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貪愛名為母 無明則為父
覺境識為佛 諸使為羅漢
陰集名為僧 無間次第斷
謂是五無間 不入無擇獄
此頌上內五無間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佛之知覺。世尊。何等是佛之知覺。佛告大慧。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以是因緣故我說一乘。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善知二無我 二障煩惱斷
永離二種死 是名佛知覺
向言一乘覺道。其說猶略。而未常言所知所覺者何法。於是復申此請。佛乃告之。了二無我是為覺。了二障是為知。究論人法生佛平等本無二執。所謂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此無人執也。平等性中無自他之形相。此無法執也。眾生迷之成二我執。如來覺了本性。二執皆空。故云無我也。二障者。惑障智障也。即上二執為惑二空為智。既以二空空其二執。是無惑障。能空之智亦泯。是無智障。二障乃生死之因。因滅故果滅。故云離二種死。二死者分段變易之死也。二煩惱者。謂通別二惑也。此二惑累至於極果方能斷盡。如是了達名為佛之知覺。二乘雖小若能回心向大。如佛覺知是佛而已。故云亦名為佛。所以說一乘者此也。重頌可見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何故世尊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是過去一切佛。及種種受生。我爾時作曼陀轉輪拢趿来笙蠹胞W鵡鳥釋提桓因善眼仙人。如是等百千生經說 三世諸佛道無不同。而覺知前後。不無有去來今之異。云何世尊言。我是過去一切佛。又曰種種受生則異其形。大慧。持此兩端。舉以為問。本生經云。如來過去曾種種受生。如作轉輪王及作釋提善眼大象鸚鵡等百千生
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爾時作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佛。云何四等。謂字等語等法等身等。是名四等。以四種等故。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 佛告以四等故。作拘留孫等佛。乃詶上我是過去諸佛之問。四等義見下文
云何字等。若字稱我為佛。彼字亦稱一切諸佛。彼字自性無有差別。是名字等。云何語等。謂我六十四種梵音言語相生。彼諸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如是。六十四種梵音言語相生。無增無減無有差別。迦陵頻伽梵音聲性。云何身等。諸我與諸佛法身及色身相好無有差別。除為眨吮酥T趣差別眾生故。示現種種差別色身。是名身等。云何法等。謂我及彼佛得三十七菩提分法。略說佛法無障礙智。是名四等。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迦葉拘留孫 拘那含是我
以此四種等 我為佛子說
四等者。字語身法四。皆平等也。字等者。謂我名佛。一切如來亦名為佛。佛名無別。是為字等也。語等者。謂我作六十四種梵音聲語。一切諸佛亦然。是名語等。密跡力士經第二。說佛聲有八轉。謂體業具為從屬於呼。是八轉聲各具八德。所謂眨吐暼彳浡曋B了聲易解聲無錯謬聲無雌小聲廣大聲深遠聲。八八即成六十四種。頻伽即鳥名。其聲清雅超於眾鳥。故引以喻也。身等者。謂我與諸佛法報應化之身等無差別。雖機不等應跡或殊會其歸趣亦一而已。法等者謂所得道品之法。與諸佛無殊也。言無障礙智者。謂得是四等。則於一切佛法無所障礙。亦不迷於如來化跡同異也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不說是佛說。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何因說言不說是佛說。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如是說。云何二法。謂緣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故。我如是說 示四等猶涉言詮。故復以始終不說一字之義為問。佛答以我因二法故。謂無法可說。是佛之說也。自得即自證修德也。本住即本具性德也。修性一如。皆離言說。故云我如是說
云何緣自得法。若彼如來所得。我亦得之無增無減。緣自得法究竟境界。離言說妄想離字二趣 言自證境界與諸佛究竟無別。此自得之妙尚無增減。豈可得而言思。故曰離言說等。入楞伽云。離言說相離分別相離名字相。此云二趣未詳
云何本住法。謂古先拢廊缃疸y等性。法界常住。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曠野中見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隨入城受如意樂。大慧。於意云何。彼作是道及城中。種種樂邪。答言。不也。佛告大慧。我及過去一切諸佛。法界常住亦復如是。是故說言。我於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某夜成道 至某夜涅槃
