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病,但若用药过度,便会转成无药可治之病。”提婆达多疼痛难忍,只好请佛加持。佛将手置于他的头顶说:“如果我对常损害我的提婆达多和我亲生之子罗睺罗没有丝毫偏袒、分别之心,如是愿他的病马上痊愈。”因佛早已远离贪嗔等烦恼,对一切众生都平等对待,以谛实语的加持,故而提婆达多的病当下痊愈。
  过越狂妄自大者,不断遭受诸痛苦,
  狮子极为傲慢故,狐狸让它背象体。
  过分狂妄自大的人,将会接连不断地遭受诸多痛苦。正如狮子极其傲慢的缘故,而被狡猾的狐狸利用,让它背大象的尸体。
  在嫉妒和傲慢恶魔的毒害下,人会显得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由此便会遭受诸多痛苦。如楚霸王项羽也正是因为自尊自大的原故而痛失天下,暴尸荒野。狂妄之心,人皆有之,但程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过分狂妄便会自吹自擂,忘乎所以,结果又常常是精力耗尽,原形毕露,或因能力有限,夸下的海口无法自圆其说而受人惩治,终将陷入无尽的烦恼痛苦之中。
  狮子傲称兽中之王,但也因为狂妄自大而中了狐狸的奸计,为其当了一回“苦力”。曾经狮子杀死了一头大象,当它正津津有味地美餐之时,狡猾的狐狸厚着脸皮上前撕了几块肉。狮子有点不高兴,却故意逗狐狸说:“这象肉你怎么有权利享用?不过你若能将这一整块象尸背到另一个地方去,我就不治你的罪,并且将这头象尸赏赐给你。”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狐狸受了讽刺,脸上火辣辣地一阵痛,认为狮子太狂妄了,决心报复。于是它大大咧咧地说:“好吧!我这就把它背走,不过您要在后面为我唱颂歌。”狮子大惑不解:“凭什么要我为你唱颂歌?”狐狸说:“您真不知道?”狮子摇摇头。狐狸神秘地说:“有一部论典中讲,能背象体行走的野兽是高贵的,而那些不能背象体的劣等野兽则应跟在后面为它大唱赞歌,这样,天神才会生欢喜心。现在我要背象体,只有委屈您……”狮子暗想:如果我为它唱赞歌,岂不成了卑劣者?若消息传出去,我还有什么脸面当兽王呢?想到这里它对狐狸说:“既然论典中有这种说法,我身为最高贵的兽王,自然应该由我来背象体才对。如此你跟在我身后唱颂歌。”说完他就背起象体得意地往前走……。无有智慧又狂妄自大的人就象狮子一样可怜、可笑,终究要感受无量的痛苦。
  乌鸦埋藏之食物,或为恶人谋福利,
  或于瘠田撒种子,此等望多受益少。
  乌鸦埋藏的食物,或者去帮恶人谋求福利,或是在贫瘠的田地中撒播种子,这些行为往往是期望甚多而受益鲜少。
  将勤苦奔劳而寻找到的食物埋藏在地下是乌鸦的天性。每次乌鸦找得食物仅用少许填肚充饥,将大部分节余下的做为“伏藏”,以待来日缺食之用。它衔起食物匆匆飞走,认准一个安全地带,便用嘴于地上刨坑,存放食物。为了便于寻找,它会选用天空中的一朵白云做为标记,观察许久,牢记于心。但是空中的白云总在刹那不停地移动,不一会儿,乌鸦那美好的希望就随着它认定的白云一起飘走,然后永远消失了。当乌鸦急需食物而前来寻找之时,白云杳无踪影,即便找到一朵相似的白云,但其底下的土地中也挖不出食物,它只有失魂落魄地哀嚎。
  对于恶人的种种劣迹,通过第三品“观察愚者”与本品“观察恶行”的宣说,应该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恶人最显著的特征即是忘恩负义,因此无论以什么样的发心去为他们谋福利,都没有实义,你不可能得到任何回报。他们不会记住你的恩德,永远是一副吃倒泰山不谢土的本性。必要之时,他们会恩将仇报,正如救起落水的恶狗,上岸来反倒咬你一口,好让你刻骨铭心。若是渴望更多的回报而对恶人施以钱财,委以重任,授以绝技,或是鼎力相助,尽心侍奉等,则是大错而特错,誓与愿违,那可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买卖”。
  有经验的庄稼人都懂得精选优良种子撒播于肥沃的土地,才会有丰硕的成果这一道理。而愚者不观察取舍,不询诘讨教,总是孤注一掷,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将种子撒播于贫瘠的土地上,仍然期望得到丰收。受了委屈的种子联合抗议——稀稀拉拉地冒出几颗又小又瘦的苗芽,作为送信的使者,其余的则拒绝出土。本颂三个事例都犯了原则上的错误,虽然付出努力,寄予厚望,但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引用乌鸦藏食和瘠田播种的例子做铺垫、赔衬,以便再次强而有力地揭露恶人的本性。
  若无详细观察前,对谁亦不应信任,
  放逸之中出过错,亲友往往成怨仇。
