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编外国戏剧达150部之多,创建联合剧团,开创了巡迴演出的新局面,导
演和参加《舒兰》等剧的演出,晚年在纽约教授戏剧表演艺术。在他的吁请
下,美国1856年制定出版法,使剧作权得到保护。他最重要的成就是促进英
国和美国现实主义戏剧艺术的新发展,为此,获得了“处处俱在的布西考尔
特”的美称。
爱得温·布思 (833—1893),主要演出莎士比亚的剧作。15岁时首次
登台演出,1857年在波士顿扮演理查三世并使之成为其著名角色之一。他扮
演另一个驰名的艺术形象是哈姆雷特,于 1864年连续演出100场,创美国舞
台演出的最高纪录,直至1923年才被巴里莫尔所打破。此外,伊拉古、奥瑟
罗、麦克白、夏洛克等都是他塑造的成功的艺术形象。1868年,他在纽约自
建布思剧院首演《罗密欧与朱丽叶》,剧场建筑和设备都有新的改进,为现
实主义的置景创造了“自由设想”的条件。布思的父亲和弟弟也都是美国著
名的演员,因而被称为“布思戏剧家族”。
(2)印度
印度古代戏剧用梵语和俗语写成,一般在宫廷演出。12世纪后,古典梵
语戏剧逐渐失去了在戏剧领域的统治地位,代之而起的是印度各地新兴的方
言戏剧。发展到19世纪初期至70年代,各方言戏剧的情况大致如下:
泰米尔语戏剧。此时泰米尔语诗人对戏剧表现出少有的热情,他们的剧
作多取材于历史传说,往世书中关于湿婆大神信徒的事迹以及《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两大史诗中的故事。较有代表性的为牟达里亚尔的《比兰玛·沙
马贾》、《丹巴查利》、阿巴维比莱的《哈利钱德拉》,格维拉亚尔的《沙
恭达罗》、 《婆罗多戏》等,在泰米尔语地区演出。这些戏剧都已失传。
孟加拉语戏剧。因孟加拉地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最初是翻译英国的
剧本演出,后梵语古典剧本也开始翻译成孟加拉语并在舞台演出,接着又盛
行改编英国戏剧的热潮,尤其是翻译莎士比亚的剧作上演。直到1852年,用
… Page 89…
孟加拉语写的约根德尔金德·古伯德的《古尔蒂乐章》和达拉杰伦·西耿德
尔的《妙贤与阿周那》问世,才真正有了孟加拉语的现代戏剧。此后,德尔
格尔登于1854年创作了《贵族门第》,于1866年又创作了《新戏》;德特
于1858年创作了神话剧《多福公主》(或译《希尔米什塔》),次年又创作
了《难道这就叫文明》,这些剧作讽刺和鞭挞了封建恶习和卑劣性格。米特
拉于1860年问世的《靛蓝园之镜》,描写英国殖民主义者开办的靛蓝种植园
中印度工人所遭受的残酷压迫和他们的反抗。它不仅在孟加拉语地区,而且
在整个印度,都是最早表现反殖民主义主题的剧作。它的演出,促进了人民
群众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醒。
印地语戏剧,这时还主要停留在翻译梵语古典戏剧以及改编两大史诗和
往世书中神话故事作品,其中比较成功的有吉利特尔于1841年改编的《友邻
王》。赫里谢金德尔是印地语现代戏剧的开拓者,他一生改编了10部剧本,
创作了9部剧本,大都成功地搬上了舞台。他于70年代创作的《按吠陀杀生
不算杀生》、《信守不喻的国王》、《印度惨状》和《印度母亲》,标志着
当时印地语戏剧的最高成就。
乌尔都语戏剧,一开始主要受民间戏剧和英国及欧洲戏剧的影响。18世
纪末,英国殖民当局为宣扬英国文明和给在印度的英国人提供娱乐场所,在
孟买建立了第一家剧场——维多利亚剧院。到 19世纪,名存实亡的穆斯林王
朝的一些君主和王宫大臣在宫中让宫女演出歌舞剧,有的还亲自扮演角色。
其中最突出的是瓦吉德·阿里·沙赫,有人认为他是乌尔都语最早的戏剧家。
不过,一般认为阿玛纳特奉沙赫之命于1853年创作的《因陀罗天廷》,才是
第一部乌尔都语的正式剧本,也是首次在舞台上公演的乌尔都语戏剧。此后,
印度的一些波斯裔拜火教徒,在孟买、德里、加尔各答等地区纷纷组织剧团
和演出公司,上演乌尔都语戏剧;还聘请专业剧作家改编和创作剧本。于是,
英国和欧洲的许多名剧,伊斯兰教的传说,印度两大史诗和往世书的神话,
古典梵语戏剧,印度其他地区的方言戏剧,也都被陆续翻译和改编成乌尔都
语上演,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乌尔都语戏剧的繁荣。
此外,印度马拉提语、古吉特语、马拉雅拉姆语等方言戏剧,也都有不
同程度的发展。
(3)阿拉伯地区的国家
阿拉伯原来只有剧情十分简单的神话剧、宗教剧和皮影戏、木偶戏,而
且有现代意义戏剧的出现,则是19世纪的事了。
