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六单元哈佛经理管理方法与技巧-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续型的控制变量就是意味着备选方案无穷多。若要选择一个最优生产批量,在这个批量时其单位成本最低。假如这个批量数字可在1000斤至2000斤之间选择,若每隔10斤拟一个方案,则共有101个方案,如果每隔每一斤拟一个方案,则可拟出1001方案。间隔单位再划小,方案数目可以更多。从理论上讲,由于间隔单位可以划得任意小,因此方案就无穷多。即使是1001方案,要把每个方案的成本都算出,然后再进行比较和选择,那就太麻烦了。而用数学方法就简便得多,这就是有名的最优经济批量公式:

 

N=2Sna

 

它是美国哈里斯于1915年发明的,目前已在许多经济决策中应用。运用数学方法,可以使决策达到精确化。但到目前为止,尚有许多复杂的决策,用数学方法还解决不了,要综合运用选择方案的多种方法加以解决。

 

(3)试验法。社会问题的决策,虽然不可能创造出象实验室那样人为的典型条件,如科技界那样去实验。但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尤其是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无形因素起重大作用不便用数学方法分析时,先选择少数几个典型单位进行试点,然后总结经验以作为最后决策的依据,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有些复杂的决策,虽然反复计算、讨论、比较,仍然没有多大把握,这时,实验就被提上日程。但也不是事事都经过试验。在方案选择过程中,往往是在选择范围已经缩小到只剩下两个关键方案而定不下来时,或方案已初步选出但仍感到还不放心时,不妨去作试验为妥。

 

以上各种选择方案的方法都各有利弊,采用何种办法还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还可创造更加科学的方法,以能更简明地准确地找到最优方案或满意方案。

 

方案优选,就是领导者的决断,是决策行动,也是决策全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着。在这个决定性的环节上见领导者的高低。通常说的领导“善断”,也就是方案“优选”无“优选”,即无“善断”。在现代化建设中,真正做到“善断”,不是一件易事,要求领导者要有很高的决策的素养,要有战略的系统的观点,科学的思维方法,丰富的经验判断和很强的鉴别能力。

 

□贯彻实施

 

方案择定后,要付诸实施,在普遍实施前进行“试点”。试点要注意选择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典型性的地方,不能人为地创造某些特殊条件,这样纵然试点成功,也很难以实践。在试验实证中,应特别注重“可靠性”分析。可靠性的概念,即在规定条件下和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的成败概率。其中“失败率”是一个重要标志。“失效”与“可靠”作为一对矛盾范畴,看其在试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一项决策,有时在早期“失效率”高,转入正常阶段“失效率”下降,到后期因条件变化,需要调整决策时,“失效率”又上升,呈现出一种“浴盆曲线”状态。有的呈现“S”型曲线,是波动式的。采用必要的控制性措施,可以正常实施,达到预定目标。有的“故障频率高”,需要采取排除措施或应变措施加以解决。如果方案在实施试点中根本行不通,那就要推倒重来了。

 

对于可靠性的概率表示,视不同方案可以有不同的系数。如一项科研决策方案,可靠性系数用Kv表示,则Kv=K1·K2·K3·K4·K5。用表633来表示:

 

表633可靠性系数

 

系数名称符号数值

 

故障频率系数K109~12

 

故障持续时间系数K209~12

 

平均寿命系数K309~11

 

耐用度系数K409~11

 

有效度系数K509~11

 

经过可靠性验证后,可以进入普遍实施阶段。在这一步骤上,要抓好以下工作:

 

(1)把决策的目标、价值标准以及整个方案向下属交底,动员群众、干部和科技人员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以求实现。(2)围绕目标和实施目标的优化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任务,作出时间和进度安排。交方案同时要交办法,层层要有落实方案的具体措施,使总目标有层层保证的基础。

 

(3)制定各级各部门及执行人员的责任制,确立规范,严明制度,赏罚分明。切忌吃“大锅饭”及粗放管理。要把统一指挥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4)随时纠正偏差,减少偏离目标的震荡。

