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小便时、睡眠息时及聚会时。彼如来所说法,文句法句观义,以慧而速观义,
      不复更问于如来法。所以者何?如来说法无有极不可尽法,文句法句观义,乃至四
      弟子命终。犹如四种善射之人,挽⊕强俱发,善学善知,而有方便(38),速彻过去。如
      是世尊有四弟子,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辩才成就第一辩
      才,寿活百岁,如来为彼说法满百年,除饮食时、大小便时、睡眠息时及聚会时。
      彼如来所说法,文句法句观义,以慧而速观义,不复更问于如来法。所以者何?如
      来无极不可尽。无量说法当知内者,因此故说。”
      “‘应知道无量说法。’这是根据什么而说的呢?佛陀有四位弟子,即增上行者、增
      上意者、增上念者、增上慧者,他们都成就无上的辩才,寿命超过百岁,除了饮食
      时、大小便时、睡眠休息时、聚会时,佛陀都在为他们说法,而且已经满一百年。
      他们对于佛陀所说的法,不论是文句或法义,都能以智慧当下观照,不会重复问佛
      陀已说过的法义。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对这四位弟子所说的法,不论是文句或法义
      ,没有不究竟清净的。譬如四位枝术纯熟,善于射箭者,有方法拉起强力的弓,射
      出快速的箭,很快到达目标。同理,佛陀有四位弟子,即增上行者、增上意者、增
      上念者、增上慧者,他们都成就无上的辩才,寿命超过百岁,除了饮食时、大小便
      时、睡眠休息时、聚会时,佛陀都在为他们说法,而且已经满一百年。他们对于佛
      陀所说的法,不论是文匀或法义,都能以智慧当下观照,不会重复问佛陀已说过的
      法义。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对这四位弟子所说的法,不论是文句或法义,没有不究
      竟清净的。就是根据这个而说∶‘应知道无量说法。’”
  15。 “三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者,此何因说?若如来为弟子说法,
      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
      乐(1555)。若彼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顺行,不立于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11),不受正法,
      违世尊教,不能得定者(1556),世尊不以此为忧戚也,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1557)。是
      谓第一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也。”
      “‘有三念处是圣人所修习,因为修习此三念处,圣人成为适合教导大众的导师。’

一○一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二

一○二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3)分别六处经第二

      这是根据什么而说的呢?于此,诸比丘!有怜愍心,为了他人利益的导师,由于怜
      愍而为弟子说法:‘这是为了你们的利益,这是为了你们的快乐。’他的弟子不欲听
      、不倾听、不用心了解、堕落、违背导师的教说。对此,诸比丘!佛陀不悦意,不
      感到悦意,但是他不为所动,安住于正念正智。这就是圣人所修习的第一念处,因
      为修习此第一念处,圣人成为适合教导大众的导师。”
  16。 “复次,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
      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若彼弟子恭敬顺行而立于智,其心归趣向法次法,
      受持正法,不违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欢喜也,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
      常智。是谓第二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也。”
      “于此,诸比丘!有怜愍心,为了他人利益的导师,由于怜愍而为弟子说法:‘这是
      为了你们的利益,这是为了你们的快乐。’他的弟子欲听、倾听、用心了解、不堕
      落、不违背导师的教说。对此,诸比丘!佛陀悦意,感到悦意,但是他不为所动,
      安住于正念正智。这就是圣人所修习的第二念处,因为修习此第二念处,圣人成为
      适合教导大众的导师。”
  17。 “复次,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
      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或有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顺行,不立于智,其心不
      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违世尊教,不能得定者;或有弟子恭敬顺行而立于智,其
      心归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违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忧戚,亦不欢
      喜,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三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
      教也。三意止,谓圣人所习,圣人所习已,众可教者,因此故说。”
      “于此,诸比丘!有怜愍心,为了他人利益的导师,由于怜愍而为弟子说法:‘这是
      为了你们的利益,这是为了你们的快乐。’他的某些弟子不欲听、不倾听、不用心
      了解、堕落、违背导师的教说;他的某些弟子欲听、倾听、用心了解、不堕落、不
      违背导师的教说。对此,诸比丘!佛陀不悦意,不感到悦意,佛陀也悦意,感到悦
      意,但是他不为所动,安住于正念正智。这就是圣人所修习的第三念处,因为修习
      此第三念处,圣人成为适合教导大众的导师。就是根据这个而说:‘有三念处是圣人
      所修习,因为修习此三念处,圣人成为适合教导大众的导师。’”
  18。 “无上调御士者,调御士趣一切方者,此何因说?调御士者,此说调御士趣一方,

