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和自然状态,既缺乏充分的根据,也没有实在的道理。他本人在政治方面 

属于保守派,而保守派相对于当时的英国,可以说正合时宜。所以他的政治 

学说,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以哲学的方式,为当时的富人主要是工商新富们 

服务,也为英国式的稳定和发展服务。他对财富和富人的议论,实在和法国 

启蒙主义思想特别是浪漫主义运动风马难及。他说:“财富的有利条件究竟 

在何种古国内由同一的原则产生了尊重和赞许,我们只要回顾一下前面关于 

那个题目的推理,就可以明白了。我们说过,我们对那些具有财富的有利条 

件的人们的赞许,可以归之于三个不同的原因。第一,归之于一个富人借具 

所有的美丽的衣着、陈设、花园或房屋的景况,所给予我们的那种直接的快 


… Page 54…

  乐。第二,归之于我们希望由他的慷慨好施而获得的那种利益。第三,归之 

  于他本人从他的财产获得的快乐和利益,那种快乐和利益引起了我们的愉快 

  的同情。”① 

        富人有钱,穷人看着高兴,这实在是有些令人惊讶的。但在休谟那里, 

  确也顺理成章。 

        在经济学方面,他是介于配第和亚当·斯密之间的一位人物。他其实没 

  有专门的经济学著作,他只有几篇题为“政治论文”的文章,但这些文章涉 

  及到许多经济问题。这些问题概括了商业、货币利息、税收,公共信用和贸 

  易平衡等诸多方面。 

        他是一位重商主义者,又是一位自由贸易主义者。他以一个哲学家的身 

  份,对上述那些问题作出不少令人惊异却又受益的思考。这些思考中,固然 

                                                                                      ② 

  不免有许多错误之见,但还是值得尊重。他认为“商业能促进勤劳”,“商 

                                                                        ③ 

  业能发扬节俭,使人人安居乐业,发挥一技之长某求利” 。他认为“低利息 

                                                                                            ④ 

  和商业中的低利润,是彼此互相促进的两件事,两者都来源于商业的扩展”。 

  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商业,就必然基本上只有地主和农民两种人; 

  地主的挥霍浪费产生着一种持久的借贷需求,农民是无钱来满足这种需求 

  的。钱分散在许许多多人之手,不是花天酒地滥用乱花,便是用于购买维持 

  起码生活的必需品,永远无法积攒成大宗的库存或现金以供放贷生息。只有 

                                                 ① 

  商业才能把钱币聚集成大宗的资金。”他认为资金总是向着比较发达的工商 

  业区流动,他举例说:“一千多年来,一直有一股公开而明显的潮流,使欧 

  洲的货币流向罗马,可是这些钱又通过许多隐秘而看不见的渠道从罗马流 

  走:由于缺乏工商业,罗马教皇领地如今已成为全意大利最穷的地方。”② 

        休谟的这些理论,即使对于时至今日如我一样的中国人,依然很有启 

  发。休谟的道德学说,也可别称一家。他的伦理思想源于他的哲学理论。因 

  之,他的道德理论不为理性所左右,而受感情所支配。他说:“我们关于道 

  德的邪正的判断显然是一些知觉;而一切知觉既然不是印象,便是观念,所 

  以排除其中之一,就是保留另外一种的有力的论证。因此,道德宁可以说是 

                                                       ③ 

  被人感觉到的,而不是被人判断出来的。” 又说:“我们并非因为一个品格 

  令人愉快,才推断那个品格是善良的,而是以感觉到它在某种特殊方式下令 

                                                         ④ 

  人愉快时,我们实际上就感到它是善良的。”在休谟的道德理念中,他将德 

  分为人为的德和自然的德。他认为自然的德使人利己,而人为的德使人利他。 

  利己与利他原来是难于调合的矛盾。但在休谟这里,二者完全可以和平共处。 

  利己与利他之所以能相亲相爱,因为人人皆有同情感。而这种同情感不但使 

  人因为自己有了财富而愉快,也为他人发了财而心情愉快,不用说,休谟先 

  生的这种体会总不免让人怀疑他是一个很有钱的资本家。虽然他以同样乐观 



① 休谟: 《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659 页。 

② 《早期经济思想》,商务印书馆1985 年版,第270、271 页。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① 《早期经济思想》,商务印书馆1985 年版,第271 页。 

