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像总裁一样思考-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OHO中国的联席总裁潘石屹曾经说过:“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你的命运,要仔细研究失败的实例。如果你失败了,那么继续学习吧。可能是你的修养或火候还不够的缘故。你要知道,世界上有无数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他们对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释不外乎是‘运气不好’,‘命运坎坷’,‘好运未到’。这些人仍然像小孩那样幼稚与不成熟,他们只想得到领导的同情,没有一点主见。由于一直想不通这一点,才使他们一直找不到变得更伟大、更坚强的机会。”
锻造出总裁的基因来(5)
马上停止诅咒命运吧!诅咒命运的员工永远得不到他想要的任何东西。
有许多满怀雄心壮志的员工毅力很坚强,但是由于不会进行新的尝试,因而无法成功。所以,请你坚持你的理想吧,不要犹豫不前;但也不能太生硬,不知变通。如果你确实感到行不通的话就尝试另一种方式。
那些百折不挠、牢牢掌握住目标的员工,都已经具备了成为总裁的要素。
下面几个建议一旦和你的毅力相结合,你期望的结果便更易于获得。
1.决不能等待
在《圣经》中,耶稣讲了一个故事。
案例
有一天,父亲对大儿子说:“儿啊,你今天到我的葡萄园去工作。”
“我不去,我不想工作。”老大回答。
老大拒绝听父亲的话,就走开了。过了一会儿,他坐下想想,就懊悔自己的行为。他想:“我错了,我不该违背父亲。我虽然说不去,可我还是应该到葡萄园工作的。”他立刻起身到葡萄园去,使劲地工作,借以弥补他的过失。
这时,父亲又去找小儿子,对他说同样的话:“儿啊!你今天到我的葡萄园去工作。”
小儿子一口答应:“我去,父亲。我这就去。”
可是过了一会儿,小儿子想:“我是说过我去,可是我并不想去!你们以为我会在父亲的葡萄园工作吗?才不呢。”
过了几个钟头,父亲到葡萄园时,发现老大在园里拼命地工作,却不见小儿子的踪影。
讲完了这个故事,耶稣转身问周围的人:“这两个儿子,哪一个照父亲的意思做了呢?”
周围的人马上回答说:“当然是到葡萄园工作的老大。”
后来,父亲就重赏了自己的大儿子,而给小儿子以惩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行胜于言,绝不要等待,只有采取积极的行动,才能实现成功的目标。
2.专心工作
在工作中,倘若我们总是漫不经心地,在手中做着某件事时,脑中想着另一件事(或另几件事),这样不仅无法让我们得以全然享受眼下工作的乐趣,以至于到了最后,往往不免令自己无法从工作中取得满足感。 相信这是每一位正拟定计划积极向前、欲创造完美职场人生的员工,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件事!
因此,发现“相对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向来过着极为简单、素朴的生活……
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如果您真的不喜欢出风头,那么,请问您何以总是打扮得如此不寻常――老是留着长长的头发,穿着一件皮夹克,从不穿袜子,也从不系领带?”
爱因斯坦是这样回答的:“减少工作中的必需品,以专心进行科学研究”!
无怪乎道元禅师曾言:“不诚心专于一事,决不能达成一志。”
3.追求进步
永远追求进步可以为我们的职场道路提供持久的动力。
每个人在工作的时候,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要永远向世界上最杰出的领导者看齐,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领导艺术;追求卓越和进步的时候,要保持自觉和自省的态度,对于做不到的事情,要坦率地承认并积极找寻其他解决方案。
4。 自我反省
自省的好习惯,其实就是每天对自我的一个检查,做起来并不难。换句话说是用客观的态度反思一下自己在工作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视太高,还是没有执行的毅力?是目标太困难,还是自己的习惯或态度需要调整?
做人要讲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可惜,我认识的很多职场人士从来不肯自我反省,他们只是稀里糊涂地工作,过一天算一天,过一天少一天。工作,与其低着头埋怨错误,不如昂起头纠正错误;与其在反省中衰颓,不如在反省中奋起。你觉得呢?