於此二中間 我都無所說
緣自得法住 故我作是說
彼佛及與我 悉無有差別
謂古先拢勒摺<聪确鹚C性德之法也。如金銀等性者。喻本住法性。如金之堅剛非鍛鍊所得。法界常住亦復如是。所謂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又言法界常住者。結本住法也。又曰。如趣彼城道等。此兼喻自得本住二法歸乎一致。所謂平坦正道者。本住法也。士夫入城受樂者。自得法也。以其本有正道故。得隨之而入。入已安之皆非外物。言此二法本有之性非言思所及。所以五十年中。一大藏教不說一字者。非曰不說。蓋以言遣言。三世諸佛其歸一揆也。偈頌文顯不釋
爾時大慧菩薩復請世尊。惟願為說一切法有無有相。令我及餘菩薩摩訶薩離有無有相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此世間依有二種。謂依有及無墮性非性。欲見不離離相 至理寂絕非有非無。眾生昧此墮於二邊。不能復本。故大慧。為眾發問。佛先順問而答。而後徵釋其義。依二種等者。謂世間眾生。依有無之境。起有無見墮性非性。即有無見也。欲見謂樂著此見。非出離法妄謂出離。故云不離離相也
大慧。云何世間依有。謂有世間因緣生。非不有從有生。非無有生。大慧。彼如是說者。是說世間無因。大慧。云何世間依無。謂受貪恚癡性已。然後妄想計著貪恚癡性非性。大慧。若不取有性者。性相寂靜故。謂諸如來聲聞緣覺。不取貪恚癡性為有為無 依有下是釋有相。謂實有世間因緣而生諸法。非不實有實從有生。言非無有生者。謂能生因緣是有。此計無為有故。復告云。彼如是說者。是外道無因論也。依無下是釋無相。謂先受三毒性已。而後妄計其性非性。非性即妄計為無。若不妄受三毒為有性者。則無所取。無取則性相本來寂靜。如佛與二乘。不取三毒性。乃離有無之見也
大慧。此中何等為壞者。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彼取貪恚癡性。後不復取。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如是解。大慧。非但貪恚癡性非性為壞者。於聲聞緣覺及佛。亦是壞者。所以者何。謂內外不可得故。煩惱性異不異故 如來既釋有無之相。以詶大慧之請。因問。此二者之問。何等是破壞佛法者。大慧。乃答以彼先取三毒性為有。後計為無者。是破壞義。佛可其說。乃云。非但計無為壞。亦壞二乘及佛。蓋彼謂佛與二乘。亦本取三毒為有。後除三毒為無得成拢9试埔嗍菈恼摺K哉吆蜗隆V^拢肆诉_內外諸法皆不可得。亦了煩惱之性。本離一異等四句。何壞之有
大慧。貪恚癡。若內若外不可得。貪恚癡性無身故。無取故。非佛聲聞緣覺是壞者。佛聲聞緣覺。自性解脫故。俊c俊蚍切怨省4蠡邸H粲锌‘者。應有俊J强‘因故。大慧。如是說壞者。是名無有相 貪恚癡下。復釋不壞所以。言若內若外者。謂三毒之性。於內外中間。求之皆不可得。既不可得。豈有體性而可取乎。故結云。非佛聲聞緣覺是壞者。蓋佛與二乘。本性解脫非俊敲摴室病S盅匀粲锌‘者。謂先受而後不取則已有俊?‘是其果。果必有因。因即貪等。有俊畡t有壞。如是說壞者。即墮斷滅空見故。云無有相也
大慧。因是故。我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大慧。無所有增上慢者。是名為壞。墮自共相見希望。不知自心現量。見外性無常剎那展轉壞陰界入相續流注變滅離文字相妄想。是名為壞者 寧取人見下。以大況小。明空見之失也。人見即我見。言增上慢者。謂自己之法增上。成乎見慢。經云。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即此人也。人見之惡有限。增上慢空見。則無法不棄。是名為壞。故云。寧起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也。墮自共見等。言起空見之由。良以無始起自生共生之見。於中樂欲不了諸法唯心。見有外法念念生滅展轉變壞。所謂陰界入相續流注變滅。計此實法滅已歸無。是其空見。至於虛妄分別離文字相亦成壞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有無是二邊 乃至心境界
淨除彼境界 平等心寂滅
無取境界性 滅非無所有
有事悉如如 如賢拢辰
無種而有生 生已而復滅
因緣有非有 不住我教法
非外道非佛 非我亦非餘
因緣所集起 云何而得無
誰集因緣有 而復說言無
邪見論生滅 妄想計有無
若知無所生 亦復無所滅
觀此悉空寂 有無二俱離
前八句頌內教正義。無種而有生下。頌妄計生滅有無非我教法也。非外道等四句。佛謂凡我所說生法者。非佛非外道所作。亦非神我及異因所造。乃由正因緣和合所集而起。然以所起言之不得謂無。誰集因緣等者。言正因緣所生法非我叵得。孰為有孰為無也。若夫邪見所論。是妄計有無生滅。若知生本無生滅亦非滅。自然妙契空寂。不墮有無二見。故云有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