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先帝!”说毕,即牵至阿保机墓前,杀毙了事。前后被杀,
不下百数,最后轮到阿保机宠臣赵思温,独不肯行。述律太后
道 :“汝尝亲近先帝,怎得不往?”思温答道:“亲近莫如皇
后;太后若行,臣自当相随!”此子可谓有胆。述律太后道:
“我非不欲追随先帝,侍奉地下,但因嗣子幼弱,国家无主,
所以不便往殉呢。”道言未已,竟取剑截去左腕,令左右携置
墓中。恰是一奇。赵思温竟得免死。
… Page 182…
五代史演义 ·180·
述律太后临朝谕政,大小国事,均由裁决,仍令韩延徽为
政事令,见第十一回。纳侄女为德光帝后。德光性颇孝谨,每
遇太后有恙,忧急异常,甚至不进饮食,太后疾愈,仍复常度。
礼失求野,所以叙及。越三年始改元天显。述律太后素有智谋,
德光亦勇略过人,所以雄长北方,依然如旧,并不闻有甚么大
变哩。惟契丹卢龙节度使卢文进,由唐主嗣源遣人游说,谓易
代以后,无复嫌怨,何不归朝!文进部下皆华人,闻言思归,
不由文进不从,乃率众归唐。文进降契丹亦见第十一回。唐主
令为义成军节度使,寻复徙镇威胜军,加授同平章事,这真所
谓特别宠荣了。
是时蜀亡岐降,吴尚照旧。岭南镇将南海王刘巖,因兄隐
死后,承袭旧封。梁末建国号越,自称皇帝,改元乾亨。寻又
改国号汉,更名为陟。尝与唐主存勗书,自称大汉国主。唐廷
令改定国书,汉使何词不从,返报汉主。谓唐主骄淫,必不能
久,汉主遂与唐绝好。南诏与汉境接壤,当时酋长蒙氏,为部
下郑旻所灭,改国号为长和。旻遣使郑昭淳至汉,献上朱鬃白
马,并乞和亲。汉王赐昭淳宴,赋诗属和,昭淳随口吟咏,压
倒汉臣。汉主乃以兄女增城公主,遣嫁郑旻。其实旻已有后马
氏,就是楚王马殷女,那增城公主到了长和,无非是备作嫔嫱
罢了。既而汉南宫忽现白龙,汉王应瑞改名,易陟为龚。有胡
僧呈入谶书,谓灭刘者龚,汉主乃更采飞龙在天的意义,杜造
一个䶮字,定音为俨,取以为名。白龙已不足信,至自造名字,
更旻无谓。 未几与楚失和, 楚人入攻封州,䶮颇有惧意,筮
《易》得“大有卦”,乃改元大有。遣将苏章救封州,用诱敌计,
尽覆楚军。楚王马殷,乃遣使贡唐,联唐拒汉,自是楚汉相持,
各按兵不动。
汉东就是福建,自王审知受梁封爵,称号闽王。同光三年,
… Page 183…
五代史演义 ·181·
审知病殁,子延翰嗣,受唐封为节度使。至庄宗遇弑,中原多
故,延翰也建国称王,表面上尚奉唐正朔。只是延翰好色,妻
崔氏貌甚丑陋,却异常妒悍,延翰广选良家女,充当妾媵,被
崔氏接连加害,一年中伤毙至八十四人,崔氏为冤鬼所祟,也
致暴亡。延翰得拔眼中钉,很是欣幸,乐得淫纵暴虐,任所欲
为。弟延钧上书极谏,反被黜为泉州刺史。延钧很是不平,便
与延禀私下设谋,欲杀延翰。延禀为审知养子,本姓周氏,原
名彦琛,素与延翰有隙,曾任建州剌史,此次遂合兵进袭福州。
延禀先至,缘城得入。延翰为色所迷,一些儿未曾预闻,至延
禀突入宫门,方惊走床后。延禀早已瞧着,令部兵牵出门外,
面数罪状,将他杀死。即开城迎纳延钧,推为留后。延钧仍令
延禀还守建州,一面详报唐廷。唐封延钧为闽王。但闽已立国,
与汉相似,不过汉已绝唐,闽尚臣唐,所以后唐天成元年,分
为四国三镇。唐、吴、汉、闽为四国,吴越、荆南、湖南为三
镇,吴、汉不服唐命,此外还算称臣唐室,列作屏藩。此段是
补叙文字,亦即是点醒文字,遥应前第三回,表明大势沿革。
但荆南节度使南平王高季兴,与唐是阳奉阴违,当唐师伐蜀时,
曾命充西川东南面行营招讨使,见十七回。他却请自取夔、忠、
万、归、峡等州,唐庄宗当然允许。那知他实作壁上观,按兵
不发。嗣闻蜀已被灭,不禁大惊道 :“这是老夫的过失哩!”
司空梁震道 :“唐主得蜀,势必益骄,骄必速亡,何足深虑!
