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87)是巡回展览画派的创始人和思想领袖,也是当时公认的艺术理论
家。
克拉姆斯科依在一个贫苦的小市民家里长大。1857年考进了皇家美术学
院。克拉姆斯科依在青年时代就有广博的知识和对艺术的独立见解,他确信
艺术应该走出狭隘的圈子,应当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并认为高度的艺术性和
对生活的敏感性以及现实主义精神和民族特征是艺术最重要的因素。克拉姆
斯科依在创作实践中以最大的注意力集中揭示当代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类作
品如:《沙漠中的基督》、《无法慰藉的悲痛》,前者是用基督的故事影射
进步知识分子决定选择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的主题,后者是一张揭示为自己
骨肉之死而忍受创痛的母亲的形象。在这类作品中,他提出了为人们所关心
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克拉姆斯科依在创作方面的才能,同样成功地表现在他的肖像画中。19
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克拉姆斯科依塑造了一系列当代名人的肖像,如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涅克拉索夫、谢德林,艺术家希施金、李托夫钦科、
安托柯尔斯基等。
克拉姆斯科依创作的油画《无名女郎》,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高傲
地望着观众,表现出非凡的气派和自尊,长久以来是一幅颇受人们欢迎的作
品。
克拉姆斯科依重视艺术的民族风格和独创性,其艺术见解对俄国艺术界
及青年艺术家产生过重大影响。
②其他对巡回展览派作出贡献的人物。斯塔索夫(1824—1906年)作为
… Page 96…
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对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的支持也是极为重要的。他对每次
展览都进行公正的评论,指明他们创作的道路。当画家们要求建立民族艺术
和使艺术与人民相结合的愿望产生时,斯塔索夫给予热烈的支持。他曾经说
过:“只有这样的艺术是伟大的、需要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它不满足于
古老玩物,而是睁大了眼睛观看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对巡回展览画派的成功,起了积极作用的还有杰出的皇家美术学院教授
契斯恰可夫(1832—1919年)。他以严谨的现实主义教学原则,引导学生细
致地观察对象,他要求学生深思熟虑地、创造性地对待所描绘的对象,并制
定了一整套具有民族特点的教学体系,从而为巡回展览画派培养了一大批绘
画基本功过硬的艺术家,为19世纪后期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俄罗斯风俗画的发展
风俗画在巡回展览画派的创作中占有主导的地位。随着思想内容的深化
和题材范围的扩大,必然促使艺术家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注意。19世纪70、
80年代,艺术家们对构图、色彩、人物性格的刻画比过去更为重视了,从而
使作品本身的表现力更为加强。
马克西莫夫(1844—1911年)是众多风俗画家的卓越代表之一,也是巡
回展览画派中的积极活动家。其主要作品有《魔法师闯入农民的婚礼》,作
品以戏剧性的画面表达了农村中残余的宗法势力,作品描绘了没落贵族地主
的形象。马克西莫夫的创作对19世纪后期风俗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米塞耶多夫(1875—1911年)也是一位描写俄国农村生活的画家。他的
主要作品有《地方自治局的午餐》、《播种者》、《收割》和《成熟的田野》。
雅罗申柯(1846—1898年)是巡回展览画派后期的核心人物。他的创作
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新颖的表现手法,为批判现实主义增添了不少光彩。他
的《司炉》和《囚禁者》两幅作品被公认为是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艺
术的杰出之作。《司炉》是俄国绘画艺术史中第一次出现工人阶级的形象。
俄国风俗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国19世纪后期的社会面貌。
这一时期的画家和作品还有萨维茨基的《修铁路》、《迎接圣像》、《出
征时的告别》,马柯夫斯基的《在候诊室里》、《银行的倒闭》、《会见》
和《街心花园》。
(3)苏里柯夫与俄罗斯历史画的创作
苏里柯夫(1848—1916年)是俄罗斯杰出的历史画画家,是世界艺术史
上卓越的绘画巨匠之一。
