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有一比丘在远离独⊕住,闲居静处,宴坐(80)思惟,心作是念:世尊慰劳共我语
      言,为我说法,得具足戒而不废禅,成就观行于空静处(102)。于是,比丘作是念已,
      则于晡时(79)从宴坐起,往诣佛所。
      有一次,有一位比丘住在偏远、没有干扰的地方,禅坐思惟,心里想:“希望佛陀
      用言语来慰问我,为我说法,使我能够于戒圆满成就,专修内心的寂静,不轻视禅
      定,具足内观,在空闲处修行。”该比丘心里想过之后,便在午后接近黄昏时,从
      禅坐中起来,前去拜见佛陀。
   3。 世尊遥见彼比丘来,因彼比丘故,告诸比丘:“汝等当愿世尊慰劳共我语言,为我
      说法,得具足戒而不废禅,成就观行于空静处。比丘!当愿我有亲族,令彼因我(1013)
      身坏命终,必升善处,乃生天上,得具足戒而不废禅,成就观行于空静处。比丘!

四一三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四一四  因品第九(105)愿经第九

      当愿诸施我衣被、饮食、床榻、汤药(56),诸生活具,令彼此施有大功德,有大光
      明,获大果报,得具足戒而不废禅,成就观行于空静处。”
      佛陀看见该比丘从远处走来,因为该比丘的缘故,便告诉比丘众:“如果你们希望
      佛陀用言语来慰问你们,为你们说法,你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专修内心的寂
      静,不轻视禅定,具足内观,在空闲处修行。诸比丘!如果你们希望你们过世的亲
      戚,能够因为以清净心忆念〔你们〕,使得他们在命终身体坏散之后,得生善处,
      甚至天界,你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专修内心的寂静,不轻视禅定,具足内观,
      在空闲处修行。诸比丘!如果你们希望布施衣服、食物、卧具、医药等维持生活必
      需品给你们的人,能够得到大福佑、大果报、大光明,你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
      专修内心的寂静,不轻视禅定,具足内观,在空闲处修行。”
   4。 “比丘!当愿我能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能忍之。身
      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耐,得具足戒而不废禅,成就观
      行于空静处。比丘!当愿我堪耐不乐,若生不乐,心终不着,得具足戒而不废禅,
      成就观行于空静处。比丘!当愿我堪耐恐怖,若生恐怖,心终不着,得具足戒而不
      废禅,成就观行于空静处。比丘!当愿我若生三恶不善之念,欲念、恚念、害念
      (139),为此三恶不善之念,心终不着,得具足戒而不废禅,成就观行于空静处。”
      “诸比丘!如果你们希望能够忍耐饥渴、寒热、蚊虻、蝇蚤、虱、风、热的逼迫、
      漫骂、毁谛,乃至捶打。即使身体遭遇令人不悦、极为痛苦,乃至夺命的各种病
      痛,都能够忍耐,你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专修内心的寂静,不轻视禅定,具足
      内观,在空闲处修行。诸比丘!如果你们希望能够忍耐不乐,即使生起不乐,内心
      也不会执着不乐,你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专修内心的寂静,不轻视禅定,具足
      内观,在空闲处修行。诸比丘!如果你们希望能够忍耐恐怖,即使生起恐怖,内心
      也不会执着恐怖,你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专修内心的寂静,不轻视禅定,具足
      内观,在空闲处修行。诸比丘!如果你们希望即使生起了三种邪恶不善的念头,贪
      欲的念头、瞋恨的念头、残酷的念头,内心也不会执着这三种邪恶不善的念头,你
      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专修内心的寂静,不轻视禅定,具足内观,在空闲处修
      行。”
   5。 “比丘!当愿我离欲、离恶不善之法(20)……至得第四禅成就游(23),得具足戒而不废

