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含经菁华节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杂·四六九)

'1'无闻:未曾听闻佛法,不明真理。

'2'多闻:学识广博之意。

'3'圣:正的意思,证正道,名为圣。参见第34页圣条。

'4'愁忧称怨:指烦恼、抱怨之意。

'5'五欲:参见第9页贪爱条。

'6'贪‘使’所‘使’:前面‘使’字是烦恼的异名,后面‘使’字是役使的意思。此句指被贪的烦恼所驱使、控制。

'7'嗔恚所使:被嗔恨的烦恼所役使。恚,音会。

'8'痴使所使:被愚痴的烦恼所役使。

'9'贪使不使:指不受贪的烦恼所驱使、控制。

※圣弟子身受苦、乐,其心不起贪著(贪使不使),不为贪爱驱使,不起嗔愤(恚使不使),不为嗔恚所驱使,并如实了知苦,乐受(集、灭、味、患、离)的真谛,不起愚痴(痴使不使),是贪、恚、痴不系,不中第二支毒(使)箭。

 

二十一、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住四念处'1',我于所起身诸苦痛,能自安忍'2',正念、正知。(杂·五三九)

'1'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此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2'‘安忍’:(术语)安心忍耐也。止观七之四曰:‘安忍者,能忍成道事。’三藏法数三十七曰:‘安即不动,忍即忍耐。’



二十二、若眼识色,可爱、乐、念,可意,长养于欲,彼见已,喜乐、赞叹、系著住'1',心转欢喜,深乐,贪爱,阨碍。

欢喜、深乐、贪爱、阨碍'2'者,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杂·二八七)

'1'系著住:被捆绑束缚。

'2'阨碍:阻碍。阨,困阻之意,音恶。

※心转欢喜、深乐、贪爱,阨碍是中第二支毒箭的情形。

 

二十三、凡愚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

于色不如实知故,乐著于色;乐著色故,复生未来诸色。如是,受、想、行、识。

当生未来色、受、想、行、识故,于色、受、想、行、识不解脱,我说彼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杂·四四)

※明白苦、集、灭、道、味、患,离,是有机会脱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



二十四、缘色生喜乐,是名色味。

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

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杂·一0四)

 

二十五、欲味'1':于此五欲之中,起苦、乐心,是谓欲味。

欲过'2':辛苦而获财业,是为欲为大过。现世苦恼,由此恩爱,皆由贪欲:作此勤劳,不获财宝,便怀愁忧苦恼;获财货,恐后亡失;费散财货,心意错乱;共相攻伐,死者众多。缘此欲本,不至无为。

复次,欲者亦无有常,此欲变易无常者,此谓欲为大患。

舍'3'欲:审知欲为大患,能舍离欲,己身作证,是谓舍欲。

色味:见女姿色端正,起喜乐想,是谓色味。

色过:若后见彼女(老、病、死、尸、腐、骸'4'),本有妙色,今致此变,于中起苦、乐想,是谓色为大患。

复次,此色无常、变易,不得久停,无有牢强,是谓色为大患。

舍色:除诸乱想,于色不著色,深知为大患,能知舍离,己身作证,是谓舍离于色。痛味:得乐痛、苦痛、不苦不乐痛时,便知我得乐痛、苦痛、不苦不乐痛。

痛过:痛者无常、变易之法,是谓痛为大患。

舍痛:除诸乱想,于痛不著痛,如实知其为大患,能知舍离,是谓舍离于痛。(增·一八三)

'1'味:起咀嚼苦乐的滋味。

'2'过:所跟著的‘过患’。

'3'舍:深知大患而舍离。

'4'骸:尸骨,音孩。

 

二十六、世尊告诸比丘:我昔于色味、色患、色离有求有行。

若于色味、色患、色离随顺觉'1',则于色味、色患、色离,以智慧如实见'2'。如是,受、想、行、识。(杂·一四)

'1'随顺:随之顺之的意思。‘觉’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参见第34页觉条。

'2'如实见:如实知见,符合真理的知见。参见第30页如实知条。

 