苏里柯夫出生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城,其家庭是古老哥萨克
的后裔。苏里柯夫自小热爱画画,于1870年成为美术学院的正式学生。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是苏里柯夫一举成名的杰作。这是一幅以彼得大
帝时代的政治事件——1698年近卫军反对彼得的史实为题材的。苏里柯夫以
深刻感人的形象,表达了俄罗斯的民族悲剧。画幅构图的中心是近卫军,这
时他们已被戴上手铐,握着罪人临刑前点燃的蜡烛,与前来诀别的亲人告
… Page 97…
别。苏里柯夫对人物作了妥切的安排,近卫军和他们的家属是画幅的主要部
分,而作为胜利者彼得大帝,则被放在画幅的一角,对彼得大帝身旁的外国
公使们,也作了符合于史实的描绘,并且以高大的历史建筑物为背景,极大
地烘托了这幅作品的气氛。这幅作品在1881年第九次巡回展览上展出,受
到热烈欢迎。
苏里柯夫继《近卫军临刑的早晨》之后,又创作了《缅希柯夫在贝留佐
夫》。缅希柯夫是彼得大帝最亲密的朋友和宠臣,其悲剧下场是可想而知的。
苏里柯夫对缅希柯夫形象的塑造,倾注了他全部的精力,从构图、色彩、人
物安排到细节描写,下了很大的功夫。特别是对于历史人物的心理描写,提
到了新的艺术高度,刻画了这个在流放路上丧了妻子的人复杂而又微妙的精
神世界。这幅作品在1883年第十一次巡回展览会上展出时,曾引起很大轰
动。
苏里柯夫还创作了巨作《女贵族莫洛卓娃》和三张大型历史画《叶尔马
克征服西伯利亚》、《苏沃洛夫越过阿尔卑斯山》和《斯切潘·拉辛》。
苏里柯夫是一位全心致力于历史画创作的艺术家,他创作的一些优秀作
品,表现技巧卓越,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从绘画领域来看,他革新了俄国
历史画,并在人物刻画的深度和表现技法上为绘画创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他力图通过历史题材,对俄国19世纪的现实有所折射,这代表了整个巡回
展览画派艺术的倾向。
与苏里柯夫同时,还有三位在俄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画画
家,他们是瓦斯涅佐夫、波连诺夫和魏列夏庚。其中波连诺夫虽然画过历史
题材画,但他的才能主要表现在风景画方面。
(4)西施金、列维坦与19世纪下半期的风景画
俄国现实主义风景画派真正的奠基者是萨拉索夫(1830—1897年)。他
在第一次巡回展览会上展出的《白嘴鸟飞来了》和1873年创作的《村道》,
标志着风景画发展的新阶段。由此开始,画家们不再在风景画中描写苦难,
而竭力描写大自然的宏伟和美丽。画家们除了对内容有更多的要求外,在艺
术技巧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色彩也由单调转入丰富,形成了19世纪后期
俄罗斯风景画中百花争艳的局面。
西施金(1832—1898年)是巡回展览画派早期的风景画家之一。他的作
品以善于发现和创造自然界深邃的意境而引人入胜。他的名作,大多是描写
松树和橡树。西施金以各个不同的角度和表现手法,刻画了松树的“个性”
和不同的外貌特征。作品有《松树林》、《麦田》、《在平静排斥野上》、
《三棵橡树》、《橡树林》、《松林中的早晨》、《造船木材森林》等等,
其中《松林中的早晨》(1889年)是流传最广的一幅作品。画家画了在雾气
迷漫、阳光刚从树梢射入密林时,几只顽皮的小熊在母熊的带动下嬉戏,使
人如身临其境。
和西施金的作品比起来,华西里耶夫(1850—1873年)的风景画就显得
… Page 98…
别具抒情意味。这位仅仅活了23岁(死于肺病)的年轻画家给俄罗斯风景
画艺术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早期作品有《农村》、《雨后》、《闷热的
夏天》,成熟的作品有《伏尔加河上的风光》、《解冻》、《潮湿的草地》、
《在克里米亚山上》,其中《在克里米亚山上》是一幅较为出色的作品。克
拉姆斯科依曾称这幅作品是“风景交响乐”,整个画面以银灰色的调子,揭
示了山区庄严的美,山坡上几株独立的孤松和后景远山上的雾气,烘托了作
品凄凉的意境。
库茵芝 (1842—1910年)和艾伊瓦佐夫斯基 (1817—1900年)也是这
一时期较为重要的画家。库茵芝的《乌克兰的傍晚》、《第聂伯河上的月夜》,
艾伊瓦佐夫斯基的《九级浪》、《黑海》等都是很成功的作品。
在俄国19世纪后期风景画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列维坦。
列维坦(1861—1900年)是生长在俄国的犹太人。出生于一个铁路工作
人员的家庭,父母早亡。他从童年起就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从他短促的一
生所留下数量众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俄罗斯大自然独特的、深刻的理
解。他创作的风景形象既不同于萨符拉索夫的真实,又不同于西施金的庄
严;在画面上的抒情意味也不象华西里耶夫的孤单,他从自己高度的艺术造
诣把俄罗斯19世纪后期风景画发展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