四一五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四一六  因品第九(105)愿经第九

      禅,成就观行于空静处。比丘!愿我三结(43)已尽,得须陀洹(44),不堕恶法定趣正
      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问七往来已,便得苦边,得具足戒而不废禅,成就观行于
      空静处。比丘!当愿我三结已尽,淫怒痴薄(45),得一往来(46),天上、人问一往来已,
      便得苦边,得具足戒而不废禅,成就观行于空静处。比丘!当愿我五下分结(47)尽,
      生于彼间便般涅槃(48),得不退法(49),不还此世,得具足戒而不废禅,成就观行于空静
      处。”
      “诸比丘!如果你们希望够因为远离欲,远离邪恶不善之法,具足初禅而生活,即
      有觉、有观,而且从远离〔欲、不善之法〕生起喜乐;因为觉观的息灭,具足第二
      禅而生活,即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而且从无觉无观的定生起喜乐;因为远离喜而达
      到内心平衡,并且有正念正智,会以身体经验圣者所宣说之乐,即‘内心平衡,并
      具足正念者,其生活是快乐的’,具足第三禅而生活;因为乐灭、苦灭、过去的喜
      与忧已经灭,具足第四禅而生活,即不苦、不乐、〔只有〕由内心平衡所生起之念
      的清净,你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专修内心的寂静,不轻视禅定,具足内观,在
      空闲处修行。诸比丘!如果你们希望能够永断三种会导致生死轮回的束缚,即身
      见、戒取见、疑,证得初果,不再造作恶业,终将得到解脱,最多七次往来天上人
      间,便可断尽一切苦,你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专修内心的寂静,不轻视禅定,
      具足内观,在空闲处修行。诸比丘!如果你们希望能够永断三种会导致生死轮回的
      束缚,即身见、戒取见、疑,并且减弱贪、瞋、痴的程度,证得二果,最多一次往
      来天上人间,便可断尽一切苦,你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专修内心的寂静,不轻
      视禅定,具足内观,在空闲处修行。诸比丘!如果你们希望能够永断五种较粗的,
      会导致生死轮回的束缚,即贪欲、瞋恚、身见、戒取见、疑,证得三果,并且在
      〔色界或无色界〕天上得到解脱,不再受生于人间,你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专
      修内心的寂静,不轻视禅定,具足内观,在空闲处修行。”
   6。 “比丘!当愿我息解脱,离色得无色(358),如其像定(480),身作证成就游,以慧而观断漏
      (3)、知漏,得具足戒而不废禅,成就观行于空静处。比丘!当愿我如意足(104)、天耳
      智、他心智(483)、宿命智(501)、生死智,诸漏己尽而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24),于现法
      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25),得具足戒而不废禅,成就观行于空静处。”

四一七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四一八  因品第九(105)愿经第九

      “诸比丘!如果你们希望能够超越物质境界而达到无物质境界之寂静禅定,具足伟
      大的神通,以智慧了知烦恼、断除烦恼,你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专修内心的寂
      静,不轻视禅定,具足内观,在空闲处修行。诸比丘!如果你们希望能够成就神足
      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并且断尽烦恼,没有贪欲与无明,当下能
      够以自己的智慧,亲身体验、知道:‘没有再生,尽苦之道已经圆满成就,应做之
      事已经完成,命终之后没有来生。’你们就应该于戒圆满成就,专修内心的寂静,
      不轻视禅定,具足内观,在空闲处修行。’
   7。 于是,彼比丘闻佛陀所说,善受善持,即从⊕座起,稽首佛足,绕三匝(303)而去。
      于是,该比丘在听完佛陀的说法之后,受持佛陀的教诲,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右
      绕三圈后离去。
   8。 彼比丘受佛此教,闲居静处,宴坐思惟,修行精勤,心无放逸。因闲居静处,宴坐
      思惟,修行精勤,心无放逸故,若族姓子所为,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
      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54)讫,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
      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尊者知法已,至得阿罗诃(26)。
      该比丘接受佛陀的指示,独自住在褊远之处,心不放逸,努力不懈。因为他独自住
      在偏远之处,心不放逸,努力不懈,专精思惟:良家子弟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
      当地从俗家离开,而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是以断尽一切苦为目的。
      于是,他便在现世中以自己的智慧,亲自体验、知道:“没有再生,尽苦之道已经
      圆满成就,应做之事已经完成,命终之后没有来生”,成为阿罗汉。
   9。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四一九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四二○  因品第九(105)愿经第九

      (一○六)中阿含因品想经第十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沙门、梵志(9)于地有地想:‘地即是神,地是神所,神
      是地所。’彼计地即是神已,便不知地(1014)。如是水、火、风、神、天、生主、梵
      天、无烦、无热,彼于净有净想:‘净即是神,净是神所,神是净所。’彼计净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