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生死无惧-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将来也绝不可能有所分隔。

  3.14
  万物本质皆为虚幻短暂,
  有分别心的人,如舔刀锋之蜜,
  以苦为乐。

  坚持万物实有的人,
  多么可悲啊!
  精神之友们,
  往内观照吧!
  ——纽舒仁波切

  3.15
  在佛陀证悟之夜,据说他历经了好几个不同的觉悟阶段。首先,他的心‘清净无瑕,无所染污,趋于柔软、敏锐、专注和坚毅无比’,他开始回忆前世,以下是他对那个经验的描述:
  我记起了我的许多前世: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五十世……一百世……十万世。我对这些世的一切了若指掌:在哪里发生、我的名字、出生于那个家庭、做过些什么事等。我经历了每一世的好运和恶运,及每一世的死亡,又一再地投生。我用这种方式回忆了无数的前世,及其详尽的特质和细节。这是我在初夜时分所得的知识。

  3.16
  累劫的无明,使我们执意认为整个生命与自我是一体不可分割的。它最大的胜利就是诱使我们相信:它的最大利益,就是我们的最大利益:甚至认为它与我们共相生死。这是个残酷的讽刺,因为自我和我执正是我们痛苦的来源!
  然而,自我却如此可怕得令人信服,长久以来我们都被它骗了,因此只要想到无我,就会吓坏了。自我向你低语着:‘失去自我,就会失去做人的许多乐趣,就会沦落为死板的机器人或脑死的植物人。’

  3.17
  伟大的人会隐藏其非凡的能力,表现得一如平凡的我们,除非我们尽全力检视才能察觉。相反地,平凡的骗子却善于假扮圣人欺骗大众。
  ——贝珠仁波切
  3.18
  如果你持续观想慈悲,当你看到别人受苦,你的第一个反应将不只是怜悯而是深刻的慈悲。你要尊重甚至感激他,因为你知道,任何人以其痛苦让你开展慈悲心,就是给你最好的礼物,因为他们正帮助你增长通往觉悟之道的资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在西藏,乞讨的乞丐和让你心痛如绞的老病妇,可能都是诸佛乔装而成的,在你的修行之路上示现,帮助你增长慈悲心,迈向成佛之境地。

  3.19
  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禅坐完不要太快下座,让禅定的?静充盈你的生活。
  如我的上师敦珠仁波切所说:‘不要跳起来就跑走,让你的正念与日常生活融合;就像头骨骨折的人,老是小心翼翼,惟恐别人碰到他一样。’

  3.20
  在死亡的那一刹那,我们的心境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死亡时心存正念,可改善我们的下一世,即使此生曾经造下恶业;而就算我们曾经善尽此生,死亡时若心意烦乱忧悲苦恼,也会有不利的后果。
  这意谓着:我们死亡前的最后一念和情绪,对于即将到来的下一世有极强大的决定力量。因此,上师们非常强调死亡时周遭的环境气氛。对于即将死去的亲人或朋友,我们应尽全力激起他正面的情绪和神圣的感觉,如爱、慈悲和恭敬心,尽量帮助他‘放下贪念、欲望和执着’。

  3.21
  最重要的是不要陷入我在西方常常看见的‘购物心态’:换了一个又一个上师、一个又一个教法,从不肯持续专注地修炼某一种法门。几乎所有的精神大师都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专修一种法门。全心全意地遵循一种法门,直到心灵之路的尽头。当然,你要同时保持一颗开放和虔敬的心,兼采不同法门的智慧。
  在西藏,我们常说:‘了解一个(法门),你就完成了所有。’现代流行的观念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使我们吝于承担任何责任,这正是我们文化最大、最危险的迷惑,也是‘自我’妨害我们性灵成长的最有效方法。

  3.22
  修习正念可能销毁我们多世以来所累积的负面的、攻击性的和混乱的情绪。你不用去压抑情绪或沉溺其中,重要的是,你要去‘看’它们——你的思想和一切生起的东西,而且尽可能用开放和宽广的接纳和宽容来看。
  西藏上师说,这种睿智的宽容如同无垠的虚空,如此地温暖舒适,把你包住,保护着你,好像一条阳光的毯子。

  3.23
  上师就像一艘负载众生横渡生死苦海的大船;一个领导众生到达解脱之地的伟大船长;一场浇息欲望之火的大雨;有如照彻黑暗无明的日月之光;如同承载善恶力量的坚实大地;一棵含藏短暂快乐和无穷喜悦的如意树;一座埋藏广大精深教法的宝藏;一颗让人觉悟的如意珠宝;一位平等付出爱给所有有情众生的父母亲;一条慈悲的大河;一座超越世俗,不被无明之风摇撼的高山;一片充满雨水可以舒缓众生痛苦的云层。
  简而言之,他就是佛陀的化身。不管是看见他,听到他的声音,回忆起他,或碰触他的手,只要与他结缘,就能使我们走向觉悟。对上师绝对的信心是弟子成佛的保证。他的智慧和慈悲的温暖,熔化了我们的生命之矿,显露我们内在佛性的黄金。
  ——顶果钦哲仁波切