② 同上书,第290 页。 

③ 休谟: 《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510 页。 

④ 同上书,第511 页。 


… Page 55…

                                                                     ① 

  的心情告诉人们:“同情是人性中一个很强有力的原则”。虽然他谆谆教导 

  我们:“当任何性质或性格有促进人类福利的倾向时,我们就对它表示高兴, 

  加以赞许,因为它呈现出一个生动的快乐观念来,这个观念通过同情来影响 

                                            ② 

  我们,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快乐。”然后,这些话绝对不能讲给卢梭巴尔扎 

  克们听的。 

        休谟对美学也颇有研究,而且他的美学思想与他的哲学思想一脉相通。 

  他认为美的本质不在客体方面,美是一种感情效果;而这种感情效果必然可 

  以使人的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他有两段名言曾为美学史家或美学评论家广 

  为引用。其中一段说:“幽克立特曾经充分说明了圆的每一个性质,但是不 

  曾在任何命题里说到圆的美。理由是明显的,美并不是圆的一种性质。美不 

  在圆周线上任何一部分上,这圆周线的部分和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美只 

  是圆形在人心上所产生的效果,这人心的特殊构造使它可感受这种情感。如 

  果你在这圆上去找美,无论用感官还是用数学推理在这圆的一切属性上去找 

  美,你都是白费气力。”③ 

        美学史上自古即有美在客体或美在主体两大学派,其间变幻纷繁,难于 

  尽述。休谟立于“美在主体”的历史长河之间,前瞻后顾,自成一家。 

        此外,休谟哲学对近、现代心理学、文学批评等学科也都在不同程度上 

  产生影响。大凡19世纪之后的人文学科,没有提到或涉及到休谟的,可谓少 

  而又少。 

        休谟哲学对后世影响虽大,在他生前,却没有出现过什么轰动效应。不 

  但绝少轰动,他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人性论》出版之后, 

  社会反映十分冷落。据后人考证,大约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杂志对此书有所 

  评论,其中较长的评论文章,不过三篇而已,而且就是这点评论,“绝大多 

                                                          ① 

  数是含有敌意的,有时甚至是带有污辱性的。”休谟本人也是大失所望,他 

  说:“再没有比我的《人性论》更为不幸的学术企求了,它从印刷机器中一 

  出生就已经死了,它甚至连在狂热的人们中激起一丝怨言的荣誉都不曾得 

         ② 

  到。”这书的出版效果确实差了点,至少市场效应令人沮丧,直到休谟去世, 

  这一版的图书都没有卖完。 

        但休谟绝非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尤其不是一个性格浮躁的学者。他自然 

  也有一般大思想家所固有的自信,但并不怨天尤人。他认为,“人性论”出 

  版的效果不好,全是因为误解所致,为去掉误解,他便开动脑筋,以匿名方 

  式写了一本介绍《人性论》的小册子,并且以王婆卖瓜似的口吻作广告说: 

   “《人性论》招来了众多的反对者,且被描述得如此可怕,其主要设想和观 

                                                                ③ 

  点是什么,本书对此做了更为充分的介绍和说明。” 然而,效果依然不佳。 

        他又从自身寻找失败的原因。他觉得出现此等尴尬,或许是因为这书叙 

  述方式不当造成的。以后,他便将《人性论》第一部分内容,改写成《人类 

  理解研究》,接着又写了“道德原则研究”一书,并想用它取代《人性论》 



① 休谟: 《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620 页。 

② 同上书,第623 页。 

③ 朱光潜:《西方美字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226 页。 

① 艾耶尔:《休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8 页。 

② 同上书,第8 页。 

③ 同上书,第9 页。 


… Page 56…

  的第三部分。然而其社会反映,依然不温不火,令人失望。 

       休谟一生出版的主要著作有: 《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 

  原理研究》、《政治论文》、《道德、政治及文学论文集》和《英国史》等。 

  他的另一部重要哲学著作《自然宗教对活录》,是他去世后由他侄儿帮助出 

  版的。这些著作,主要是那些最能代表休谟思想的哲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