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愚者就象魔鬼见不得阳光一样逃避学者。当阳光普照大地时,为世间带来光明和温暖,大多数众生都会觉得舒适,都向往光明。但是魔鬼却惧怕太阳强烈的光芒,纷纷躲进不见阳光的阴暗角落。经中也说:魔鬼白天很少行动,黄昏以后夜行魔鬼、死魔、病魔等种种魔鬼就开始出来活动、伤害众生。所以许多人在晚上总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惧,而白天这种恐惧感就会自然消失;又如一些病人,往往在晚间会病情加重,痛苦呻吟。无垢光尊者对出家人教导说:“何行长夜者,岂非是魔鬼。”即是说修行人不要象魔鬼一样夜里行走。又如猫头鹰也只在夜间活动所以称为“鬼鸟”。
  懂得这些道理后,切不可明知故犯自甘堕落,应恭敬一切学者和善知识,勇敢地追求光明。
  愚者唯顾积财富,此人怎有亲友念?
  苦罪积财如老鼠,终于人死财留世。
  愚者唯一顾念的便是积累财富,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亲朋好友的概念呢?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他们既受痛苦又造罪业,就象老鼠一样,最后死的时候,财产全部留在世间。
  无论何时何地,愚者的欲愿即是积攒财富,遇到任何事情,他都想从中捞一把大发横财。甚至在梦中也盘算如何才能挣得更多的钱财,或到手的财物怎样才不会损减等。他们追求财富的欲望永时不得满足,坐在钱堆里还想钱。有的人珍爱财宝胜过自己的生命,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不舍弃财富,宁愿为财宝献出宝贵的生命,即如世人所呵斥的“要钱不要命”。这种人怎么会顾及亲情呢?为了得到钱财,他们不择手段,不分对境,就算是父母兄妹等亲友的财产也会强抢豪夺,有的居然会杀害父母、妻儿以谋财产。更有甚者会把妻子、儿女也秘密地卖给人贩子而换取几个充满罪恶的铜钱。
  五十年代初,有一户两口之家,妻子非常富有,头上装饰的珊瑚、玛瑙等少说也值几万元人民币。丈夫一直想将这些财富据为己有。一日,他骗妻子说:“我带你到某某地方去参加集会。”妻子信以为真,兴致勃勃地用金银珠宝装扮自己,浑身上下洋溢着珠光宝气,喜滋滋地和丈夫骑马上路了。傍晚路经一个山洞,丈夫说:“今晚住在这里。”于是两人将马拴在洞外,生火烧茶。当日还有一个人住在那山洞里,因洞很深,夫妻俩一点儿也没发现。夜里,丈夫起身操起藏刀将熟睡的妻子杀死,割下她的头发,搜尽其身上的金银财宝,弃尸河中,骑马而逃。这一切被躲在山洞深处的人看得一清二楚,却不敢吭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贪心的丈夫为了钱财竟狠心杀死自己朝夕相处的妻子,此人毫无夫妻情义,真是禽兽不如之辈。又如《大圆满前行》中所讲乐行王的儿子为了得到王位、财富,昧着良心杀害了父王,他又有什么亲情之念呢?
  只求财富不念亲情的愚人,虽然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财富,但同时造下了深重的罪业。他们在现世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亲友的唾骂,后世必定会堕地狱,感受各种无法想象的痛苦。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逃脱了法网却逃不过因果,待到海枯石烂、斗转星移,他们也不能出离罪业的苦海。这些人就象老鼠一样,积累财富的同时也是在积累各种罪业“资粮”,用来购买飞往地狱的特快机票。老鼠原本是小偷的转世,于一生中辛辛苦苦地偷盗财物,积累罪业,自己却享用不了多少。罪恶的愚人和老鼠一样,都只能赤身裸体转到中阴下世,而他们的财产,哪怕一针一线也带不走。实际上,钱财就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所以佛陀说过钱财是毒蛇,不可贪执,修行人当远离。
  恶劣愚者聚会中,有学之士怎受敬?
