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博览群书2006年第12期-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主的不同在于,逢歉年,允许佃户免偿缺额,至于交出全部收获的佃户将何以为生,则是无人过问的。晏阳初的‘乡村建设’究竟有没有改善农民经济地位,有没有触动农村封建剥削关系,便不言而喻了。”“晏阳初在白鹤林住了近一年,这一年中,我体验到了一种更甚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说来近乎是滑稽,晏阳初和我仿佛有默契,彼此避免照面,以至于事实上我的确与他不曾有一次正面相遇的机会,不曾有过一回颔首之谊。”“在白鹤林,晏阳初维持着相当高的生活水准。他的家庭雇有两个满口京腔的女佣,一个西餐厨师。据其家人说,他在家里很少说中国话,基本上不吃中国饭……晏不允许两家的孩子来往。”“晏阳初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或非偶然,因为他的生活标准、格调是远离百姓的。” 
  从侯外庐先生对晏阳初的“感性认识”中不难得出这样的判断:一,晏阳初脱离百姓;二,晏阳初的生活方式和格调是和当时中国大多数人格格不入的;三,晏阳初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使农民受益。虽然侯先生在开始说,“晏阳初在数十年间是入‘现代名人’之列的。作为缘悭一面的邻居,我无权褒贬晏阳初,作为一位‘现代名人’,我或可评价他的思想。”但实际上这里的褒贬之意已十分显豁。值得注意的是,侯先生在撰写回忆录的时候,关于晏阳初已经没有什么避讳、掩饰的必要了,也就是说,这里的记载不会是侯先生为了某种需要不得不然,而是其真实的内心记录。 
  侯外庐眼里的晏阳初让人震惊,特别是你在熟读了海外学者吴相湘的那本《晏阳初传》,知悉早在1943年,晏阳初就以唯一东方人的身份,和爱因斯坦等人一道,被西半球各国数百所高等学术机构推举为全球十位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伟人等资料之后。侯外庐的晏阳初印象对当下已成定格的晏阳初形象堪称具有颠覆效果,因为世界上如果有一种平民教育运动,而其领导人居然脱离民间和百姓,那简直是一个笑谈。所幸我们还有另外的记载。对晏阳初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晏氏事业的发端缘于他一战中在法国战场上为华工服务,主要工作是代写代读家信,并萌念创办《华工周报》、举办识字班,平教运动即肇始于此。关于晏氏这段生活,相关史料上说他和“华工共同起居”,从当时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上看应该是准确的,因为一个有脱离底层百姓倾向的人大概是不会做这种工作的。再看晏阳初拟订的《乡村改造工作人员九项守则》,前三条分别是“深入民间”、“与平民打成一片”、“向平民学习”,这会不会是一种具文呢?如果不是具文,会不会仅是针对下面的工作人员而设,晏氏自己却完全不受此一规则之约束?其实我们只要想一想晏阳初在从事平教工作人员中的崇高威信就明白了。关于晏阳初的生活方式,乡村建设学院的师生们后来也有多种回忆,随便摘引几条:“晏院长总是穿着普通布料的长衫和一般的西服,但更多的是着长衫,这样便于接触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他要求孩子从小就养成不奢侈、不浪费、爱惜财物的好习惯、好思想”;“晏院长的饮食很简单,严格规定不多的一点菜金,不许多花。吃的面包,是以洋芋粉为发酵面和土面粉作成的,有人搞不清楚,说是洋面包”;“晏院长请客也同样简单,绝无铺张操办之事。并采取中菜饭西式吃法(每人一份),既卫生,又不浪费”;“(晏氏)下乡检查平教工作时,大多步行,间或坐驴车和骑驴”;“(晏氏)对人和悦,待人至诚,在他家作过工的高妈说,与晏先生相处20多年,从未听到他说一句怨言和责备的话……也爱和工人们聊天”;“(晏氏)常说:平教会的经费是‘沿门托钵’来的,其中包括不少孤儿寡妇的捐赠,如我们不踏踏实实为平民工作,随便浪费他们的捐款,是对不起他们,也是一种犯罪!”……(均见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晏阳初纪念文集》)这些师生们的回忆我以为大致可信,晏氏骑驴下乡有流传至今的照片为证,至于其在经费上的律己,只要我们想想,平教会的经费很多来自美国财团的捐赠,如果晏阳初个人生活奢华,接受、使用捐款的手续不清,精明的美国人会如此慷慨地给晏氏持续支持? 
