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禅七日视频文字整理-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所有的情况,每一部分的相状你应该要了解,你们应该要了解,有五个部分,一、地设施,地的施设建立门,他说第一点我们先要了解,这一个有心地同无心地,这个地位,就是这个范围施设,我们为了思想逻辑把它搞清楚,它的布置、它的建立就是表达给你们听的,使你们开发你们的智慧,怎么了解它,建立这一门,第二、心乱不乱建立门,第二点就要告诉你,怎么样叫心乱,怎么样叫做心不乱,确定这个路线,告诉你,第三、生不生建立门,怎么样叫动念,生起,怎么样叫不生起,第四、是分位建立门,再分析给你听,第五、第一义建立门,第一义,至高无上,最高的真理,悟道的那个境界,第一个道理,第一个道理,没有道理,没有道理的道理“空”,怎么样达到真正空灵那个境界,本体境界第一义,义就是道理,第一个道理,至高无上的真理,这一地就告诉你,他说……,现在我带领你们读,这里是妙老办的闽南佛学院,我把我那个小老乡,这里叫嘛,了法法师的地位拿过来了,晓得他了了头发没有,还是头发没有了,不管他了不了,现在是我来了,现在带领你们研究这个,地,施设建立者,就是刚才分析的第一部分,怎么叫有心怎么叫无心,这个地,这个范围,谓,就是讲,五识身相应地,一点,意地,一点,有寻有伺地,一点,无寻唯伺地,一点,此四,一点,一向是有心地,先讲到这里,你们自己,我现在花点时间带领青年同学们,自己会看自己的文化的书,看佛经的书,就看懂了,他说先告诉你,怎么叫有心地无心地,不是乱请的哦,是个科学的研究,这是讲五识身相应地,《瑜伽师地论》开始给你讲,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耳朵能够听,这个眼、耳,鼻子能够呼吸,舌头能够吃东西,身体能够感觉,这属于五识身的所有的作用,相应,交感的作用,这些作用同第二层意地,我们意识的思想,意识的形态等等,意识的作用,第三,我们的思想的作用,有寻有伺,有寻有伺是玄奘法师的翻译,古代的翻译就是有觉有观,有感觉的,我们意识心理、思想,内在有反省作用的,譬如说,我们眼睛看一个东西,有觉,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意识告诉我们眼睛,这个东西不能看,这个东西可以看,譬如要看一个漂亮的男的看女,女的,眼睛看,意识告诉自己这个不道德不可以看,你去看裸体舞,这个很脏,不要看,嘴里讲,意识告诉他很脏不要看,那个眼识又溜过去了,溜过去了,意识又把它拉回来,不要看,我们快走,不要看,不过呢,还是回头看一下再走,这叫有寻有伺的作用,所以我们打起坐来念佛啊,想修定,嗯,要得定,有要乱想,不要乱想,这个乱想不乱想,意识里头有寻有伺,有一个监察意识告诉我们,这个不能想,可是总在想,这个心理作用如此,所以有寻有伺地,如果修养高了,得定,慢慢到达,无寻唯伺,意识不乱动了,只有一个监察的作用,反省的作用,清清明明,没有寻的作用,只有伺,这个作用,这四部分合拢来,此四,这个四种部分心理状态合拢来,一向叫做还是有心作用,心还在起作用,这是叫心理作用,下面到达,无寻无伺地中,到达了,这个心理意态也不动乱了,也不要思考了,完全宁静了,除了,注意哦,在这个境界里头除了无想定,并无想生,及灭尽定这三种境界,心理状态的境界,无想定同无想生,这有什么不同呢?无想定是现在我们还是人,我们的修养已经到达无想定的境界,无想生是到达了这个境界的人,这个肉体死了以后,这个精神超升到无想天的境界,天人境界了,叫做无想生,这是两层的不同,第三个灭尽定是大阿罗汉的境界了,不一定生天,不一定到西方,本身就入了灭尽定,大阿罗汉最高的境界,除了这三种以外,现在注意了,人家问到你,出家的同学学佛法,什么叫有寻,什么叫无心,除非你达到无想定,或者是生了无想天,或者得了灭尽定的境界,所余一向是有心地,剩下来其它任何境界你还是没有“空”,空不可能有空的境界,还是无心、有心地,还是有意识、有思想的,都是心理作用,意识思想的作用,若,这是一段,第二段了,若,假使,无想定,若,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如果你修养到达了无想定的境界,若,无想生,你修养到达了生在无想天的那个天人的境界,以及你现在是大阿罗汉,大阿罗汉得到灭尽定的境界,才叫做无心地,这样清楚了吧,我这个人还可以服侍你们了,这叫陪太子攻书,陪你们诸位太子,这些公子们读书,在皇帝前面叫做侍读,皇帝前面都有个老师,这些大进士、大老师皇帝封他叫侍读,侍读者帮忙皇帝读书的,皇帝读不懂,不好意思叫教他,叫侍读,侍读就很大了,皇帝随时不懂要请问的,现在我做你们诸位的,你们都是皇帝、公子、千岁、万岁的,那么我是侍读,这样都懂了吧,其心,名为乱心,有四种颠倒,这是讲有四种颠倒的思想,颠倒其心,把你的心境搞乱了,这样就叫做乱心,所以研究佛学,搞学问呀之讨厌,现在问题来了,什么叫四颠倒,那位同不知道吗?