成半成品的小图,然后用手工画上斜线,用不同大小的螺丝帽画圆圈(节点);用电脑打字在纸上,然后用剪刀把字剪下来,再用胶水把字贴到图上去;然后,再用复印机分割放大复印后,把他们用胶水连在一起。这是一个细致而庞大的工程,我们总体部的四五个人连续干了十几天才完成。
  那段日子也是我们在惠侨饭店留下的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老顾、文制中、郭淑萍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同志,和我们一起趴在地上一个字一个字的用胶水贴。
  刘蓉,是北体大的年轻教师,是干活的主力,电脑打得很快。我最早学用电脑就是她教的,所以,我从1991年开始就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写文件了。
  任海,是我国体育界的学术权威,奥林匹克方面的专家,也是申奥的高参。那时他刚回国不久,也借调到总体部工作,抽空也来帮一下。后来,由于房间空间有限,图放不下,我们就移到楼道的地板上干。虽然很累,但大家非常高兴。惠侨饭店六楼的申奥气氛由于我们的工作显得格外的浓厚。我们也印制了几张小一些的图,送给几位主要领导。
  此图是保密的,直到1993年7月份。


  第三章 第二次申奥缘起申奥拒绝官僚主义

  1、哪个城市申奥最合适,上海?广州?北京?

  1993年9月23日在摩纳哥,我们虽然没有申奥成功,但与悉尼的一票之差,震惊了世界,同时也振奋了我们自己,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坚定了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