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夫辞。於辞上介则出。 
  摈者反币。出还于上介也。 
  '疏'“摈者反币”。○注“出还于上介也”。○释曰:不言反皮,出还於上介,皮出可知,但文不具。
 
  庭实设,介奉币入,大夫揖让如初。大夫亦先升一等。今文曰入设。 
  '疏'注“大夫”至“入设”。○释曰:云“亦”者,亦上宾行私面,大夫升一等,宾乃升。此上介私面亦然,故云亦也。
 
  介升,大夫再拜受。亦於楹閒南面而受。 
  '疏'注“亦於”至“而受”。○释曰:“亦”者,宾行私面,大夫受币於楹閒,南面,故云亦,得在楹閒为敌法。上介是下大夫,与卿小异大同,明得行敌法,在楹閒可知。
 
  介降拜,大夫降辞。介升,再拜送币。介既送币,降出也。大夫亦授老币。 
  摈者出请。众介面,如觌币,入门右,奠币,皆再拜。大夫辞,介逆出。摈者执上币出,礼请受,宾辞。宾亦为士介辞。 
  '疏'“摈者”至“宾辞”。○注“宾亦为士介辞”。○释曰:自此至“拜辱”,论士介私面於邻国卿之事。云“宾亦为士介辞”者,亦者,亦士介私觌於主国君时,故云亦也。
 
  大夫答再拜。摈者执上币,立于门中以相拜,士介皆辟。老受摈者币于中庭,士三人坐取群币以从之。摈者出请事。宾出,大夫送于外门外,再拜。宾不顾。不顾,言去。摈者退,大夫拜辱。拜送也。 
  下大夫尝使至者,币及之。尝使至己国,则以币问之也。君子不忘旧。 
  '疏'“下大”至“及之”。○注“尝使”至“忘旧”。○释曰:自此尽“于卿之礼”,论主国下大夫尝使至己国者,聘君使上介以币问之事。诸侯之国皆有三卿五大夫,其三卿不问至己国、不至己国,皆以币及之,上已论讫。其五大夫者,或作介,或特行,至彼国者,乃以币及之,略於三卿故也。言“君子不忘旧”者,此大夫尝与彼国君相接,即是故旧也,今以币及之,故云君子不忘旧也。
 
  上介朝服,三介,问下大夫,下大夫如卿受币之礼。上介三介,下大夫使之礼也。 
  '疏'注“上介”至“礼也”。○释曰:云“上介三介,下大夫使之礼也”者,下经云“小聘曰问”,其礼如为介,三介是下大夫小聘之礼。据此篇,大聘使卿五介,小聘使大夫三介,若大国之卿七介,小聘使大夫五介。小国之卿三介,小聘使大夫一介也。《曲礼》云“儗人必於其伦”,故问下大夫还使上介,是各於其爵易,以相尊敬者也。
 
  其面,如宾面于卿之礼。 
  大夫若不见,有故也。 
  '疏'“大夫若不见”。○注“有故也”。○释曰:自此尽“不拜”,论主国卿大夫有故,不得亲受聘君之币之事。言“有故”者,或有病疾,或有哀惨,不得受其问礼。
 
  君使大夫各以其爵为之受,如主人受币礼,不拜。各以其爵,主人卿也。则使卿;大夫也,则使大夫。不拜,代受之耳,不当主人礼也。 
  '疏'“君使”至“不拜”。○注“各以”至“礼也”。○释曰:云“各以其爵,主人卿也,则使卿;大夫也,则使大夫”者,若然,经云“君使大夫”,大夫中有卿,大夫,总名也。云各以其爵,亦是易以相尊敬故也。云“不拜,代受之耳,不当主人礼也”者,案《周礼·宗伯》云:“大宾客,则摄而载祼。”郑注云:宗伯代王为祼。拜送则王亦此类,拜是致敬之事,不可代人之拜,故直受之而已,不当主人之礼拜之。
 
  夕,夫人使下大夫韦弁归礼。夕,问卿之夕也。使下大夫,下君也。君使之。云夫人者,以致辞当称寡小君。 
  '疏'“夕夫”至“归礼”。○注“夕问”至“小君”。○释曰:自此尽“宾拜礼於朝”,论主君夫人归礼於宾与上介之事。云“夕,问卿之夕也”者,案下记云:“聘日致饔,明日问大夫。夕,夫人归礼。”是其问卿之夕也。云“使下大夫,下君也”者,归饔饩使卿,此夫人使下大夫,故云下君也。云“君使之,云夫人者,以致辞当称寡小君”者,案隐二年《传》:“九月,纪裂溃Ю茨媾:我圆怀剖梗炕槔癫怀浦魅恕!庇衷疲骸凹陀心负酰吭挥小S性蚝我圆怀颇福磕覆煌ㄒ病!焙涡葑⒃疲骸袄瘢救宋尥馐隆!泵髦耸瓜麓蠓蚬槔裾撸蔷怪芍品蛉耸拐撸云渲麓庆侗隹褪保背乒研【食品蛉耸瓜麓蠓颍涫稻怪病
 
  堂上笾豆六,设于户东,西上,二以并,东陈。笾豆六者,下君礼也。臣设于户东,又辟馔位也。其设,脯其南醢,屈,六笾六豆。 
  '疏'“堂上”至“东陈”。○注“笾豆”至“六豆”。○释曰:言“笾豆六东陈”者,其馔自户东为首,二以并,东陈,先於北设脯,即於脯南设醢,又於醢东设脯,以次屈而陈之,皆如上也。云“笾豆六者,下君礼也”者,君归饔饩八豆,此六豆,故云下君也。设於户东,又辟君馔位故也。云“其设,脯其南醢,屈,六笾六豆”者,此约君礼设豆法。云“韭菹其南醓醢屈”,故知此醢在南屈陈之。又知笾豆各六者,下文“上介四豆、四笾”,降杀以两,明夫人多二,六豆六笾可知。
 
