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坟,大防。(谓是。)
  '疏'“坟,大防”。○释曰:李巡云:“坟谓岸,状如坟墓,名大防也。”《诗·周南》云:“遵彼汝坟。”又《释地》云“坟莫大於河滨”是也。
  为。(谓水边。○,音士。)
  '疏'“为”。○释曰:李巡曰:“,一名,谓水边也。”《诗·秦风》云:“所谓伊人,在水之”也。
  穷渎,汜。(水无所通者。○汜,音似。)
  '疏'“穷渎,汜”。○释曰:谓穷困不通水渎名汜也。亦得名,即《释山》云:“山无所通,。”郭注云:“所谓穷渎者,虽无所通,与水注川同名。”是也。
  谷者,'A137'。(通於谷。○'A137',眉。)岸。
  '疏'“谷者,'A137'”。○释曰:谓穷渎汜谷能通於谷者,则别名'A137'也。此已上释岸之名也,故题“岸”。
  ●卷七·释山第十一
  '疏'“释山第十一”。○释曰:案《释名》云:“山,产也。”言产生万物。《说文》云:“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也。”此篇释诸山之名,故云释山。
  河南华,(华阴山。)河西岳,(吴岳。)河东岱,(岱宗,泰山。)河北恒,(北岳恒山。)江南衡。(衡山,南岳。)
  '疏'“河南华”至“江南衡”。○释曰:篇首载此五山者,以为中国之名山也。案《周礼·职方氏》:“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正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郑注云:“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为五岳,知者,案郑注《大司乐》云:“五岳,岱在兖州,衡在荆州,华在豫州,岳在雍州,恒在并州。”是也。案,下文及经典群书言五岳者,皆数嵩高不数岳。而郑云然者,盖郑有所案据,更见异意也。其正名五岳,必取嵩高为定解,下文别释。云“河南华”、注“华阴山”者,案《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孔安国云:“河自龙门南流至华山,北而东行。”然则此山在河之南,故曰“河南华”。下皆放此。在华阴县界,故曰华阴山也。云“河西岳”、注“吴岳”者,在西河之西,一名吴岳。郑玄云:“在。”云“河东岱”、注“岱宗,泰山”者,在东河之东,一名岱宗,一名泰山。郑玄云:“在博。”云“河北恒”、注“北岳,恒山”者,下文“恒山为北岳”是也。郑玄云:“在上曲阳。”云“江南衡”、注“衡山,南岳”者,《禹贡》云:“岷山导江。”又曰:“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孔注云:“衡山,江所经。”然则江水经此山之北,东入于海,故曰“江南衡”也。郑注《大宗伯》云:五岳,“南曰衡”也。是也。
  山三袭,陟。(袭亦重。)
  '疏'“山三袭,陟。”注“袭亦重”。○释曰:山之形若三山重累者名陟。重衣谓之袭,故以袭为重也。上篇注已云“成犹重也”,故此云亦也。
  再成,英。(两山相重。)
  '疏'“再成,英”。注“两山相重”。○释曰:成,重也。山形两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县,盖取此名也。
  一成,坯。(《书》曰:“至于大亻丕。”○坯,备悲切。)
  '疏'“一成,坯”。注“《书》曰:‘至于大亻丕。’”○释曰:案此文则山上更有一山重累者,名亻丕。“《书》曰”者,《禹贡》文也。孔安国云:“山再成曰亻丕。”与此不同者,盖所见异也。郑玄云:“大亻丕,在武武德之界。”张揖云:“成皋县山也。”《汉书音义》臣瓒以为皆非。今黎阳县山临河,岂不是大亻丕乎?瓒意当然。
  山大而高,崧。(今中岳嵩高山,盖依此名。○崧,嵩。)
  '疏'“山大而高,崧”。注“今中岳嵩山,盖依此名”。○释曰:《诗·大雅》云:“崧高维岳。”毛传云:“崧,高貌。”《释名》云:“崧,竦也。亦高称也。”李巡曰:“高大曰嵩。”此则山高大者自名崧。本不指中岳,名嵩高或取此文以立名乎?无正文,故云“盖”以疑之。
  山小而高,岑。(言岑。)
  '疏'“山小而高,岑”。注“言岑”。○释曰:言山形虽小而高者,名岑也。
  锐而高,峤。(言钅峻。○峤,音乔。)
  '疏'“锐而高,峤”。注“言钅峻”。○释曰:锐则钅也,言山形钅峻而高者名峤。《列子》曰:“氵孛海之东有壑,其中山曰员峤。”盖同此也。
  卑而大,扈。(扈,广貌。)
  '疏'“卑而大,扈”。注“扈,广貌”。○释曰:言山形卑下而广大者名扈。《礼记·檀弓》云:“南宫纟舀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ヮ曰:‘尔毋扈扈尔。’”郑注云:“扈扈谓大广。”盖取此义也。
