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2007年合订本1-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显然,他们都对自己的聪明和精辟深刻的分析而感到骄傲。

  对于同胞们的这种漠不关心的牢骚和议论,一位好心的商人非常生气。他鄙夷地瞥了他们一眼,然后从钱包里抽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的钞票,塞进了老太婆颤抖的手中:“给,夫人,拿去给自己买双鞋吧。”

  老太婆点了点头,以示谢意。商人对自己的举动感到非常满意,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实干家,不像那些人只会发牢骚。

  一位穿着考究的女基督徒把这一切全都看在了眼里。她开始默默祈祷:“哦,上帝啊,我知道您是一位仁慈的神,不论多么困难的事情您都有办法解决。所以,请您就像洒落甘露一样将鞋子降落到她面前吧,让这位老太太穿着鞋子过新年。”女基督徒心里感到无比的圣洁。

  当汽车到达下一站的时候,一个年轻的男子上了汽车。他的耳朵里塞着耳机,耳机线连着随身听。和着音乐的节拍,这位年轻人扭动着身体。他就势坐在了靠近过道的一个座位上,正好面对着那个老太婆。

  当这个年轻人的目光偶然瞥见那个老太婆的赤脚的时候,他顿时停止了扭动。他呆呆地注视着老太婆的赤脚。少顷,他才将目光从老太婆的脚上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的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价格昂贵的名牌运动鞋。为了买这双运动鞋,他省吃俭用,攒了好几个月才凑够买鞋的钱。他的那一帮同伴都认为他穿上这双鞋之后真是“酷毙”了。

  年轻人弯下腰,脱下了自己的那双昂贵的运动鞋,还脱下了袜子。然后,他在老太婆的面前蹲了下来。

  “大娘,”他轻声说道,“我看到您没穿鞋子。呃,不过,我有。”说完,他小心地将老太婆结满硬茧、粗糙不堪的脚轻轻地抬了起来,将自己的袜子和漂亮的运动鞋穿在了她的双脚上。老太婆点了点头,以示谢意。

  汽车到达了车站,那位年轻人下了车,赤脚走进了冰天雪地。

  乘客们纷纷挤到车窗前,向外张望着,注视着那位年轻人拖着赤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着。

  “他是谁啊?”有乘客问道。

  “我猜他一定是位先知。”一位乘客回答说。

  “我看他一定是位天使。”还有一位乘客这么说道。

  “快看呐!他的头上有一圈光环!”一位乘客叫道。

  但是,就在这时,先前那位用手指着老太婆的小男孩说道:“不对,妈妈,他们说的都不对。我看得很清楚,他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5期P42


   

殊途同归
尤今

  在一项聚餐会上,远亲珊蒂带来了她刚学走路的女儿。

  长得好似洋娃娃,一步一跌,满头一圈一圈软绵绵的鬈发一晃一晃的,煞是可爱。

  珊蒂在女儿后面,一步一步地跟,一声一声地喊累。

  在喊累的这一刻,她根本没有想到:母女俩能够步伐一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实际上是一种很圆、很满、很大的幸福。

  这个时期,女儿唯母亲“马首是瞻”,母亲是她的天、她的地、她的一切。她不会置疑、不会反抗,她全心全意地模仿、百分之百地服从。母亲的脚跟着她走,她的心跟着母亲走;母亲说一,她不会说二。

  她驯良如绵羊、可爱如天使。

  身为母亲的,心里充满了甜蜜的矛盾,一方面希望她一分一分、一寸一寸慢慢慢慢地成长,好充分地享受她成长期间各种逗人的憨态与童趣;另一方面,却又希望她一尺一尺、一丈一丈快快快快地成长,长成个明白事理的好姑娘,好让母女并肩而坐,掏心地说着悄悄话。

  欢喜也好,担忧也罢,孩子“我行我素”地长着、长着,终于,来到了一个成长过程无法避免的分岔路口。

  在分岔路口处,孩子会在一连串的磨擦和冲突中继续挣扎着成长,母亲呢,则得在一连串的磨擦和冲突中寻求适应,为自我的角色寻找新的定位。这是一个双方都极感痛苦的时期──母亲明明白白地看到孩子可能因犯错而跌跤、因跌跤而受苦,所以,想为她放个安全的垫子,可是,她却嫌母亲多事、怨母亲剥夺自由,因而刻意把垫子抽掉、丢掉;母亲当然生气、比生气更甚的,是担心。于是,便与孩子没完没了地掀起了无休无止的大战和小战。至为矛盾的是:战火的起因是“爱”,双方却又被这熊熊燃烧着的战火烧得遍体鳞伤、雪雪呼痛。

  尽管母亲在前方出尽九牛二虎之力拉孩子,可是,叛逆的孩子却总有办法挣脱母亲的手,自行开路,就算另一条路满是荆棘、满是尖石,就算他会被荆棘刺得鲜血淋漓或被石头绊得一跌再跌,然而,只要她能享有“不被母亲拉着鼻子走”的自由,纵使吃再多的苦,她也心甘情愿。

  双方在不同的道路上走啊走的,走了一长段路后,却在另一个新的路口不期而然地相遇,孩子这才恍然发现:自己绕道走了那么一大段“冤枉路”,原来与父母的人生道路是“殊途同归”的!