  壶设于东序,北上,二以并,南陈。醙、黍、清,皆两壶。醙,白酒也。凡酒,稻为上,黍次之,粱次之,皆有清白,以黍閒清白者,互相备,明三酒六壶也。先言醙,白酒尊,先设之。 
  '疏'“壶设”至“两壶”。○注“醙白”至“设之”。○释曰:其设壶於东序,自北向南而陈,稻、黍、粱皆二壶,并之而陈也,故言“醙黍清皆两壶”也。云“以黍閒清白者,互相备”者,醙,白也,上言白,明黍、粱皆有白;下言清,明稻、黍亦有清故也。於清白中言黍,明醙即是稻,清即是粱也,故言互相备也。三酒既有清白二色,故言六壶。必先言醙者,以白酒尊重,故先设之也。
 
  大夫以束帛致之。致夫人命也。此礼无牢,下朝君也。 
  '疏'“大夫”至“致之”。○注“致夫”至“君也”。○释曰:案《周礼·掌客》云:上公之礼,“夫人致礼,八笾,膳大牢,致飨大牢”。侯伯以下亦皆有牢,是朝君来时有牢。此卿来聘无牢,故云“下朝君也”。
 
  宾如受饔之礼,傧之乘马、束锦。上介四豆、四笾、四壶,受之如宾礼。四壶,无稻酒也。不致牢,下於君也。 
  '疏'注“四壶无稻酒”。○释曰:知者,案上致於宾六壶,稻、黍、粱皆有清白。今上介四壶,明从上去之,无稻米之酒,清白俱去之,元缺一字故四壶也。
 
  傧之两马、束锦。明日,宾拜礼於朝。於是乃言宾拜,明介从拜也。今文礼为醴。 
  '疏'注“於是”至“为醴”。○释曰:郑解若於上文宾下言之,则介从拜之事不明,故於上介之下乃云“明日宾拜礼於朝”,则介从元缺起此宾拜可知。
 
  大夫饩宾大牢,米八筐。其陈於门外,黍、粱各二筐,稷四筐,二以并,南陈,无稻。牲陈於后,东上,不馔於堂庭,辟君也。 
  '疏'注“其陈”至“君也”。○释曰:自此至“牵羊以致之”,论主国大夫饩宾及上介之事。云“陈於门外”,知者,经无牢米八门之文,故明是门外可知,与君饩士介同。云“黍粱各二筐,稷四筐,二以并,南陈,无稻”者,案上使卿归饔饩之时,米百筥,设於中庭,十以为列,北上,稻、粱、黍各二行,稷四行。此云“八筐”,黍、筥、稷亦宜法其行数,故知黍、粱各二筐,稷四筐。知二以并南陈者,以其君筥米北上,故知此亦北上,南陈。知二以并者,以其陈筥米,粱、黍、稻不杂陈,则知此筐米亦不杂陈,二以并可知。云“无稻”者,见记云“凡饩大夫,黍、粱、稷筐五斛”是也。云“牲陈於后,东上”者,此与君饩士介略同,饩士介时,不言门东西,郑注云“当门”,则知此门外亦当门。君饩宾,米在庭,牲在门西,虽不正当米南,亦得牲在其南,故知此牲陈亦在米南可知。知东上者,君饩宾时,陈於门西东上也。云“不馔於堂庭,辟君也”者,案上君致饔饩,笾豆在堂,牲牢米等在庭,此在门外,故云辟君也。若然,案《掌客》邻国之君来朝,卿皆见以羔,膳大牢,侯伯子男膳特牛,彼又无筐米,此侯伯之臣得用大牢,有筐米者,彼为君礼,此是臣礼,各自为差降,不得以彼难此。
 
  宾迎,再拜。老牵牛以致之,宾再拜稽首受。老退,宾再拜送。老,室老,大夫之贵臣。 
  '疏'注“老室”至“贵臣”。○释曰:案《丧服》:“公士大夫之众臣,为其君布带、绳屦。《传》曰:室老,士贵臣,其馀皆众臣也。”郑注云:“室老,家相也,士邑宰也。”即此室老贵臣者,家相邑宰之属,故为贵臣也。
 
  上介亦如之。众介皆少牢,米六筐,皆士牵羊以致之。米六筐者,又无粱也。士亦大夫之贵臣。 
  '疏'注“米六”至“贵臣”。○释曰:言“又无粱也”者,上文八筐无稻,从上去之,明知此亦从上去之,无粱,其稻、粱是加,故去之。云“士亦大夫之贵臣”者,即是大夫邑宰也,以其大夫使之,故知大夫之贵臣也。
 
  公於宾,壹食,再飨。飨,谓亨大牢以饮宾也。《公食大夫礼》曰:“设洗如飨。”则飨与食互相先后也。古文壹皆为一,今文飨皆为乡。 
  '疏'注“飨谓”至“为乡”。○释曰:此篇虽据侯伯之卿聘使五等诸侯,其臣聘使牢礼皆同,无大国次国之别。是以《掌客》五等诸侯相朝,其下皆云群介、行人、宰、史皆有飧饔饩,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数。又云“凡诸侯之卿、大夫、士为国客,则如其介之礼以待之”,郑注云:“尊其君以及其臣也。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数爵,卿也,则飧二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