且安知不为吾福?”季兴乃放着大胆,竟遣兵士截住江中,遇
有唐吏押解蜀物,送往洛阳,即就中途邀劫,夺得蜀货四十万,
并杀死唐押牙官韩珙等十余人。会唐都大乱,不暇过问。至嗣
源即位,遣人诘问季兴,季兴满口抵赖,只说是押官覆溺,当
问水神。嗣源闻报,未免含愤,但因即位未久,不便劳师进讨。
那知季兴得步进步,且乞将夔、忠、万等州,归属荆南。唐主
… Page 184…
五代史演义 ·182·
嗣源,还是含忍优容,勉强允许,惟刺史须由唐廷简放。偏季
兴先袭踞夔州,拒绝唐官。那时唐主忍耐不住,遥饬襄州镇帅
刘训为招讨使,进攻荆南。老天似暗助季兴,竟连日霪雨,不
肯放晴,刘训部军,多半病疫,且因粮运不继,没奈何引兵退
还。季兴遂并取忠、万、归、峡四州,已而唐将西方邺,突出
奇兵,把夔、忠、万三州夺还,更欲入攻荆南,季兴才有惧意,
竟举荆、归、峡三州,向吴称臣去了。同一称臣,何必舍北逐
南。
唐相豆卢革、吴说,为谏议大夫萧希旨所劾,说他不忠故
主,一并罢职,朝政悉令任圜主持。枢密使孔循,独荐引梁臣
郑珏,得擢为相,寻又荐入太常卿崔协,任圜以协无相才,拟
改用吏部尚书李琪。偏郑珏与琪不协,极力阻挠,安重诲又袒
护郑珏,与任圜屡起龃龉,一日在御前争议,任圜愤然道 :“
重诲未悉朝中人物,为人所卖,协虽出名家,识字无多,臣方
愧不学,谬居相位,奈何复添入崔协,惹人笑议!”唐主嗣源
道 :“宰相位高责重,应仔细审择。朕前在河东时,见冯书记
博学多材,与人无忤,看来且可任为相呢。”语毕退朝。孔循
面带愠色,拂衣先走,且行且语道 :“天下事统归任圜,究竟
任圜有甚么才能?如果崔协暴死,也不必说了;协如不死,总
要入相,看任圜如何对待呢?”全是蛮话。嗣是好几日称疾不
朝。唐主令重诲慰谕,方入朝莅事,重诲私语任圜道 :“现在
朝廷乏人,姑令崔协备员,想亦无妨。”圜答道:“公舍李琪,
相崔协,好似弃苏合丸,取蛣蜣粪了。”重诲不答,心中很是
不乐,每与孔循相结,毁琪誉协,唐主竟为所蒙,命冯道、崔
协同平章事。看官!你想圜既短协,协必嫉圜,两人共掌朝纲,
还能和衷共济吗?圜奈何还不辞职!
任圜自蜀入相,兼判三司,素知成都富饶,前时除犒军外,
… Page 185…
五代史演义 ·183·
尚余钱数百万缗,乃遣太仆卿赵季良,为三川制置转运使,令
送犒军余钱至京使。西川节度使孟知祥,怒不奉命,但因季良
旧交,留居蜀中,不使任事。知祥妻李氏,系唐庄宗从姊,曾
封琼华长公主,自与董璋分镇两川,内恃帝戚,外拥强兵,权
势日盛,及季良至蜀,不得输送犒军余钱,唐廷颇加疑忌。安
重诲尤欲设法除患,客省使李严,自请为西川监军,严母面谕
道 :“汝倡谋伐蜀,侥幸成功。今日尚好再往么?”严谓食君
禄,当尽君事,竟不遵母教,得请即行。得意不宜再往,此去
真是送死了。既至成都,知祥盛兵出迎,入城与宴,酒至半酣,
知祥勃然道 :“公前奉使王衍,归即请公伐蜀,庄宗信用公言,
遂致两川俱亡,今公复来,蜀人能不怀惧么?况现今各镇,俱
废监军,公独来监我军,究是何意?”严方欲答辩,知祥已顾
部将王彦铢,令他动手。彦铢率严下座,严始惶恐乞哀。知祥
道 :“蜀人俱欲杀公,并非出自我意,公亦知众怒难违吗?”
遂不由分说,竟被彦铢推至阶下,一刀两段。
遂上表唐廷,诬严他罪,且请授赵季良为节度副使。
唐主嗣源,尚欲以恩信羁縻,再遣客省使李仁矩赴蜀慰谕。
并因琼华公主及知祥子昶,尚留住都中,亦命仁矩乘便送去,
知祥总算厚待仁矩,遣归洛阳,申表称谢,但心中已不免藐视
唐廷了。为后文伏案。
时平卢军校王公俨作乱,幸得讨平,公俨伏诛,支使官名。
韩叔嗣坐党并死。叔嗣子熙载奔吴,邺都军亦蠢然思动,留守
赵在礼恐不能制,密求移镇。唐主徙在礼为横海节度使,授皇
甫晖为陈州刺史,赵进为贝州刺史,遣皇次子从荣镇守邺都。
卢台兵变,由副招讨使房知温,与马军指挥使安审通,合兵围
击,才得荡平。
宰相任圜,与安重诲同议内外重事,多半未合,唐主因敉
… Page 186…
五代史演义 ·184·
平外乱,多出重诲主张,所以专信重诲。向例使臣出四方,必
由户部给券,重诲拟改从内出,任圜与他力争廷前,声色俱厉,
唐主也看不过去,怏怏入内。适有宫嫔接着,见唐主含有怒意,
便问道 :“陛下与何人议事,声彻内廷?”唐主说是宰相任
圜,宫嫔道 :“妾在长安宫中,从未见宰相奏事,如此放肆,
莫非轻视陛下不成?”想是花见羞,详见下文。唐主被她挑拨,
愈滋不悦,卒从重诲言。圜因求罢,遂免他相职,令为太子少
保,圜心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