叙利亚人马龙·奈喀什 (1817—1855)是阿拉伯的第一位剧作家。1848
年,他由意大利回国后,与两个兄弟一起组织家庭剧团,演出了由他根据莫
里哀《悭吝人》改编的5幕喜剧 《悭吝鬼》,一般认为这是阿拉伯现代戏剧
的开端。演出的成功,促使他集资修建了一所剧场。尔后,又上演了他取材
于《一千零一夜》的《愚蠢的艾布·哈桑》和根据莫里哀《伪君子》改编的
《嫉妒者》,产生了很大影响。继马龙·奈喀什之后,叙利亚人喀巴尼(1833
—1903)在大马士革和贝鲁特组织剧团,从事编剧、谱曲、导演和演出活动。
他的剧作多反映社会弊病,表现了一定的反封建思想,因而遭到土耳其当局
的查禁。后他离开叙利亚来到埃及,继续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
19世纪上半叶,埃及还没有阿拉伯人的剧团演出,只有欧洲的一些剧团
应国王聘请来埃及演出、1868年,在开罗艾兹伯克耶广场修建了喜剧院,次
… Page 90…
年又修建了国家歌剧院。同时,有人集资在亚历山大市修建了札札尼亚剧场、
汉姆巴拉剧场、菲利剧场等,开展各种演出活动。1870年,埃及人塞努尔(1839
—1912)在开罗成立了第一个埃及剧团,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可以说
是埃及的第一个剧作家和演员。他先后创作了36部剧本,包括话剧、歌剧和
皮影戏。其中有些剧目是从法国和意大利名剧移植过来的,人物、背景、情
节都作了修改,使之埃及化。他编导和主演的剧目,多描写下层人民的贫困
生活,针砭社会时弊。他擅长于演讽刺剧和滑稽剧,被称为“埃及的莫里哀。”
塞努尔的剧作和演出,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1872年他的剧场被关闭,继而又被驱逐出国。
(4)墨西哥
在西班牙征服者进入之前,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就有戏剧表演的雏型。西
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墨西哥戏剧多为诗人所作,深受西班牙文艺思潮的影响。
1800至1821年间,是墨西哥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建立独立新国家的时期。
戏剧活动由于政治斗争的激化而停滞。墨西哥独立后,戏剧有所复兴,但仍
然受到西班牙和欧洲文艺思潮的影响,开始是新古典主义戏剧,接着浪漫主
义戏剧占据着主导地位。1833年,在扩建后的首都剧场演出了戈罗斯蒂萨的
新古典主义剧本《面包和葱头与你同在》。1841年,在同一剧场又演出了卡
尔德隆的取材于欧洲历史的骑士剧《比武》,表现了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
尔后,加尔万的剧作《穆涅斯,墨西哥的来访者》浪漫主义色彩更为明显。
孔德雷拉斯的大量剧作多以爱情、品德、荣誉为主题,其中最有名的是《国
王的女儿》,将墨西哥浪漫主义戏剧推向了高峰。
(5)越南
越南戏剧是一种舞蹈和歌唱相结合的形式。19世纪流行于北方的民间戏
剧叫嘲剧,流行于中部的南方的传统戏剧叫■剧。
最初的嘲剧大体是一种以谐谑、调笑为主的雏形戏剧,由农夫一类半职
业性艺人在村祠堂表演,伴奏乐器有锣、鼓、箫、胡琴等。由于它的剧目内
容反映现实,音乐明快轻松,唱腔接近民歌,所以在人民群众中有很强的吸
引力。到19世纪,经过长期口传下来的剧本又经文人改编,艺术性有所提高,
如《引狼入室》等,至今仍在上演。但越南的达官贵人,却视嘲剧为一种低
下的艺术,在北方的一些城市禁止演出。这一时期只有少数嘲剧班子到农村
巡迴演出,所需经费由村社或有钱的股东提供。
■剧的产生发展较为复杂。根据现状推测,是以中国元杂剧为基础,吸
收了一些越南流行的歌曲后形成的,是传统的古代戏,兼有韵文和散文,分
折演出。唱词和说白全用越汉音。唱腔缠绵绯恻,多演忠臣孝子等故事。■
剧曾一度形成了在宫廷及整个上层社会的独占局面。到了阮氏王朝,帝王们
对■剧的爱好不亚于其祖先阮氏家族,武王阮福括在富春专为演■剧修建了
一座“同乐轩”。明命(1820—1840)时,阮朝的中央机构中还设有越常署,
专门管理■剧的编导和演出。嗣德 (1848—1883)时除把管理机构改为清平
署由礼部直接管辖外,还把全国最优秀的300余伶人招进宫中演戏作乐。当
时,一些王子和文人秉承皇命编出了一些■剧剧本,后来均由陶晋补充修改。
陶晋由此而列入当时重要的戏剧作家之一。
… Page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