  如何评价侯外庐的晏阳初印象?其实侯先生自己说的很清楚,他虽然和晏阳初比邻而居,却“不曾有一次正面相遇的机会”,说这种印象得自传闻应该不过分。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这种传闻也并非完全没有根据,晏氏深受西方文化洗礼,且为虔诚的基督徒,其平素行事和生活格调有那么一点“洋味”,是一点儿也不奇怪的。考察侯外庐之所以有这么一种“晏阳初印象”,晏阳初身上的“洋味”是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则必须推原到思想、理念上的严重分歧,而思想、理念上的这种对立正是看人容易先人为主的关键。 
  晏阳初的思想简而言之,认为中国农民有四个基本问题,就是“贫、愚、弱、私”四个大字,而“贫”是根本,农民生存都成问题,所以没法讲究卫生和教育,更不会热心公益事业。针对这四大问题,他提出了在中国农村开展四种教育,以“生计教育”救农民之贫,以“文艺教育”救农民之愚,以卫生教育救农民之弱,以“公民教育”救农民之私。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追求点滴改进的路径,未触及社会制度之根本,且容易被视为企图抹煞阶级对立。这种路径是为追求根本解决的人所轻蔑的。侯外庐先生就说:“(晏阳初)的特点是,常常不以中国人的立场分析中国的问题。我一向认为他搞的那一套与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不相矛盾,与国民党统治利益更不相抵触。抗战期间,通过一年的旁观,我产生了一个新的认识。晏阳初自称欲救治国人之贫弱愚私而拒人于千里之外,他热中平民教育、乡村教育,以‘乡村建设’的倡导者自居,却决不缩小与中国百姓之间的鸿沟。退一万步,如果说晏阳初心中真有一个乌托邦的话,我想,那也兴是布施者构想的幻境,而这位布施者自己口袋里的钱,也不过是从美国人那里得来的。” 
  中国农村乃至中国社会的问题,有没有一个根本解决之道?学界争议很多,这里不论。不过,我们可以对侯先生为论证晏氏路径之无益所举的一个例子略作分析。平教会买了田租给农民,“没有实行减租,也没有改变定额地租的办法,他们与一般地主的不同在于,逢歉年,允许佃户免偿缺额”,所以,侯先生认定其没有“改善农民经济地位”和“触动农村封建剥削关系”。照侯先生的意思,平教会大概只有买了田一文不取地分给农民,才能算“改善农民经济地位”和“触动农村封建剥削关系”了,可是我们知道,平教会本身不置产业,其经费几乎全部来源于募捐,如果按这样做下去,能够坚持几天? 
  个案只是个案(且不说就此个案而言,平教会的行为也并非对农民没有一点儿好处),历史学家侯外庐先生仅以此个案,就得出晏氏事业无益于底层百姓的结论,即使不说其轻率,至少也是为时过早。晏氏事业对中国乃至世界平民地位的改善,我们现在不是看得越来越清楚了吗? 
  平常我们都知道要“知人论世”,可说说容易做起来如何?也许只有感叹一句:难矣哉。 
傅雷的艺术人生
丹 晨 
  傅雷先生(1908~1966)离开我们整整四十年了。他是二十世纪中国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对现代中华文化建设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文化名人。大家都已经知道他是一位翻译(巴尔扎克小说)大家,知道他的精湛的音乐理论造诣和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但是,他还是一位大艺术家,在文学、绘画、音乐、艺术理论等广阔领域里都曾有过创造性的业绩,对此人们未必都有充分的认识。这里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饱览原作,目光如炬 
   
  傅雷曾在1927~1931年留学法国。他学的是文科,对文学、绘画、音乐尤其痴爱;但他却不致力于创作,而着意于艺术理论研究。他后来在致黄宾虹信中曾多次自嘲说:“晚学殖素俭,兴趣太广,治学太杂,夙以事事浅尝为惧,何敢轻易着手。”“晚蚤(早)岁治西欧文学,游巴黎时旁及美术史,平生不能捉笔,而爱美之情与日俱增……”“晚于艺事,无论中西皆不能动一笔,空言理法,好事而已。为学芜杂,涉猎难精,老大无成,思之汗颜,私心已无他愿,惟望能于文字方面为国画理论略尽爬剔整理之役,俾后之志士,得以上窥绝学,从而发扬光大。”(《傅雷选集·书信卷上》第57、51、105页)这些话说明傅雷的选择是自觉的,他想通过理论研究,推动艺术创作实践。事实证明,他确实做到了这点。 
  傅雷从事艺术理论研究有着非同一般的特色。他并非简单地局限于某个学科就事论事,而是对文学、(中西)绘画、音乐、以至书法几大艺术门类都有很深的研究,可说是打通了这些学科,互相观照比较,寻求其中异同,从而突显了作品中包括声音、色彩、光、修辞等融合构成的形象和感情的节奏感、具象感,深化和提升了人们对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以获得所谓艺术上的“通感”。譬如在评论张爱玲的《金锁记》时,注意到作者对“绘画、音乐、历史的运用,使她的文体特别富丽动人。”对其中主人公曹七巧的描写,傅雷说:“好似项(伦)勃朗笔下的肖像,整个人都沉没在阴暗里,只有脸上极小的一角沾着一些光亮。即是这些少的光亮直透入我们的内心。”这正是从画理中的光的作用来解析欣赏的。他写的第一篇美术评论《塞尚》,几乎就是一篇文学美文。在论述塞尚的成就和特点时,除了指出他在光与色的运用上有出色的创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