  犹如居住毒蛇处,灯火再亮不发光。
  在歹毒愚徒聚会的地方,有学问的智者怎么会受到恭敬呢?就如众多毒蛇居住的地方,再亮的灯火也不能发出亮光。
  愚者不懂得学问的可贵,对于学者也就自然不会去恭敬。他们的追求、嗜好与学者完全相反,再加上恶劣的本性,非但不会恭敬学者,反而还会加以毁损。这样的人若是聚集一处,便是同流合污,在学者面前耀武扬威,狂傲至极。若指望他们对学者稍作恭敬,那便是太阳从西边出来难得一见的事。即便真的恭敬,也很可能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背地里不知又要耍什么花招。曾经有位持铜钵的比丘在林中静修。一伙强盗得知他出生富贵之家,便以为铜钵是金钵,于是前去骗取“金钵”,到修行人跟前,他们也合掌跪拜并请求开示。比丘说:“你们一个个酒气熏天,言行粗鲁,要想成为佛弟子应该……。”话未说完,众强盗已听得不耐烦了,其中一人抓住比丘的衣领恨恨地说:“臭和尚,敢教训我们。”其余的人则四处翻寻“金钵”,得手后便扬长而去。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以上愚人就象毒蛇一样卑劣恶毒。在毒蛇聚居的地方,再亮的灯火也显不出光亮来,因为毒蛇口里发出的毒气有很大的污染能力,灯火光亮也由此黯然失色。如果常常接触毒蛇的毒气,动物会慢慢灭绝,植物也会逐渐枯死。它的这种能力和当今的核武器、原子弹一样,一旦释放出来,旁边的众生自然死亡不说,甚至连草木都生长不起来。古人也说:“毒蛇过,草木枯,坏人过,百姓苦。”可见坏人和毒蛇一样令人憎恶。
  所以,学者在愚者面前是不会受到恭敬的,了知此理也就犯不着和他们计较,应以大悲菩提心慈悯他们,以善根普作回向。
  恶业深重悭吝者,有财亦无享受时,
  犹如葡萄成熟时,乌鸦经常生嘴疮。
  恶业深重又悭吝无比的愚者,即便拥有丰足的钱财也没有福报去享受。犹如葡萄成熟的季节,乌鸦的嘴却经常生疮而没有享用葡萄的口福。
  愚者以种种恶业积攒钱财,悭吝成性甘当守财奴,往往没有享受的机会。因累世造业而成为罪业深重的人,行于罪恶的生财之道,纵然腰缠万贯,也得不到幸福。他们总会忽生重病,或遭飞来横祸,或住院耗尽资财,或被人抢掠等遭破财之灾,或出车祸受皮肉之苦,终身残废乃至性命不保。
  曾经有一位从事杀鸡杀鸭的专业户,他日宰数千而不知疲厌,受到亲朋好友的夸赞,他便引以为荣越杀越起劲。逢年过节或重大假日,为了应付市场批发的需要,他就象机器人一样,两眼通红,不停挥刀割开鸡喉,不管有没有死,便往沸水锅中一掷。可怜的鸡鸭,除了刀割的痛苦之外,还加上沸汤煮泡之苦,真是活生生的杀戮、沸汤地狱!这位“职业杀手”两年时间便成了暴发富,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用赚得的钱添置机器设备,形成屠杀鸡鸭的大厂家。新厂落成的第二天,他忽然由一个口才流利、滔滔不绝的青年变成讷讷不畅的半哑之人。接洽生意之时,许多动听的理由也无法畅所欲言地表达,为此他常常痛哭,却仍然执迷不悟。一个月中,经常喊喉咙痛,饮食困难,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食道癌,回家的途中又出车祸,最后成了植物人。
  这样的人积财如山仍不知满足,不用说布施供养,就是用在自己身上都舍不得,到头来落得如此悲惨的境地。更何况后世还要光临地狱,其苦更是不堪设想。又有一位人事局的局长,托他办事的人常常给他送些名贵药材、滋补佳品、高档服饰等。他每次交给妻子时都说:“这东西很珍贵,你一定要好好保管。”他自己舍不得用不说,连儿子也舍不得给,更别说布施外人了。等他死后,儿女翻箱倒柜,搜刮他珍藏的“老窖”,能吃的燕窝、人参、熊掌之类都已发霉、变色、腐烂了;新潮的服装已经过时,高档的丝绸却也被小虫咬得千疮百孔。真是可悲可叹!他们就象乌鸦一样,无法享用财富。秋天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乌鸦早就对葡萄垂涎三尺,它们日日期待,好不容易盼来这丰收的时日,却因业力的显现嘴生泡疮,总不见好,只能望着水灵灵的葡萄哀叹。
  常依他人扶持者,一旦此人会遭殃,
  犹如天鹅携乌龟,终于摔死于地上。
  常常依靠他人扶持的人,总有一天会因失去依靠而遭殃,犹如被天鹅携带“飞”到空中的乌龟,最终摔死在地上。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常常依靠他人的扶持而生存、发达,其美景一定不会长久,终有一天会遭失败,甚至国破家亡。世间上,有许多人是依靠父母的地位而谋得一官半职,或一些好工作。但做父母的不可能和子女相处一辈子,到时定会撒手西去,更何况父母的地位也不是永恒的,怎么可能成为这些寄生虫般子女的永久依靠呢?做父母的也应反省,了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的道理。适者生存,劣者淘汰,这是世间万物生存的至理名言,只要有真才实学,去到哪里都能独创一片蓝天;否则,很难有长久的美景。
  从前,有两只天鹅和一只乌龟共同生活在一个悦意的水池里。一年夏季,天旱地裂,眼看水池即将干涸,三个伙伴愁眉不展,急得团团转。两只天鹅互相商量说:“我们不能在此等死,应该飞往远方的湖泊。”而乌龟却怒容满面,责骂天鹅无情无义。天鹅说:“我们有翅膀能飞,你不能飞,又有什么办法呢?”乌龟灵机一动说:“你俩口衔木棒各居一端,我口含木棒中间,这样就能跟你们一起飞行了。”两只天鹅觉得有理,点头同意。于是它们用木棒带着乌龟飞往远方的湖泊。当飞到一个村庄上空时,被几个顽童看见,觉得非常有趣,便拍手大喊:“天鹅天鹅真聪明,带着乌龟天上飞……”此时乌龟感到万分委屈,心想:这个“飞行”的主意是我乌龟想出来的,怎么会归功于天鹅呢?虽然心怀不满,却不敢张口分辩,只好忍气吞声,随着天鹅继续飞行。到了另一个村庄上空,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