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穴秘密-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商盖。商,计时之漏刻也。盖,护盖也。商盖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弱小阳气。本穴气血为督脉传来的阳热之气,性干燥,至本穴所在的膀胱经后散热缩合为弱小的水湿之气,气属外卫之护盖,而弱小水湿之气则如从漏刻中滴出一般,故名商盖。
4)高益。高,上也,天部之气也。益,益助也。高益名意指本穴气血为督脉传来的纯阳之气。本穴物质为督脉传来的纯阳之气,性干燥,与背俞各穴传至膀胱经的水湿之气相比所处的天部层次为高,对膀胱经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有益助的作用,故名高益。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 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 补阳益气。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17 膈俞  血会。  
【穴义】 心下膈膜中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1)膈俞。膈,心之下、脾之上也,膈膜也。俞,输也。膈俞名意指膈膜中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来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故名膈俞。
2)血会。因本穴物质来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为血液所化之气,故名血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心血液的气化之气,性湿热。(微观下的血液微粒则当看成是气态物)
【运行规律】 所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散热化血。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补血水针。
18 肝俞  
【穴义】 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肝,肝脏也。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阳热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散发肝脏之热。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之。
19 胆俞  
【穴义】 胆腑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胆,胆腑也。俞,输也。胆俞名意指胆腑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外散胆腑之热。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0 脾俞  
【穴义】 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脾,脾脏也。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外散脾脏之热。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1 胃俞  
【穴义】 胃腑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胃,胃腑也。俞,输也。胃俞名意指胃腑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外散胃腑之热。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2 三焦俞  
【穴义】 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三焦俞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地。
【功能作用】 外散三焦腑之热。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3 肾俞  
【别名】 高盖。  
【穴义】 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1) 肾俞。肾,肾脏也。俞,输也。肾俞名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高盖。高,天部也,气也。盖,护盖也。高盖名意指肾脏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为肾脏输出的寒湿水气,所处为天部,为卫外之护盖,故名高盖。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水湿之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 外散肾脏之热。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4 气海俞  
【穴名】 腰腹内部的温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气海,脐下的气海穴也,指气血来源于生气之海的腰腹内部。俞,输也。气海俞名意指腰腹内部的温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腰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气海穴,故名气海俞。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外散腰腹内部之热。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5 大肠俞  
【穴义】 大肠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外散大肠腑之热。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6 关元俞  
【穴义】 小腹中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入膀胱经。
【名解】 关元,脐下关元穴也,指气血来源于与关元穴对应的小腹内部。俞,输也。关元俞名意指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关元穴,故名关元俞。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外散小腹内部之热。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7 小肠俞  
【穴义】 小肠腑中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小肠,小肠腑也。俞,输也。小肠俞名意指小肠腑的湿热之气由此外俞膀胱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外散小肠腑之热。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8 膀胱俞  
【穴义】 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膀胱,膀胱腑也。俞,输也。膀胱俞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寒湿水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 外膀胱腑之热。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9 中膂俞  
【别名】 中膂,中膂内俞,脊内俞。  
【穴义】 脊骨内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于膀胱经。
【名解】 中膂俞。中,与外、与旁相对,指体内。膂,脊骨也。俞,输也。中膂俞名意指脊骨中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位在脊背下部,脊骨为肾之所主,内藏水液,水液气化后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中膂俞。别名之意与中膂俞同。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外散脊骨之热。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30 白环俞  
【别名】 腰俞。  
【穴义】 臀部深层部位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1)白环俞。白,肺之色也,气也。环,古指环状且中间有孔的玉器,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俞,输也。白环俞名意指臀部肌肉层中的气化之气由本穴外输膀胱经。
2)腰俞。腰,肾之府也,此指穴内气血有寒冷之性。俞,输也。腰俞名意指穴内气血来自腰臀肌肉层中的气化之气。本穴物质为来自腰臀部位的肌肉层中的气化之气,其性寒湿,表现出肾气的润下特征,故名腰俞。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水气冷降后循膀胱经下行,小部分水气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 外散腰臀之热。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注】 本经的解析中,从肺俞穴开始一直至白环俞穴共十八穴,解析的内容都只是言及各穴内部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和运行规律,并没有涉及到经脉中上下穴位间相互传递的气血物质。而实际上,自心俞穴开始,穴内就有地部的经水流行,且至白环俞穴后地部的经水达到了最大量。首先是肺俞穴外传膀胱经的气血为湿热之气,其湿热之气一方面受厥阴俞、心俞、督俞等穴外传的高温热气作用而胀散化风上传风门穴,另一方面,气血中富含的较多水湿又会对厥阴俞、心俞、督俞等穴外传的高热之气起降温作用。因此,厥阴俞、心俞、督俞等穴外传的气血物质在和经脉中流行的气血物质相合后,以上几穴中的气血物质和其外传的气血物质相比温度就有了降低,此为其一。其二是心俞穴外传的高温高热之气,其气中水湿浓度大,受膀胱经经脉中流行的气血影响,小部分水湿会冷降归地,因此,自心俞穴开始,膀胱经的心俞穴下段经脉中就有了地部经水。其三是自膈俞穴开始至白环俞穴的以下各穴,它们由内外传的水湿之气都会因膀胱经的寒冷特性而部分冷降归地并汇入地部流行的经水之中,因此,膀胱经背部经脉各穴中流行的经水在白环俞穴达到最大。本经穴解析中没有把脏腑外输的气血与经脉中流行的气血结合起来一起分析,原因在于一是有相当的难度,二是不能更好地说明各穴对其所属脏腑的调节作用,故没有结合在一起分析。
31 上髎  
【穴义】 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
【名解】 上,指本穴相对于次髎、中髎、下髎三穴而言为上也。髎,孔隙也。上髎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