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21-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舍,退保曲阳。那秃馁即扬扬自得,与都合兵进攻。将至曲阳 
附近,伏兵猝发,左右夹击,把秃馁等一鼓杀退。晏球乘胜追 
击,拔西关城,作为行府,令祁、易、定三州土民,输税供军。 
都与秃馁困守孤城,呼秃馁为馁王,屈身奉事,求他设法免患。 
秃馁乃替他乞师契丹,契丹亦发兵相助。都遣部将郑季璘、杜 
弘寿等,往迎契丹军。适被晏球侦悉,潜师邀击,把季璘、弘 
寿一并擒回,斩首示众。 
      都益觉气沮,至契丹兵到,方与秃馁开城相会,合兵袭破 
新乐,复逼曲阳。晏球凭城遥望,见来军轻佻不整,可以力破, 
便召集将校,指示敌隙,方下城宣谕道 :“王都恃有外援,跃 
马前来,我看他趾高气扬,必然无备,可一战成擒哩。今日乃 
诸军报国的时间,宜悉去弓矢,概用短兵接战,不得回顾,违 

… Page 192…

五代史演义                                                            ·190· 

令立斩!”此令一下,全军应命,当即开城出战。骑兵先驱, 
步兵继进,或奋檛,或挥剑,或持斧,或挺刃,不管甚么死活, 
一齐冲杀过去。晏球在后督战,有进无退,任你番骑精壮得很, 
也被杀得七零八落,死亡过半,余众北遁,都与秃馁,拚命逃 
还。 
      契丹败卒,走回本国,途中又被卢龙军截杀一阵,只剩得 
寥寥无几,脱归告败。契丹主耶律德光,再遣酋长惕隐一作特 
哩衮,系契丹官名。来救定州,又为王晏球杀败,仍然遁回。 
卢龙节度使赵德钧,复遣牙将武从谏,埋伏要路,截住归踪。 
惕隐不及防备,被从谏突出一枪,搠落马下,活捉而去;并擒 
得番目五十人,番兵六百人。赵德钧遣使献俘,解至洛都。廷 
臣请骈戮示威,唐主道 :“此等皆虏中骁将,若尽加诛戮,使 
彼绝望,不如暂行留存,借纾边患。”乃赦惕隐及番目五十人, 
余六百人一体处斩。 
      契丹两次失败,不敢再入。唐主即遣使促晏球攻城,晏球 
与朝使联辔并行,至定州城下,指阅形势,扬鞭密语道 :“此 
城如此高峻,就使城主听外兵登城,亦非梯冲所及,徒丧精兵, 
无损贼势,不若食三州租赋,爱民养兵,静俟内溃,自可不战 
而下了。”确是将略。朝使返报唐主,唐主乃不再催逼。好容 
易过了残年,直至次年即天成四年。二月,定州内乱,都指挥 
使马让能,开城迎纳官军,晏球麾军直入,都阖家自焚。负心 
人应该如此。秃馁被唐军擒住,械送大梁,就地枭首。贪小失 
大。晏球振旅而还,已而入朝,唐主褒劳有加。晏球口不言功, 
但说是久劳馈运,不免怀惭,因此益契主心,拜为天平军节度 
使,兼中书令,未几又徙镇平卢,寻即病逝。追赠太尉。晏球 
虽是两朝臣,但将略可称,故特详叙。会吴丞相徐温病殁,吴 
主杨溥,自称皇帝,改元乾贞,追尊行密为太祖武皇帝,渥为 

… Page 193…

五代史演义                                                           ·191· 

烈宗景皇帝,隆演为高祖宣皇帝,授徐知诰太尉兼侍中,拜温 
子知询为辅国大将军,兼金陵尹。因荆南高季兴称藩表贺,特 
封秦王。应前回。季兴侵楚,至白田击败楚师,获将吏三十四 
人,献入吴国。楚王马殷,遣使诉唐,且请建行台。唐封殷为 
楚国王,殷始升潭州为长沙府,立宫殿,置百官,命弟宾为静 
江军节度使,子希振为武顺军节度使,次子希声,判内外诸军 
事,姚彦章为左相,许德勳为右相,整兵添戍,控制边疆。 
      吴主杨溥,闻唐楚相结,遣使与唐修好,国书中自称皇帝。 
安重诲谓杨溥敢与朝廷抗礼,遣使窥视,不应延纳,遂将吴使 
拒绝,吴使自去。杨溥以唐既绝好,索性再发兵攻楚。到了岳 
州,楚人早已预备,不待吴兵列阵,便迎头痛击,擒得吴将苗 
璘、王彦章。尚有几个败卒,逃归报知吴主。吴主方有惧色, 
亟遣人赴楚求和,请放还苗、王二将。楚王殷乃将二将释归, 
与吴息争。 
      荆南节度史高季兴死,有子九人,长子从诲,向吴告哀, 
吴令从诲承袭父职。从诲既得嗣位,召语僚佐道 :“唐近吴远, 
务远舍近,终非良策,不如服唐为是。”乃遣使如楚,浼楚王 
殷代为谢罪,情愿仍修职贡,一面令押牙官刘知谦,奉表唐廷, 
进赎罪银三千两。唐主许令赦罪,拜从诲节度使,追封季兴为 
楚王。 
      先是季兴在日,闻楚得富强,赖有谋臣高郁,乃屡遣门客 
至楚,进说楚王,阴加反间。楚王殷始终不信,待郁如初。及 
希声用事,又向楚散布谣言,谓马氏当为高郁所夺,希声已是 
动疑,又经妻族杨昭遂,谋代郁任,屡向希声前谮郁,希声竟 
夺郁兵柄,左迁为行军司马,郁愤愤道 :“犬子渐大,即欲咋 
人,我将归老西山,免为所噬!”这数语为希声所闻,立矫父 
命杀郁,并及族党。数语杀身,可见语言不可不慎。是日大雾 