  小而众,岿。(小山丛罗。○岿,丘鬼切。)
  '疏'“小而众,岿”。注“小山丛罗”。○释曰:言山小而众、丛萃罗列者,名岿。
  小山岌大山,亘。(岌谓高过。○岌,鱼泣切。亘,桓。)
  '疏'“小山岌大山,亘”。注“岌谓高过”。○释曰:言小山与大山相并,而小山高过於大山者,名亘。非谓小山名岌,大山名亘也。
  属者,峄。(言骆驿相连属。○属,烛。峄,亦。)
  '疏'“属者,峄”。注“言骆驿相连属”。○释曰:言山形相连属、骆驿然不绝者,名峄。骆驿,连属不绝之辞。《禹贡》云:“峄阳孤桐。”《地理志》云:东海下邳县西有“葛峄山”,取此名也。
  独者,蜀。(蜀亦孤独。)
  '疏'“独者,蜀”。注“蜀亦孤独”。○释曰:言山之孤独者名蜀。案《说文》云:蜀,虫名。《诗》云:“々者蜀。”《释虫》云:“厄,乌。”郭云:“大虫如指,似蚕。”此虫更无群匹,故云蜀亦孤独。既虫之孤独者蜀,是以山之孤独者亦名蜀也。
  上正,章。(山上平。)
  '疏'“上正,章”。注“山上平”。○释曰:正犹平也。言山形上平者名章。
  宛中,隆。(山中央高。)
  '疏'“宛中,隆”。注“山中央高”。○释曰:言山形中央蕴聚而高者名隆。
  山脊,冈。(谓山长脊。)
  '疏'“山脊,冈”。注“谓山长脊”。○释曰:孙炎云:“长山之脊也。”言高山之长脊,名冈。《诗》云“陟彼高冈”是也。
  未及上,翠微。(近上旁陂。)
  '疏'“未及上,翠微”。注“近上旁陂”。○释曰:谓未及顶上、在旁陂陀之处,名翠微。一说:山气青缥色,故曰“翠微”也。
  山顶,冢。(山颠。)者,。(谓山峰头岩。○,子恤反。,子规切。音危。)
  '疏'“山顶”至“”。○释曰:此二句释《小雅·十月》云“山冢崩”之文也。毛传云:“山顶曰冢。”郑笺云:“者,崔嵬。”虽音字小异,义实同也,是取此文为说。彼云:“冢者,谓山顶也。”《释言》云:“颠,顶也。”故此郭云“山颠”。彼云:“萃者,谓山颠之末,其峰岩然者也。”
  山如堂者,密。(形如堂室者。《尸子》曰:“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
  '疏'“山如堂者,密”。○释曰:言山形如堂室者,名密。○注“《尸子》至”美枞”。○释曰:此《尸子·绰子》篇文,引之证山有名密者。
  如防者,盛。(防,是。盛,音成。)
  '疏'“如防者,盛”。注“防,是”。○释曰:此盛,读如粢盛之盛。是防之形{隋山}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故其山形如是防者,亦名盛也。
  峦,山堕。(谓山形长狭者,荆州谓之峦。《诗》曰:“{隋山}山乔岳。”○{隋山},汤果切。)
  '疏'“峦,山堕”。○释曰:凡物狭而长者,谓之{隋山},则此言山{隋山}者,谓山形狭长者,一名峦也。○注“《诗》曰:‘{隋山}山乔岳。’”○释曰:《周颂·般》篇文也。
  重,兼。(谓山形如累两。,甑。山形状似之,因以名云。○重,平声。,言蹇反。兼,音俨。)
  '疏'“重,兼”。注“谓山”至“名云”。○释曰:孙炎云:“山基有重岸也。”郭云:“,甑”者,郑众注《考工记》云:“,无甑。”《方言》云:“甑,自关而东谓之。”故知,甑也。
  左右有岸,。(夹山有岸。○,口阁切。)
  '疏'“左右有岸,”。注“夹山有岸”。○释曰:谓山两边有水,山与水为岸,此山名。
  大山宫小山,霍。(宫谓围绕之。《礼记》曰“君为庐宫之”是也。)
  '疏'“大山宫小山,霍”。○释曰:宫犹围绕也。谓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围绕之,山形若此者,名霍。非谓大山名宫,小山名霍也。○注“宫谓”至“是也”。○释曰:“《礼记》曰”者,《丧大记》文也。郑注云:“宫谓围障之也。”引之者,证宫为围绕之义也。
  小山别大山,鲜。(不相连。○别,彼列切。鲜,息浅切。)
  '疏'“小山别大山,鲜”。注“不相连”。○释曰:谓小山与大山分别不相连属者,名鲜。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鲜。”
  山绝,陉。(连中断绝。○陉,形。)
  '疏'“山绝,陉”。注“连中断绝”。○释曰:谓山形连延中忽断绝者,名陉。
  多小石,敖。(多礓砾。○敖,音敲。)
  '疏'“多小石,敖。”注“多礓砾”。○释曰:礓砾,即小石也。山多此小石者名敖。《释名》曰:“小石曰砾。”
  “多大石,'C200'。(多盘石。○'C200',音壳。)
  '疏'“多大石,'C200'”。注“多盘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