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西哥独立后的经济仍十分落后,从国内来看主要是大部分农民仍然没
有土地,以“多罗列斯的呼声”为代表的争取土地的农民运动接连不断。从
国际方面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墨西哥扩张。1848
年2月,美国迫使墨西哥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这是美国兼
并墨西哥北方大片领土战争的结果。条约规定,墨西哥把部分领土割让给美
国。这部分领土包括:今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犹他州、内华达州和
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的大部,俄克拉荷马州狭长地带,科罗拉多州大部,
堪萨斯州西南部和怀俄明州西南部。1854年至1860年,墨西哥政府实行了
一些改革措施,如1859年墨西哥总统胡亚雷斯颁布改革法令,废除僧侣和军
人的特权等,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绝大部分农民或是租种地主土地,
或是当季节工人,土地被少数地主或外国人所有。工业在这段时期也有了一
定的发展,到1886年,共有棉纺织厂110家,毛织厂27家,造纸厂10家,
肥皂厂146家,卷烟厂41家,玻璃厂7家,酿酒厂3175家,制造其它产品
的工厂192家。
巴西于1822年独立,但掌握政权的大地主和大种植场主继续保存奴隶
制,阻碍了巴西社会经济的进步。奴隶劳动是巴西种植场经济的基础。 19
世纪中叶,巴西的经济纳入世界市场,咖啡、糖、烟草和棉花等农产品的产
量日益增加,但巴西所需的稻米、玉蜀黍等粮食产品依赖从国外进口。工场
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也开始出现和成长,1850年已有50家工厂;1851年巴
西与英国轮船通航;1852年,巴西建成了国内第一条铁路;1874年,开辟了
通往欧洲的海底电报。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同奴隶制、封建制的矛盾在加剧。
到1826年,除古巴、波多黎各、圭亚那等外,绝大部分拉丁美洲地区都
已摆脱西、葡、法等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国家。但是政治上的独立并不等
… Page 97…
于经济上的独立。19世纪拉丁美洲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其单一产品
经济,即不少国家主要只生产某种单一的农产品或矿产品,如巴西、哥伦比
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全靠咖啡维持;糖的生产则在古巴和多米尼加;巴
拿马 (当时属哥伦比亚)和洪都拉斯的唯一出口是香蕉;铜和锡分别构成了
智利和玻利维亚的经济支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来没有停止向拉丁美洲
的扩张,他们向拉丁美洲倾销大机器生产的廉价商品,并从拉丁美洲取走原
材料;他们利用当地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经营经济作物;他们
设立银行,进行投资贷款,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同时进行。1807—1814年,
英国对拉丁美洲输出的商品价值平均每年为400万英镑,1825—1827年增加
到每年平均6600万英镑;1822—1826年,英国向除巴西外的拉美国家先后
贷款10次,共达2100万英镑,1870年投资增加到8500万英镑。到19世纪
末,拉丁美洲各国的主要经济部门,如中南美洲的热带作物、墨西哥和委内
瑞拉的石油、智利的硝石和铜都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1850年,英美
两国签订了《克莱顿——布尔瓦条约》,两国共享在巴拿马开凿运河的权利。
若运河开通可使美国从纽约到旧金山的海路减少9000海里;1850—1855年,
美国在巴拿马修筑铁路。这些仅仅是美国要独占巴拿马运河的开始。古巴是
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屿,物产丰盛,适宜种植甘蔗、烟叶,还有大片原始
森林和地下矿藏。1817年糖产量已达7万吨。古巴也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
目标。美国总统杰弗逊1820年就认为古巴是美国的“一个最有趣的补充物”。
1823年美国国务卿阿丹姆斯称古巴是“北美大陆的天然延续,”“古巴脱离
西班牙后无以自立,只能倒向美国,根据与苹果落地相同的自然法则,美国
也不能把它们从怀抱中推开。”
加拿大在19世纪上半期仍是英帝国的一小块殖民地。构成后来加拿大核
心的新斯科舍和魁北克不过是英属北美广大地区的一部分。直到19世纪30
年代末,加拿大在英属地界以内,除了少数位置适中的地点显出几分接近于
美国的繁荣以外,所有的地方似乎仍是不毛之地,古老的蒙特利尔天然是加
