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力图找到一种合适的建筑结构形式,克服这一矛盾,以实现建筑功能的
要求。这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与当时欧洲的文艺思潮相呼应,程度不同
地将建筑的新内容屈从于旧的形式,于是产生了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
主义建筑这些流派;二是利用先进的工业化生产,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探求
新的建筑结构形式,现代建筑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初露端倪,到19世纪下半
叶和20世纪初,发展成现代主义建筑和有机建筑等流派。
(1)古典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它与发生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
30—40年代的欧洲新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古典复兴建筑的
特点是:受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崇尚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认为古希腊、
罗马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是不可超越的永恒的典范,谁要建造优美的建筑,就
必须以那些历史上的建筑为蓝本,模拟仿效。考古发掘取得的成绩,古希腊、
罗马建筑艺术珍品的大量出土,为这种建筑思潮和流派的出现提供了肥沃的
土壤。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
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而对一般住宅、学校影响不大。
在18世纪欧洲建筑中,就出现了模仿古希腊神殿和古罗马穹窿式的建筑
模式,如由英国建筑师霍拉克·沃尔波尔设计、建于1748—1777年间的英格
兰草莓山庄和由法国建筑师吉尔曼·苏弗勒特设计、建于1757—1790年间的
巴黎蒙帕尔纳斯先贤寺。进入19世纪一直到30—40年代,古典复兴建筑成
了欧洲建筑的主流。在英国,古典复兴建筑有建于1812—1822年间的伦敦摄
政公园中半圆形廊柱、建于 1823—1847年间的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在德
国,有建于1818—1821年间的柏林宫廷剧院和建于1824—1828年间的阿尔
塔斯博物馆;法国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也是古典复兴建筑的中心,
如由彼埃尔·维隆设计、建于1806—1843年间的巴黎马德兰教堂,而被称为
古典复兴建筑宏伟巨构的,则是屹立于巴黎“星形广场”的雄狮凯旋门。
雄狮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战胜俄奥联军、炫耀自己的军功,于
1806年下令修建的。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缀止。波旁王朝被推
翻后又重新复工,1836年落成。凯旋门位于巴黎市中轴线香谢丽舍大街的西
北端,“星形广场”(又称“明星广场”,现易名为戴高乐广场)的中央,
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凯歌——古典复兴“帝国风格”的代表作。凯旋门用
石材建造,呈长方形,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门,
中心拱门高36。6米,宽14。6米。在门墩上东面共有四幅浮雕,再现了法国
军队同欧洲联军作战的壮丽场面。其中,浪漫主义雕塑大师吕德创作的《马
赛曲》 (又名《出征》)最为有名。券洞边缘和两侧,檐口的上下都刻有浮
雕和精致的花纹,内壁刻有拿破仑用以宣扬其战功的96个胜利战役的浮雕,
以及跟随他转战南北的386个将领的名字。凯旋门的地下为一座无名烈士
墓,里面埋葬着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烈士们,凯旋门的上部是个
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反映拿破仑一世的事迹的文献资料。该凯旋门是建筑师
… Page 37…
夏尔格兰设计的,形式模仿古罗马康士坦丁凯旋门而加以简化,只有正中一
个券洞,而尺度却大了一倍多,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凯旋门。
(2)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主张从艺术家的理想和激情出发,按照应
当有的样式去表现生活。这种思潮在建筑领域则表现为用中世纪的建筑风格
与古典复兴建筑相抗衡,追求超凡脱俗和异国情调。如前所述,古典复兴建
筑多采用古希腊、罗马的建筑样式,与之相应,浪漫主义建筑则采用中世纪、
特别是哥特式建筑样式。然而,必须看到,二者并非只是一种历史建筑模式
的单纯重复或模仿,而是立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而带有各自新的特点。由于
浪漫主义建筑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样式,所以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可分为两个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
