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二个春秋-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国务院财贸小组


二 批驳〃四人帮〃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诋毁

    有林、林子力调来时,他们合作写的书稿《批判“四人帮”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刚完成。完成书稿以后,有林即开始收集“四人帮”诋毁商品生产的材料,准备写批判“四人帮”否定商品生产的文章。他和林子力、卢之超等同志调到理论组后不久,很快就收集了大量的材料。

    理论组的同志在收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从1977年1O月份起,编了两份材料,一份是《〃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关于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方面的谬论》,另一份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有关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部分论述》。

    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四人帮”否定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根本区别,把商品生产等同于资本主义,从而否定商品生产,在人们的思想上制造了很多混乱。在收集“四人帮”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谬论的材料之前,虽然明显感到“四人帮〃在经济学理论方面制造了不少混乱,但总觉得很零碎,没有体系。我们在收集了〃四人帮〃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货币方面的材料之后,发现他们在经济学方面确实有一套系统的反动理论,集中表现就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攻击、诋毁。

    “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攻击、诋毁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主要方法,是把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以前的小商品生产的特点,说成是所有商品生产的特点。还有这样的说法,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就必然存在资产阶级。他们把小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形态,说成是包括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在内的一切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所共有的东西。他们还肆意歪曲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性质,说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在本质上就不可能有多大差别”。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论证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必然产生资本主义,必然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专门突出地讲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把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加以区别。这是苏联理论界的一大进步。毛主席对此也充分肯定。“四人帮”在商品生产方面的谬论,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的观点相比,是个很大的倒退。他们把一切罪恶都归之于我们现在存在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说一切坏东西都是从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来的。在他们看来,要革命,就要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革掉。

    发现这些问题以后,我们开始动手起草批驳“四人帮”诋毁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文章。这篇文章从酝酿起草到公开发表,用了近一年时间。初稿写好后,我曾拿给姚依林、陈国栋同志看,他们同意文章的观点。我们还送给纪登奎看,他也同意。后来送李先念同志,先念同志也同意。最后决定把文章送《人民日报》发表。1978年5月22日,署名〃国务院财贸小组理论组〃,题为《驳斥〃四人帮〃诋毁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反动谬论》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了。

    1977年底,文章基本完稿时,我应邀到中央党校作了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的报告,介绍了理论组编的两份材料和《驳斥〃四人帮〃诋毁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反动谬论》这篇文章。报告主要是讲文章提出的看法和意见,即文章讲的四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分析商品生产的方法和〃四人帮〃诋毁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手法;第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小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在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第三,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必然产生资本主义吗;第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我在报告中,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分析商品生产的理论人手,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会产生资产阶级,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在本质上与小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根本不同的。通过对前三个问题的论述,最后结论落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必须要大大发展。在那段时间,我连续到中央党校讲了三、四次。很多同志反映,对当时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干部来说,是开了脑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国务院财贸小组


三 起草主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两个文件

    财贸小组理论组除了写文章外,还负责起草文件。我到财贸小组后不久,国务院准备在1978年7月召开全国城乡商业学大庆学大寨会议。①财贸小组理论组承担了部分会议文件的起草工作。

    1 国务院《关于召开全国城乡商业学大庆学大寨会议的通知》

    1977年12月5日,国务院发出的这个《通知》②,有一个重大突破。《通知》明确提出:〃我们要理直气壮地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流通。〃《通知》强调:〃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有本质的差别。我国现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同时存在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要大大发展。〃

    《通知》是在我主持下起草的。初稿写出以后,财贸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都同意,就送给纪登奎看,当时他是国务院副总理。他很痛快,在“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前,加上了“理直气壮”四个字。然后又把《通知》送给李先念同志看,先念同志也赞成。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出文件,强调要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而且强调要“理直气壮”,这是第一次。

    2 华国锋在全国城乡商业学大庆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稿

    我到中央党校作报告的同时,组织有林、卢之超、卫建林、林子力、李智盛等同志开始起草华国锋在“双学会议”上的讲话稿。初稿写出后,我请胡乔木同志来做指导。这时候,他虽然已经恢复了国务院研究室负责人的工作并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但还没有完全从两年前“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的失落中恢复过来。这是他逐步恢复参与中央工作和领导起草有关文件的开始。作为“党内第一支笔”,乔木起草这样的讲话,是驾轻就熟的。他来了之后,很自然地发挥了作用。他看了初稿,认为稿子是写理论文章的口气,不像一个党的主席所作的报告。于是他一边听情况介绍,一边开始构思和动笔修改。这时候,讲话修改工作吸收了袁木、王维澄参加,并邀请了在外贸部、商业部做实际工作的一些同志参加讨论。稿子修改出来后,又召开了一些会征求意见。

    在修改中,乔木对重生产、轻流通的观点进行了批评;针对当时的情况加强了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论述,还特别提出了重视商品经济、尊重价值规律的问题;强调了内外贸易和财政金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应该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开,华国锋主持工作,仍然着重从政治上讲揭批“四人帮”和学大庆、学大寨的气氛下,能拿出这样一篇讲话稿,乔木功不可没。

    经乔木修改的这篇讲话稿,华国锋看了之后表示同意。1978年7月7日,他在〃双学〃大会上发表了这篇讲话。这个讲话,阐述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特别强调了财贸工作的重要性。讲话还强调了政治观点、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而且对三个观点做出解释。7月12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这篇讲话。华国锋的这篇讲话公开发表后,造成很大的影响。外电评论说,这是华国锋担任主席后第一篇务实的讲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国务院财贸小组


四 陈云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文章及其他

    1977年8月,就在我到国务院财贸小组工作以后,邓小平、叶剑英、陈云、聂荣臻、徐向前等一大批老同志一齐出马,纷纷发表文章和讲话,宣传党和毛主席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在这些文章和讲话中,陈云的文章与我有关。

    党的十一大召开前,为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当时约定给陈云、李先念同志起草文章。后来公开发表的陈云同志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文章《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着重讲毛主席实事求是的思想。文章是我出主意,由郑惠执笔的。在成文过程中,我们几次送陈云同志看,每次他都提了意见。根据陈云同志的意见,我同郑惠作了很多修改,还送胡乔木修改过。最后由陈云同志定稿。文章写出后,送到中央宣传口去审查,准备公开发表。宣传口有个不懂事的王楫,原来是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他把陈云的文章跟华国锋的讲话对照,对来对去,说这个说法和华主席的说法不一致,那个说法又和华主席的说法有出入。当时,为了贯彻“两个凡是”,一切文章和宣传都要和华的精神“对表”。我们把王楫的看法报告了陈云同志。陈云同志听后说,那好啊,既然每句话都要跟华国锋的话对比,跟华国锋讲过的一样才能发,那就不要写文章,也不要发消息了,天天登载华国锋的文章不就行了吗?这样一讲,把王楫顶回去了。1977年9月28日,陈云同志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了。

    我记得陈云同志这篇文章,在讲毛主席倡导的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时,简要回顾了党的两段历史,一段是讲毛主席在领导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另一段是讲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召开,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在全党逐渐发展、普及。陈云同志在文章后面谈到,粉碎“四人帮”后,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全党已经迅速得到恢复和发扬,这是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