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唐书礼乐志-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驷赤北征伯,商泽睢阳伯,石作蜀郈邑伯,任不齐任城伯,公夏首亢父伯,公
良孺东牟伯,后处营丘伯,秦开彭衙伯,奚容蒧下邳伯,公肩定新田伯,颜襄
临沂伯,鄡单铜鞮伯,句井强淇阳伯,罕父黑乘丘伯,秦商上洛伯,申党召
陵伯,公祖子之期思伯,荣子旗雩娄伯,县成钜野伯,左人郢临淄伯,燕及渔阳
伯,郑子徒荥阳伯,秦非汧阳伯,施常乘氏伯,颜哙朱虚伯,步叔乘淳于伯,颜
之仆东武伯,原亢籍莱芜伯,乐欬昌平伯,廉洁莒父伯,颜何开阳伯,叔仲会瑕
丘伯,狄黑临济伯,邽巽平陆伯,孔忠汶阳伯,公西与如重丘伯,公西翙祝阿伯。
于是二京之祭,牲太牢、乐宫县、舞六佾矣。州县之牲以少牢而无乐。
二十八年,诏春秋二仲上丁,以三公摄事,若会大祀,则用中丁,州、县之
祭,上丁。上元元年,肃宗以岁旱罢中、小祀,而文宣之祭,至仲秋犹祠之于太
学。永泰二年八月,脩国学祠堂成,祭酒萧昕始奏释奠,宰相元载、杜鸿渐、李
抱玉及常参官、六军将军就观焉。自复二京,惟正会之乐用宫县,郊庙之享,登
歌而已,文、武二舞亦不能具。至是,鱼朝恩典监事,乃奏宫县于论堂,而杂以
教坊工伎。贞元九年季冬,贡举人谒先师日与亲享庙同,有司言上丁释奠与大祠
同,即用中丁,乃更用日谒于学。元和九年,礼部奏贡举人谒先师,自是不复行
矣。
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
乐之制如文宣。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仍以古名将十人为十哲配享。天宝六
载,诏诸州武举人上省,先谒太公庙。乾元元年,太常少卿于休烈奏:“秋享汉
祖庙,旁无侍臣,而太公乃以张良配。子房生汉初,佐高祖定天下,时不与太公
接。古配食庙庭,皆其佐命;太公,人臣也,谊无配享。请以张良配汉祖庙。”
上元元年,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
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
英国公李勣列于左,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
吴起、燕晶国君乐毅列于右,以良为配。后罢中祀,遂不祭。
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奏:“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
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
四人图形焉:越相国范蠡,齐将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汉相国平阳侯
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后汉太傅
高密侯邓禹、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太
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
郡太守周瑜、丞相娄侯陆逊,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濬,
东晋车骑将军康乐公谢玄,前燕太宰录尚书太原王慕容恪,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济,
梁大尉永宁郡公王僧辩,北齐尚书右仆射燕郡公慕容绍宗,周大冢宰齐王宇文宪,
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柱国太平公史万岁,唐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
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兵
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
齐相管仲、安平君田单,赵马服君越奢、大将军武安君李牧,汉梁王彭越、太尉
条侯周亚夫、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后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
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太尉新丰侯段颎,魏太尉邓艾,
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大司马荆州牧陆抗,
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太尉长沙公陶偘,前秦丞相王猛,后魏太尉北平王
长孙嵩,宋征虏将军王镇恶,陈司空南平公吴明彻,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
周太傅大宗伯燕国公于谨、右仆射郧国公韦孝宽,隋司空尚书令越国公杨素、右
武候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唐司空河间郡王孝恭、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兵部