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这时的一些建筑中出现了中
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英国建筑家詹姆斯·怀亚特为
文学家维尼亚姆·贝库费托建筑的豪华邸宅和约翰·纳什在西尔兹贝尼郊外
完成的建筑,是先浪漫主义比较有影响和作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
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二阶段,已经成了当时欧洲建筑的主流。英国建筑史家帕
瑞克·纽金斯所著的《世界建筑艺术史》中提到:“18、19世纪欧洲流行的
一种浪漫主义把中国的一切东西当作时髦,在建筑艺术上,表现为建筑物的
大而不当,内部设极大的花园、室塔和桥,但做得都很粗糙。同时,出现一
种 ‘中国古玩’(工艺品)热潮,在住宅内部,从墙面优雅的装饰、家具到
瓷器,其图式都源自中国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工艺品。……当时欧洲各国
①
的住宅都以设中国式房间为时髦。”这主要表现在先浪漫主义建筑上,但在
后来的浪漫主义建筑中也多少有所反映。
欧洲浪漫主义美术的成就主要反映在绘画和雕塑中,而在建筑艺术上,
比起绘画和雕塑来,就大为逊色了。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
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欧洲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大体来
说,在英国、德国流行较早,在法国流行较晚,而在意大利以及其他欧洲国
家则不大流行。法国的浪漫主义建筑有提奥多尔·巴牛在40年设计建造的
圣·库罗乔尔托教堂和维奥列·透克设计的一些建筑。德国的浪漫主义建筑
兴起较早,似乎也要比法国兴盛一些,但只不过是以伦敦英国国会大厦为蓝
本的一些教堂和市政厅等,在艺术上没有什么民族特色。浪漫主义建筑发源
较早而又取得较大成绩的是英国,伦敦圣吉尔斯教堂和曼彻斯特市政厅都是
浪漫主义建筑的重要作品。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英国国会大厦。
英国国会大厦建于最强大的维多利亚时代,位于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西
岸一个近于梯形的地段上,又称新威斯特敏斯特宫,以区别于1834年焚毁的
旧宫。1836年,古典复兴建筑师巴雷爵士受命设计,1840年动工,60年代
在其子小巴雷主持下完成。在建造过程中,英国女王为了对抗勃兴的社会主
义运动和唯物主义思想,提倡哥特复兴,下令将它修改成晚期哥特教堂式,
浪漫主义建筑师普金被任命为巴雷的助手,负责将这幢建筑装饰成哥特式风
格。大厦的平面基本上是古典的格栅式,主体部分沿南北方向成平行的三肢
① '英' 帕瑞克·纽金斯著,顾孟潮、张伯平译:《世界建筑艺术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年版,第
309 页。
… Page 38…
展开,其间分段相联形成许多内院。主要厅堂均布置在中间,在纵横两个轴
线的交点上设八角形的中央大厅,其南侧是上院,北侧是下院。两院都有大
量的附属房间,包括办公楼、餐厅、图书馆、休息室等。由于结构合理,布
局明确,很好地解决了开会、办公、举行各种典礼仪式等方面的需要。大厦
主立面朝向泰晤士河,长267米。立面右侧突出部分为下院议长官邸。后面
钟楼高96米,大钟钟面直径7米,朝向四方。上部著名的大本杰明钟(俗称
“大本钟”)重26吨。中部尖塔高91米。西南角的维多利亚塔体量最大,
高102米。四角小尖塔向外突出,直接自地面升起,宏伟挺拔,为立面最引
人注目之处。塔南花园沿泰晤士河畔延伸,草坪上竖立了罗丹所作的《加莱
义民》青铜群像雕塑。整个建筑占地3。5公顷,有上千个厅堂房间,百来个
楼梯,走廊总长达11公里。大厦全用灰色石块建造,采取传统的拱券结构方
法,用独特建筑语言成功地表现了民族自豪感这一宏大主题。建筑艺术史家
称它具有古典式的内涵和哥特式的外衣,两种截然相反的精神却在同一建筑
中统一,公认它是浪漫主义建筑最典型的代表作。
(3)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是继古典复兴建筑和浪漫主义建筑之后,于19世纪上半叶
到20世纪初在欧洲各国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需求。到19世纪,交通的
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这些都有助
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这就出现了
古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欧洲一些城
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折衷主义建筑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因袭、模仿以往
的建筑模式,不过他们认为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某一风格,而是把多种样式
多种手法拼合在一座建筑上,或自由灵活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