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禾三十车,车三秅,设于门西,西陈。秅,数名也。三秅,千二百秉。 
  '疏'注“秅数”至“百秉”。○释曰:下记云:“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四百秉为一秅。”三四十二,为千二百秉也。
 
  薪刍倍禾。倍禾者,以其用多也。薪从米,刍从禾,四者之车皆陈,北辀。凡此所以厚重礼也。《聘义》曰:“古之用财不能均如此,然而用财如此其厚者,言尽之於礼也。尽之於礼,则内君臣不相陵,而外不相侵,故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尔。” 
  '疏'“薪刍倍禾”。○注“倍禾”至“焉尔”。○释曰:云“薪从米,刍从禾”者,以其薪可以炊爨,故从米陈之;刍可以食马,故从禾陈之。郑言此者,以经云“倍禾”,恐并从禾陈之故也。云“四者之车皆陈,北辀”者,以其向内为正故也。引《聘义》者,欲见主君享礼聘宾,外内皆善,故引为证也。
 
  宾皮弁迎大夫于外门外,再拜,大夫不答拜。大夫,使者,卿也。 
  '疏'“宾皮”至“答拜”。○注“大夫使者卿也”。○释曰:云“外门外”者,谓於主人大门外,入大门东行,即至庙门也。云“不答拜”者,亦以为君使,不敢当故也。云“大夫,使者,卿也”者,即上卿韦弁者也。
 
  揖入。及庙门,宾揖入。宾与使者揖而入。使者止执币,宾俟之于门内,谦也。古者天子適诸侯,必舍於大祖庙。诸侯行,舍于诸公庙。大夫行,舍于大夫庙。 
  '疏'“揖入”至“揖入”。○注“宾与”至“夫庙”。○释曰:云“使者止执币”者,下经始云“大夫奉束帛入”,明此宾揖入时,使者止执币可知。云“宾俟之于门内,谦也”者,聘时主君揖入,立于庭,尊卑法。此宾与使者敌,故宾在门内,谦也。云门内即宁下,故下宾问卿,云:“及庙门,大夫揖入。”郑注“入者,省内事也,既而俟于宁下”是也。云“古者天子適诸侯,必舍于大祖庙”者,案《礼运》云:“天子適诸侯,必舍其祖庙。”下记云:“卿馆於大夫,大夫馆于士,士馆于工商。”郑注云:不馆於敌者之庙,为大尊也。以此差之,诸侯无正文,郑注舍于诸公庙者,诸公,大国之孤。云“大夫行,舍于大夫庙”者,谓卿舍于大夫也。若无孤之国,诸侯舍於卿庙也。
 
  大夫奉束帛,执其所以将命。入,三揖,皆行,皆犹并也。使者尊,不后主人。 
  '疏'“入三揖皆行”。○注“皆犹”至“主人”。○释曰:云“使者尊,不后主人”者,主人则宾所在,若主人也。然君与使者行,当后君也。
 
  至于阶,让,大夫先升一等。让不言三,不成三也。凡升者,主人让于客三。敌者则客三辞,主人乃许升,亦道宾之义也。使者尊,主人三让,则许升矣。今使者三让,则是主人四让也。公虽尊,亦三让乃许升,不可以不下主人也。古文曰三让。 
  '疏'“至于”至“一等”。○注“让不”至“三让”。○释曰:云“让不言三,不成三也。凡升者,主人让于客三。敌者则客三辞,主人乃许升”者,是三让三辞成也。今宾三让,大夫即升,无三辞,则不成三也。云“使者尊,主人三让,则许升矣”者,即此经主人让大夫先升是也。云“今使者三让,则是主人四让也”者,经虽言让,大夫先升,大夫之让不明,故郑君两言之,但使尊终先升。若主人三让,使人亦三让,主人又一让,则主人四让,使者乃升,故郑复言此也。案《周礼·司仪》云“诸公之臣相为国客”,大夫郊劳,“三让,登听命”,又云“致饔饩如劳之礼”,即得行三让之礼。此中“古文云三让”,与彼合。郑不从者,《周礼》统心,举其大率而云三让,此《仪礼》据屈曲行事。观此经直云让,大夫先升,是主人或三让,大夫无三让,故不从古文也。云“公虽尊,亦三让乃许升,不可以不下主人也”者,此据公为主人,亦有三让,故上行聘时,云“至於阶,三让,公升二等宾升”,亦是公先让先升,故成三让。是以《聘义》云“三让而后升”,公尊,必三让者,不下宾客,主人之义故也。
 
  宾从,升堂,北面听命。北面于阶上也。 
  大夫东面致命。宾降,阶西再拜稽首,拜饩亦如之。大夫以束帛同致饔饩也,宾殊拜之,敬也,重君之礼也。 
  '疏'注“大夫”至“礼也”。○释曰:“大夫以束帛同致饔饩五牢”,及陈豆壶车米之等,今宾拜饔三牢,及庭实又别拜饩二牢,及门外米禾殊拜之者,敬主君以重礼故也。
 
  大夫辞,升成拜。尊宾。受币堂中西,北面。趋主君命也。堂中西,中央之西。大夫降,出。宾降,授老币,出迎大夫。老,家臣也。宾出迎,欲摈之。 
  大夫礼辞,许。入,揖让如初。宾升一等,大夫从,升堂。宾先升,敌也,皆北面。 
  '疏'“大夫”至“升堂”。○注“宾先”至“北面”。○释曰:前大夫奉君命归饔饩,故先升一等,今宾私傧使者,无君命,体敌,故宾先升在馆,如主人之仪故也。知皆北面者,以其体敌,又下始云“宾奉币西面,大夫东面”,明此北面可知。
 
