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六单元哈佛经理管理方法与技巧-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手段”所提供的备选方案,也不可能彻底代替决策者(个人或集体)的才智、智慧和决策者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判断力。另一方面,由于决策者的“效用”态度不同,所以,对备选方案的评价和选择也不相同。所谓“效用”,就是决策者对于某种利益或损失有各自独特的反应和感觉,这种反应或感觉,就称为“效用”。所谓“效用曲线”,就是以利益和损失作横座标,以效用作为纵座标划出的曲线(如图632)。从图中可知,甲、乙、丙三个决策者的效用态度是极不相同的。决策者甲,是个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者,是敢于冒风险,谋大利的决策者,对利益很敏感;决策者丙,则与决策者甲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是个因循守旧、谨小慎微的决策者,决定问题慎之又慎,竭力避免冒风险。因此,对利益反应比较迟缓,而对损失特别敏感;决策者乙,则又是另一种类型的决策者,他讲究科学,尊重客观,不求大利,也怕损失。可见,由于决策者个人的特点及其对所处环境和对未来的预测以及个人素质的不同,往往对方案的评价和反应是极不相同的。因此,一方面必须重视科学决策的意义,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又必须要重视决策者个人或集体的才能和智慧,即充分发挥决策者的智力和创造力而不以“科学决策”取而代之,使两者紧密结合。既发挥决策的科学性,又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这尤其在“风险型决策问题”和“非确定型决策问题”中是尤为重要的。

 

图632效用曲线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无论是战略决策问题或战术决策问题,也无论是单一目标决策问题或多目标决策问题,归纳起来,都属于“程序化决策问题”和“非程序化决策问题”两大类。在企业全部经济活动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决策,这是企业经营职能的需要,也是企业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企业没有决策也就没有管理的正常秩序,也不能正常生产、运行。企业没有决策也就没有管理,没有经营。但是,企业中也并非每一项工作都要进行决策。一个企业的工作千头万绪,每天要处理的问题成百上千,事事都要来一番“科学决策”并非需要。比如说:会计每天要为计算成本而忙碌,出纳每天要收付大量现金,统计员天天要为统计报表而不停地计算着各种数据,等等。这些事情都是有章可循、有制度、有职责范围的。这类活动是经常反复进行的,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定,一定的程序去处理,只需每次活动都要作出新的决策。所以,属于这一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是不需要决策,而是早已进行过决策,并且天天按照已决策的程序在进行着。这类决策问题就是“程序化决策问题”。如作者计划有编制程序,工人操作有操作规程……。因为它是重复进行的,只要做出决策,就可以反复遵照程序办事就行了。程序化程度越高,管理秩序、管理水平也越高,管理工作效率也越高。一般“战术决策问题”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决策问题。或者说,战术决策问题,即管理和义务问题应当逐步实现程序化。我们在这里重点说明的是另一类决策问题,它既非例行活动,又不是经常重复出现的,而是一次性的非例行的决策活动,如新产品开发的决策问题、多样化经营的决策问题、市场供需重大变化的应变措施的决策问题、引进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决策问题、厂房扩建工程的决策以及职工重大技术革新的推广应用、企业经营目标、经营方针的制定等等,这类决策问题不仅是企业经营和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事情,并且是不能程序化的、新出现的因而需要做出新的决策的问题,称为“非程序化决策问题”。企业的战略决策问题,其中包括单一目标决策问题和多目标决策问题,基本上都属于“非程序化决策问题”。

 

常规决策是一种例行决策,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决策,其特点是,有一定反复性和结构,在决策方法上已经定型化了。决策者可以凭借经验按照例行规章和程序去做出决定,不必每次都做新的决策。如一个企业的原材料的采购批量和时间规定,按时按量进货即可,不必每次都重新决策。设备维修也是一样,到一定周期就应按规定去执行。非常规决策,是不重复出现的非例行活动的决策。如国民经济重大项目的决策,不但要考虑经济因素本身,还要考虑社会、人口、教育、就业、环境等上百种不确定因素。又如大型企业经营方向的决策,不但要考虑市场要求,还要顾及技术力量、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能源条件、运输力量、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这类决策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或随机性,其特点是,①发生的问题很少有重复性;②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内外环境和条件;③在某些环节上无法用定量方法来表达;④涉及到重大经营管理问题。这类决策往往需要收集整理一定的定量性数据,再加上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如在竞争的情况下,应发展什么产品?这些产品的市场需要量有多大?本企业在市场上占有率如何?这一新产品的经济寿命有多长?最后,企业应不应发展这种新产品?如果发展,将来的产量应该多少为佳?如不发展,企业现状能不能维持下去?这些问题有些可以定量化,有些要凭经验判断和决策的才智。