四颠倒,你们都是佛学院的哦,问大学里头的每一个博士、硕士,不一定答得出来,那是应该的,佛学院出来的,这个是专家嘛,我想你们答不出来,这是难怪的,没有注意到,不是你的学问不高,佛学里头有两种四颠倒,第一种颠倒,小乘佛法讲,一切无常,世界上一切,随时变去了,不永恒存在的,一切无常。一切皆苦,世间一切都是痛苦,没有快乐的,我们人世间所谓认为快乐,是把轻微的痛苦当成享受,所以无常、苦、空,最后一切都是没有空掉了,无常、苦、空,第四个是无我,这个世界没有究竟的我,我们这个肉体、身体用个几十年坏了,我们自己也跑掉了,跑掉了,前路茫茫,到哪里去,不知道,所以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这是佛告诉我们,把这个世界的现象,生命的现象告诉我们,可是一切众生看不通的,颠倒,颠倒就是搞错了,颠倒的意思就是搞错了,把那个黑的叫成白的,白的叫成黑的,搞错了,我也学了一点点闽南话,叫做,黑白讲,黑白不分了,颠倒错乱,是第一重颠倒,黑白讲,颠倒,这是小乘佛法。到了佛七、八十岁,他老人家准备走路了,把真正的大乘佛法告诉我们,这个生命的根根,这个找到了,这个世界的现象是无常、苦、空、无我,但是,这一个得了道,成了佛,你看到形象没有,死掉、走了,这个生命是,常,永恒地存在。乐,极乐世界,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永远是极乐的。常、乐,这个是天地与我……,庄子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那个真我,所以有我,常、乐、我、净,干干净净,也没有黑,也没有白,也没有黑暗,也没有光明,这个是真正的净土,常乐我净,一切众生,因为自己没有得到自己生命的根本,把常乐我净,把常的当成无常,只看现象,不看根本,把至高的,既无痛苦也无烦恼的那个极乐境界变成痛苦了,把真正的我,变成假我了,是无我的境界,把真正的净土变成杂乱,这样的,所以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有两重的四颠倒,换句话说,真正认识不够,思想的错乱,颠倒起心,名为乱心,这样解释清楚了吧,所以,你请我做你的书童不错的,我自己也推销自己,下面说,若四颠倒不颠倒心,这个四种的认识、见解,都清楚了,名不乱心,这样就叫心不乱了,观念思想确定了,意识型态清净了,但是他说,此中,在这个中间,乱心也叫做无心,譬如我们大家现在没有得道,没有明心见性以前,我们的思想永远在忙乱中,这个忙乱,所以叫做无心,凡夫也叫做无心,因为你没有找到你的真正的本心,所以叫做无心,为什么叫做无心呢,性失坏故,因为你自己本身本性,天地宇宙万物父母给你生命的根本,你找不到、丢掉了,失掉了、坏掉了,所以你无心,这个是凡夫的无心,那么这是逻辑了,这是无心的定义是凡夫所以也叫做无心,因为你没有明心见性以前,你的根本生命,妈妈没有生你以前,父母未生以前此心从何来,你也不知道,死后究竟真的有没有也不知道,毫无把握,所以凡夫叫无心人,他下面一个比喻给你听,如世间见心狂乱者,便言此人是无心人,为什么这样叫做无心呢,等于我们社会上看那个神经病的,自己都忘记了乱讲话,嘴巴跟脑子连不起来,乱讲神经病的,心狂乱的,我们看到这种人,不要见怪了,他是没有心的,因为他是神经病颠倒了,神经就颠倒了,颠倒了就是神经,就是黑白讲,黑白乱讲的,没有道理,这是比方,所以当我们一个人,自己没有明心见性,悟道以前,自己本来的心性都不知道,虽然也活著,很有学问、很有地位,功名和地位了不起,也叫做狂人,无心人,由狂乱心,失本性故,因为思想跟著世界,物质世界在迷乱,丧失了本心、本性,没有见道,所以叫做乱心,于此门中诸倒乱心,就叫做无心地,在这一部份来讲拿这个立场来说,所以所有的人,没有明心见性悟道以前,都叫做无心人,为什么无心呢,掉了你的本心了。若不乱心,如果找回明心见性,找到了自己的本心、本性的本来面目了,那叫做有心地了,所以菩萨佛真是找到了自己本来面目的,那个有心,同这个无心的差别,这是这个范围来讲,叫做地施设建立,就是说,把这块画个范围,两个假设的范围,我们这样分别,逻辑分析给你听就清楚了,这是这一部份。


止观六妙门安那般那详讲与定境
   第二部分,生不生建立,谓八种因缘故,其生,或生或复不生,我们这个思想心理作用生的出来,起了作用,他把它分类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