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阿含-解脱主题整理稿-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年少新学,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少知识,独一客旅,无人供给,住边聚落客僧房中,疾病困笃。时有众多比丘诣佛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一比丘,年少新学,乃至疾病困笃,住边聚落客僧房中。有是病比丘,多死无活。善哉世尊!往彼住处,以哀愍故’!”

  这一位年少的比丘,出家没有多久,住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没有人照顾他,也没有人供给他,病也很重,有很多比丘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来请佛陀慈悲哀愍,去看看他。“尔时、世尊默然而许。即日晡时从禅觉,至彼住处。彼病比丘遥见世尊,扶床欲起。佛告比丘:‘息卧勿起!云何比丘!苦患宁可忍不’?”佛陀的第一句话问,‘你身体的病患、还能忍受吗,’很苦,但是问他还能不能忍受。“如前差摩修多罗广说。如是三受,乃至病苦但增不损。”那麽他的回答,跟前面那几经一样,就说我很苦,没有办法受,很难过,好像火煎啦,大力士在搥打啦。。。。。。这样一些比喻,表示很苦很苦就对啦。

  “佛告病比丘:‘我今问汝,随意答我。汝得无变悔耶’?病比丘白佛:‘实有变悔,世尊’!”那麽一样的,佛陀也问,那你是不是有变悔呢?他就回答,我有变悔,跟前一经是一样的。“佛告病比丘:‘汝得无犯戒耶’?”你看佛陀问的次第都差不多一样,你有犯戒吗?“病比丘白佛言:‘世尊!实不犯戒’。”我没有犯戒,“佛告病比丘:‘汝若不犯戒,何为变悔’?”你如果不犯戒,怎麽会变悔呢?“病比丘白佛:世尊!我年幼稚,出家未久,于过人法、胜妙知见未有所得。”过人法,证果以後的都叫过人法,胜妙知见未有所得,我的正见还没有建立得很好。因为我基础都还没有打好,也还没有达到那种解脱的境界,“我作是念:命终之时,知生何处?故生变悔’。”因为知见没有建立好,也没有真正的证果受用,所以我心中起了这样的疑问,一个还没有解脱的人,命终的时候到底要生到哪里去,往生哪里呢?因为起了这样的一个疑问,才起了变悔的心。

  “佛告比丘,”佛陀就问他,“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比丘!有眼故有眼识耶?比丘白佛:‘如是,世尊’!复问比丘:‘于意云何?有眼识故有眼触,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佛陀为一个年少的比丘,他只能再把法重要的地方(再讲述一次)来启发他,那麽就要在哪里启发呢?就在六处!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平常最容易体会的,最容易接触的,从这个地方的启发是比较如实,而比较容易了解的。所以他才问他,我们今天,根、尘、触产生的眼识,因为有眼识才有眼触。好,因为触的因缘才生受,才生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不是这样子的呢?他就答“如是世尊,”是啊,是这样子。“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把六根的作用产生受,这样的情况都让他明白。

当善思惟如是法

  “云何比丘!若无眼则无眼识耶?”前面是说因为有眼才产生眼识,因为眼识的触才产生受,所以才有苦乐受。那麽现在要问你,是不是没有眼就没有眼识呢?让他明白这个道理,要找到根源。你今天的痛苦烦恼从哪里来,你说你生病、退悔、很苦,(苦)从哪里来呢?因为根尘触产生受才苦的。

  那麽现在如何消除他的苦呢?从根本上回转过来,如果没有眼识会不会产生触?不会——没有眼就没有眼识,没有眼识就不会有苦乐受。从根源上找出他的因缘。“比丘白佛:‘如是,世尊’!复问比丘:‘若无眼识则无眼触耶?”没有眼识会有触吗?“若无眼触,则无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是不是这样子呢?如果今天没有眼就没有眼识,没有眼识就没有触,没有触就没有受,没有受会不会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当然没有!“比丘白佛:‘如是,世尊’!”比丘就明白啦,是啊世尊!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佛陀的开示先让你明白,你现在的痛苦烦恼从哪里来?从受来的,你感受到痛苦就是受。好,受从哪里来的?从触来。触哪里来的?因为有眼识。眼识从哪里来?因为有眼。六根(都是如此)嘛。

  佛陀的开示很重要喔,他让你明白、疏导你。你痛苦要知道痛苦的因缘、痛苦的条件,然後从那个因缘条件上疏导你,既然受是从触来的,触是从六根来的,那麽就要告诉你,没有眼就没有识对不对?好,没有识就没有触,没有触就没有受,没有受就不会痛苦、烦恼,对不对?对!就让你明白这个因缘。