拿大的商业都市,但是它在任何方面都比不上美国新建的布法罗城。魁北克
和蒙特利尔都是农业区的中心,有少量工商业以及皮毛贸易,沿海和内陆河
流与湖泊里,渔产很丰富,许多居民从事渔业。在大湖和大西洋之间还有大
片森林,它提供了丰富的燃料、建筑材料和车船的制造材料,因此伐木业、
木材加工业较为发达,另外还有一些小型工业如面粉业、制革业等。1867年
加拿大自治领成立,它是加拿大采取联邦制以及加拿大独立的开始。随着19
世纪的进展,小麦日益成为加拿大的重要农产品。小麦产区在加拿大中部。
要发展小麦的生产就得筑一条从东到西的铁路,把加拿大的中部地区和大西
洋的沿岸地区连接起来。1871年,英属哥伦比亚省同意加入加拿大自治领,
唯一的条件是十年之内要修筑横贯东西的铁路线。从此,加拿大兴起了建筑
铁路的浪潮,从而也使加拿大经济迈入了快速增长的里程。
3。埃及等非洲国家和澳洲等国家近代后期经济
(1)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经济
埃及在19世纪上半期虽然隶属于奥斯曼帝国,但实际上穆罕默德·阿里
已成为埃及的最高统治者。阿里在19世纪前期对埃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以富国强兵为内容的经济改革使尼罗河三角洲地带资本主义关系有了进一步
… Page 98…
的发展。1814年,阿里正式宣布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被没
收的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上属阿里所有。阿里把一部分土地分成小
块租给农民耕种,每户农民可得土地3~5费丹,约合19。5~31。5亩,租种
土地的农民必须每年向政府缴纳定额的租税,违者则停止其租佃。阿里把大
量土地分赐给王亲国戚、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使他们成为新的地主阶级。
阿里改革了原有的赋税制度。在包税制度下,赋税没有统一规定,由包税人
任意决定。阿里把包税人过去向农民征收的各种赋税合并为一,统称土地税,
规定只向农民征收土地税,税额按土质好坏和灌溉条件而定。税收制度及其
土地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适应农业发展,阿里非常重视水利灌溉事
业,他修缮和兴建灌溉系统,改良耕种方法,播种面积由1820年的203万费
丹扩大为1833年的312万费丹;棉花收获量由1831年的4。20万包增加至
1835年的10。40万包,甘蔗、蓝靛、生丝、小麦和稻谷产量都有增加,农作
物的商品生产有了较大的增长。阿里推行国家强制征购农产品和垄断对外贸
易的政策,鼓励输出谷物以换取工业品。到1836年,政府已控制总出口额的
95%。1816年,规定手工业产品由国家专卖,促使旧有手工业行会的解体,
便利了新式工业的发展。阿里特别重视发展军事工业,效仿西方建立硝石、
火药、造船等工厂,其中以亚历山大造船厂规模最大,占地60费丹,有职工
5500人,分成15个车间,主要制造战舰,并有维修机器的车间。同时,阿
里也注重发展与国计民生有关的民用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1818年创办第
一批纺织工厂,据1829年统计:各工厂共有纺机1459台和织机1215台,机
器主要从法国进口,同时,制糖、榨油、造船等近代工业也发展起来;1840
年全国约有3。50万工人。为了加速工业发展,阿里注意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先
进技术。他从西方购买了大批机器,聘请了许多国外技术人员,吸收外国资
金,并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阿里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和科学
技术,建立了新式企业,发展了经济,扩充了军队,并开始向外扩张,埃及
先后占领了苏丹和叙利亚,并打败了宗主国土耳其。英国唯恐埃及强大,1840
年出兵贝鲁特并迫使埃及签订《英埃协定》,规定埃及缩减军队并实行协定
关税,埃及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对外战争的失败使埃及军需订货减少,主要
建立在军事基础上的工业衰落;同时,英国利用英土商约,大量输入廉价商
品,使埃及的新式企业纷纷倒闭。棉花等原料输出增加,一些商人深入农村,
低价预购尚未收摘的棉花,1840年棉花的收购量为15。90坎塔尔,约合714
万公斤,1852年增加至67万坎塔尔。1851年英国获得修筑亚历山大至开罗
铁路的特许权,不久英国即开始建设贯穿尼罗河三角洲的铁路,架设电报线,
建立商船队。1856年法国取得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特许权。苏伊士运河于1859
年开工,1869年完成,全长182。5公里。运河的开凿大大缩短了欧亚航程,
埃及为此有12万人献出了生命并担负了1600万英镑的开凿费用,而欧洲国
家只付出了400万英镑。埃及为了支付这笔费用被迫大量从国外借债,1862
年一次即达到329。30万英镑,埃及也因此在财政上依赖外国资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