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诤。若猥处止者,此诤当言止;若猥处不止者,此诤可白众。若于众中止者,此诤
      当言止;若于众中不止者,阿难!相近住者,于中若有比丘持经、持律、持母者(1886) 
      此比丘共往至彼,说此诤事。若在道路止者,此诤当言止;若道路不止者,此诤当
      后向众说。若在众止者,此诤当言止;若在众不止者,阿难!若多伴助者,持经、
      持律、持母者,阿难!彼比丘应○止此诤,以法以律,如尊师教,面前令欢喜。阿难
      !是谓应与展转止诤律。如是断此诤,谓因展转止诤律也。”
      “阿难!什么是应与辗转止诤律?如何以‘应与辗转止诤律’来平息诤论呢?阿难
      !如果有二位比丘因为各持已见而起诤论:这是法、这不是法,这是戒律、这不是
      戒律,这是犯戒、这不是犯戒,所犯是轻戒、所犯是重戒,应诃责、不应,诃责,应
      守护〔忏悔者〕、不应守护〔忏悔者〕,这是有余依的、这是没有余依的,所犯可
      悔过、所犯不可悔过。阿难!如果二位比丘能在私下自行平息诤论,则已平息之诤
      论,便不应再论。如果无法在私下自行平息诤论,则应告诉僧众。如果僧众能平息
      诤论,则已平息之诤论,便不应再论。如果僧众无法平息诤论,阿难!则应前往住
      在附近的持经、持律、持本母者,诉说诤论之事。如果在路上能平息诤论,则已平
      息之诤论,便不应再论。如果在路上无法平息诤论,则应再告诉僧众。如果僧众能
      平息诤论,则已平息之诤论,便不应再论。如果僧众无法平息诤论,阿难!则应由
      持经、持律、持本母者为他们说法与律,犹如佛陀在面前教说一样,使其欢喜。阿
      难!这就是应与辗转止诤律。如此,便可以‘应与辗转止诤律’来平息诤论。”
  24。 “阿难!云何应与如弃粪扫止诤律?云不何断此诤,谓因如弃粪扫止诤律也?阿难!
      若有住处诸比丘众斗讼憎嫉,相憎共诤,阿难!彼诸比丘分立二部。分立二部已,
      若于一部中有长老上尊者,或有次者,有宗主者,或有次者。阿难!此比丘语彼比
      丘日:‘诸贤!听我等无道无理,我等恶不善。所以者何?我等于此善说法律,至

四七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二

四八 后大品第十六(196)周那经第五

      信舍家,无家学道,斗讼憎嫉,相憎共诤。诸贤!因此诤,我等犯戒者除偷罗柘,
      除家相应。我自为己,亦为彼诸贤故,今向诸⊕贤至心发露,自说显示,不敢覆藏,
      更善护持,后不后作(1887)。’”
      “阿难!什么是以草覆盖?如何以‘以草覆盖’来平息诤论呢?阿难!如果共住的
      比丘众发生诤论斗争,互相攻讦,阿难!比丘众更因此分成二派。这二派比丘众,
      有一派是长老比丘,是宗主,另一派不是长老比丘,不是宗主。阿难!第一派中有
      一位〔有智慧的〕比丘告诉其他比丘:‘各位贤者!我们都造作邪恶不善、不如法的
      行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原本都是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
      修行生活,欢喜地在正法与戒律中修习梵行,而今却发生诤论斗争,互相攻讦。各
      位贤者!如果僧众同意的话,那么为了各位贤者的利益与我的利益,我要在僧众中
      ,用以草覆盖的方式,忏悔各位贤者的罪过与我的罪过,除了重罪及与在家人相关
      的事情之外。’”
  25。 “阿难!若此部中无一比丘应者,阿难!此比丘应往至彼第二部。到已稽首,礼长
      老上尊比丘足,长跪叉手,白长老上尊比丘曰(1888):‘诸尊!听我等无道无理,我等恶
      不善。所以者何?我等于此善说法律,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斗讼僧嫉,相憎共诤
      。诸贤!因此诤,我等犯戒者除偷罗柘,除家相应。我自为己,亦为彼诸贤故,今
      向长老上尊至心发露,自说显示,不敢覆藏,更善护持,后不后作。’阿难!彼比
      丘当语此比丘曰:‘贤者!汝自见犯戒耶?’彼应答曰:‘实自见所犯。’彼当语此
      :‘更善护持,莫后作也!’第二部亦后如是。阿难!是谓应与如弃粪扫止诤律,
      如是断此诤,谓因如弃粪扫止诤律也。”
      “阿难!第二派中也有一位〔有智慧的〕比丘告诉其他比丘:‘各位尊者!我们都造
      作邪恶不善、不如法的行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原本都是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
      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欢喜地在正法与戒律中修习梵行,而今却发生诤
      论斗争,互相攻讦。各位尊者!如果僧众同意的话,那么为了各位贤者的利益与我
      的利益,我要在僧众中,用以草覆盖的方式,忏悔各位尊者的罪过与我的罪过,除
      了重罪及与在家人相关的事情之外。’阿难!这就是以草覆盖。如此,便可以‘以
      草覆盖’来平息诤论。”
  26。 “阿难!我今⊕为汝说六慰劳法(1289),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四九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二