  “是故比丘!当善思惟如是法,”如是法是什麽法?缘起法!懂吗?我们在上课建立缘起法就是在这里。为什麽要知道缘起法?要得法住智、就在讲这个。一个法的生起,有它的因缘条件,我们的痛苦、烦恼从哪里来?从我们的受来,受从哪里来?由触——根尘的触、产生识才有,那没有六触就没有痛苦烦恼,那这个痛苦烦恼是实在的吗?是因缘所生的啊。是不是这样子?是缘起的。那缘起的是实在的吗?缘起的是常吗?缘起的是永恒吗?慢慢让你了解它的根源,又知道这个根源的非实。所以当善思惟如是法,这个如是法就是缘起:什么样的条件制造什麽样的因缘,什么样的因缘产生什么样的果。回溯回去,如果没有那个因缘就不会有这个果。

  “得善命终、後世亦善,”明白了这个缘起法,正见增上、即使死啦,你的後世还是善。我们在阿含经一直谈,“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我们今天如果真的得正见,正见增上者、纵经百千劫,果报不失,他不会下三恶道,那再来最少是善道。

  所以思惟如是法,得善命终、後世亦善,当下就不会跟烦恼相应,当下就能自在,这个叫善命终,命终的时候不会跟邪见相应,不会起大恐惧,不会起颠倒、执着,这个叫善命终也叫善终,我们很多人都以为人死,当然都求善终。以为没病叫善终,没有横死叫善终,不见得!下一经还有被牛触死了还是善终,注意喔!不是说横死就是不善终,不是!这里就要明白什麽是善终——与正见相应!当思惟如是法得善命终,在正见中、在正念中、在正法中临终的都叫善终,只要是这样的跟法相应的人命终的时候,後世亦善,即使你没有证果、没有证到阿罗汉,你虽然还有後世,但是这个後世必然是跟善相应的,你们不用担心。

闻我说法,分明解了

  “尔时、世尊为病比丘种种说法,示敎、照喜已,从坐起去。”佛陀给他开示安慰、让他安顿,然后就走了。“时病比丘世尊去后,寻即命终。”世尊走了,他很快就死了。“临命终时,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他听了佛陀的开示,心跟正法相应、跟正念相应、欢喜、清净、自在,所以他的脸色没有忧愁、没有苦恼、没有恐惧,非常安详的就离开了。

  “时众多比丘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彼年少比丘,疾病困笃。尊者今已命终,当命终时,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云何世尊!如是比丘,当生何处?云何受生?后世云何”这些圣弟子们,去佛陀那里请问:听过佛陀的开示后,年少比丘走得这麽清净、自在、喜悦、无惧,那麽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他死後到底是往生哪里?“佛告诸比丘:‘彼命过比丘,是真宝物!”佛陀就赞叹他,命终的这位年少比丘是宝物,也就是说他已经得法了。“闻我说法,分明解了,”听我开示的法,他清楚,完全明白了。“于法无畏,”听法、得法、入法,再没有恐惧的心了。自在、自信、肯定,内心没有犹豫了、没有恐惧了。“得般涅盘,”他已经涅盘了。

  注意听喔!这个很重要,所谓临终助念,我们从这个地方就知道什麽叫助念。这位年少比丘,他连正见都还没有具足,也没有证果——得过人法,他担心的就是:因为我还没有成就,我病这麽重,如果我死了会到哪里去?他起了变悔的心、难过,佛陀的一番开示,从六处让他知道因缘所生法,知道缘起法,他能够听进去、能够体会、能肯定、能自在、能受用,就这样子而已。你看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得解脱、得自在,佛陀证明他是得涅盘,涅盘是证阿罗汉,不只是得初果、见法而已。

  从这里我们就要明白正见、正法有多重要,(年少比丘)临终前,佛陀的一番开示,竟然能(使他)证涅盘,各位,(在这里可以看出)临终前的助念有多重要,这个叫才助念喔,佛陀帮助他回到正念、正见中来,当下就解脱!各位,我们要知道助念助在何处,助什麽念?助你住在正念中!这个很重要喔。

  这几经很精彩,每一经都很精彩、都很重要,都告诉我们一些主题,很重要的正见观念,我们把这些正见观念都明白了,我们的修行就会有信心,不会随着世俗的知见而转、而动、而起变悔,就是在这里。明白了、才知道我们学的法的重要,(明白)什麽是缘起法,什麽是正见,什麽是正思惟,什麽才是真正的解脱自在!跟世俗一般的邪见啦,外道的知见完全不一样的,也才看出我们佛法的伟大跟特色——与世不共的特质在哪里。你才能把握。

  “汝等但当供养舍利”他虽然是一个年少比丘,但是他已经证果了,他得涅盘了,把他遗体火化後得到的舍利,应该供养、尊敬。“世尊尔时为彼比丘受第一记。”第一记就是阿罗汉果。

  连续这几经下来,我们看这些都很感动,佛法有如是的功效跟奥妙,我们看了就知道佛法的奥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