  如果没有经过详细的观察和了解,在此之前对任何人也不应信赖。常时放逸、麻痹大意中会出过错,亲友往往也会变成怨敌。
  对于一个人的信任,来自于反复详细的观察。如果他的语言、性情、人格各方面都正直可靠,才能信任于他。对方无论是高官或伟人,学者或是乞丐,对之若未经观察或是只经粗略的观察都不能信任。不轻信的理由很多,因世间擅于伪装的狡诈者甚多,他们说出话来言真意切,死人都会被说活。若仅听闻片面言辞、仅观表面现象而轻信他人,于蒙受巨大损失后才大呼上当受骗又有何用呢?那可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放逸是一切过错的根源,世间的许多过错、各类事故往往都缘于放逸。待人处事,若不谨慎仔细,常时粗心大意,不观察取舍,草率行事,轻信别人,最终会损害集体的利益,毁坏自他。比如一位建筑公司的老板,在接工程后,若自己不精勤,闲散放逸,轻信下属,又不去现场督察,就会导致建筑材料被浪费,质量不达标的后果。有的工程未完全竣工便已倒塌,令员工伤亡,老板倾家荡产不说,还要吃官司。又如寺庙里为常住服务的人,若放逸不负责任,毁坏、遗失、任人挪用或转赠三宝的财物等,必将导致无穷的过患。因三宝的财产都缘于十方信众,无义地毁损后,僧众无法享用,施主也不能增长福德,管理财物的人员必定要负完全的责任。这样的过错引来的后患自是不言而喻,其果报在《百业经》中已有详细的论述。
  有些人虽然也很谨慎,但他的警惕性只限于外人,自以为亲友是可靠的,无须观察。但亲友也是人,也有贪欲和嗔恚等烦恼,若疏于对亲友的观察,自己同样会遭受他们的伤害。沿海一带曾经有一位资产数百万的大老板,他经营有方,使自己的公司越办越红火。后来,他安于闲散的生活,乐于养尊处优,便把公司业务移交给自己的亲弟弟。时过一年,弟弟将公司作抵押,以兄长的名义于银行贷取巨款,事后又将公司转卖他人,自己则携家眷移居海外。当银行对其兄索要贷款之时,因无力偿还而气极至狂,成为一严重的精神病患者。所以,未经观察任何人都不可轻信。
  世上劣物虽众多,然无劣人更可恶,
  其余劣物可改造,改造劣人除非灭。
  世间上劣等的物品虽然很多,但却没有恶劣的人那样可恶,其余坏的东西可以改造,而要想将劣者改造好,除非他死掉。
  劣物泛指所有品质不好的东西,动物中有,植物当中也有,在人类生活所需的物品中更多。一提起劣质产品,人们就会皱眉摇头,长嘘短叹,绝对找不到一个“崇拜者”。虽然劣等物品对人类无益甚至有害,但没有劣人可恶,若劣物劣人并到一处强迫人去选择,那么稍有智慧,明事理的人肯定会选择劣物而舍弃劣人。有者感言:“遇此劣物而未遇劣人实乃不幸中之万幸。”何以故,因为劣者心性卑劣蛮不讲理,不求善法,不讲因果,为非作歹,任何地方出现此等劣人便不得毫许安宁。在正士眼里,劣人就象严重的精神病患者,无可救药,既怕他们又可怜他们。若对其宣讲伦理道德或佛法真理,无疑是对牛弹琴,他们充耳不闻,随时可能对你来一阵“狂轰乱炸”,令观者闻风丧胆,唯恐与其相遇。
  劣人比劣物更可恶可怕的主要原因即是劣物可以改造,而劣人却无法改造。比如一间粗陋的房室,经过维修装潢后可以变得华美;贫瘠的土地可以通过施肥、灌溉等方法夷为良田;一件衣服如果款式不佳或穿起来不合身,也可以修改;家电用具出故障都能修理或改装。甚至一座年久失修、摇摇欲坠的大型建筑物,如佛塔、庙宇、高楼等皆可通过技术人员的努力,经过一番改造而焕然一新。人们常说:“征服自然界,改造自然界。”也即说明人类是具有深广智慧的高级生命,有能力改造好劣等的事物,故尔人类骄傲地自称为万物之灵。然而对于恶劣的人却无力将其改造,这万物之灵唯独对劣人不灵。很多人做过试验,企图将恶劣之人改造为贤善之士,他们耗尽毕生的精力换来的只有失败,没有成功。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仍然没有研究出改造恶人的新方法。劣人丑恶的品质是无始以来养成的,并且是在五毒染缸中精心炮制而成的,要想在他短短的一生中断除,谈何容易,那简直比登天还难。对于容貌丑劣的人,可以通过美容术改造为殊妙天仙般的绝代佳人或是英姿飒爽的俊男。但在这里所讲的劣人特指其丑恶的心灵,即使聘招天下能工巧匠云集也无力改造,有志之士的确爱莫能助。此等人堪称“活死人”,即便华陀再世,扁鹊重来也无有“妙手回春”之力。只有在恶人的生命划上句号之时才算是对他做了相似的改造,那时街坊邻里乃至亲戚朋友都会拍手称快:“他终于死了,感谢上苍。”除此之外,世间上不可能找到一个改造劣人的办法。如呷单派大德云:“弟子若愚痴,闻思可增慧,若人格恶劣,则无法改变,故不应摄收。”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恶人都是最可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