… Page 194…

五代史演义                                                           ·192· 

四塞,马殷深居简出,尚未知郁死耗,及瞧着大雾,方语左右 
道 :“我昔从孙儒渡淮,每杀无辜,必遭天变,难道今日有冤 
死的人么?”翌日始闻郁死,殷拊膺大恸道 :“我已老耄,政 
非己出,使我勳旧横罹冤酷,可悲可痛!看来我亦不能长久了。” 
不死何为。越年殷即病死,年已七十九。 
      长子希振,因弟握大权,自愿让位。遂由希声承袭父职, 
报达唐廷。唐以殷官爵俱高,无可追赠,惟赐谥武穆。并授希 
声为武安、静江等军节度使,希声嗜食鸡汁,每日必烹五十鸡, 
至送殷安葬,並无戚容,且食尽鸡数器,然后出送。礼部侍 
郎潘起道 :“从前阮籍居丧,尝食蒸豚,何代没有贤人呢!” 
希声尚莫名其妙,还道他是赞美词,烹鸡如故。惟去建国成制, 
复藩镇旧仪,尽心事唐,尚不失畏天事大的意义。且因亨国不 
永,二载即亡,所以保全首领,尚得善终。 
      此外如吴越王钱镠,当庄宗末年,也据国称尊,改元宝正。 
后来致安重诲书,语多倨傲,重诲奏遣供奉官乌昭遇、韩玫, 
出使吴越,传旨诘问。吴越王钱镠,还算照旧接待,不曾摆出 
帝王的架子,胁迫唐使。及唐使北返,韩玫却诬劾昭遇,说他 
屈节称臣,向镠拜舞,昭遇竟致枉死。重诲请削镠王爵,但令 
以太师致仕,所有吴越朝聘使臣,悉令所在系治。镠令子传瓘 
等上表讼冤,均被重诲掯阻,不得自伸。嗣是重诲身为怨府, 
连藩镇亦痛心疾首了。死期将至。 
     惟自唐主嗣源即位后,励精图治,不事畋游,不耽货利, 
不任宦官,不喜兵革,志在与民更始,共享承平,所以四方无 
事,百谷用成。唐主改名为亶,表示诚意,且与宰相等从容坐 
论,谈及乐岁,亦自觉有三分喜色。冯道在旁讽谏道 :“臣昔 
在先皇幕府,奉使中山,道出井陉,路甚险阻。臣自忧马蹶, 
牢持马缰,幸不失坠。及行入坦途,放辔自逸,竟至颠陨。可 

… Page 195…

五代史演义                                                            ·193· 

见临危时未必果危,居安时未必果安,行路尚且如此,何况治 
国平天下呢!”述冯道语,是不以人废言之意。唐主点首称善, 
又接口问道 :“今岁虽是丰年,百姓果家给人足否?”道又答 
道 :“凶年患饿毙,丰年伤谷贱,丰凶皆病,惟农家如是。臣 
尝记进士聂夷诗云:‘二月卖新丝,五月糶新谷,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语虽鄙俚,却曲尽田家情状。总之民业有四, 
农为最苦,人主最应体恤呢。” 
      唐主甚喜,命左右录聂夷诗,时常讽诵,差不多似座右铭, 
且因自己年逾花甲,料不能久,每夜在宫中沐手焚香,向天叩 
祝道 :“某本胡人,因天下扰乱,为众所推,权居此位,自惭 
不德,未足安民,愿天早生圣人,为生民主,俾某早得息肩, 
乃是四海的幸福了!”相传宋太祖赵匡胤,便是后唐天成二年, 
降生洛阳的夹马营内。乃父叫作赵弘殷,曾在后唐掌领禁军, 
至匡胤开国登基,海内才得统一。这都由唐主嗣源,一片诚心, 
感格上苍,方生此真命天子呢。小子有诗咏道: 
      敢将诚意告苍穹,一片私心愿化公, 
      夹马营中征诞降,果然天意与人同。 
      天成五年二月,唐主复改元长兴。过了二月,河中忽报兵 
变,逐去节度使李从珂。欲知变乱原因,容待下回分解。 

      史称唐明宗不迩声色,语难尽信。王德妃为梁将刘鄩侍儿, 
曾有“花见羞”之美名,至为唐主所得,极承宠眷,尚得谓非 
好色耶!况唐主纳德妃时,度其年已逾半百,此时已非少壮, 
尚为美色所迷,盥栉服御,悉出妃手,是其溺情床笫,朝夕不 
离,已可想见。安重诲虽为佐命功臣,而挟权专恣,实由妃酿 
成之。设重诲不失妃懽,始终固结,吾知在明宗朝,未必其即 
遭危祸也。自王都受诛,四方无事,亦不过为一时之幸遇。至 

… Page 196…

五代史演义                                                             ·194· 

焚香祝天一事,史家播为美谈,夫既无心为帝,则何不迎立继 
岌,岂必知继岌之不足治民,乃起而暂代耶?第时当五季,如 
天成、长兴之小康,已属仅见,故史官不无溢美之词。本编叙 
明宗事,瑕瑜并采,毁誉存真,是固犹是董狐史笔也。 

… Page 197…

五代史演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