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脉经 +作者:王叔和(晋)-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其病难治;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其病难治。   
  狐惑为病;其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狐惑之病,并不欲饮食,闻食臭,其面乍赤,乍白、乍黑。其毒蚀于上部则声喝,其毒蚀下部者,则咽干。蚀于上部,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苦参汤淹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其人脉数,无热,微烦,默默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得之七、八日,目四眦黄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病人或从呼吸上蚀其咽,或从下膲蚀其肛阴。蚀上为惑,蚀下为狐。狐惑病者,猪苓散主之。       
平霍乱转筋脉证第四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师曰:呕吐而利,此为霍乱。   
  问曰:病者发热,头痛,身体疼,恶寒,而复吐利,当属何病?师曰:当为霍乱。霍乱吐利止,而复发热也。伤寒,其脉微涩,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吐利。   
  转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鸡屎白散主之。       
平中风历节脉证第五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头痛脉滑者,中风,风脉虚弱也。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虚寒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则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则重不胜;邪人于腑,则不识人;邪人于脏,舌即难言,口吐于涎。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迟则为中风。   
  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则疼痛如掣。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也。   
  寸口脉沉而弱,沉则主骨,弱则主筋;沉则为肾,弱则为肝。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病历节,疼痛不可屈伸,乌头汤主之。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平血痹虚劳脉证第六    
  问曰:血痹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起卧不时动摇,如被微风,遂得之。形如风状。但其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男子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热,春夏剧,秋冬差,阴寒精自出,足酸削不能行,少腹虚满。   
  人年五十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苦肠鸣马刀侠婴者,皆为劳得之。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出也。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其脉浮者,里虚也。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时目瞑,此人喜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男子脉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通,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平消渴小便利淋脉证第七    
  师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   
  寸口脉浮而迟,浮则为虚,迟则为劳。虚则卫气不足,迟则荣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为气,数则消谷而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则为消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师曰:热在下焦则溺血,亦令人淋闭不通。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少腹弦急,痛引脐中。   
  寸口脉细而数,数则为热,细则为寒。数为强吐。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则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则数。   
  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第八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其人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体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癃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   
  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而反不痛,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   
  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痛,暮躁不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形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风水,其脉浮,浮为在表,其人能食,头痛汗出,表无他病,病者言但下重,故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防己黄芪汤主之。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而无大热者,越婢汤主之。   
  师曰:里水者,一身面目洪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皮水之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则胸满短气。   
  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热,迟脉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热,数脉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则为水矣。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则恶寒,水不沾流,走在肠间。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师曰:脉得诸沉者,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阴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沉者与附子麻黄汤,浮者与杏子汤。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阴大肿。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中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革,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永,名曰血分。   
  问曰:病者若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师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尚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荣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系不去,其病不除。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少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   
  黄汗之病,身体洪肿,发热,汗出而咳,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其脉自沉。   
  问曰:黄汗之病从何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主之。   
  黄汗之病,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