  3.24
  大部分的人都被业和烦恼遮蔽了,使我们无法看透自己的本性和实相。因此,我们执着地把快乐和痛苦当真,而我们愚蠢的行为又继续播下来世的种子。我们的行为把我们系缚在不断循环的生死轮回之中。所以,我们今生此刻所做的每件事都存在着一种危险:未来可能要替现在的所做所为付出代价。
  所以我们要认真而急迫地,以智慧为死亡早做准备,转化我们未来的业,避免一再掉入无明的悲剧之中,重蹈痛苦的生死轮回。今生是我们唯一可透过修行做准备的机会,这是此生的自然中阴不能逃避的讯息。

  3.25
  觉悟对于乔达摩(佛陀)来说,就如监禁他千年的牢狱被打破了。而愚痴就是这座牢狱的狱卒,因为愚痴遮蔽了他的心,如乌云掩盖了星月。
  心被无尽的妄念波浪淹没,而将现实错分为:主观/客观,自我/他人,空/有,生/死,这种分别心产生了邪见——感情、贪欲、执着的牢狱。生、老、病、死的痛苦,只会让这道狱墙变得更结实,我们唯一的能做的,就是逮住狱卒,看清楚他的真面目。狱卒应是愚痴……一旦狱卒走了,监狱就会消失,而永不再出现。
  ——一行禅师 《佛陀的觉悟》

  3.26
  很难专心安住于心性,即使只有片刻,都是异常的困难的,更别想去除生起的念头和烦恼。
  我们总以为那很简单,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极富理解力,或已经完全了解它。这是个很大的谬误。事实上,要经过多年持续的闻、思、修、观想和禅坐,修行才能成就正果。
  3.27
  若想祈求觉悟者的帮助,激起恭敬心或证悟自性,没有任何法门比‘上师相应法’(Guru Yoga)更快速、感人和有力。
  顶果钦哲仁波切写道:‘上师相应法即是与“上师的自性相结合”,运用这个法门,可使我们的心与上师的觉悟心融合一起。’
  上师是诸佛、上师和觉悟者三者加持力的结晶,所以祈请上师,就等于祈请所有圣尊;将你的心和上师的智慧心相连结,就是将你的心与真理和觉悟的化身相结合。

  3.28
  佛陀快要入灭时,曾预言在他涅槃后不久,将有莲花生大士降世弘扬密宗教法。西元八世纪时,在西藏建立佛教的就是莲花生大士。对于我们西藏人,根本上师莲花生大士是浩瀚的、永恒的法则;他是宇宙的法师。
  当我遭遇艰难和危险时,我常常祈求莲花生大士,而他的加持和法力也从不曾失信于我。当我想到他时,我的所有上师都化现于他身上。对于我来说,他活在每个时刻。整个宇宙每分每秒都闪耀着他的美丽、力量和存在。

  3.29
  真正体认无常可以慢慢解脱我们的执着,认为万物有常的错误观念,及将安全感建立在外相上面的谬误。
  慢慢地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因执着不可能执着的东西而遭受的痛苦,在深层意义上而言,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刚开始接受无常的观念可能会觉得痛苦,因为它是如此的陌生。但只要我们不断反省思考,心灵就会慢慢地转变。‘放下’变得愈来愈自然,愈来愈容易。
  要花很久的时间才能沉没我们根深蒂固的愚痴,不过只要我们越加反省,就越能开展‘放下’的观念,届时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式就会彻底改变。

  3.30
  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暴戾之气;心灵总被愤怒、执着或害怕等情绪所占,你就无法奢望能安详死去。
  所以我们若想死得安详,就要学习如何好好过生活:想要安详地死去,就必须培养心灵的?静和生活的安详。
  ——喇嘛

  3.31
  禅坐姿势的最大要点是要保持背部挺直如箭,或如一堆金币。这样气才能轻易流贯身体的脉,心才能得到真正安歇。不要强迫什么。脊椎下半部的自然曲线,要保持放松、挺直。头要保持自然平衡;肩膀和上半身带着力量和优雅,维持均衡但不要僵直。
  双腿交叉而坐,不一定要双盘,那是高级瑜伽所强调的重点。交叉的双腿表示生与死、善与恶、方便法门与智慧、阳与阴、轮回与涅槃的融合;和不二的境地。双手舒适地覆盖在膝盖上,这叫‘正襟危坐’。若你想坐在椅子上,脚要放松,背要挺直。 
  四月

  GOM
  Meditation
  禅定

  4。1
  万事虽如梦幻泡影,也要善尽其事。
  不管善或恶,接受或拒绝,你只要开怀大笑!
  ——龙钦巴

  4。2
  就像作家要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才能下笔如行云流水;舞者也要经过长久耐心苦练,才能舞出曼妙的舞姿;所以,当你明了禅坐的效用之后,就要用尽全部生命去修习,这需要付出极大的毅力、热情、智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