 

□反馈及追踪检查

 

即使是一个优化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发生这样那样与目标偏离的情况也是常有的。因此,必须做好反馈和追踪检查工作。

 

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准确、及时地把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执行情况的信息,输送到决策机构,以进行追踪检查。

 

在贯彻实施方案中一般遇到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情况:一是执行人员没有按规定完成任务;二是执行中遇到实际困难,发现方案中有不妥当的问题;三是已经按方案执行了,但未达到预定目标。对发生的问题要做具体分析,第一种是一个教育和落实的问题。第二种,是需要修正方案,使其更加切合实际、日臻完善的问题。第三种,如果属于已危及到决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对决策进行根本性的修正,甚至要改变决策目标,这就需要进行追踪决策。如果证明原决策是完全错误的,那就不属于追踪决策的问题,而是要推倒重来的问题了。

 

追踪决策是正常的但不是注定要发生的或经常大量出现的,否则就失去了决策的科学性了。对追踪决策要有正确的看法,采取冷静审慎的态度。决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依赖于时空变量的复杂随机函数,把决策看成一个凝固僵化的东西,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是不鲜见的。就是对决策进行根本性修正的追踪决策,也是不奇怪的。经过追踪决策使方案达到双重优化,不但会减少损失,而且可以获得更佳效益。

 

二、决策的准则及方法

 

□科学决策的定义

 

在企业中,企业家几乎每天都要处理有关经营的、管理的、业务技术等方面的大量问题,其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审慎地进行决策,需要制定几种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例如在两个以上的计划中选其优,即选择其中一个最佳计划,这就是决策,又如在两个以上的工程设计方案的新产品设计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也是决策。可见,决策是贯穿于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且贯穿于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的。长期以来,在企业决策活动中,比较普遍地是采用凭企业领导人的经验、感觉和主观判断进行定性的决策,而很少用定量性决策,更少依据多种(如两种以上)不同定量性方案从中择其优而决策,诚然,对于企业大量的、日常的管理问题、业务问题,其随意性较大,而且有许多具体业务、具体事务性问题无量可定。但是,问题在于对于许多重大的管理问题、经营问题等等,也是极少实行定量性决策的。从企业管理现代化要求来说,从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说,这种落后的决策方法是同客观要求极不适应的。从决策科学化的要求来说,凡能做定量决策的都应当进行定量决策,暂时不能进行定量决策的,应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定量决策。

 

很明显,企业决策科学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科学决策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标志,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 决策的原则

 

决策原则是指决策必须遵循的指导原理和行为准则。它是科学决策指导思想的反映,也是决策实践经验的概括。领导决策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具体原则是多种多样的,如决策过程中的悲观原则、乐观原则、最小后悔值原则等等。但是,就领导决策的基本原则而言,有许多是共同的,这些一般原则主要有经济性、系统性、预测性、可行性、灵活性、民主性等原则。

 

□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就是研究经济决策所花的代价和取得收益的关系,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领导决策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且要把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较小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取得最大的成果。如果一项决策所花的代价大于所得,那么这项决策是不科学的。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也称为整体性原则,它要求把决策对象视为一个系统,以系统整体目标的优化为准绳,协调系统中各分系统的相互关系,使系统完整、平衡。因此,在决策时,应该将各个小系统的特性放到大系统的整体中去权衡,以整体系统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小系统的目标。

 

□预测性原则

 

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预测是由过去和现在的已知,运用各种知识和科学手段来推知未来的未知。科学决策,必须用科学的预见来克服没有科学根据的主观臆测,防止盲目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对未来后果判断的正确程度,不知道行动后果如何,常常造成决策失误。所以领导决策必须遵循预测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手段,寻找能达到决策目标的一切方案,并分析这些方案的利弊,以便最后抉择。可行性分析是可行性原则的外在表现,是决策活动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可行性分析论证后选定的决策方案,才是有较大的把握实现的方案。掌握可行性原则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制约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决策本身目标系统的制约。可行性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