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2007年合订本1-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苏珊娜,是苏珊娜欺骗了自己。安妮的心一下子愤怒起来,她无法容忍,自己竟然被这个可恶的继母整整欺骗了两年之久,而任自己像个傻瓜一样,被人摆布。几乎是以奔跑的姿势,安妮踉跄着跑回家,她要严厉地质问苏珊娜,这到底是为什么。

  刚跑到门口,安妮突然听到了福利署的埃尔雅执行官在和苏珊娜激烈地争执。埃尔雅要求将安妮送到残障机构继续求学,而且要求帮她申请福利救援。而苏珊娜却一字一句地说:“不,谢谢你们的好意,我女儿能够靠自己正常地生活,请你们不要再用这种方式来践踏她的自尊。她能自己学习、做饭,甚至靠她的艺术才能工作和生活……”

  听到埃尔雅无奈地出门的声音后,安妮才轻轻地推门而入。房间里,苏珊娜的声音还是那样的冷漠,“你今天到哪儿去了,这么久才回来?”安妮轻轻一笑,说:“没什么,出去听蓝莲花开花的声音了!”苏珊娜愣住了,许久都没说话。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隔一段时间,安妮还是能收到约翰的来信,每次苏珊娜帮她念的时候,她就会温柔地靠在苏珊娜的怀抱中,听她用温柔的冷漠的声音读那些情意绵绵的情书。然后,她在心里告诉自己,18岁的夏天,她的生命里开了一朵与爱情无关的蓝莲花。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2期P04


   

盛满天恩的盘子
Fe Kagahastian贾高荣 译

  感恩节将我的长处与短处都发挥到了极致。它在提高我对而今买得起的大量感恩节食品的鉴赏能力的同时;也养成了我为同浪费作斗争而舔净盘子、掠光剩饭剩菜的狂热倾向。
  看样了,我在餐桌上的举动已经使人惊讶得竖起了眉毛。一位时常和我一起吃饭的朋友曾经说,我的盘子让她联想到舔得干干净净的狗食盆。有一回用自助餐时,另外一位朋友从桌子对面探过身来,小声说:“要知道,在自助餐厅,他们期望顾客盘子里至少会有点面包屑。你不想让收盘子的侍者失业,是吧?”
  然而在感恩节一到——诱使我们大吃大喝的同时促使们们对上帝的恩典进行清点的节日——我会变得更加无情,好似一台开到最高速度的食品加工机。
  过去几年里,感恩节宴请开始逐渐减少,我认真思量了自己吃干净盘子的冲动。这勾起了我对自己 在菲律宾度过的童年的回忆。我在那儿长大成人,靠的是一顿又一顿的残羹剩菜和像酱油拌饭或番茄汤煮老(又鸟)蛋那类令人绝望的饭食。
  尽管吃的是那种粗茶淡饭,但我们家总是尽量弄得好像大家分享的是最后的晚餐。不过,我和我的一个兄弟、两个妹妹有时还是忍不住要对我们吃的东西怒目而视,似乎在说:“我们知道你们是什么,你们是上礼拜的煮土豆,乔装改扮捣成了糊。”或者,“你是昨天的鱼,剔掉了骨头、撕成了小片,使人认不出来。”
  这时个,我的母亲,一个公立学校的教师,总是在做餐前感恩祷告:“主啊,感谢您帮助我们又度过了顿顿不缺的一天。我们为我们餐桌上现在摆着的、有些人享用不到的饭菜而表示感激。我们合格证,为感谢您的恩典,我们要吃到一粒米都不剩。。。。。。”
  我的父亲,一个建筑工人,也有办法使我们感到自己不是那么贫穷。每3个月他都会为全家人安排去外面饭店吃一次饭。他会点双人份的一整套牛排晚餐,并且添些孩子用的盘碟等器皿。
  吃的一到,妈妈就挽起袖子干开了:按人头把牛排均匀地切成薄片,把其他吃的东西也全部按人头均匀分好——从汤到米饭和配菜。
  爸爸解释说,去外面饭店吃饭的用意是让我们尝一尝美味佳肴,这样当学校里其他孩子谈论吃掉排的时候,我们也能参与谈论。
  我们全都盼望着去外面饭店,我还希望能一直吃下去。那牛排的香气和美味会在我脑海里停留好几个星期。我一定是在那个时候接受了对食物要细细品味的观念。
  作为一个想要延长在高级饭店体验品尝牛排的孩子,我养成了把那顿饭里面自己最喜欢吃的部分都放在最后享用的习惯。这样做,那独特的味道便在我嘴里一直留到临睡前刷牙把食物残渣刷净的时候。这种习惯几乎总是使我饭后只剩下一个空空如也的盘子。
  好多年以后;我踏上了美国的土地。那是10月份的一天; 在我到达新泽西州后不久; 一个美国出生的远亲带我去果园拾苹果。第一次看到成百上千红红绿绿的大苹果铺了果园一地; 我落泪了。
  在美国; 你在果园里拾苹果; 哪怕拾得再多;只要拿得动,可以说是不用付什么钱的;而以前在菲律宾——我是在那里长大的;苹果可是稀罕物;价钱很贵。它们非常稀罕;实际上;我的父母只在12月份的进出口商店里才看到有卖的。它们很贵;我的父母只买得起两个小苹果;供全家人在圣诞夜分享。
  在驱车回我远房亲戚家的路上;我摊开手脚;躺在他铺在小卡车后部的一层苹果上面。我觉得;每次我咬一口爽脆多汁的红金香苹果;秋天夜空中的星星就向我闪烁一下。我没法“吃干净”车上这一层苹果。破天荒第一次;我拥有这么多远远超过我的胃口的食品。
  打那时候起;我在感恩节餐前谢恩祷告时就一直用母亲的那段祷告词。
  (乔 迁摘自《英语世界》2006年第11期;孙愚图)