一○三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二

一○四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3)分别六处经第二

      或东方、或南方、或西方、或北方。调御象者,调御象趣一方,或东方,或南、西
      、北方(1558)。调御马者,调御马趣一方,或东方,或南、西、北方。调御牛者,调御牛
      趣一方,或东方,或南、西、北方也。无上调御士者,调御士趣一切方(1559)。于中方者
      色观色(965),是谓第一方。内无色想外观色(966),是谓第二方。净解脱身触成就游(967),是谓
      第三方。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949),不念若干想,无量空,是无量空处成就游,是谓
      第四方。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是无量识处成就游,是谓第五方。度一切无量
      识处,无所有,是无所有处成就游,是谓第六方。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
      ,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是谓第七方。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尽(307)身触
      成就游(968),慧观漏(3)尽断智,是谓第八方。无上调御士者,调御士趣一切方者,因此
      故说。”
      “‘在调御师中,他被称为应被调御者的无上调御师。’这是根据什么而说的呢?由
      于调御师的引导,应被调御者只往一个方向走,或东方、或西方、或北方、或南方
      。由于调象师的引导,应被调御的象只往一个方向走,或东方、或西方、或北方、
      或南方。由于调马师的引导,应被调御的马只往一个方向走,或东方、或西方、或
      北方、或南方。由于调牛师的引导,应被调御的牛只往一个方向走,或东方、或西
      方、或北方、或南方。由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的引导,应被调御的人会往八
      个方向走。有色〔身〕者观察〔自己的〕色〔身〕,这是第一个方向。不作意自己
      的色〔身〕而观察外在的色,这是第二个方向。心向于‘清净’〔之念〕,这是第
      三个方向。超越一切色界想,灭除感觉反应,不起种种想,只想‘空是无边的’,成
      就空无边处而住,这是第四个方向。超越空无边处,只想‘识是无边的’,成就识无
      边处而住,这是第五个方向。超越识无边处,只想‘无所有’,成就无所有处而住,
      这是第六个方向。超越无所有处,成就非有想非无想处而住,这是第七个方向。超
      越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想受灭而住,以智慧知见之后,断尽烦恼,这是第八个方
      向。就是根据这个而说:‘在调御师中,他被称为应被调御者的无上调御师。’”
  19。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一○五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二

一○六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3)分别六处经第二

      (一六四)中阿含根本分别品分别观法经第三

   1。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1) ,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
      ,显现梵行(25),谓分别观法经(1560)。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有一次,佛陀告诉比丘众:“我现在要为你们解说在文义上彻底清净,会导致尽苦之
      法,即略说分别。你们应当专心听,并且好好地思惟义理。”
   3。 时,诸比丘白曰∶ “世尊!唯当受教。”
      比丘众回答说:“是的,佛陀!”
   4。 佛言:“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出外洒散,心不住内,不受而恐
      怖。比丘!如是如是观,如汝观已,比丘!心不出外不洒散,心住内,不受不恐怖
      ,如是不复生、老、病、死,是说苦边(1561)。”
      佛陀说:“诸比丘!比丘应该如此观察,当他如此观察时,他的识不会向外分散、散

一○七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二

一○八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4)分别观扶经第三

      乱,也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