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朔方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齐丘、太尉中书令
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
贞元二年,刑部尚书关播奏:“太公古称大贤,下乃置亚圣,义有未安。而
仲尼十哲,皆当时弟子,今以异时名将,列之弟子,非类也。请但用古今名将配
享,去亚圣十哲之名。”自是,唯享武成王及留侯,而诸将不复祭矣。
四年,兵部侍郎李纾言:“开元中,太公庙以张良配,以太常卿、少卿三献,
祝文曰:‘皇帝遣某敢昭告。’至上元元年赠太公以王爵,祭典同文宣,有司遂
以太尉献,祝版亲署,夫太公周之太师,张良汉之少傅,今至尊屈礼于臣佐,神
何敢歆?且文宣百世所宗,故乐以宫县,献以太尉,尊师崇道也。太公述作止
《六韬》,勋业著一代,请祝辞不进署,改昭告为敬祭,留侯为致祭,献官用太
常卿以下。”百官议之,多请如纾言。左司郎中严涚等议曰:“按纾援典训尊
卑之节,当矣,抑犹有未尽。夫大名徽号,不容虚美,而太公兵权奇计之人耳,
当殷之失德,诸侯归周,遂为佐命。祀典不云乎,‘法施于人则祀之’?如仲尼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诗书》,定《礼乐》,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皆
宗之,法施于人矣。贞观中,以太公兵家者流,始令磻溪立庙。开元渐著上戊释
奠礼,其进不薄矣。上元之际,执事者苟意于兵,遂封王爵,号拟文宣,彼于圣
人非伦也。谓宜去武成王号,复为太公庙,奠亨之制如纾请。”刑部员外郎陆淳
等议曰:“武成王,殷臣也,纣暴不谏,而佐周倾之,夫尊道者师其人,使天下
之人入是庙,登是堂,稽其人,思其道,则立节死义之士安所奋乎?圣人宗尧、
舜,贤夷、齐,不法桓,文,不赞伊尹,始谓此也。武成之名,与文宣偶,非不
刊之典也。臣愚谓罢上元追封立庙,复磻溪祠,有司以时享,斯得矣。”左领军
大将军令狐建等二十四人议曰:“兵革未靖,宜右武以起忠烈。今特贬损,非劝
也。且追王爵,以时祠,为武教主,文、武并宗,典礼已久,改之非也。”乃诏
以将军为献官,余用纾奏。自是,以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为三献。
其五岳、四镇、岁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东岳岱山于兖州,东镇沂山
于沂州,南岳衡山于衡州,南镇会稽于越州,中岳嵩高于河南,西岳华山于华州,
西镇吴山于陇州,北岳恒山于定州,北镇医无闾于营州,东海于莱州,淮于唐州,
南海于广州,江于益州,西海及河于同州,北海及济于河南。
◎礼乐六
二曰宾礼,以待四夷之君长与其使者。
蕃国主来朝,遣使者迎劳。前一日,守宫设次于馆门之外道右,南向。其日,
使者就次,蕃主服其国服,立于东阶下,西面。使者朝服出次,立于门西,东面;
从者执束帛立于其南。有司出门,西面曰:“敢请事。”使者曰:“奉制劳某主。”
称其国名。有司入告,蕃主迎于门外之东,西面再拜,俱入。使者先升,立于西
阶上,执束帛者从升,立于其北,俱东向。蕃主乃升,立于东阶上,西面。使者
执币曰:“有制。”蕃主将下拜,使者曰:“有后制,无下拜。”蕃主旋,北面
再拜稽首。使者宣制,蕃主进受命,退,复位,以币授左右,又再拜稽首。使者
降,出立于门外之西,东面。蕃主送于门之外,西,止使者,揖以俱入,让升,
蕃主先升东阶上,西面;使者升西阶上,东面。蕃主以土物傧使者,使者再拜受。
蕃主再拜送物,使者降,出,蕃主从出门外,皆如初。蕃主再拜送使者,还。蕃
主入,鸿胪迎引诣朝堂,依方北面立,所司奏闻,舍人承敕出,称“有敕”。蕃
主再拜。宣劳,又再拜。乃就馆。
皇帝遣使戒蕃主见日,如劳礼。宣制曰:“某日,某主见。”蕃主拜,稽首。
使者降,出,蕃主送。
蕃主奉见。前一日,尚舍奉御设御幄于太极殿,南向;蕃主坐于西南,东向。
守宫设次,太乐令展宫县,设举麾位于上下。鼓吹令设十二案,乘黄令陈车辂,
尚辇奉御陈舆辇。典仪设蕃主立位于县南道西,北面;蕃国诸官之位于其后,重
行,北面西上,典仪位于县之东北,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面。诸卫各勒
部,屯门列黄麾仗。所司迎引蕃主至承天门外就次。本司入奏,鈒戟近仗皆入。
典仪帅赞者先入,就位。侍中版奏“请中严”。诸侍卫之官及符宝郎诣阁奉迎,
蕃主及其属各立于阁外西厢,东面。侍中版奏“外办”。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
乘舆以出。舍人引蕃主入门,《舒和》之乐作。典仪曰:“再拜。”蕃主再拜稽
首。侍中承制降,诣蕃主西北,东面曰:“有制。”蕃主再拜稽首,乃宣制,又
再拜稽首。侍中还奏,承制降劳,敕升座。蕃主再拜稽首,升座。侍中承制劳问,
蕃主俯伏避席,将下拜,侍中承制曰:“无下拜。”蕃主复位,拜而对。侍中还
奏,承制劳还馆。蕃主降,复县南位,再拜稽首。其官属劳以舍人,与其主俱出。
侍中奏“礼毕”。皇帝兴。若蕃国遣使奉表币,其劳及戒见皆如蕃国主。庭实陈
于客前,中书侍郎受表置于案,至西阶以表升。有司各率其属受其币焉。
其宴蕃国主及其使,皆如见礼。皇帝已即御坐,蕃主入,其有献物陈于其前。
侍中承制降敕,蕃主升座。蕃主再拜奉贽,曰:“某国蕃臣某敢献壤奠。”侍中
升奏,承旨曰:“朕其受之。”侍中降于蕃主东北,西面,称《有制》。蕃主再
拜,乃宣制。又再拜以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