   

绅士汤姆
彭波

  在我们住的地方有两个超市,一个类似“绅士”超市,一个类似平民超市。其实,两个超市里的物品一模一样,然而,价格却差得很多。汤姆每次买东西总要去 “绅士”超市里买,我一直不明白,就问汤姆,“两个超市里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平民超市还便宜些,你怎么不去平民超市里买呢?”他一脸惊奇地看着我,“我是个有能力的纳税人,自己又赚钱,怎么能去平民超市呢?”他这话把我给惊呆了,“有谁知道你赚钱?再说,你去平民超市里面买东西又没有人监督,省下钱不是还能买别的东西吗?”他十分奇怪地盯着我说:“按你们中国人的说法,你的思想觉悟不高呀,属于哪个阶层就要去哪个超市里消费,这是我们的习惯,有钱为大家多交点税收有什么不好。”我怎么都没想到,这个 “痞子”竟然有这样高的“觉悟”。

  时间长了,我觉得我跟汤姆的消费观念截然不同,他生活可以是高消费的,去舞厅、歌厅、游戏厅,甚至赌博,一晚上花去的钱够我一个月的,可他在有些方面却十分俭省。就说抽烟用的打火机吧,都老掉牙了,还在充气用。我向他推荐我们国产的打火机。在英国,这种打火机一个才合人民币一块多钱。他听了,直抽鼻子,“用这种东西让人心疼”。我不明白,他说:“你们的产品虽然便宜,质量却不行,有时里面还有气,打火机却不能用了,修又不能修,扔掉了,里面的气就浪费了,不利于节约能源。”我不言语了,汤姆说得有道理。

  跟汤姆在一块的时间长了,也逐渐悟出了英国人的一些特性,那就是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英国人比中国人更注重面子,有些是固有的,像有钱人从来不去平民超市里消费,多数人都能够做到;也有些是装出来的,比如说个人外貌形象以及一些优雅的举动等。虽说这样,我还是对英国人有着特别的好印象,毕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点或缺点吧。

  后来有一个阶段,我发现汤姆的消费不像过去那样挥霍了。一次,我竟然发现汤姆在平民超市里在买东西。等他走出了超市,我追上他问道:“你怎么到这里消费来了?”汤姆看上去有些沮丧,“别提了,我失业了。”我听了,心里暗笑:这也许就是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吧。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2期P17


   

人这一辈子
石钟山

  家是什么,每个人对家的理解或许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每个时期,对于家的概念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差别。家是藏在心底里的一个小巢,秘密而又温暖,不管什么人,只要一想起家,心里是热的,眼睛是潮湿的。

  童年的家,是放在床头的一本小人书,是藏在床下角落里的一把弹弓,还 有母亲的一声声呼唤童年时对家的三角是具体的,每个角落里都深埋着一串笑声,每件玩物都印着一段故事。童年对家眷恋而又无知,有一串笑声,有一份梦想就足够了。它不需要有多大,只要能装载下那一点点玩梦便足够了。童年时对家没有更多的奢望,贫也好,富也好;大也罢,小也罢,它装载的都是童年天真伯欢乐,真实的梦幻。父亲是座山,母亲是条河,父母的风景是流动的,是动人的。

  青年人的家是一张床,它是客栈,是临时的一处居所。因为是青年了,就有了许多在外面的世界闯荡的理由,疲了,累了,那一张床便成了休身养息的地方。这里有父亲探询的目光,母亲无休止的唠叨。青年人对这一切都习惯了,吃了,喝了,睡了,力气和勇气又重新回到了身上,一虎身站起来,青年已人高马大,个头早已超过了父母。父母小心仰视着眼前的青年,青年人无所顾忌地甩一下头,很响地带上房门,走了。留在家里的是父母双亲担心的叹息。

  青年人闯荡出了一些眉目,便在家里大着声音讲话,指点江山;失意了,家就是一个港湾,是父亲伸过来的一条臂膀,是母亲盛满爱意的热面。青年人忍不住,流泪了。在家里流下的眼泪,是咸是淡都不重要,重要是换来了同情和鼓励,这时的家,更像是一座加油站,避风港。

  青年人有时对家也会生出烦来,母亲的唠叨,父亲的阻止,让青年人觉得碍手碍脚,然后就一门心思地想,要是没有家里的管束多好,想干嘛就干嘛,于是就盼着自己有个家。日子复日子地过着,青年人长大了,大到了谈婚论嫁,成家立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