五○ 后大品第十六(196)周那经第五

      “阿难!我现在要告诉你们六种应忆念之法,你们应当专心听,并且好好地思惟义
      理。”
  27。 尊者阿难白曰:“唯然,当受教听。”
      尊者阿难回答说:“是的,佛陀!我们会接受佛陀的教示,专心听法。”
  28。 佛言:“云何为六?慈身业向诸梵行,⊕是法⊙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令重,令奉令
      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进,得涅乐(1290)。慈口业,慈意业。若法利如法
      得,自所得饭食,至在钵中,如是利分,布施诸梵行,是法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
      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进,得涅槃(1291)。若有戒不缺、不
      穿、无秽、无异,如地不随他,圣所称誉,具足善受持。如是戒分,布施诸梵行,
      是法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
      进,得涅槃(1292)。若有圣见出要,明见深达,能正尽苦。如是见分,布施诸梵行,是法
      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进,
      得涅槃(1293)。阿难!我向所说六慰劳法者,因此故说。阿难!若汝等此六诤本止绝断者
      ,及此七此诤,众中起斗诤,以如弃粪扫止诤律止者,复行此六慰劳法。阿难!如
      是汝于我去后共同和合,欢喜不诤,同一一心,同一一教,合一水乳,快乐游行,
      如我在时。”
      佛陀说:“是哪六种呢?对于同梵行者,比丘在公开与私下的场合,都展现出慈悲的
      身业。这是〔第一种〕应忆念之法,可以生起爱念、尊敬、同感、无诤、和合、一
      致。对于同梵行者,比丘在公开与私下的场合都展现出慈悲的口业与意业。这是〔
      第二、三种〕应忆念之法,可以生起爱念、尊敬、同感、无诤、和合、一致。凡是
      如法的利养,如法的所得,乃至钵中所得之量,比丘会全部把它拿来与具足戒行的
      同梵行者一起享用,不会有差别对待。这是〔第四种〕应忆念之法,可以生起爱念
      、尊敬、同感、无诤、和合、一致。比丘与同梵行者,不论在公开与私下的场合,
      都安住于所有没有毁坏、没有缺失、没有斑点、没有污点、解脱的、智者所称赞的
      、没有执着、有助于禅定的戒中,与戒一致。这是〔第五种〕应忆念之法,可以生
      起爱念、尊敬、同感、无诤、和合、一致。比丘与同梵行者,不论在公开与私下的
      场合,都安住于所有神圣的、出离的、依此修习者可以达到彻底断苦的见中,与见
      一致。这是〔第六种〕应忆念之法,可以生起爱念、尊敬、同感、无诤、和合、一

五一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二

五二 后大品第十六(196)周那经第五

      致。这些就是我刚才为你们所说的六种应忆念之法。阿难!如果你们能断除这六种
      会引起诤论的根本,用这七种平息诤论的方法,平息僧众的诤论,并且奉行这六种
      应忆念之法,阿难!如此,在我涅槃之后,你们仍然可以如水乳般地和合无诤,安
      隐快乐,奉行同样的教法,就像我在世时一样。”
  29。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尊者阿难及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一九七)中阿含后大品优婆离经第六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瞻波(531),在恒伽池(532)岸。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瞻波城的恒伽池边。
   2。 尔时,尊者(77)优婆离(1192)则于晡时(79),从燕坐(80)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
      “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作异业、说异业者,是如法业、如律业(1889)耶?”
      有一次,尊者优婆离在午后接近黄昏时,从禅坐中起来,前去拜见佛陀,见过佛陀
      作礼之后,便坐在一旁,请示佛陀:“佛陀!如果比丘众和合,不作应做的羯磨,而
      作其他的羯磨,这样是如法如律的羯磨吗?”
   3。 世尊答曰:“不也,优婆离!”
      佛陀回答说:“不是的,优婆离!”
   4。 尊者优婆离复问曰:“世尊!若比丘众共和合,应与面前律(1288)者而与忆律,应与忆律
      者而与面前律,是如法业、如律业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