愚蠢的坚持毫无益处
工作中,如果一开始没成功,再试一次,仍不成功,那就再试一次,可是如果再不成功的话,那就应该放弃――我们也认为,在职场上愚蠢的坚持毫无益处。
圣达特美国豪生酒店集团公司(中国区)总裁章伟信说:“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知道鼓励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
诚如章伟信总裁所说,如果你不加选择地盲目坚持,迟早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因为你所选择的构想也许只是一条死胡同,是否应该再多做一次呢?你已经投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这个工作上,尽管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情况还是越来越糟。你已经尝试过了,但是除了借口和更多的承诺外,努力没有任何结果。你已经一再讨论、谈判、妥协了,但是事情似乎注定要走下坡路。因为你已经做了太多投资,所以自然倾向于不肯放弃,想要再多做努力,怎么办?
你可能期望太高,有时候够好就行了。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好”是“好”的敌人。你可能浪费太多的时间和力气去梦想完美,结果却没有时间去做好任何事情。
有时候完美是值得追求的。办公室寄出的信件应该没有任何错字或错误的文法;此外,希望制造降落伞、保险套、飞机起降设备的人也致力于完美。然而,有些完美即使办得到,也不值得花费时间去做。
成功的企业总裁都知道应该如何追求完美,何时见好就收。
有时候你必须继续进行下一个计划、打下一个球,或是将建议书丢进邮筒。许多你必须做的计划和工作就像跨栏一样,你不应该碰倒栅栏,但是少碰倒一个栅栏不会有额外的加分,你只要跳过去就可以。
同理,如果你所做的计划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跨过很多栅栏,那么你花费太多精力在第一个栅栏上,就会筋疲力尽而没有多余的气力完成剩下的部分,同时,你的速度也会减慢。
最好的跨栏选手都会仅以细微的差距跳过栅栏。
瞄准总裁的位置(1)
知识要点:
●目标是构筑成功的砖石
●瞄准总裁的位置
●找到什么样的工作
●选择明确的目标
●化目标为现实的步骤
在我们的周围,可以看到不少员工终生都像梦游者一样,漫无目标地游荡。他们每天都按熟悉的“老一套”生活,从来不问自己:“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通过努力工作,我有哪些目标要实现?”
这些员工通常对自己工作的所作所为不甚了了,整日浑浑噩噩度日,因为他们缺少前进的方向。因为没有目标,他们不可能发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骤。如果一名员工在踏上职场的时候,没有目标,就只能在职场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任何地方。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职场上的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如果没有空气,没有人能够生存;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任何员工可以在职场上获得成功。所以,我建议所有希望有所成就的员工,必须对自己要去的地方清晰、明了。
如果你想要从政,那就朝那些政治家瞄准吧;
如果你想要从商,那就朝那些威风八面的总裁们瞄准吧!
目标是构筑成功的砖石
案例
有一位企业家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猎杀野兔。
在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得当、开始行动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老三的回答得到了父亲的赞赏,因为在父亲看来,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为行动指出正确的方向,才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在以后的时间中,父亲越来越验证了自己对老三的判断和观察,并把公司总裁的位子传给了老三。
实践也证明,父亲的这个决策是非常英明的。老三的确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正确的理念只是成功战略的第一步。一旦打下了基础,你就可以在上面建筑了,而目标则是构筑成功的砖石。
在这个时候,有一点很重要,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如果计划不具体,无法衡量是否实现了――那会降低你的积极性。
为什么呢?
因为向目标迈进是动力的源泉。
如果你无法知道自己向目标前进了多少,你就会泄气,甩手不干了。
瞄准总裁的位置
案例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职场成功影响的跟踪调查。
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员工,他们都是刚刚从大学迈向社会的青年人。
调查结果发现:
27%的员工没有目标;
60%的员工目标模糊;
10%的员工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员工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占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如今,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高层管理者。
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瞄准总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