  庭实设,马乘。乘,四马也。宾降堂,受老束锦,大夫止。止不降,使之馀尊。 
  '疏'注“止不”至“馀尊”。○释曰:凡宾主体敌之法,主人降,宾亦降。今宾降,使者不降者,使之馀尊,虽合降而不降。
 
  宾奉币西面,大夫东面。宾致币。不言致命,非君命也。 
  大夫对,北面当楣,再拜稽首。稽首,尊君客也。致对,有辞也。 
  '疏'注“稽首”至“辞也”。○释曰:宾主既行敌体之礼,当行顿首,今大夫稽首,於宾为拜君之拜,尊君客故也。致者,宾致币当有辞,对者,大夫对亦当有辞,所以无辞者,文不具故也。
 
  受币于楹閒,南面,退,东面俟。宾北面授,尊君之使。 
  '疏'“受币”至“面俟”。○注“宾北”至“之使”。○释曰:北宾傧使者,是体敌之义。经云“受币于楹閒南面”,知宾不南面并授,而云宾北面授者,凡敌体授之义,授由其右,受由其左。今尊君之使,是以大夫南面,宾北面,故知宾北面授币。
 
  宾再拜稽首送币。大夫降,执左马以出。出庙门,从者亦讶受之。 
  '疏'注“出庙”至“受之”。○释曰:言“亦”者,上宾受礼时,受币马,云宾降,“执左马以出,上介受宾币,从者讶受马”,此亦从者讶受马,故云亦也。
 
  宾送于外门外,再拜。明日,宾拜于朝,拜饔与饩,皆再拜稽首。拜谢主君之恩惠於大门外。《周礼》曰:凡宾客之治令,讶听之。此拜亦皮弁服。 
  '疏'“宾送”至“稽首”。○注“拜谢”至“弁服”。○释曰:知拜谢在大门外者,以其直言宾拜於朝,无入门之文,故知在大门外。若然,诸侯外朝在大门外明矣。引《周礼》者,《秋官·掌讶职》云:宾客“至于国,宾入馆,次于舍门外,待事于客。及将币,为前驱,至于朝,诏其位”。凡宾客之治令讶讶治之。引之者,欲见宾客发馆至朝来往,皆掌讶前驱为之导。知“此拜亦皮弁”者,以其受时皮弁,故知此拜亦皮弁也。故《公食大夫》云:“若不亲食,使大夫各以其爵、朝服以侑币致之。宾朝服以受,明日宾朝服以拜赐于朝。”彼朝服受,还朝服拜,则知此皮弁受,亦皮弁拜可知。
 
  上介,饔饩三牢,饪一牢,在西,鼎七,羞鼎三;饪鼎七,无鲜鱼、鲜腊也。宾、介皆异馆。 
  '疏'“上介”至“鼎三”。○释曰:自此尽“两马束锦”,论主君使下大夫归饔饩於上介之事。○注“饪鼎”至“异馆”。○释曰:云“饪鼎七,无鲜鱼、鲜腊也”者,对上宾九鼎,有鲜鱼、鲜腊也。云“宾、介皆异馆”者,案下记云:“卿馆於大夫,大夫馆於士,士馆於工商。”彼云卿,即此宾,一也。彼云大夫,即此上介也。彼云士,即此众介也。故知宾、介各异馆。必异馆者,所陈饔饩厚,无所容故也。
 
  腥一牢,在东,鼎七;堂上之馔六。六者,宾西夹之数。 
  西夹亦如之。筥及瓮,如上宾。凡所不贬者,尊介也。言如上宾者,明此宾客介也。 
  '疏'“西夹”至“上宾”。○注“凡所”至“介也”。○释曰:云“如上宾者,明此宾客介也”者,案下云“宾之公币、私币皆陈,上介公币陈”,是上介有与宾同者。前经不言如上宾,独此经言如上宾,以其此饔饩大礼,西夹筥及瓮如上宾,以其客此上介,如上宾之礼也。
 
  饩一牢。门外米、禾视死牢,牢十车,薪刍倍禾。凡其实与陈,如上宾。凡,凡饪以下。下大夫韦弁,用束帛致之。上介韦弁以受,如宾礼。介不皮弁者,以其受大礼似宾,不敢纯如宾也。 
  傧之两马束锦。 
  '疏'“傧之两马束锦”。○释曰:此下大夫使者受上介之傧礼,如卿使者受宾傧礼,当庭同,不言如上大夫者,省文也。
 
  士介四人,皆饩大牢,米百筥,设于门外。牢米不入门,略之也。米设当门,亦十为列,北上。牢在其南,西上。 
  '疏'“士介”至“门外”。○注“牢米”至“西上”。○释曰:自此至“无傧”,论使宰夫归饩於众介之事。上文宾与上介米陈碑南,饩陈门内,此不入门,陈於门外者,郑云“略之也”。云“米设当门,亦十为列,北上”,彼亦当门。此直云“设於门外”,不云东西,明当门北上,与宾同。云“牢在其南,西上”者,以此饩本设於庭,在门内,由士介贱,不得入门,且宾与上介门东有米三十车,薪六十车,门西禾三十车,刍六十车,皆统门为上。此饩本非门外东西之物,制不在门外东西,宜当门陈之。云“牢在其南,西上”,知如此设之者,以其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