  这时,双方在对视的目光里,便找到了过去不曾有的谅解与理解、宽容与包容。

  事实上,孩子在成长期间的叛逆,就像麻疹和水痘,到了时间,便会蓬蓬勃勃、兴兴旺旺地发作,压也压不了、挡也挡不住。

  由它去。

  在跌跤中成长的孩子,懂得在摔倒后迅速地爬起来,抹干眼泪、拭去鲜血,寻找新的方向。

  永远有着保护垫的孩子,不知道疼痛的滋味;有一天,当守护天使不在时,只要跌一跤,便永远站不起来了。

  这么说来,母女俩能在不同的方向走,对母亲而言,实际上也是一种很圆、很满、很大的幸福。

  此刻,听到亦步亦趋地跟在女儿后面的珊蒂报怨道:“哟,累死啦!”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5期P41


   

受了挫折的阳光
黄小平

  “妈妈,你看,彩虹!”

  “美吗?”

  “美!”

  “宝贝,你知道吗?彩虹其实就是阳光。”

  “阳光?我们平时见到的阳光,为啥没有这么美呢?”

  “因为在雨后,空气中留存的雨雾把阳光折射了,从而产生了七彩的光芒。这阳光的折射,就像人生的挫折,折射使阳光美丽起来,挫折也会使人生美丽起来。”

  “妈妈,我知道了,彩虹就是受了挫折的阳光。”

  雨后清新的阳光,照在那位妈妈的身上,照在那个孩子的身上,也照在孩子身下的那张轮椅上。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5期P29


   

侍从眼中无英雄
史海威

  英雄,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无论是在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在平头百姓的街谈巷议中,英雄总是叙述的焦点和仰望的中心。在一般人看来,英雄是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是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是战无不胜,功勋卓著的;还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不过在英雄的侍从们看来,众人仰慕的英雄却都算不得什么,这真是一个非

  常有意思的话题。

  科尔言需夫人说的“侍从眼中无英雄”这句话,其出处由来也早,16世纪法国学者蒙田就曾言:“人为其侍从所敬者,鲜矣。”后来美国学者爱默生更进一层,甚至认为在“奴仆”的心目中,“每个英雄终成厌物”。这些话初听起来似显偏颇,但细细思来,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不妨以几个事例证明之。

  大圣人孔子时以博学知礼闻名于乡里,但他的邻居却有点看不起他,时以“东家丘”讥之。汉武帝雄才大略,但在做过中书令,相当于汉武帝高级侍从的司马迁看来,汉武帝反而缺点多多,接近于昏暴之君了,这在《史记》的许多篇章中都有体现。拿破仑因其军事天才而被举世公认为英雄,但有两个人却不这么看,反而常给他难堪,那就是他的太太和他的老朋友。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我们想知道的是,不可一世的英雄们,为何在侍从眼中变了样,成了爱默生所说的“厌物”?

  我想大概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英雄虽然有非常杰出的才能,但他们也是人不是神,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短处,再加上英雄又对侍从们不设防,这些缺点就更容易暴露出来,甚至还会被有意无意地放大或发展到极端。二是,侍从的信息来源渠道有限,对英雄的了解往往不够全面,他们一般看不到英雄从容指挥千军万马,悄然胜敌于千里之外的场面;也理解不了英雄的高超智慧与丰富内心世界,更多时候只是接触到英雄生活中平凡、平庸的一面。基于这两点,英雄在侍从眼中自然光彩不再了。

  实际上,真正的英雄,当如罗曼·罗兰所说:“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压倒罢了。”末了,忽然想到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名人回忆录之类的书籍,这些书大多是作家所写,倒不如看看其中收录的名人身边人的说法更来得真实。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5期P43


   

世界差点没火车
黄仁 编译

  在火车并不普及时;一位权威人士以不可辩驳的口吻声称;如果美国要引进铁路的话;就一定要建立更多的精神病院;原因是如果人们看见火车头在自己的面前咆哮而过;会被吓破胆的。

  在德国;一群专家曾出面证明说;火车的时速不可以超过15英里;如果超过了这一惊人的速度;那么鲜血就会从乘客的鼻腔里喷射出来;而且在通过隧道时;乘客会因窒息而死。

  铁路大王范德比特看到威斯汀豪斯给他带来的最新发明…空气制动机时说:〃我可没有时间浪费在白痴身上。〃今天的火车上仍在使用这一发明。

  有句老话说得好;〃越是言之凿凿说别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