 

□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高层决策,是指上层领导者所做的方向目标之类的重大决策,大多数属于非定型的或风险型决策。

 

中层决策,一般是由中级管理人员所做的业务性决策。

 

基层决策,是由基层管理人员所做的执行性决策。

 

上述三种决策具有交叉效应,但因决策的层次不同,具有不同的职能、作用和比重,其复杂程度、定量化程度及肯定化程度都有一定区别。用表631示意如下:

 

表631〓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的比较

 

决策种类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

 

性质差别非定型化多定型化少定型化多非定型化少基本定型化

 

层次差别战略性的多业务性的多执行性的多

 

决策的复杂程度复杂比较复杂比较简单

 

决策的定量化程度大部分无定量化,具有风险性大部分定量化,小部分无定量化全部定量化

 

肯定程度不完全肯定肯定很肯定

 

□风险型决策

 

决策是面对未来的,而未来又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因此,有些决策具有一定的成败概率,叫风险型决策。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受客观环境的制约性大,一项重大决策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不同,其后果大不一样。如现代汽车工业,在面对“能源危机”的环境下,想要发展不用石油的汽车,那就需要投入较大的研究试验费用,根据判断如能有很广的销路,那么就可以在投入市场几年之后收回投资并获得较大利润,这是成功的估计。如果因这种汽车造价高,使用不便,没有市场需求,那就要失败。对这两种可能性如何判断,怎样做出选择,就属于风险性的决策。也就是要冒一定风险,存在着两个前途,两种结果,决策不当就会带来巨大损失。当然这种决策也不完全是盲目的,要做各种预测,进行反复的技术经济论证,决策搞得科学,成功的概率就会高一些。

 

□决策的技术处理方法

 

对于程序化决策问题和非程序化决策问题,在技术处理上,由于企业管理的发展水平不同,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决策问题采用何种手段,是企业管理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关于决策的分类和技术处理,美国经济学家西蒙(HASimon)曾列表632如下:

 

表632决策的分类及技术处理

 

决策类型传统的决策技术现代的决策技术

 

程序化决策:重复的、例行的决策,由组织制订其决策的具体程序

 

(1)习惯

 

(2)标准的业务程序(3)组织结构:共同的目标、分目标系统、信息联系的渠道

 

(1)运筹学:数理分析、模型、电子计算机模拟(2)电子数据处理

 

非程序化决策:一次的、非例行的新决策,按一般决策过程来处理

 

(1)判断、直觉、创造性(2)经验(3)经理人员的选择和训练启发式解题技术

 

之应用:(1)决策者之培训(2)启发式电子计算机程序之设计

 

□决策的程序及要求

 

决策程序大致可分为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搜集资料、制定方案、评估和优选方案、贯彻实施、反馈及追踪检查等七个过程(如图633所示)。这种划分是相对的,既可简化步骤,也可具体细分,有的分三大步骤,有的分八个阶段,但其逻辑顺序和科学要求基本是一致的。

 

□发现问题

 

任何决策都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所谓问题,是指应该或可能达到的状况同现实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也表现为需求、机会、挑战、竞争、愿望等等,是一个矛盾群,是客观存在的矛盾在主观世界中的反映。矛盾的复杂性决定着决策中问题的复杂程度。矛盾群是决策的问题源。但并非任何问题都要决策,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要经过一系列思维活动,对问题进行归纳、筛选和提炼,善于抓住有价值的问题,把握其关键和实质。如果真正的问题没有抓住,或者抓得不准,决策就决不到点子上。

 

图633科学决策的一般程序

 

明确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弄清问题的性质、范围、程度以及它的价值和影响。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和笼统的感觉上,要分析问题的各种表现、同未来需要的不适应状况。区分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