二十七、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二十八、于一切见,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断灭、寂静、清凉、真实,如是等解脱,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

犹如有人于汝前然火,薪草因缘故然。若不增薪,火则永灭,不复更起,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去者,是则不然。

色、受、想、行、识,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无复生分,于未来世永不复起。若至东方、南方、西方、北方,是则不然,甚深广大,无量无数,永灭。(杂·九五四)。

 

二十九、譬如燃灯,因油因炷'1'。彼若无人更增益油,亦不续炷,是为前已灭讫'2',后不相续,无所复受,是谓第一正慧'3',成就第一真谛'4'处。(中·一六二)(分别六界经)

'1'炷:油灯的灯心,音住。

'2'讫:完结、终了,音器。

'3'正慧:(术语)真正之慧心也。

'4'真谛:(术语)二谛之一。真谓真实无妄。谛犹义也。对俗谛言,如谓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是也。

 

三十、若彼因、彼缘、彼行,无余'1'行灭、永灭已,如来于彼,有所记说,言: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耶?(杂·九五一)

'1'无余:无有残余。

 

三十一、诸慢断故,身坏命终,更不相续。如是弟子,我不说彼舍此阴'1'已,生彼彼处。所以者何?无因缘'2'可记说故。欲令我记说者,当记说:彼断诸爱欲,永离有结'3',正意解脱'4',究竟苦边。(杂·一0七)

'1'阴:1.荫覆之义,指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2.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阴界’是五阴与十八界。‘阴入界’是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入’是即六根与六尘。同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即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果。‘阴魔’指五阴能毒害众生的佛性,故喻之为魔。

'2'因缘: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缘叫做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谷子。

'3'结:系缚的意思,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众生的身心,使不能解脱,永沦生死。‘结使’是结与使。结与使都是烦恼的别名,烦恼能系缚身心,结成苦果,故称为结,能使众生沉溺于生死苦海,故又名为使。。‘结贼’结是烦恼的别名,因为烦恼能为害智慧,故喻之为贼。‘结解’是结与解。结是烦恼所缚;解是证悟真理而得自在。‘结漏’是结与漏。结与漏都是烦恼的别名。‘结缚’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吾人的心身使不得解脱出离生死。‘九结’是九种的烦恼。因烦恼能使众生结缚于生死。九结就是爱结(贪爱)、恚结(嗔恚)、慢结(骄慢)、痴结(愚痴)、疑结(疑正法)、见结(身见边见邪见等)、取结(见取见及戒禁取戒)、悭结(悭惜财物)、嫉结(嫉妒他人)。

'4'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

 

三十二、若有比丘,彼七识住'1'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者,是谓比丘阿罗诃(汉),名慧解脱。

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及此八解脱'2',顺逆身作证'3'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俱解脱。(中·九七)(大因经)

'1'七识住:(名数)于三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末那识’是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在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著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许多烦恼便是这末那识的执著而生起的。

'2'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即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的系缚的禅定。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心中若有色(物质)的想念,就会引起贪心来,应该观想到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无从生起,故叫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即心中虽然没有想念色的贪心,但是要使不起贪心的想念更加坚定,就还要观想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永远无从生起,所以叫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一心观想光明、清净、奇妙、珍宝的色,叫净解脱,观想这种净色的时候,能够不起贪心,则可以证明其心性,已是解脱,所以叫身作证,又他的观想,已经完全圆满,能够安住于定之中了,所以叫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五六七的四种解脱,都是无色界的修定人,各在其修定的时候,观想苦、空、无常、无我,使心愿意舍弃一切,所以叫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灭受想定又名灭尽定,谓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会领受色声香味触之五尘,领受五尘,就会生出种种的妄想来,若有灭除受想的定功,则一切皆可灭除,所以叫灭尽定。

'3'身作证:亲身证悟。

 

三十三、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

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1'断,贪、恚、痴薄。

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

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八0九)

'1'结:.参见第85页结条。

※‘四果’是1.指声闻乘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